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我通過德邦快遞向哈爾濱的顧客寄了一箱老酒,可由於運輸途中倒置漏酒被退了貨,事後補發一箱卻又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從事酒類生意的王先生說,因對賠付金額有爭議,此事至今都未得到滿意的解決,無奈之下,他才找到媒體投訴。
客戶:連寄兩箱酒都出現倒漏
12月24日,上遊新聞熱線966966 / 上遊新聞APP記者在江北某醫院門診大廳外,見到了正在醫院陪妻子待產的王先生。他告訴記者,這件事記掛在自己心裡一個多月了。
「我也算是德邦快遞的老客戶,經常向各地寄酒。快遞員上門取貨時,我都會提醒不要把酒倒放,但沒想到這兩次都倒置漏酒。」王先生拿出手機,打開與顧客的聊天記錄和圖片說,11月8日,他寄了一箱老酒到哈爾濱,顧客取件時發現外包裝有洩漏痕跡,檢查結果是倒置漏酒。11月13日,他又補發了一箱過去,可又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這讓王先生非常氣憤,他找到德邦快遞詢問解決方案。經過溝通後,對方給出了按保價600元/箱進行賠償的方案,2箱酒就是1200元。王先生說:「德邦還贈送了300元的券,說是在之後寄貨時運費滿100元可以抵扣,但這個不公平的方案我並未同意。」
王先生提供的快遞單顯示,第一單的保價金額是600元,可第二單的保價金額是1000元,同時還清晰寫著「酒類,不要倒放」等字眼。「我的酒賣得便宜,1000元/箱,有顧客的交易記錄作為憑證。」王先生說,兩箱只賠1200元,這誰能接受?
德邦:貨物只是破損而非全損
那麼,為何未按照保價金額進行賠償呢?在採訪現場,王先生聯繫了德邦快遞。其負責理賠的工作人員表示,因人工分揀出現過失,公司會承擔相應的補償賠付,王先生有一單保價是600元,就是按100元/瓶補償賠付。而另外一單是1000元保價,但貨物只是破損而非全損,也只能按照600元賠付。
同時,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出現漏酒不單單只是運輸原因。王先生快遞的老酒其有特性存在,瓶蓋的包裝本身不嚴也會導致漏酒。
對於王先生提出的希望照價賠償,德邦工作人員認為,因王先生提供的老酒市場價格無法確認,所以不能「照價賠償」。對網上查找的同樣品牌的老酒售價,由於認定其瓶蓋不一致,也無法進行相應的價值證明。
如此說法讓王先生無法接受。王先生告訴記者,首先,自己已經提供了多件能顯示商品價格的銷售依據給德邦快遞,其售價顯示是658元/瓶,而自己只要求按實際銷售價格進行賠償。其次,既然保價了,就應該按保價金額進行賠償,否則保價有何意義呢?
隨後,記者聯繫上德邦快遞。理賠工作人員表示,關於王先生理賠相關的問題,只與其本人進行溝通,拒絕了記者的採訪。
對此,王先生表示,接下來他會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律師:酒是特殊商品應按保價賠
就王先生的遭遇,記者諮詢了重慶原馳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禮節。張律師認為,德邦快遞理應向王先生進行賠償,
張律師表示,王先生兩次找德邦快遞郵寄同樣的酒,都發生了漏灑,導致收件人退貨,且原因都是工作人員把酒瓶倒置擱放造成的,很明顯德邦快遞是存在重大過失的。而其理賠工作人員說酒漏灑也有瓶蓋的問題,這是明顯不成立的。
而作為專業的快遞員在收件時應對郵寄的貨物進行檢查,若不符合郵寄條件,要麼採取補救措施,要麼拒絕郵寄,一旦快遞員收取了需郵寄的貨物,就說明該貨物符合郵寄的標準。
對於賠償數額,張律師介紹,可參照《郵政法》第四十七條規定:「郵政企業對給據郵件的損失依照下列規定賠償:(一)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或者全部損毀的,按照保價額賠償;部分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按照保價額與郵件全部價值的比例對郵件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
但酒類是特殊商品,一旦漏灑就全部損毀,因為沒有人會飲用被「汙染」的大半瓶酒或小半瓶酒。對此,德邦快遞應按照保價額向王先生進行賠償。若德邦快遞拒絕,王先生可以進行相應的起訴。
上遊新聞記者 陳英 文/圖/視頻
上遊新聞報料熱線、渠道:966966、上遊新聞APP報料。新鮮事、感人事、不平事,歡迎告訴上遊新聞。新聞線索一經採用,酌情獎勵。
長按識別二維碼 閱讀更多好新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