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該怎樣樹立自己的權威

2020-09-05 曉晨心理

對孩子無限的滿足並不是愛

一:家長的權威與生俱來

其實家長對於權威這個問題不需要過於擔心,事實上家長在孩子面前的權威是伴隨著孩子的出生就存在的,孩子一出生對父母就會有崇拜,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家長給的,因此家長自然就有一種權威感。

如果後期你發現自己在孩子面前「沒有了權威感」,那是你的教養方式存在問題,而不是孩子出了問題。

孩子的問題,你就是原因。

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家長用自認為正確的方式一步一步地毀掉孩子的自我和自尊,然後責怪孩子缺乏自主、自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記不清在哪兒看到的了,說一個犯人在臨死前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見媽媽一面,見了媽媽之後給媽媽提了最後一個要求說:「媽媽我在臨死前你能否再讓我吃一次奶,讓我記住你永遠是最愛我的媽媽。」這位媽媽毫不猶豫答應了。結果犯人一口咬下了媽媽的乳頭。並告訴媽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你知道我為什麼恨你嗎?我想說媽媽你是最愛我的人,我今天的死不是別人殺得,而是你啊媽媽,因為從小到大我做任何事情你都給與我滿足,到最後臨死了,你仍然在給我滿足,就是這種無限的滿足到最後讓我連犯罪都不知道是要判刑和殺頭的。

以上案例典型就說明了愛是可以殺人的,所以父母在生活中某些事不要給孩子無限的滿足,不要讓愛成為無形的殺手。

二:「真權威「的塑造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1:言傳身教,言出必行

父母的權威不是僅僅靠名分樹立起來的,不要以為對孩子吼一句「我是你媽,」『我是你爸』這樣權威就觸手可及了,更不要以為可通過棍棒和巴掌把權威給打出來。

如果父母自己都不愛讀書,每天下班回家就抱著手機,要麼沙發一躺看電視,卻要求孩子」好好學習「的話,孩子是很難聽從你的教導,另外作為父母你要記住「言出必行,」只有這樣「言才能有力量」。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不要以威嚴自居,懂得與孩子溝通

我是你媽你要聽我的

在孩子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不要在孩子面前從當老資格,不要用老眼光,老經驗來看待今天的一切,避免對孩子說:「我吃的鹽比你喝的水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不用讓你的老思想束縛了孩子,要努力為孩子打造更廣闊的思維發展空間。平常除了與孩子談學習,還要與孩子天下大事,多用傾聽的態度聽取孩子的意見。

不要以威嚴自居,儘量讓孩子多說,多發表看法,來拓寬孩子的思維。

三:不要讓「權威」過了度

權威不要過了度

家長在樹立自己的「權威」的同時不要讓自己過了度,事實上孩子的心靈從滿了靈性,完全有能力在自己的人生體驗中獲得成長,家長只需協助,並不需要強迫孩子,「一定要這樣」「一定要那樣」。

舉個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比如孩子說熱,就應該讓孩子脫衣服,因為那是他自己的感覺才知道熱,如果家長認為「冷」一定要求孩子多穿衣服,時間長了就會造成孩子不相信自己的感覺,而只認為「你的感覺是對的,」長期下來還會造成孩子以別人的感覺為導向,沒有自我,喪失自己珍貴的自信和獨立性,這樣的成長過程是很痛苦的。

所以生活中做家長的不要只盯著孩子的問題,首先要審視自己的問題。家長的任務不是學習如何教育孩子,而是要學習做到不傷害孩子,不做具有「反教育」功能的事情。做合格的父母,而不是做教育者。

