強拆!政府你拆對了嗎?

2020-10-07 新邦律師

文|田麗

編輯|王書博

導讀:英國學者安東尼.奧格斯說:「從來沒有哪個制度否認過政府的徵收權,重要的是對徵收的法律限制。」為了公共利益需要,法律授權政府實施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同時又設定嚴格的法律程序,限制政府權力。在徵地拆遷中,為保障城鎮規劃項目的順利實施,法律規定可以對房屋實施強制拆除,但需要實施正當的法律程序。今天,小編跟大家聊聊合法房屋面臨強拆,強拆程序是否合法的問題。

一、在國家徵收的情況下,法院是執行房屋強制拆除唯一主體

1、徵收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且房屋徵收主體是市縣級人民政府

我國法律沒有對「何為公共利益」作出明確界定,但《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以下簡稱「《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八條明確了公共利益的範圍,因國防和外交、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事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舊城區改建等需要徵收房屋的,都屬於合法徵收情形。

以前拆遷主體是取得拆遷許可證的單位,可以是拆遷公司,但《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後,徵收主體必須是市、縣級人民政府,實施單位是房屋徵收部門,否則徵收違法,強拆更違法。

2、房屋強制拆除主體不是政府,而是法院

以前政府有權強制拆除房屋,但《徵收與補償條例》實施後,我國取消「行政強拆」,開始實施「司法強拆」且明確法院是唯一的合法房屋強拆主體。因為政府是房屋徵收主體,不能再是強制拆除主體,否則違背權力制衡的法律邏輯。

二、房屋強制拆除需履行法定的程序

在實際操作中,被拆遷人不搬遷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老百姓嫌國家給補償的錢太少。有的被拆遷人已經跟政府籤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但又反悔不搬遷;還有的被拆遷人因補償不合理,自始就沒與政府籤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即使政府單方作出徵收補償決定,被拆遷人在規定期限內也不搬遷。不搬遷會阻礙城鎮規劃建設計劃,國家允許合法強制拆除。但拆除前需履行一定的法定程序。

1、房屋徵收部門先作出征收補償方案;其再與被徵收人基於自願原則籤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若在補償方案規定期限內達不成協議,則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並及時公告;被徵收人對徵收補償決定不服的,有權提起行政複議、行政訴訟。

實施房屋徵收,要遵循「先補償、後搬遷」原則。被拆遷人在領取補償款後,政府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中給予被拆遷人合理的搬遷時間,保證被拆遷人騰退後再交付房屋。

2、被徵收人存在「3不」主義的前提下,即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作出征收補償決定的政府才能依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拆除房屋。

