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三分早茶晨,二分無賴是廣州。
假如天下的早茶是三分的話,那麼廣州即佔其二分。如今一提起早茶人們最先想到的必定是廣州的粵式早茶,打開百度百科,早茶這一詞條,有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在講述粵式早茶,連偉人都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飲茶粵海未能忘。
如果天下的早茶分三分,二分在廣州,我想另外一分必定是在揚州,沒到揚州之前,我對於揚州的印象全部來源於古詩詞:「煙花三月下揚州」、「「十年一覺揚州夢」、「十裡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揚州死」「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在這些詩人的筆下,揚州有著京城的繁華,蘇州的柔情,杭州的飄逸。
懷揣著這些美好憧憬,我把江南之行當中的杭州,替換了成了揚州。到揚州旅行,無論你是在網上查攻略,還是詢問當地開的士的大哥,賣燒餅的阿姨,都會聽到一句高頻的話「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想要體驗這句話的精髓,在揚州城裡你一定要去兩處地方茶社與澡堂。
純純粹粹的茶社
在廣州喝早茶的地方多稱呼為酒家,茶點是早市的主打,但酒家並不是只做早茶,還會有午市與晚市這主要吃飯,當然現在有些酒家也全天候提供點心。在粵式早茶裡茶也只是充當配角而已。
而揚州喝早茶的地方多被稱為茶社,茶在揚州早茶當中的分量可以說是與點心平分秋色。跟廣州的酒家名字起得五花八門所不同,揚州的茶社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名字裡面都愛帶個「春」字。比如:添春、惜春、宴春、利春,留春、錦春、龍庭春等等。大概是因為揚州的春天是最美的,就算佔不到春字,也要起個二月二,可見揚州的茶社是多麼重視這個春字。
當然要提到揚州早茶界的扛把子就不得不提起:「揚州三春」
富春茶社、冶春茶社、共和春茶社。
這三家茶社在當地是久負盛名,跟廣州換算一下就是這樣:富春茶社就相當於陶陶居,最傳統、具生活氣息,地處老城區;冶春茶社就相當於泮溪酒家,園林式的茶社,裝潢講究有格調,就建在瘦西湖的邊上。一般本地人招待賓客都喜歡去這倆;共和春就相當於點都得,分店開得最多,也最平民化接地氣。
富春茶社
如果在揚州旅途的時間比較短,沒有很多次喝早茶機會,那首推富春茶社。富春茶社最早的名字叫「富春花局」開業於清朝的光緒十一年,與廣州的陶陶居基本處於一個時期開業。在揚州流傳著:不上富春就不算來過揚州。
富春茶社藏在一條巷子裡,鬧中取靜,大概就是所謂的茶香不怕巷子深。藏在這種簡陋的巷子裡,外表看起來又其貌不揚的,以我廣東人的直覺這家店的東西一定不差。
進到店裡面,發現也並沒有內有乾坤,裝修的環境就是一般普通老茶樓那樣,但富春茶社有一點是做得特別與眾不同,非常人性化,就是對一個人來的遊客特別友善,有單人套餐提供,分量少種類多,非常貼和遊客的心思。
富春茶社,以茶立足,江南地區多興喝綠茶,富春茶社以精妙絕倫的創造力,將江南地區的綠茶精品取長補短的拼配出了「魁龍珠」這裡面有味道清爽的浙江龍井、色彩飽滿的安徽魁針,以及產自本地香韻悠長的珠蘭。再用上揚子江水來衝泡,這就是聞名天下的「一江水煮三省茶」。
你以為就只是茶好?入口便酥軟的富春餚肉、甜香的五香燻魚、精細的水煮乾絲,飽滿濃鬱的蟹黃湯包,以及被稱為揚州雙絕的「千層油糕、翡翠燒賣」
如果說粵式早茶像一味甜美活潑的少女那樣,那揚式早茶就是一味穿著旗袍彈曲的藝者。
如果不到揚州去,大概我永遠也不知道揚州的早茶是這般風味,茶完勝廣州,茶點不輸廣州,並且揚州還被評為了世界美食之都,這一殊榮是連廣州都沒能獲得。
只是為什麼揚州早茶與廣州早茶在知名度上差這麼多呢?談一下你們的看法吧
一年吃掉1億隻鴨子的城市,被稱為「鴨都」除了鴨毛皆被做成美食
這座離廣州45公裡的死火山,海拔300多米,卻名列四大名山之一
被忽視的城市,景色不輸青島、三亞,為何連隔壁的北海都比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