相關焦點

  • 新老師怎麼快速在課上樹立權威感?
    課前老師的權威感並不是指那種懾人的氣場,而是一種不怒自威的境界。說到底,這種權威感的由來還是專業度。一個讓家長和學生感覺非常專業的老師,權威感已經樹立起來了。如果家長和學生感受到你這種關注和尊重,他們會以同樣的尊重來回饋你。2. 給家長打開課電話開課電話是老師和學生家長見面之前樹立權威和尊嚴的一個重要手段,很多老師都直接忽略這一步或者草率處理。
  •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聰明的家長應該這樣做!
    △怎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觀是人生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對待金錢,往往是一個人如何對待人生的外顯表現。尤其現在人們提倡要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與孩子「談錢「,基本上成了家長們無法繞開的教育課題之一。聰明的人應該腦裡有錢,而不是心裡有錢,而教孩子認識錢,意義遠在錢之外。那麼,怎樣才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 家長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不難看出,她誇張的教育投入就是為了全面培養孩子的品質素養、學習能力,讓孩子做一個三觀正、對自己負責的許子言。顧佳的教育觀念,值得每個家長學習。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學習顧佳,無論家庭發生怎樣的變故,遇到怎樣的困難,在育兒方面的投資不能少,家長們更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 面對孩子哭鬧要挾,家長要樹立權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
    二、家長要樹立權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1、堅持原則,不妥協當孩子2歲左右,他的哭就是帶著目地性的,如果他可以通過哭鬧讓父母妥協,那他就會經常用此方法,孩子是分不清是非的,但父母一定要分清,要有原則,當孩子的要求是無理的,父母不要以孩子小為藉口
  • 樹立父母權威,讓孩子更聽話,這4點建議要記牢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家長說什麼可能都還能遵守,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上了學之後,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有自己的主意,很多時候父母的話就是一陣風,根本不入耳。這樣家長只能更加重複自己的話,不停地嘮叨試圖引起孩子的注意,用顯而易見的事實來說教。可是越這樣做孩子聽話的時候越少,樹立權威靠的並非是說個不停,而是要儘可能地使用簡短而有力的話語來對孩子實施教育手段。
  • 怎樣通過「品牌定位」樹立自己的競爭優勢
    大到民族可以樹立自己的品牌,小到個人也可以樹立自己的品牌。由於民族的概念太大,我們這裡主要來探討一下,如何樹立個人品牌定位,順帶探討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怎樣樹立品牌定位。定位,是美國營銷專家傑克·特勞特先生於6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一種營銷工具。
  • 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一種人生觀與價值觀
    放眼遠觀,在當下社會轉型時期的關鍵點,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一種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首先,人作為社會性的動物,總逃不掉大自然和社會強加給自己的屬性,這樣我們就需要勇氣來面對我們所遇見的一切事。
  • 家長應該怎樣看待孩子的作業?
    家長應該怎樣看待孩子的作業?最近經常看到各種與「作業」相關的新聞,比如幼兒園老師讓學生帶1億顆糧食到學校、家長深夜發微信問老師睡了沒?(因為家長和孩子都還沒有睡,還在做作業)、老師批評家長未幫孩子批改作業等。
  • 中國家長,也許是你不懂「權威效應」
    雖然這樣的小紅花他並沒有很強的物質意義,但是在孩子的心中卻是能夠證明自己的最好的物品。所以許多的孩子相比起給他喜歡的玩具,小紅花給他的成就感更多。這也是為什麼老師會比家長更加具有權威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師會給孩子設立明確的獎勵,但是家長往往沒有重視這一塊的作用。2. 老師會給孩子樹立榜樣。
  • 父母如何在孩子前樹立權威:說出口的承諾就要履行,論承諾重要性
    很多時候,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中,都說孩子不好管,不聽話不好管理,讓家長很頭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聽父母的話,這主要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沒有權威和威信。怎麼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和威信,其實父母就要做到對孩子說出口的承諾就履行。有時候家長經常會給孩子說,你把某某事情做了,我就給你什麼什麼?
