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央視新聞直播特別節目《你好,長三角》走進冶春御馬頭店,用30多分鐘的篇幅直播揚州早茶的「活色生香」。
數據顯示,此次直播節目在網絡上同時觀看人數達到41萬,許多觀眾留言,稱揚州早茶是中華美食、人間美味,紛紛表示一定要到揚州來品嘗。
早茶,中國社交飲食習俗,多見於中國南方,尤其是廣東和江蘇揚泰鹽地區。今年,泰州便多次藉助早茶文化,與企業家面對面交流。
江蘇地區的早茶離不開五味乾絲、蟹黃湯包、馬蘭頭燒麥、雙麻酥餅……去年4月26日,2019首屆中國(泰州)早茶峰會召開,泰州各家早茶名店就40道泰州早茶名點的製作烹飪展開比拼。
中國烹飪大師胡畏評論時說,泰州多道早茶點心仍然保留了過去傳統的精華。「比如說麵團仍然是用老面發酵,而現在更多人都用子面,用酵母來發酵,古法做法反而很受現代人的歡迎,到泰州來吃早茶,就能感受到泰州老味道、老吃法、老風格。」他說。
「只要有時間,早茶一定吃的!我從小吃到大的,現在自己的小孩也整天吵鬧著周末來吃。」住在泰州的李女士告訴1號君,如果有外地的朋友,都會去早茶店裡打卡,一邊吃一邊聽戲,超有情調,朋友們吃完以後回去都很嫌棄自家那邊的早飯,羨慕泰州人的早茶生活。
「如果預算足夠的,可以去身處園林中的揚州趣園茶社吃早茶。」揚州「土著」田女士告訴1號君,趣園茶社不僅周邊環境優美,茶社本身也充滿著文化儀式感:菜單做成了半透明的書卷狀,需要慢慢打開才能看到全貌;廚師還會在現場展示美食製作的過程,「這裡吃上一套品種齊全的早茶,人均開銷約兩三百元。」她說。
要想價格更親民一些的,就繞不開國慶路巷子裡的百年富春茶社,還有冶春、錦春這些知名度頗高的早茶名店,人均三五十至七八十都可以吃得不錯。
如果要問揚州本地人最愛去哪裡吃早茶,就不得不提非常接地氣的花園茶樓。這家茶樓是後來的衍生品牌,環境和服務沒那麼精緻,點了包子和早茶也得自取,十幾二十元或者三四十元都可以吃得很好。
雖說提到早茶,最著名的還是廣式早茶,但若論起歷史來,還是揚州早茶來得久遠。早在清康乾盛世年間,揚州的富商大賈就養成了盛況空前的喝茶遺風,茶葉不多的揚州一時間成為飲茶大埠,坊間不少老字號的飯店、酒樓,都是以茶社、茶樓命名的。
但相比之下,廣東早茶多為自主選擇,更隨意一點;而江蘇的早茶則就顯得十分隆重,充滿了儀式感:它有一套完整的禮儀規程,一餐早茶就是一桌完整的筵席,往往要吃上一兩個小時,從涼菜到炒菜,再到各式點心、主食、水果、調味小碟,一應俱全。
談到揚州、泰州、鹽城早茶中的品種,「主角」當屬乾絲。當代作家汪曾祺曾這樣極力推崇揚泰地區的煮乾絲:「必須是刀工好的師傅來切豆腐乾絲,一塊豆腐乾可以片16片,再切為細絲……乾絲燙熟後,必須要加豐富的佐料,比如有麻油、醋和青蒜末,似乎這些還不夠,湯底還需另外再花功夫來熬煮,四、五個小時後,味道都到了湯裡,只用湯來燙熟乾絲,肉卻撇在一邊不用,那味道何以不精緻呢。」他還寫道,乾絲不是用來下飯的,而是佐茶的。
麵食是揚泰鹽早茶中的「壓軸戲」。包括了魚湯麵、鮮肉小餛飩、乾拌麵、熬面、炒麵等多個品種。魚湯麵的魚湯甚為考究,以野生鱔魚的骨頭、小鯽魚、大豬骨用蔥姜煸炒後,以大火慢慢熬製而成。將麵條煮熟後盛入鮮濃的魚湯中,撒些小胡椒和蒜葉,誘人的魚鮮味撲鼻而來。吃早茶時,大多選擇以安徽魁針、珠蘭和杭州龍井三者摻和配製的「福香」茶,這種茶兌泡之後,色澤清澈,濃鬱醇厚。
「沒吃過揚州的早茶,就如同沒來過揚州。」揚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揚州富春飲服集團總經理徐穎宏表示,揚州早茶天下知名,富春「魁龍珠」茶早有「一江水煮三省茶」之說。
1號君作為一位揚州妹子,溫馨提示:周末早茶店裡客人較多,去揚泰鹽等地享受早茶的小夥伴們最好7店半就去店裡打卡,這樣排隊的機率就小多咯~
明天的早茶(飯),你打算吃什麼呢?
來源:江蘇一號 撰文:額哈哈 雪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