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隔離男子偷跑回村為弟奔喪,在家門口遠遠為弟弟拜了三拜

2020-12-22 即刻國際

據新華每日電訊3月26日報導,近日,湖南一位男子回鄉為患肝癌去世的弟弟奔喪,但因疫情被攔在村口外,父親無奈,只能慟哭著對他說:回去吧,你能回來已經盡了兄弟情誼!

男子名為王如英(化名),這些年來一直和弟弟在長沙打拼。數日前,年僅40多歲的弟弟因肝癌晚期去世,垂危之時,他只有一個願望,就是見大哥一面。

在這種特殊時期,原本並不困難的願望變得很難實現。村裡倡導喪事從簡,外來人員也根本無法進入村子。但小兒子正值壯年就要離開人世,老父親內心實在無法接受。他只好一次次央求村裡負責人,希望能滿足小兒子的最後心願。

那天一早,父親撥通了王如英的電話,告訴他弟弟已經病危。儘管一直知道弟弟患病,但沒想到這一天竟來得這麼快。當他馬不停蹄趕回桂陽老家後,卻被防疫人員們攔在村口。事實上,王如英是從長沙偷跑回了老家。疫情期間,王如英女兒曾去過上海,返程航班上有一名疑似病例。因此,他們一家人都被作為密切接觸者,要求居家隔離觀察。

但奈何兄弟情深,王如英趁中午休息時間,躲開社區人員開車跑出了小區。一路300公裡路程,他幾乎沒有停過。路上,長沙的社區人員發現王如英離開,立即打電話讓他回去,他只好說出實情,又繼續趕路。

隨後,長沙社區與桂陽縣取得聯繫,希望他們對王如英勸返或隔離。幾名幹部迅速出動,在村口頂著寒風等了3個多小時。

傍晚5點半,王如英到達村口,一下車就哭出聲來,口口聲聲說要見弟弟。一個長輩告訴他,王如俊當天中午已經離世。王如英聽聞更加激動地往村裡走,無奈,大家為了大局考慮,只能將他攔截在外。

眼看著王如英情緒失控,局面無法收拾之時,王如英的父親走到了村口,哭著對他說:「如英,你能回來已經盡了兄弟情誼!有你這麼講情義的哥哥,如俊在天之靈也會得到安慰。大家也都是迫不得已,咱就別再添亂了,你還是回長沙吧!」

村幹部見到此景也不免觸動,他特意安排村醫到王家附近消毒,把現場人員請走,讓王如英開車到家門口,在車上看一看弟弟再走。王如英很感動,他將車停在家門口,對著弟弟的靈柩雙手合十,深深地拜了三拜。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相關焦點

