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傷仲永》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是宋代文人王安石的一篇短文。
文中主要描述一個5歲大就能出口成詩的神童方仲永因父母有利可圖,成為「賺錢機器」而耽誤學業,最後淪為和普通人一樣的故事。
這則短篇作為語文教材,不僅僅讓許多孩子更好地認識到文言文,更是讓許多家長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可悲的是,現如今還會有家長沒有悟出其中要點,上演了「現代版傷仲永」。
2006年6月8日,鄧鳴賀出生在河北邯鄲市大名縣的一個鄉村家庭。
和方仲永一樣,鄧鳴賀小時候就展現出了超出常人般的聰明伶俐,每次爺爺在吹拉彈唱演奏戲曲的時候,剛剛學會說話的鄧鳴賀就屁顛屁顛跟在旁邊有模有樣地學著,而且學的還挺像。
父母在發現小鄧鳴賀在這方面十分有天賦的時候就把他送去開始學習豫劇。
在父母的精心培養下,在4歲的時候,鄧鳴賀就已經登上河南電視臺演出節目。
2011年,5歲的鄧鳴賀已經有了一定的人氣,當他和妹妹共同參加《我要上春晚》節目時也順利通過,成功登上春晚的舞臺進行演出。
這一次,這對活寶兄妹成功進入到了全國觀眾的眼裡,他們的表演也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和支持,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快鄧鳴賀和妹妹第二次登上了春晚的舞臺。
這一次兄妹倆表演的節目叫做《剪花花》,機靈可愛的兩個人像極了年畫裡的兩個娃娃,於是在那次登上春晚之後,人們每次在剪窗花的時候,都會想起這兩個娃。
兩次登上春晚,為鄧鳴賀兄妹倆積攢了不少人氣,而父親也從中看到了商機,於是從春晚的舞臺上下來之後的鄧鳴賀在不斷的邀請下,開始了越來越多的商演。
憑藉著兒子的「天資聰慧」,父親也是賺了不少錢,但是鄧鳴賀參加商演的錢全部都用來給父母還房貸了,前前後後加起來能有60多萬。
但是天才,往往都會「早逝」,但沒想到對於鄧鳴賀來說會是這麼早。
正當鄧鳴賀大紅大紫,父母兩人數錢數的手抽筋的時候,噩耗傳來,鄧鳴賀被醫生診斷為急性血癌,繼續治療和休息療養。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降臨到這個家庭。
接下來鄧鳴賀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北京接受了將近半年多的治療,身體終於有所好轉,出院的時候醫生還是囑咐不能再讓鄧鳴賀勞累了,要好好休息,好好觀察。
但是母親並沒有聽從醫生的安排,還是繼續讓鄧鳴賀出去商演。
雖然之前鄧鳴賀為家裡賺了不少錢,但是大部分都用來還房貸了,而且鄧鳴賀住院治療期間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在綜合考慮下,母親還是不想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
而當時的鄧鳴賀還小,也不懂得反抗,只能聽父母的話。
但是醫生的囑咐並不是沒來由的,鄧鳴賀的身體確實已經不允許他再繼續「造」下去,結果真像醫生講的那樣,在2015年,鄧鳴賀舊病復發再次入院。
二次入院,鄧鳴賀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
據爺爺鄧慶華說,鄧鳴賀住院期間受到的病痛折磨是一個成年人都難以忍受的,但是8歲的鄧鳴賀卻表現的十分堅強。
「孩子做過腰穿、骨穿,做骨穿的時候,從胸前插入抽取骨髓。他做完後出來說,不疼,很麻。」
很快沒過多久,2015年4月28日,年僅8歲的鄧鳴賀還是沒能贏下和病魔的抗爭,英年早逝。
關於鄧鳴賀生病的原因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是因為之前他們家裡裝修,油漆voc超標才導致的鄧鳴賀患上了白血病,也有人說是因為在鄧鳴賀治療期間他的父母依舊給他安排滿了行程,導致他過勞而死。
不管怎樣,鄧鳴賀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8歲。
如果說方仲永從神童淪為普通人還算幸運的話,那麼天資聰慧的鄧鳴賀可謂是真的不幸。
版權聲明:
原創作品,如發現抄襲洗稿必究。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