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或須先開小區車位證明 將優先考慮建立體停車庫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東方網6月22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私家車停車「一位難求」已經成為困擾眾多上海市民的難題。

市人大代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三院泌尿外科主任張士青就此曾提出儘早制定《居住小區泊車法》的建議。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給張士青代表的最新答覆中指出,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解決現有小區泊車位不足的途徑之一。

此外,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還透露,有關部門已將「市民購車拍牌提供停車泊位證明」作為政策儲備。

張士青代表直言,在很多住宅小區內,佔道泊車現象十分嚴重,既妨礙了居民的行走安全,又給消防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對此,市公安消防部門已決定提請市政府制定《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上海市建築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著力解決居民小區消防車通道普遍被私家車擠佔等問題。

張士青代表認為,可以預見,《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制定實施後,現有小區擠佔消防車通道的大量私家車就必須挪位讓道。如何為這些佔道車輛提供新的泊位,成為《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出臺後能否有效執行的先決條件。

在張士青看來,在居民小區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解決現有小區泊車位不足的有效辦法。張士青代表還建議上海出臺政策規定,上海市民在買車時必須提供居住小區有停車泊位的證明,以避免車輛因無泊車位而出現新的佔道亂停現象。

「近年來,隨著本市居民私家汽車擁有數量逐年增加,居住小區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給張士青代表的答覆中說,由於車位緊張,滬上部分小區車主擅自將車輛停放在小區道路、綠化帶上,影響了其他車輛甚至消防、救護車輛的通行,給小區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帶來了隱患。

對於市民購車拍牌需要提供小區停車泊位證明問題,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表示,這涉及多方面,本市有關部門已將此舉措作為政策儲備。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認為,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解決已建成居住小區泊車位不足的途徑之一。此項措施涉及業主共用部位的更新改造,應由業主大會對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的建造、施工費用、日常管理等事項作出決定,並經相關部門批准後實施。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的設計、建造規範標準應當符合停車設施管理的有關規定。

部門觀點

房管局:車位證明由哪裡出是個難題

對於「市民購車拍牌提供停車泊位證明」的政策方案,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上海目前正在研究,但操作難度比較大,從目前情況來看,實施條件還不成熟。

比如,這個證明應該由哪裡出,是物業公司還是其他地方,這些出示證明的機構是否具有公信力,是其中的難題之一。

交港局:新小區具備條件都要配停車場

市交通港口局有關人士昨日表示,目前正在對《上海市停車場(庫)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其中,住宅小區停車管理有關規定將納入新修訂的全市停車場(庫)管理辦法之中。

據透露,該辦法的修訂內容之一,將可能規定今後新規劃建造的住宅小區,只要具備條件的,就要配建相應的停車場(庫)。對於小區停車管理的具體內容,多個有關部門將共同進行研究,對有關條款進一步完善修改。