  • 老話「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意思,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中國有一句老話,也是俗語中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那麼這句話裡面的三和四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撥雲見日。一拜在古時候,拜是要跪在地上的,而且要拱手抱拳,低頭並且與手平行,而現在的拜,多數是指站立雙手合十的姿勢。拜在古代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一般來說,這種拜其實是針對男子而言的,拜和叩首一樣,跪在地上不但要拱手低頭,而且還要行磕頭大禮,這一拜多數都是晚輩叩謝長輩。
  • 365「拜」
    山村老家過年,少不了燒香和拜拜,細數之下,竟有365拜!  臘月二十五,俗稱「過年假」。清早,大人就要叫小孩燒香拜拜了,要拜灶君門神、列祖列宗、村頭的「百公百婆」、村尾的「仙子公」。早晚各一次,從二十五一直到年初五,祈求保佑嘛。大年三十清早,主婦們準備好早餐後,得先拜灶君門神。
  • 毛主席兒時為何要拜大青石為乾娘?還取小名石三
    大夥都知道毛澤東有兩個弟弟,一個是毛澤民,一個是毛澤覃,他們都為中國的革命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並最終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毛澤東還有兩個哥哥,1885年毛澤東母親文七妹與毛澤東父親毛順生成親後就連生兩個男孩。可惜的是那兩個孩子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就夭折了。
  • 結婚拜堂,為什麼要一拜、二拜、三拜?
    拜堂成親那麼結婚的時候,一拜、二拜、三拜到底在拜什麼?為什麼要這麼拜?還是很有講究的。標準的拜堂有四拜,從上天拜到個人。一拜天地第一拜:一拜天地為什麼要拜天拜地?這是在祈求上蒼的護佑,是天地創造了人,沒有天地,就沒有人類,所以有時人們常說的是「天地姻緣」。
  •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到底拜的是誰?
    小編最近看了一部三國電視劇,劇中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拜的竟然是關二爺,當時我就震驚了。然後就看到有意思的網友說,出來混社會拜一下自己不過分啊。還有的網友說,拜關公啊多正常,求人不如求己。首先是拜天地,再是互相敬禮,我們先看《三國演義》第一回原文: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 女子正月初二回娘家,拜了年拿了壓歲錢就跑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河南流傳多年的風俗習慣,今年,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了。初一夜裡,舅舅打來電話,「拒絕」我們上門拜年今年還沒從鄭州回周口老家時,老公就計劃著過年給他80多歲的舅舅買什麼禮品。幾年前,我帶著孩子曾跟著老公去他舅舅家拜過一次年(婆婆年紀大了,正月初二還要在家招待其他親戚,每年這一天,兒女替她回娘家)。那是一個面目慈善的老頭,滿臉皺紋,無論見了誰都是笑呵呵的。舅舅家在淮陽劉振屯鄉一個村裡。他幾個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他一個人在家除了要幫兒子們帶幾個孫子孫女,還餵了一群羊賺點零花錢。
  • 中高考前拜文殊菩薩 只為考試順利
    本報訊 「本寺為全國各地中高考考生加持祈福,得到佛力,金榜題名,學業有成。」在武昌卓刀泉寺門前,掛著一條紅色條幅。昨日,記者走訪漢陽歸元寺、武昌卓刀泉寺發現,不少家長和考生熱衷於燒香拜佛以求考試順利,而代表聰明智慧的文殊菩薩,尤其受到青睞。
  • 農村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說的是啥意思?
    在傳統古代禮儀中對「三」十分的推崇。傳統的祭祀、祈福、許願時有「三拜三叩」的儀式,這屬於向神靈祈福消災。其先做合掌、下拜,再屈膝下跪、叩首,如同「一拜一叩」,三次之後方成三拜三叩,每一拜一叩之間可默默許願。 婚嫁習俗中,有「拜堂」之禮,三拜之說。
  • 禮儀文化:淺談中華傳統禮儀,何為「五禮」?何為「九拜」?
    軍禮軍旅之事為軍禮,軍禮之別有五,一曰大師之禮以用眾,二曰大均之禮以恤眾,均其地政,所以憂民。三曰大田之禮以簡眾,因田習閱車徒之數也,四曰大役之禮以任眾,築宮邑,所以事民力強(周禮注強下有弱字)也,五曰大封之禮以合眾,正封疆以合眾人也。
  • 在廣州拜這拜那,其實最應該拜這座庇佑了三個狀元的塔!
    「凡都、府、州、縣、鄉村,文人不利,不發科甲者,可於甲、巽、丙、丁方位,擇其吉地,立一筆尖峰,只要高過別山,即發科甲,或於山上建高塔,皆為文筆峰。」廣西隆安縣的榜山文塔,建好後就是一座立在縣學宮方位的文筆峰。父老鄉親們希望此塔能讓隆安學子科場順利,多出功名。
