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此前,由正午陽光出品、趙麗穎、馮紹峰等領銜主演的古裝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播出後獲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該劇改編自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通過北宋官宦家庭少女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故事,展開了一幅由閨閣少女到侯門主母的生活畫卷,講述一個家宅的興榮,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女性奮鬥傳奇。
都說「正午出品、必屬精品」,我們會都知道,正午陽光所製作的古裝劇中,獲得好口碑的最大原因就是它會在最大程度上還原歷史,用鏡頭為觀眾展現一個儘可能真實的歷史生活。而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現了庶女出身的盛明蘭是如何從一個五品官家的小庶女一路逆襲到一品誥命夫人的,還將宋朝的香文化、花文化、茶文化融入其中。
而在電視劇中,還多次提到了一種茶,「七寶擂茶」。我們都知道,北宋時期,是非常盛行茶文化的,但是,我們聽過最多的,應該就是綠茶、紅茶、烏龍茶了,但卻從來沒聽過這個「七寶擂茶」。「七寶擂茶」第一次出現,實在當時距剛開始,女主明蘭的母親衛小娘是一個非常不受寵的小妾,而且她還懷有身孕,因此,盛家的老爺盛紘就自然不會經常來看她了。好不容易有一次,盛紘良心發現,來到了衛小娘的屋裡,明蘭便趕忙抓住機會向父親訴苦,告訴他,自己屋裡的「七寶擂茶」已經不新鮮了,而且,還只能等到盛紘來看望他們時才能拿出來。可見,這個「七寶擂茶」在當時的人家有多重要。
之後,墨蘭在等待大娘子召見前,還吩咐丫環,讓她們拿些「七寶擂茶」來墊肚子。當時小編就覺得很奇怪,這個茶不是用來喝的嗎?怎麼還能墊肚子?難道它就和我們現在的芝麻糊一樣,是一種代餐粉?
而等到盛家的姑娘們長大時,盛老太太為他們請來了宮裡的一位老嚒嚒叫禮儀時,最先給她們教的,也是如何擂茶,既然這個「擂茶」這麼重要,那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一下知識,看看這個「七寶擂茶」到底是個什麼茶?
擂茶,又名三生湯,是一種特色食品。主要流傳於廣東汕尾市、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於漢、盛於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薑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衝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陶製的擂缽,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頻頻舂搗、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香草、黃花、香樹葉、牽藤草等)。待缽中的東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後,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濃鬱、綿長。據說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飢。
而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提到的七寶擂茶,其實不是一種專門的茶品種,而是「擂茶」旗下的一個小小分枝。用當地流行的綠茶舂島,過程中加入芝麻、花生、綠豆、葛粉、糯米、紅豆、生薑、鹽作為輔料,搗碎成泥後家沸水過濾,之後煮沸就可以喝了。味道有綠茶的清香,也有芝麻、花生的美味。是不可多得的一種好茶。
據說這個「七寶擂茶」在2000年的漢末就已經有了。三國時期湖南的桃江縣就有人製作的擂茶,當地的一位百歲老人就常喝擂茶解暑充飢,而桃江縣也是因為眾人都喝擂茶,才成為我國著名的長壽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