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公司裁員,都裁那些看起來很勤快的員工?從這3點分析

2020-10-19 彪悍貓先生

    今年這個全球性的特殊事件,讓很多公司都在裁員和降薪,包括最近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也宣布將裁員2.8萬人,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公司裁員時,需要裁誰,和你勤快不勤快沒半毛錢關係,和能幹不能幹也沒半毛錢關係,和工齡長短更是關係不大。

    不要被那些自己都沒工作幾年、就說是因沒能力而被裁員的內容所忽悠。職場是個大江湖,其真實的裁員,也是很江湖的。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01 很多人只是看起來很勤快,但是做事沒有實質效果

    有些人雖然很勤快,每天早來晚走,做事積極主動,但是工作效率太低,拿不出符合要求的結果,這種勤快,只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別人一個小時能幹完的工作,他半天都找不到眉目,再勤快又有什麼意義呢。

    彼得·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裡面說過, 做對的事情比做完事情重要,唯有做對的工作,才能使工作有效。

    那些越勤快越服從的人,領導只是利用,不會重用。簡單說就是,領導只用你辦事,不會重用提拔。因為你勤快服從,但不能產生實質效果,更不能帶來核心利益,未必是幹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為領導者解決實際問題。

    比如,公司搞了某個客戶見面會,那些服務人員,包括籤到、諮詢、布置場景的人非常勤快,忙得團團轉,但領導看都不會看他們一眼,如果某個員工通過這次見面會,與客戶溝通籤訂了個單子或者又新增了幾個新客戶。

    別看這名員工,只是動了幾句嘴皮子,別人忙布置,忙諮詢搞得滿頭大汗,但在領導者心目中,這位能籤單和新增客戶的人才帶來核心利益。很多時候,越大的事情,越不需要勤快,往往是越底層的雜務,越需要勤快服從。

    02 領導對員工的用人和裁人,有直接的決策權

    很多公司裁員其實和員工自身的能力、素質、勤快與否根本沒有直接關係,因為大部分的私企領導,各有各的識人用人哲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前公司大老闆蔣總,公務員出身,家族背景強大,特別會打官腔,他就喜歡用喝酒識人,喜歡圓滑懂事故的員工,反而那些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員工他都何必在意,總是說這些人走了就走了,後面排隊的應屆畢業生多著呢。而分公司經理夏總,卻很喜歡用出差、技術能力等來選人。

    不管他們用什麼標準來選人、用人、裁人,他們都有自己絕對的決策權,員工是否勤快和吃苦耐勞還真的不重要,另外還有些強勢的老闆、有威望的企業創始人,他們在用人裁人上,也是完全說了算,同時也要為選錯人的後果負總責。

    另外,各個部門分配到的裁員名額是完全不一樣的。有的部門一個不裁,有的部門甚至要成建制裁掉。比如上次美團裁員,外賣部門一個不裁,還在招人;共享單車部門幾乎成建制裁掉。那不管你再有能力,再勤快也要被裁掉,因為整個部門都不存在了。

    可以這樣說,裁掉勤快的人,可以說你的崗位不重要,工作價值不高;裁掉技術牛人,可以說你過35歲了;裁掉精幹的年輕人,可以說你太浮躁;總之,領導想裁誰就裁誰,制定個標準,往你身上上一卡,準準的卡住你!最終被裁掉的都是領導不喜歡的人!

    真正用人、裁人的是領導者,他不會套用所謂領導力模型的,而是用自己的用人哲學來識人用人裁人的,選拔和裁員不一定由領導者親自做,但決策權主要集中在領導者手中。

    03 要想裁員時躲開「中槍」,有幾點尤為重要

    第一,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在一個公司,真正要做到不可替代,那就要掌握公司的核心資源,比如說掌握公司的客戶資源,掌握公司的供應商資源,掌握公司的技術資源, 其他來說,都沒有用。

    你技術再好,能力再強, 如果你沒掌握資源,也是沒有用的。現在社會是一個資源交換的社會,在這些資源的交換中,你作為其中的一個節點,越多人與你連接,你越不容易被替換。

    第二,處理好與領導和同事的關係

    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靠知識,85%靠的是人脈和溝通。如何建立你的人際關係呢,一是理解,二是寬容,三是溝通,四是尊重。只要做到這四點,你一定是一個受歡迎的人。

    第三,別耍小聰明

    有些人,領導在的時候,很勤快,領導一走,放飛自我,這樣的人,時間久了,領導也不是傻子,發現這種情況,如果裁員,第一時間裁掉的就是你。

    對喜歡耍小聰明的人,人人都比較反感。千萬不要把別人都當成傻子,特別是不要低估領導的智商。很多聰明的人就在這方面栽了跟頭。

    寫在最後:

    如果你被裁員了,可能與你的能力強弱、勤快程度無關;根本的原因在於你在一個被分配很多名額的部門,或者你能力不錯,但被裁的都是和領導關係不太好的,沒有掌握核心資源的,都很容易被裁員,勤快不等於有效率,不等於有價值,更不等於可以創造價值。