  • 俗語:「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是什麼原因?古人的禮儀講究
    也就是說,「三」為成禮之數,多一或是少一均被視為非禮,即我們所說的「事不過三」。諸如古人接待重要貴客時要沐浴三次,表示極高的尊重,還有人們結婚時候要三拜才算禮成;酒過三巡才能代表禮到。總之,絕大多數帶有祝福的吉祥話語和對別人表示尊敬的行為舉動就都和三或者三的倍數有關。
  • 前TVB小花陳芷尤急回港為父奔喪,酒店隔離和母隔窗相望
    11月27日港媒報導,前TVB小花陳芷尤從新加坡緊急返港為父奔喪,目前正在酒店隔離。 為了儘快被愛的氛圍包裹,陳芷尤立馬訂了機票回港看父母。誰知道近日疫情又反彈,讓她的氣泡之旅瞬間幻滅。
  • 曹州那些年之農村喪事拜大禮
    在菏澤南農村的葬禮上,有逝者的女婿、娘家侄子等親戚在家祭儀式上行一百零八拜(這個較少)七十二拜、二十四拜大禮的習俗經過做了整理如下:一百單八拜的磕頭大哥祭拜場地及走位圖七十二拜大禮的拜法是:站在1的位置叩一個頭,按箭頭方面來到2的位置叩二個頭,然後每個點是三個頭
  • 日照為救弟弟增肥捐髓的女孩張畛,回學校了!
    6月29日,齊魯晚報A04版報導了《日照10歲女孩為救弟增肥捐髓,克服挑食,體重半月長了10斤》,面對突患重病的弟弟穀穀,10歲的張畛毅然決定捐獻骨髓救他
  • 三跪九叩什麼的弱爆啦,民間24拜、36拜、72拜大禮你見過嗎?
    至於部分重視禮儀的地區則還有24拜、36拜、72拜和108拜等。(小編只見過24拜,有懂的看官還請賜教)三跪九叩在周王朝時期就有,據《周禮》記載,古代跪拜禮有九種: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 「三叩九拜」真要拜9次?別被電視劇給騙了,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
    古代最大的禮節就是「三叩九拜」,從字面上理解來看,就是叩頭三次拜9下,有些古裝劇中偶爾也會出現這樣的場面,但是在禮法上面,這恰恰是行不通的。
  • 江西上饒廣信區石門村21歲男子因母親沒有給錢將母親跟弟弟殺害
    江西一男子只因母親沒有給錢將母親跟弟弟殺害。9月12日,江西上饒廣信區石門村發生一件命案,21歲男子在家裡把自己46歲的母親以及12歲弟弟殺害。9月12日的這天,母親和弟弟在家。之後,又擔心弟弟去叫人,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於是接滿一盆水將弟弟的頭用力摁在水中,直到弟弟咽氣為止,年僅12歲的弟弟就這麼死了,真是可悲可氣!
  • 在農村,人們常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人們常說「拜三不拜四,拜四要出事」這是什麼意思呢?一拜天、再拜地、三拜父母和師尊,除了上面說的三拜,其餘的不能拜,俗語裡說的拜三不拜四,拜其它的要麼是出事了,要麼會出事。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不可輕易跪拜,所以拜三不拜四的的跪拜是指男人。我們是文明古國乃禮儀道德之邦,三拜九叩是最志誠的叩拜,是對尊者敬重姿態,所謂的三拜裡的三是指天時,地利,人和此三種,從遠古一直到延續到今天,結婚的新人都是一拜天地,二拜父母,然後夫妻對拜,為了強調這個三,新婚大喜時,天地並列排在了第一,加上了夫妻對拜,這樣就是三拜了。
  • 後代人拜把子都跪拜關公,劉關張當年桃園三結義,他們拜的是誰
    導言關羽去世後,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時期,尊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地位等同。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關羽,被尊稱為中國武聖,是漢末三國時代蜀漢的大將,關羽變成武聖的歷程很繁雜,可是卻得到大家的尊重。中國有句俗話稱為文拜孔子,武拜關公,甚至於當下關公像也變成了許多 商人的守護神,黑白兩道都喜愛拜關公,關公象是忠肝義膽的化身,當下也是人們的一種心理寄託。那麼當下的人拜把子拜關公,在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時候,他們三個拜的到底是誰?
  • 男的叫拜把子,女的叫金蘭結義,統稱八拜之交,八拜之交為哪八拜
    引言:中國有句俗話已經深入人心了,叫「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意思是在家裡的時候,最大的依靠是父母,當長大後步入社會,父母能幫到的忙就有限了,而這時候朋友,才是最大的依靠。還有一句,則是比較功利的,為「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如今人們交友,已經不講結拜了,結拜的場景,更多的是見在拍古惑仔的港片中。古時候的結拜,男性結拜則成為拜把子,女性結拜,則被稱為金蘭之交,除此之外,人們聽得最多的,則是八拜之交。八拜之交是怎麼來的呢?其中的八拜又指哪八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