  • 教師用體罰樹立威信?家長同意了嗎?
    所以謹慎使用自己的權利!因為老師只有義務沒有權利!家長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老師,我家孩子不話你使勁打他。但是一旦出事家長的話就變成了:他是孩子你也是嗎?他不懂事你也不懂嗎?我讓你打,也沒讓你打出傷來吧!可憐我的娃啊,手都被打紅了!老師要樹立權威不能用體罰的方式,我承認體罰效率很高,甚至立竿見影。老師們難道看著學生瑟瑟發抖很有成就感嗎?
  • 英國:樹立教師權威整飭校園紀律
    原標題:英國:樹立教師權威整飭校園紀律   核心提示   英國教育部認為教育改革下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樹立教師權威,重整校園紀律」,中國學生課業表現更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老師說話算數,學生嚴格遵守紀律,專注學業。
  • 如何樹立父親的權威?不要再說「我是你爸」
    似乎意味著對自己的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不允許有任何的不恭敬或反抗。震懾於父親說一不二的「權威」,無怪乎孩子只能求助於警察。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向來有「嚴父慈母」之說。「父」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說文》認為「父」是以手舉杖的形象,表示行使責打教育權力的家長。
  • 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家長要學會做權威型父母,讓孩子懂得尊重
    小艾說,她自己也不想罵優優,但優優實在是越來越叛逆了。其實,像小艾這樣的情況,絕大多數原因是沒有樹立作為家長的威嚴,讓孩子缺少「敬畏心」。首先,家長們需要了解,為什麼孩子好像越來越叛逆,不服從管教了。這多是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 家長應該怎樣應對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沒有手機估計現在都有點寸步難行了,家長尚且不能完全控制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何況是孩子。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有過之而無不及,大把的空餘時間,孩子要用來上網課,電子產品從沒有像今年這樣顯得那麼的不可或缺,由電子產品引發的各種問題矛盾也跟著更加突出!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去管控孩子更好的使用電子產品呢?我想家長要是做的到下面幾條估計問題就解決的差不多了。
  • 老師上課教錯了,家長發現後應該怎麼做?別打破孩子的「權威感」
    很多家長,就把孩子的成長教育,作為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這也是一種信念。小孩子同樣需要。對「老師」這個概念有「權威感」,心中認同並且才會遵從老師的教導,這對今後孩子的學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對老師信任信服,更有利於今後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教育成才之路,也會相對平坦。而對老師這種概念的權威感,同時也需要家長的幫助。
  • 怎樣讓自己更有「權威」?
    怎樣讓自己在同輩人中更有權威?我自己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興趣和涉獵廣泛,從體育到文藝,從散文到經濟,再到網際網路,演講,生態環保等,我都有興趣,也花了不少時間自己搜集信息以及和朋友們交流,向前輩們請教。從全局的信息收集,到真正做到「負責和掌控」,需要有一個時間的沉澱的過程。
  • 新華社刊文談樹立憲法權威
    10月16日新華社刊發了題為《樹立憲法權威 建設法治中國――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大元訪談》的文章。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就如何樹立憲法權威,新華社記者日前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韓大元教授。
  • 楊鳴因球員失誤爆粗惹爭議,教練是不是必須靠罵人才能樹立權威?
    一種觀點是,楊鳴不應該爆粗,爆粗是低素質的行為。有網友評論:「NBA教練再髒,也不會罵的這麼難聽吧?全國直播,你這樣爆粗口合適?」也有網友稱:「最煩動不動罵人的領導了。素質差到骨子裡!」這樣的評論,不在少數。另一種觀點則恰好相反,在他們看來,認為作為教練爆粗口再正常不過,只是口頭語,對待球員就得嚴厲,才能樹立起權威。
  • 2021考生,專業應該怎樣選?這份各科專業權威解讀請收好
    新學期開始了,這意味著新的高三離高考又近了一步,對於大學專業,考生和家長都應該提前了解起來,才能好做打算。哪些專業發展機遇廣闊?工科專業有哪些?文科生又該如何選專業?哪些專業容易被混淆?下面這份權威的各科專業解讀給所有高三生和家長。九大基礎學科學歷史等於挖墓考古?學哲學常常高深莫測?學數學口算能力「爆表」?你可能對基礎學科還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