如果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法定的補償標準進行房屋徵收拆遷工作,被拆遷人不履行法定義務即不搬遷,法院司法強拆的行為是合法的。實踐中,拆遷矛盾之所以層出不窮,往往是利用被拆遷人信息不對稱、徵地拆遷法律知識欠缺的弱點以及其他主體巨大利益牽扯,行政機關明知違反法律——重實體輕程序,仍損害被拆遷人利益。此時,被拆遷人可以諮詢或者聘請專業拆遷律師,採取代表被拆遷人與政府商談、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提起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手段,最大程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浩碩律師|以誤拆和幫拆之名行違法強拆之實,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所謂「誤拆」,即徵收方誤將尚不該強制拆除的房屋予以拆除的行為。徵收方往往主張自己並非故意,再將責任推給實施拆遷的具體人員,主張是拆遷人員一不留神拆錯了,並非強拆。而深究下來,所謂「誤拆」真的只是一不留神拆錯了嗎?
  • 徵地拆遷中被拆遷公司誤拆該怎麼認定?律師:違法強拆
    要學習對本身遭受的「強拆」合不合法實行「分辯」,讓眾多被拆遷的老百姓感受到困惑又頭疼。目前問題困難度又升格了:如果庭院被拆遷公司一不留神「誤拆」了,這能說是強拆嗎,可以追查拆遷方的責任嗎?安徽的黃先生就遭遇到了。
  • 企業遭「逼拆」,錄音亮了:法院不判決我們也給強拆了
    在媒體獲取的錄音證據中,當地官員甚至聲稱「你別說法院判決後我們才能強拆,法院不判決,我們也給強拆了,強拆你打官司,告我們就行了……你就把政府告下了,政府輸了,那也是國家出錢,又不是我們個人出錢……」那麼,報導中所反映的幾番「高論」到底是否成立呢?
  • 年底迎來偷拆、強拆頻發小高峰,廣大拆遷戶要小心
    有人會認為,周末和節假日政府機關要放假休息吧,還能急著搞拆遷?這種觀念是錯誤的,項目大於一切,成績大於一切。況且機關是放假了,但施工隊是有活就幹呀,僱傭施工人員來拆遷不就行了嗎。幾輛挖掘機拆一套房,也就一盞茶的功夫,能費多少時間?你前腳剛走,後腳人家就把你房子扒了。
  • 農村違法建築自己不拆會被強拆嗎?違法建築拆遷有補償嗎?
    一般來說,被認為是違法建築的房子,是需要房屋所有權人自己拆除的,但自己不拆的話會被強拆嗎?違法建築拆遷會有補償嗎?一、違章建築可以強拆嗎?違章建築可以強拆,但是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定,具體規定如下:根據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相關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城市、鎮規劃區進行工程建設
  • 誰強拆了我的房屋?房屋被強拆了沒人承認實施的強拆應該找誰負責
    在房屋拆遷中,有不少被徵拆人在沒有籤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時候,房屋就直接被強拆了。就近幾年來說,沒有任何手續,強制拆除案件屢禁不止,近段時間以來,不少地方又掀起了狠抓『強拆』的浪潮,違法強拆給房屋所有權人和利害關係人確認強制拆除主體帶來很大的困難,同時也給司法審判帶來了不少壓力。
  • 面臨強拆,究竟什麼樣的建築會被強拆?違建就一定要被強拆嗎?
    隨之「以拆違代拆遷」的模式就成了徵收拆遷中最常見的方式,用較低的補償費用甚至是零補償迫使當事人妥協,被拆遷人房屋「被違建」,面臨強拆,究竟什麼樣的建築屬於違建?違建就一定要被強拆嗎?「以拆違代拆遷」是政府在面臨徵收項目時,通過將被徵收房屋認定為違法建築的方法和手段,迫使被徵收人接受極低的不公平補償結果,將被徵收房屋的合法性予以否定,從根本上否定被徵收人的合法補償權益,從而實現拆遷快、低補償的目的。
  • 2020雷霆第一拆!過萬方新月廣場已強拆,隔壁WE公館……
    >通知發出5天即開拆!因此,番禺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於去年10月23日作出強拆決定。 △現場實拍 3月29日,番禺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出《關於配合處理違法建設的通知》,4月3日隨即開拆!並且還有部分商戶的財物尚未完全搬離,就被強行清場了。
  • 河南村民遭強拆被打斷七根肋骨 法院判縣政府強拆行為違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穩 報導9月24日,河南商丘市虞城縣城郊鄉周莊村9戶人家十多處院子被強拆,村民刁建立被打斷7根肋骨。12月18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刁建立弟弟刁勝傑處獲悉,商丘市中級法院近日作出判決:確認虞城縣政府強制拆除刁勝傑等人位於虞城縣城郊鄉周莊村涉案房屋的行為違法。虞城縣政府此次徵遷決定違法,但不予撤銷。
  • 拆遷律師說案:深夜房屋被強拆以誤拆逃避責任,該如何維權?
