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現學校食堂及周邊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您可通過本報熱線96333、「食事求是」QQ群296994035或新浪微博「@食事求是V」進行投訴,並與監管部門互動。
本報訊(記者 譚琳靜)從即日起至7月13日,長沙市啟動2013年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將對全市範圍內所有的普通高等院校、職業技術院校、技工學校、中學、小學、幼兒園和託兒所食堂及周邊(周邊主要指校門兩側及街道對面兩側200米以內的範圍)攤販進行全面清理、整治。
專項整治行動由市食安委成員單位、各區縣食安委、高新區管理委員會全面參與。副市長、市食安委副主任夏建平在動員會上要求所有職能部門靠前指揮,向「出了事,抓一抓;不出事,喊一喊」的工作作風說不。
食堂:給孩子們安全的就餐環境
去年,某大學食堂因層層轉包的經營體製造成惡性競爭,經營者為擠垮對手竟在學生食用的米粉中投入巴豆,導致就餐學生腹瀉不止。在本次專項整治中,無論公辦學校食堂還是民辦學校食堂,一定要斬斷其中的利益鏈,還孩子們安全的就餐環境。
在本次專項整治中,市教育局將牽頭展開學校食堂,尤其是普通高等院校食堂經營體制的全面清理、整頓工作,對將食堂以經濟實體形式承包給個人經營的行為堅決叫停,尤其是經營權在多個個體間層層轉包的堅決禁止,對食堂經營權不屬於校方的要求儘快協調收回。與此同時,鼓勵學校引進優質餐飲服務公司進行託管。
食源:禁止採購散裝食用油涼菜等
2009年,某高校食堂採購不法商販利用豬的邊角餘料煉製的地溝油;2011年,某大學食堂被曝涉嫌採購病死豬肉,造成部分學生罷餐;2012年,在全市食用鹽專項檢查中,發現有兩所高校食堂用鹽極不規範。而就在最近記者跟隨市食安辦「誠信守望」調研組走訪一農村學校食堂時,發現該食堂給孩子們食用的大米竟來歷不明。
在本次專項整治中,市衛生局將牽頭對校園食堂食品原料進貨採購渠道進行全面清理、規範,明確要求不得採購安全隱患較大的食品及原料,如散裝食用油、腐竹、涼菜、進口動物產品等。對食品原料尤其是來歷不明或來自無合法資質的供應商的學校食堂,行政主管部門將對其停業整頓、頂格處罰,甚至將吊銷其餐飲服務許可證。
而在生產源頭上,市衛生局和市質監局將分別對向學校提供配餐服務的餐飲服務單位和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開展清理整頓,未達到食品製作要求的,將停業整頓。
食街:全面清理「五毛食品」
五毛錢一包的小零食、一元錢一塊的麵筋團……這些校園周邊的小攤販、小商店裡的零食總是孩子們的「最愛」,家長和老師的「最愁」。「尤其是一些流動攤販,將學生視為牟利對象,殊不知賺了幾塊錢,卻把健康的隱形殺手埋在了下一代身上。」夏建平要求在本次專項整治中,將校園周邊的食品商店,尤其是流動攤販作為整治重點。
這項工作將由各區縣(市)政府牽頭,由教育、衛生、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伍,對校園及周邊未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營業執照就擅自從事食品經營、提供餐飲服務的門店予以關停、取締。
對食品流動攤販,將根據《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規定,及時劃定規範點和經營時段,依法經營,校園區域禁止進入。另外,對校園及周邊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將餐廚垃圾交由無合格資質的單位和個人,將依法嚴懲。
如果發現學校食堂及周邊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您可通過本報96333、「食事求是」QQ群296994035或新浪微博「@食事求是V」進行投訴,並與監管部門互動。
相關新聞:長沙市推進校園食堂硬體改造
本報訊(記者 譚琳靜)「學生是食品安全的敏感人群,我們將加強對學校食堂的改造。」昨日,長沙市教育局局長王建華透露,目前全市共有172萬學生,其中中小學校學生100萬左右,幼教、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學生約72萬人。他表示,目前教育系統正在積極推進學校食堂的硬體改造。
記者日前跟隨長沙市食安辦前往學校雲集的嶽麓區調查獲悉,該區共有學校食堂282個,學生就餐人數近20萬人。2012年,該區投入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為全區所有學校安裝了直飲水設備,新建學校食堂5個,對12所學校食堂進行了改造和完善。今年,該區將為106所公辦中小學、幼兒園裝上攝像頭,實現「透明廚房」。從原料運進食堂,到出鍋端上餐桌,每道程序的操作,學生和家長都能通過監控,看得清清楚楚。另外,該區還專門聘請了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黃憶明教授擔任營養顧問,指導學校科學配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