    所以,聰明的人不一定成功,勤快的人也不一定成功。想在職場站穩腳步並越混越好的根本途徑是,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再加上聰明地推銷自己,擴大自己的價值,獲得上級的「投資」,從而持續走上升職加薪之路,其他的各種因素只是這條道路上的小石子。

    公眾號 l 彪悍貓先生(ID:BHMaoXianSheng)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公司裁員,都是裁那些看起來很勤快的員工?原因是什麼
    那就是在公司裁員的時候,往往都是先裁那些看起來很勤快的員工,因為這些員工可能只是「看起來很勤快。」三.勤快,但是不出成效其實這類人非常多,大家在工作中也會常有看到,每天都是最早到公司,而且坐下來就開始工作,下班最晚走,看起來很勤奮,加班到很晚,但是效率卻是很低。
  • 裁員為什麼總喜歡先裁老員工?為什麼躺槍的總是老員工?
    2020年一開始,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的經營狀況都不太理想,紛紛想辦法度過難關,出現情況最多的就是降薪,裁員,這對員工來說都不是好消息。那為什麼有很多人認為公司裁員總喜歡先裁老員工呢,因為這是一種錯覺。
  • 為什麼那些要裁員的公司,總是變著法地讓員工自己提出辭職?
    很多這樣的黑心公司,他們只管自己的利益,哪還會關注員工的得失。公司要辭退員工,如果不變著法兒讓員工自己提出離職,等著公司主動裁員,那公司要面臨大額的經濟補償金賠款,如果是有理有據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還只要按規定賠付一倍的經濟補償金,如果是非法解除,還要承擔雙倍的經濟補償金。
  • 我裁了那個在年會上被獎勵的員工。關於裁員的7個故事,很無奈很不甘
    「我裁了那個在年會上被獎勵的員工」,「一天虧9萬,裁掉20%員工」,「做好了只剩我一個人的準備」,「來公司剛滿四個月,我被裁了」,「你只有兩個選擇,同意or同意」……關於裁員與被裁員,獵雲網採訪到了7個故事,企業無奈,員工不甘,都在其中
  • 去哪兒網員工:羨慕被裁的人,工資、績效,還能拿裁員補貼,太香
    前言:公司有錢時招兵買馬,沒錢時緊衣縮食,都是應有之義。裁員大多不光彩,自然不會大張旗鼓。有員工已經找好下家,等待拿一筆銀子走人,大多心裡竊喜。更多員工是被動接受裁員結果,在賠償金額上和公司HR進行周旋。
  • 我裁了那個在年會上被獎勵的員工。關於裁員的7個故事,充滿無奈與...
    在經營業務難以正常開展的情況下,想要「活下去」,降薪或者裁員,成為了企業一時之選。「我裁了那個在年會上被獎勵的員工」,「一天虧9萬,裁掉20%員工」,「做好了只剩我一個人的準備」,「來公司剛滿四個月,我被裁了」,「你只有兩個選擇,同意or同意」……關於裁員與被裁員,獵雲網採訪到了7個故事,企業無奈,員工不甘,都在其中。以下是他們的自述,略經編輯。
  • 為什麼很多公司裡,優秀員工往往最先離職?精明人都從這3點分析
    那麼,為什麼優秀的員工總是最先辭職離開呢?原因無非這幾點。01 大多數創業型公司的優秀員工,能力和收入很容易到達公司的天花板首先優秀員工,很難出現在事業單位國企等體制內公司,因為體制內公司基本把員工與市場競爭隔離,只要老老實實不犯錯就好,所以大多數優秀員工都在創業型公司裡面。
  • 為何很多企業裁員時,寧願走到仲裁這步,也不願給員工N+1賠償?
    ,疫情期間更是裁了三分這一的人,他告訴我,現在很多老闆都認為,越是公司不需要的員工離職,越不願意去付錢,並且不少老闆還把不支付、少支付補償金做為對HR能力的考核。同時,站在員工的角度,很多人面對公司裁員,都會選擇「退一步海闊天空」,能拿多少拿多少。很多企業寧願仲裁,也不願意辭退員工時N+1賠償,而這種處理方式的企業佔比竟然有80%以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阿里巴巴待遇這麼好,卻還是有很多人離職?從這5點分析
    那為什麼說是「35歲危機」呢?以「某為」的裁員為例,你真的以為裁員裁的是年齡大、股票多的那些人?怎麼可能?並且,大多數時候都是16薪,還為員工提供無息置業貸款,優秀員工年度分紅比年薪高上10倍,100倍也不足為奇。但是,福利雖好,背後的工作壓力卻超乎想像的大。這主要反應在:公司奉行狼性文化,末位淘汰制。很多這類大公司堅持「271末位淘汰制」,簡單來說,前20%的屬於優秀,中間70%屬於合格,後面10%屬於落後,落後的員工就會被淘汰或者轉崗。
  • 百度"裁員事件"風向突變 勞動仲裁被裁員工勝訴
    W認為,這將給百度7月10日被裁員的同事借鑑意義——因為其中不少人也擁有百度期權。  據W透露,被裁的ES部門員工近日將就百度閃電裁員一事提出訴訟。  被取消的期權  W稱,5月12日下午,百度人力資源部門總監以「領導反映W績效考核不合格」為依據,拿出解聘協議告知W,公司決定對其提前解聘,希望其籤字。