    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房屋徵收維權案件,當拆遷方以「誤拆」名義強拆房屋,拆遷戶該如何維權呢?下面通過這個案例,來碩律師來給大家進行深一步解讀!王先生是河北省保定市某區居民,擁有合法房屋。2015年10月,因項目改造,王先生的住宅均被納入了徵收範圍。但是補償價格卻是十分低廉,甚至可謂是「一下回到解放前」。
  • 被強拆人無法舉證證明具體強拆人員時,誰來承擔強拆責任?
    ■本文作者:黃小仙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導讀:對於徵地拆遷,最讓被徵收人痛恨的莫過於強拆、偷拆等行為。強拆行徑不僅僅是情感上讓人難以接受,更為重要的是,在實踐中,強拆房屋的人員一般都是社會人員、臨時工、流氓地痞等人員,拆完房後一鬨而散,被強拆人根本來不及保存證據,更找不到具體的強拆主體。
  • 廣州二沙島違建別墅估價2億 強拆被指浪費錢
    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你認為市長敢不拆嗎?市長們如果要是不拆這些違章建築,已經變成了一個全中國都在關注的一個事件,他可能就把政府的公信力給拆了,把市長自己的未來恐怕也給拆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業主想想他怎麼可能不拆呢。主持人: 完全是誤判形勢了。今天早晨起來在拆的現場,南方都市報的記者裘萍是在現場的,我們聽她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現場信息。
  • 徵收過程中遇到被強拆被偷拆,如何取證?|拆遷律師
    徵收過程中遇到被強拆被偷拆,如何取證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劉雲律師為大家講解,有關房屋被強拆偷拆後如何面對強拆維權,如何取證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們要切記不能夠以暴制暴,不能在強拆現場中發生任何的肢體衝突。
  • 「勝訴公告」政府不遵循法律程序,強拆確認違法
    很多人說我沒錢找律師,打這種官司能否指點一下如何提交證據,結合本案德凱給大家列個清單作為借鑑:1、土地使用證明,一般包括:土地承包證或承包合同、土地租賃協議等,證明養殖場場佔地合法;2、養殖場被拆前整體結構照片或視頻,證明原貌的存在狀態;3、養殖場強拆現場的視聽證據,證明強拆行為何時發生,強拆組織者和實施者為何人。
  • 未經批准翻建宅基地房屋,是違建嗎?會被強拆嗎?
    會被強拆嗎?就以上問題,我們分別來討論。翻建房屋就一定是違建嗎?就是說,在原有宅基地進行翻建、重建、加建的行為規範,需要地方省級政府進行規定。自行翻建房屋會被強拆嗎?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劉某不服,向區政府提出行政複議申請,區政府複議決定維持被訴限拆決定。劉某仍不服,遂向一審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一審法院撤銷了限拆決定和複議決定。被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維持了一審判決。
  • 園林被徵 農家樂被強拆 蚌埠一村婦訴稱:維權太難
    劉偉到禹會區信訪局和長青鄉政府上訪均不受理。  強拆變助拆 質疑政府選擇性執法  劉偉告訴記者:「我們一直支持政府搞建設,儘量不給政府添麻煩一直配合政府工作,在登山步道項目建設上我們都給予了大力支持。  就劉偉反映的園林附屬物沒拿到賠償款,『宏瑞園林農家樂遭強拆』一事。記者採訪了長青鄉王鄉長。  王鄉長表示:當時的確有評估報告,但是具體評估的是哪些,我不清楚,這需要進一步調查了解。農家樂我們不是強拆,我們是「助拆」,幫助他們拆遷。
  • 拒籤補償協議,房子會被強拆嗎?
    北京徵地拆遷維權團隊有很多當事人來電諮詢一個問題,我們家房子評估太低了,到現在一直未籤訂補償協議,他們會不會強拆我們的房子呢?他們給的補償也太低 了,我們到底該怎麼辦?不籤的話,我們擔心房子會被強拆了,如果籤字的話,我們又不甘心。請問律師,我們該如何是好呢?關於這個問題,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下,希望幫助到廣大被拆遷人。
  • 房屋被強拆卻不知道誰幹的或沒有證據證明強拆主體,該如何維權?
    房屋被強拆卻不知道誰幹的或者沒有證據證明強拆主體,該如何維權?導讀:在拆遷過程中,由於徵收方與被徵收方就補償沒有達成一致,會出現被徵收方房屋被「偷拆」這一情形,還有就是被下發了限期拆除決定後,一些機關為了加快進程,也會在沒有履行法定程序的情形下強拆當事人的房屋,那遇到上述情況該如何維權呢?
  • 「局長強拆校門」事件當事校方:他拒測體溫,強拆校門是臨時起意
    強拆是蘇某臨時起意、挾私報復並暴力執法。」視頻:130秒看懂「城管局局長拆校門」事件:疑為取車當場強拆 當地調查組介入,時長約2分13秒日前,一篇題為《這個蘇局長很強勢,開私車闖校園,讓測體溫就拆校門》的文章刷屏了。
  • 紅網:有一種拆遷叫做「王水式」強拆
    遼寧海城市西柳鎮政府要徵用一塊地開發商業項目,發現幾戶村民居住多年且有合法產權手續的房子礙事。於是,鎮政府向城建局申請,要把村民的房產證撤銷掉,然後以違建的名義拆掉房子。(6月11日《中國青年報》)        這個餿主意肯定出自能人的指點,或者根本就是鎮政府主要領導的「智慧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