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6月22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私家車停車「一位難求」已經成為困擾眾多上海市民的難題。
市人大代表、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三院泌尿外科主任張士青就此曾提出儘早制定《居住小區泊車法》的建議。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給張士青代表的最新答覆中指出,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解決現有小區泊車位不足的途徑之一。
此外,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還透露,有關部門已將「市民購車拍牌提供停車泊位證明」作為政策儲備。
張士青代表直言,在很多住宅小區內,佔道泊車現象十分嚴重,既妨礙了居民的行走安全,又給消防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隱患。對此,市公安消防部門已決定提請市政府制定《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上海市建築工程交通設計及停車庫(場)設置標準》,著力解決居民小區消防車通道普遍被私家車擠佔等問題。
張士青代表認為,可以預見,《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制定實施後,現有小區擠佔消防車通道的大量私家車就必須挪位讓道。如何為這些佔道車輛提供新的泊位,成為《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出臺後能否有效執行的先決條件。
在張士青看來,在居民小區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解決現有小區泊車位不足的有效辦法。張士青代表還建議上海出臺政策規定,上海市民在買車時必須提供居住小區有停車泊位的證明,以避免車輛因無泊車位而出現新的佔道亂停現象。
「近年來,隨著本市居民私家汽車擁有數量逐年增加,居住小區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給張士青代表的答覆中說,由於車位緊張,滬上部分小區車主擅自將車輛停放在小區道路、綠化帶上,影響了其他車輛甚至消防、救護車輛的通行,給小區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帶來了隱患。
對於市民購車拍牌需要提供小區停車泊位證明問題,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表示,這涉及多方面,本市有關部門已將此舉措作為政策儲備。
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認為,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是解決已建成居住小區泊車位不足的途徑之一。此項措施涉及業主共用部位的更新改造,應由業主大會對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的建造、施工費用、日常管理等事項作出決定,並經相關部門批准後實施。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的設計、建造規範標準應當符合停車設施管理的有關規定。
部門觀點
房管局:車位證明由哪裡出是個難題
對於「市民購車拍牌提供停車泊位證明」的政策方案,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上海目前正在研究,但操作難度比較大,從目前情況來看,實施條件還不成熟。
比如,這個證明應該由哪裡出,是物業公司還是其他地方,這些出示證明的機構是否具有公信力,是其中的難題之一。
交港局:新小區具備條件都要配停車場
市交通港口局有關人士昨日表示,目前正在對《上海市停車場(庫)管理辦法》進行修訂。其中,住宅小區停車管理有關規定將納入新修訂的全市停車場(庫)管理辦法之中。
據透露,該辦法的修訂內容之一,將可能規定今後新規劃建造的住宅小區,只要具備條件的,就要配建相應的停車場(庫)。對於小區停車管理的具體內容,多個有關部門將共同進行研究,對有關條款進一步完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