  • 免「裁」券竟成公司年會一等獎獎品?簡直是欺人太甚了!
    每到歲末年初,很多公司會開年會,總結一下一年來的得失,表彰一批賣力幹活及幹出成績的員工,再抽個獎,吃餐團圓飯,以此別過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那些實力強大的公司,把年會搞得像過年一樣熱鬧,往往在會前的一兩個月就開始籌備了,設有籌備小組,分工明確,老闆致辭、員工表演、表彰優秀團隊及員工、抽獎、聚餐、餐後娛樂……安排得一套一套的。
  • 網易忙裁員,京東蹭熱點,大公司員工的舒服日子還有幾天?
    企業對待員工的態度與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如何處理員工這項複雜的「資產」,考驗的不僅是企業的良心,還有內部管理能力和實際經營水平。 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公司們在來到正常發展軌道後,需趕緊修煉內功。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頗不平靜,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文章刷屏。
  • 樂視北美裁員前曾將部分員工變臨時工:不用給補償
    見不得光的裁員計劃上周樂視裁員85%的消息在矽谷華人圈裡猶如一顆炸彈炸開來。但比起樂視放出的那些有限的裁員細節,事實卻更加糟糕、不堪,甚至讓人心寒——這很可能是一場早已計劃好的,對員工的利益充滿機關算盡的裁員大戲。「其實整個北美總部早就看起來不對勁了。」一位已經從樂視主動離職的可靠信源告訴我。
  •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裁員,只有認不清自己的員工
    上個月最後一周,我裁掉了一位員工,現在想想,內心還是五味雜陳。被裁掉的員工叫小馮,php程式設計師,來公司還不到半年,這段時間他的表現可謂差強人意,到了同事和領導都無法忍受的地步。說實話,工作怎麼多年,我很少裁員,除非其表現實在太不能讓人滿意。從公司角度來看,不裁掉不合格的員工,不僅對公司發展不利,還會給團隊帶來很多負能量。
  • 公司要裁的就是你
    非核心沒賺錢不在總部的,新人老人都好危險世界五百強中,西門子裁員主要針對電力和天然氣部門以及其他若干業績不佳的業務部門;微軟由於受手機業務重創的影響,裁掉的8000人主要是對Nokia手機硬體部門進行重組以充分利用資源,從硬體領域轉向軟體和雲端,位於芬蘭的手機開發部是裁員重災區,要砍掉2000多名員工;夏普計劃裁員的5000人包括3000名日本國內自願退休的員工
  • 傳清華大學一快遞站違規裁員,18位員工無故被裁
    傳清華大學「近鄰寶快遞服務站」違規裁員,18位員工突然被裁,沒有得到足額工資。 (原標題:18位快遞站員工無故被裁,近鄰寶的鍋清華大學該背嗎?)
  • 公司裁員,讓籤自願離職協議,不籤被故意刁難,有什麼辦法嗎?
    我們來看看什麼是自願離職:自願離職,指的是員工以個人原因提出的辭職,比如「回老家、個人發展、出去創業」等等,這一類的離職,需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比如手寫辭職信、或發辭職郵件等)通知公司才行,否則,不辭而別或達不到法定通知期離職的,都屬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可能還要賠償公司的經濟損失。
  • 「我被公司裁員,造假的老闆居然還沒坐牢?」
    2018年年底,從事遊戲開發的大星被廣州某大廠裁員,以前他稍有不順就裸辭,但這次被裁後,大星發現,就算自己有能力,也很難找到好工作。失業半年後,大星在小公司找到新工作,薪水降級,工作量加倍,他每天堅持加班到晚上9點,目的只有一個:保住這口飯碗。
  • 員工曝富士康變相裁員 有人被要求停薪留職4月
    部門一員工向記者介紹:「我們平時每個月加班30多個小時,周末加班最多40小時,加班工資能拿2000元左右,不過每個部門的情況不一樣。」  「加班管控後,我們只能拿底薪,很多普工辭職了。這不是變相裁員麼?」不少員工對於目前公司的做法感到無奈。
  • 公司按學歷高低決定裁員順序,員工:學歷低的真的越來越難混了
    年關將近卻被公司裁了,除了那些拿到賠償且能力強不愁找不到工作的之外,想必大多數人都在憂慮年後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有一名網友發帖感嘆自己的近況,稱:公司裁員決定裁掉非211的員工,我才進公司8個月就被裁員了,這個社會學歷低真的越來越難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