相關焦點

  • 小區建的立體停車庫,租一年多少錢?已有報價
    4月8日下午,他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對晨曦小區立體停車庫建設,徐立毅書記很感興趣,也很認可,還現場評價稱該立體停車庫「見縫插針」,能較好地利用現有空間。4月9日,河南商報記者探訪發現,該小區立體停車庫佔地4個停車位的面積,建設了7層共24個車位,現場不時地有車主到來,取車過程不到三分鐘。
  • 蘇州將建智能立體停車庫:提供200個車位,存取時間59秒
    蘇州將建智能立體停車庫:提供200個車位,存取時間59秒 2018-04-19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區建立體停車庫,遭「鄰避效應」離樓十幾米遠,業主擔心尾氣...
    齊魯晚報訊(記者 王傑)建立體停車庫供小區業主使用,這本是好事,但離銀豐山莊小區4號樓只有十幾米,這讓不少很揪心。他們擔心停車場建好後會影響居住環境。建設單位工作人員表示:擬建停車庫位於小區外部,並非小區內,無需徵求業主意見。業主:立體車庫建在樓前,噪音、尾氣汙染誰來管?
  • 小區裡停車很困難 立體車庫卻閒著
    (記者 徐佳 攝)    □本報記者 徐佳  許多停車困難的小區業主希望能在小區裡修建一個立體停車場,向空間要車位,但是在省城東部卻有一個小區,立體車庫建成五年卻從沒使用過,業主反而希望將車庫拆了用於停車,緩解小區裡停車難的問題。
  • 泰安:建設立體車位 居民停車舒心
    尤其是許多老舊小區,建設之初沒有規劃或者車位預留資源不充分,停車難矛盾突出。「我們小區一共兩棟樓,每棟樓都在15層以上,二三百戶人家擠在一個巴掌大的土地上。按照每兩戶有一輛轎車算,一百多輛轎車停車十分困難。」一位市民說。2016年10月,《泰安市城市居住項目配建停車位暫行規定》出臺施行。
  • 泰州市區將開放一批公共停車場 建首個立體停車庫
    關帝廟西側立體停車庫將建有3個出入口中。   紅色區域為關帝廟西側立體停車庫位置。  中國江蘇網訊 市區將建首個多層立體停車庫。此次新建的立體停車庫則是「入地」找空間,通過向下挖深13米,建成地下5層的立體停車庫,停車泊位可達180個。  根據方案,此立體停車庫實行智能化停車、取車,全程均自動化控制,連續停車或取車平均用時約90秒。
  • 南明區擬增建一個地上立體停車庫,打造智慧立體停車場
    貴陽房產網訊近日,貴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關於貴州電信實業有限公司智慧立體停車場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批前公示。據悉,貴州電信實業有限公司將建立智慧立體停車場建設項目以解決本地塊內車位數不足的問題。此次項目申報類別為總圖方案調整。
  • 停車不再難!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自行車架) 昨天,第22屆中國國際城市停車產業博覽會在京開幕,同期召開國際停車北京峰會。
  • 綠地上層建立體車庫,廣東明和致力破解小區停車難題
    沒處停車已成為眾多居民下班回家時的一種心病,而且由於小區內沒處停車,甚至有不少消防通道經常被車輛佔道停泊,給小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重大隱患。近年來,機械式停車設備作為一種緩解城市停車難的有效措施一直備受關注,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各種政策法規來鼓勵推動機械式停車庫的建設發展。然而,想要將立體車庫引入老舊小區問題還很多。
  • 泊車搶車位,當停車從遊戲走進現實生活
    滿心期待地開上新車,卻發現停車時到處碰壁,還得時時小心不被貼上「黃色炸彈」……網上的「停車位」遊戲曾風靡一時,而現實中的「車位之爭」更加真實殘酷。其實,從國內外一些成功經驗來看,包括推行錯時泊車、興建立體車庫等,都值得探討和借鑑。
  • 深圳立體停車泊位佔比僅約1%
    而記者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目前全市共有立體機械式停車場(庫)166個,停車泊位總數約2.45萬個,在全市所有車位中佔比僅約1%。深圳市中科利亨車庫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寒秋告訴記者,簡易的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每車位成本約2-3萬元,而相對高端的垂直升降類智能立體停車庫每車位成本就要五六萬元。這意味著建設一個立體停車場的投入動輒過百萬,甚至上千萬元。作為特種設備,立體車庫還要定期維保,平均單個車位的維保費用少則30-50元/月,多則80-100元/月。
  • 兩塊大草坪都要拿來建立體車庫 贊成反對各執一詞
    在小區內,業主贊成和不贊成的兩方討論激烈,一方認為小區車多路堵,建立體車庫增加了小區泊位,能有效解決停車難問題;另一方認為泊位增加會導致小區綠化減少、環境汙染加重,增添了安全隱患。  昨天,本報記者來到國都公寓實地探查,看看這個「堵小區」究竟停車現狀如何。
  • 汽車時代城市小區面臨停車難 媒體籲居民停車自治
    據相關資料,1994年之前的北京市住房小區沒有配套建設小汽車車位。1994年,北京市住房配建標準出臺,要求每10戶配建一個小汽車車位。5年後,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新的配建標準出臺,配建比提高到每兩戶擁有一個汽車車位。2011年,北京市交通委等部門曾表示,將提高新建小區停車位配建比。但兩年過去,調整方案仍未出臺。
  • 龍翔路老舊小區停車難,居民建議騰退空地能否建個停車場
    路側施劃斜列停車位,設置立體停車設施,拆除地鎖……為了解決龍翔路兩側老舊小區停車問題,街道社區想了各種招兒,可停車資源仍捉襟見肘,居民眼巴巴盯著拆遷騰退後的一大片空地,希望空地上規劃的公園能夠配建停車設施。
  • 立體式地下停車庫_2020年立體式地下停車庫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杭州市首個井筒式地下停車庫——密渡橋路地下公共停車庫已經開建,深34.2米,地下19層,114個公共泊位。預計年內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明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井筒式地下停車庫  車子沿著地下隧道駛入電梯,電梯垂直向下將車子送到空的停車位 共114個停車泊位,出入庫只需90秒密渡橋路地下停車庫的具體位置在市政府大樓北門、湖墅南路和密渡橋路交叉口西北側的綠地下,共有114個停車泊位。
  • 業主小心願,回家有車位!海口部分小區停車問題成「老大難」
    此外,小區道路因劃了停車位,寬度只剩下原來的一半。在該小區A棟附近,記者發現了一個立體停車場,但處於停用狀態。該停車場內部有不同程度的掉漆生鏽情況,且停車甲板上放著不少電動車,該立體停車場已成為電動車停車場。
  • 開車十分鐘 停車半小時 鄭州小區停車為啥這麼難
    在鄭州一些老舊小區,因為沒有規劃停車位,或是未能從發展的角度規劃停車位,導致業主停車需求難滿足,車輛無處放。「小區沒畫停車的車位線,大家的轎車就亂停亂放了。」在二七區一個老舊小區,記者看到,很多綠化已被破壞,「由於早年忽略車位的設計,樹木間距也不科學,原本寬敞的停車的空間被凌亂分割,大家便開始見縫插針找地停車了。」
  • 要辦N多證報建門檻高 建立體停車庫審批手續跟蓋大樓一樣(1)
    專家稱立體車庫面臨建設審批流程長、投資回本難等問題 車多位少,是廣州停車難的根本原因。去年10月1日實施的《廣州市停車場條例》明確鼓勵安裝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如今廣州的立體停車設備實際情況如何?市民對立體停車的接受度如何?近日,新快報記者兵分多路,對廣州多個立體停車庫進行實地走訪,梳理出發展立體停車庫面臨的難題。
  • 南昌立體車庫為何叫好不叫座 車主寧願停路邊也不進庫
    2009年4月,南昌市首個立體停車場在象山北路一賓館旁建成使用,此後南大二附院立體車庫、紅谷灘新區羽毛球館立體車庫、天泉水都立體車庫、團結路立體車庫、創新二路艾溪湖二路立體車庫等不斷湧現。這些車庫大部分建在酒店、醫院、大型企事業單位等地方。南昌還規劃建更多立體停車庫。
  • 「搶位大戰」循環上演,老舊小區「停車難」如何破解?
    杭州提出,將全面整理既有邊角地、零星地和碎片地,為小區內道路微循環、停車位等提供空間;南京市將藉助人防工程,拓展停車空間,在老小區或周邊地段進行人防工程地下停車場建設。停車位改造需要資金投入,福州、南京、長沙等地明確提出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舊小區停車設施建設。不少城市老舊小區停車位改造取得一些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