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金玉良緣」,大部分人認為是在講賈寶玉與薛寶釵之間的姻緣;而「木石前盟」是指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的悽美愛情。
這個觀點對嗎?
我認為非常對。但是,這只是表面現象。作者在書中一再提醒讀者不能被小說表面的內容所迷惑,要想辦法看它的背面,也就是它背後的隱喻。
我們首先要明白「金玉良緣」中的玉是指什麼?「木石前盟」中的石又是什麼?
我認為,「木石前盟」指的是過去,而「金玉良緣」指的是當今。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石頭是前世,玉是今生,它們同屬一物。
那麼,這一物是什麼呢?
答案:傳國玉璽。
這裡的前世後世,書面理解是輪迴轉世。而背後的隱喻則是指前朝與今朝,就是前面的朝代與當今的朝代。
我們知道,傳國玉璽的前身就是一塊看上去不起眼的石頭,後來被楚國百姓汴和挖到,幾經周折獻給楚王,取名和氏璧。最後,被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製成玉璽傳世。(我專門在前期的文章裡講過,這裡就不講了)
「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除了代表寶黛釵之間的感情糾葛,還有另外兩層隱喻。
一.「金玉良緣」中的薛寶釵脖子上掛著的金鎖代表的是金,賈寶玉脖子上戴著的是玉。金和玉合在一起就是金鑲玉。因為傳國玉璽就是一塊金鑲玉。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還得從西漢末年王莽篡權說起。當時的末代小皇帝劉嬰年僅兩歲,傳國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到孝元太后的怒斥,她一氣之下把玉璽摔到了地上,結果玉璽就被摔掉一角。後來的統治者只好用金子鑲在上面。從此,這塊傳國玉璽便留下了瑕痕。
在小說裡,作者還專門用寶玉摔玉的情節來提醒所有的讀者朋友們,這塊玉就是傳國玉璽。同時也從側面證實,寶玉和寶釵最終會合二為一的,因為缺角後的傳國玉璽一直是以金鑲玉的形式存於世間的。而「木石前盟」象徵著一切已經成為過去,石頭已不是原來那塊完美無瑕的石頭,木櫝(裝玉璽的木匣子)更不是原來的木櫝。寶玉和黛玉終究是會分開的。(黛玉諧音待玉,永遠都在等待中而沒有結果)
金玉可以永恆,而木頭終會腐朽。
二. 《紅樓夢》小說中的「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隱喻,同時也是作者自己最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二者象徵著朝代的更替。
「金玉良緣」中的金,象徵著以清朝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政權。薛寶釵姓薛,諧音雪和血。雪,表示清朝統治者來自東北雪國。血,表示血腥和殺戮。薛寶釵的身體是耐寒怕熱,必須服用「冷香丸」調和。這一點更加應證了來自東北的清朝統治者們,他們後來專門建了承德避暑山莊。
「木石前盟」中的木,象徵著以明朝為代表的漢民族政權。林黛玉的林姓,寓意二木為林,就是一個「末」字,象徵著漢民族政權的末世已經到來了。林黛玉的身體患得是一種慢性疾病,已經很多年了。一犯病就會胸悶氣短,嚴重時還會吐血。有部分學者分析,林黛玉患的是肺結核。肺病跟氣有關,就是氣數已盡的意思。林黛玉服用的藥物名字叫做「人參養榮丸」,「榮」字也隱喻榮國府的衰敗。同時,榮國府的衰敗更象徵著明朝的滅亡,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
所以,林黛玉死後榮國府也馬上敗落了。因為,「人參養榮丸」既然救不活林黛玉,自然也拯救不了榮國府,更救不活明王朝。
我們前面說了,林黛玉屬木性,象徵朱明王朝。清朝則屬水性。按道理說,水可以灌溉樹木,讓樹木長得更健壯。而朱明王朝的「朱」字左上角有一撇,象徵一把大刀,已經把這棵樹砍倒了。它已經不是樹,而是一根死木。木頭最怕水了,因為水會加快它的腐爛。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紅樓夢》小說的作者作為一名漢人,對漢族政權因腐朽而消亡的悲痛之感,以及不得不接受清朝強悍統治的無奈之情。
小說中的「還淚」之說,不僅僅是指林黛玉還淚。更準確地講,應該是作者自己還淚。作者身為漢族血統,又是明朝故臣,從小享受炎黃祖先的灌溉滋養,可卻無力挽回祖宗的基業。如今,用畢生所學的漢學來為清庭服務,內心是何等的悽涼。
所以,作者自稱是「哭成」此書。並且「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
特別聲明:本人乃一介平民,更是《紅樓夢》小說的普通讀者。本人所作文章只代表個人觀點,不涉及任何學派,也沒這個資格。本人所寫並無大用,只能作為大家茶餘飯後的消遣而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