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物品被納入物流鏈,在各地順暢流通,其中不乏一些貴重或易損耗的物品。
由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會以「保價」的形式來寄快遞。但是,保了價是否一定會按照申報的價值賠付?
近日,餘姚的章先生在代客寄遞時就遭遇了保價快遞被損壞而快遞公司拒絕足額賠付的事情。
兩次保價寄的不鏽鋼水槽都遭損壞
10月中旬,消費者童先生在餘姚某家具店定製了一套木質櫥櫃,但店家說作為櫥櫃檯下盆的不鏽鋼水槽需要童某自行購買。沒隔幾天,該家具店收到童先生送來的水槽後,即委託某快遞公司送往位於江蘇無錫的櫥櫃定製廠家,由廠家進行一體安裝。
兩天後,家具店老闆章先生接到了廠方的電話,稱收到的水槽存在明顯的瑕疵,無法安裝。章先生當即向廠方索要了收貨後水槽的照片,並認定是因快遞運輸不當導致水槽受到過大的外力擠壓,從而出現較為明顯的凹陷。
由於該水槽屬於加厚款,變形後無法簡單復原,強行安裝將大大影響一體化櫥櫃的美觀效果。
章先生在與快遞公司交涉的同時,也向消費者童先生說明了情況。鑑於童先生急著趕工期,兩人決定再次通過同一家快遞公司保價寄遞同款水槽。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11月初的第二次快遞件又被該快遞公司「弄壞了」,而且這次損壞的程度更加嚴重,水槽已完全無法使用!
經調解,快遞公司按照發票金額全額賠付
面對貨物被損壞的結局,章先生在感到痛心的同時也暗自慶幸。因為,他在對一些貴重家具或者為客戶代寄物品時通常選擇保價寄遞,既是圖個安心,也能對衝經營風險。這個水槽寄出前,他從客戶處得知該水槽價格為2000元左右,所以在寄遞時就保價2000元,並支付了相應的保值費。
可是,令章先生沒有想到的是,當他與快遞公司協調賠付時,快遞公司雖然承認水槽確實是在運輸中損壞,卻又以公司有制度規定、寄遞物品價格無法確定等緣由,聲稱最高只能賠付800元。
寄兩次破損兩次,保價2000元的水槽只能賠800元?
章先生和童先生被該快遞公司的霸道行為氣壞了,於是,他們選擇到餘姚市市場監管局陽明市場監管所投訴。
陽明市場監管所的執法人員立即聯繫該快遞公司的片區負責人及其寧波公司的客服,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當時,快遞公司方代表仍堅持只能按公司規定每個水槽賠付800元。
對此,執法人員明確告知快遞公司代表,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第22條規定:「快遞物品因經營者責任遺失或者損毀,事先申報價值的,經營者應當按照申報價值予以賠償。」在這次糾紛中,快遞企業對水槽損壞的責任明確,而且寄件人保價投寄的事實清楚,快遞企業在浙江省內經營,就應該嚴格遵守浙江省的地方性法規。如果快遞企業以公司制度為由不願足額賠付,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警告並責令其改正。
隨後,快遞公司的代表又提出寄遞物品價格無法確認的問題,消費者童先生當即表示願意出示購買發票並交對方核驗。數日之後,快遞公司按照每個水槽1880元的發票金額,向寄件人全額賠付了3760元,為這起消費糾紛劃上了句號。
易損物件投遞前最好保個價
「雙11」剛過,「百世快遞」的一輛運貨車在G39高速公路上起火,導致13噸貨物損毀。消息傳來後不久,「血拼」來的商品正巧在那輛車上的消費者王先生收到了商家發送的簡訊:由於您未購買商品的保險和運費險,所以無法理賠。失望、鬱悶的情緒頓時替代了急切等待的好心情。
「消費者在龐大的快遞企業面前,一般屬於弱勢群體,在找對方維權無果的情況下,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執法人員再次提醒消費者,在收貨時一定要開包仔細查驗,尤其對那些容易損毀的物件,最好要求賣家在發貨時保價投遞,若收貨時發現問題,必須保存證據並儘快要求退貨。
來源:甬派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