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崇洋媚外,還是接納差異,中西鬼節的這幾點不同給你答案

2020-12-20 偷看人間吶

我聽過一個浪漫的說法,說愛是文化滲透。

文化滲透,在大多數時候,是一種可怖的策略,於民族,於國家。通俗地講,是一種文化在侵蝕另一種文化,並非融合,是吞噬。

這種滲透是悄無聲息的,堪比鬼魅。何以表現,拿一個簡單的節日來說,中元節。

中元節,中國傳統節日,但今年卻似乎並未掀起熱潮。不知是不是被過多過重的節日包圍,畢竟七八月份的高速上,節日總是紛至沓來的。但再看西方的鬼節,似乎還未臨近,氣勢便已經造了起來。如真到了萬聖節晚,熱鬧場景可見一斑。

關於中西鬼節在受眾前的巨大差別,其實並不能全然歸結到媚外。畢竟兩個鬼節本身就有著巨大的不同,地位也並不相同。誠然,也就沒有可比的方面。

首先,中元節雖然是中國傳統節日,但相較於中秋、端午,乃至中國春節,顯然並沒有十足的分量。這也是中元節在歷史長河裡,漸漸泯然的最重要原因。即便如此,中元節在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的特殊性還是無法掩蓋的。

中元節,又被稱作七月半。初來時,也並不被當作鬼節來過。七月是個豐收的大節,人們得了糧食,就懷念起先輩們來。其實並不是只在這時候懷念,但只有這時候懷念得起。家家戶戶把糧食做熟,倒好高粱酒,擺好碗筷。做出盛情邀請的模樣,敞開大門,等待逝去的祖輩歸家吃一口熱食。有時在夜間擺好宴席,怕祖輩識不了歸家的路,所以點了燈給他們照亮。這便有了中元點燈的習俗。

中元起初也並無魑魅魍魎之說,只是逝去祖輩在七月半歸家探望一次。因此,最初的中元沒有妖魔吸人魂魄,取人精元這樣那樣的傳說,人們只當是一次簡單的團聚,是一個孝敬長輩的日子。人們相信,只有盡了孝道,來年才不會遭受懲罰,莊稼才會豐收。這是在簡單的農業階段,人的花花腸子少,也就越是簡單。那些「鬼魅禍害人間」、「七月鬼門開人間大亂」的說法是跟著人心滋長出來的。人有多惡,鬼就有多可怖。

而西方的鬼節,也就是萬聖節,其實是宗教的產物,主要用來緬懷聖人。但西方鬼節的重要程度,就於西方人來說,遠遠高於中元節。萬聖節在另一個角度,也是西方的春節。它的前身,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的新年節慶。所以這樣說來,萬聖節的盛大其實也並無道理。畢竟,中國的春節紅從來不讓人失望。

此外,萬聖節的諸多習俗,都直擊年輕人的心。諸如百鬼遊行,萬鬼朝聖這樣的活動更是振奮人心,也更不用提南瓜燈、不給糖就搗蛋這樣的點綴。所以,萬聖節在世界各國都極其受歡迎。在眾多的習俗裡,萬聖節同樣也有篝火晚會。但於中元節不同的是,萬聖節生來就是有惡鬼存在的,篝火也是為了驅逐惡鬼,而並非像中國那樣為亡靈照亮。

中西文化的差異,在很多方面是明朗的。關於如何鑑別差異,如何辨別灌輸,這是需要我們自己的自信來決定的。無所謂好壞,只有情和情懷在罷了。相信不會有人棄珠買櫝,當然前提是會識珠。

相關焦點

  • 崇洋媚外?還是快樂就好?又到萬聖節,你會過嗎?
    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節前夜是靈異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傳說與東亞的中元節與盂蘭節類似。 萬聖節主要流行於西方國家,但是,隨著全球一體化,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很多非西方國家也開始過萬聖節了。
  • 《刮痧》:是中西文化結合的和諧景象還是中西文化差異的假象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刮痧》,如果說開頭是中西文化結合的和諧景象,倒不如說成中西文化差異的假象。 因為想要 「天下大同」最大的阻礙便是「代溝」而代溝又無處不在。這就是中國孝道那就是父子之情。這一溫馨的場景仿佛告訴了昆蘭大同代父請罪的原因。這種被父愛打動的情緒便更加地激烈了起來。我不想說所謂的文化差異所謂的民族精神,我也不想分析那些站在樓下圍觀 的路人都紛紛有著怎樣的心理。我是只看我想看到的東西。那是無論怎樣都不會被埋沒的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感情,不要求回報只有心甘情願地付出。那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不可違背的羈絆。
  • 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
    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時間:2016-10-31 10:46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萬聖節VS中元節 中國的鬼節和外國的鬼節有什麼不同? 中元節晚上根本不敢出門,為什麼明知萬聖節是個鬼節,卻如此期待呢!
  • 中元節為什麼叫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中元節禁忌30條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叫鬼節?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稱之為「鬼節」,那麼中元節有什麼禁忌和傳統習俗呢?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整理與中元節相關的傳統習俗和禁忌30條。中元節鬼節幾點不能出門?
  • 中西文化差異表現及其原因
    三、結 語        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是由於各自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審美心理的不同而產生的,是在社會的發展、歷史的沉澱中約定俗成的,是一種永久性的文化現象。我們應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居住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來越多。
  • 從餐桌上看中西文化的差異
    從餐桌上看中西文化的差異今天,中國遊客遍布世界各地,西方各個名校,無論是大中院校,還是私立、公立中小學,到處可以見到中國學子的身影。所以當西方人請你吃飯的時候,千萬別望能吃到什麼硬菜。因為在西方人眼裡,客人愛吃什麼,自己叫什麼。不但吃這一環不重要,外國人喝酒也是自己喝自己的,從不勸酒,因為他尊重客人的酒量。
  • 7月鬼節是哪一天 這個節日在明天正式到來
    我國的農曆七月份被稱作是鬼月,農曆的七月十五日被稱作鬼節,在鬼節期間有很多事情大家不能隨便去做,因為按民間的說法,如果不小心很可能會招惹不乾淨的東西。   2018鬼節是2018年8月2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六。   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叫鬼節?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中元節禁忌30條
    中元節七月半鬼節禁忌30條15、勿晚上曬衣服在鬼節當天晚上最好不要在外面晾衣服,因為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16、筷子勿插在飯中央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在這一天尤其忌諱。17、勿遊泳鬼節這一天忌下水,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 中西差異:老外必備的電動牙刷和掃地機器人 國內不吃香
    生活家電之中西差異生活家電作為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家電,對我們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影響,但由於地域、文化、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中西方人民在家電選擇上也有很大不同。今天,筆者就以生活家電為例,簡要分析一下我們的差別到底在哪。
  • 「鬼節」這天有什麼忌諱?七月十五的幾大忌諱!
    農曆七月十五,道教稱之為「中元節」,而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在民間俗稱為「鬼節」,那麼在鬼節這一天有什麼需要我們注意的事情呢?不同的地方在「鬼節」這一天有著不同的禁忌,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需要我們注意的。 第一在民間流傳,七月十五這一天晚上的陰氣很重,所以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還是早點回家為好,儘量不要停留於荒野。 第二,尤其注意的是,在這幾天前後,不要在野外遊泳或者戲水,民間傳說這幾天水裡的東西也是非常活躍的。
  • 鬼節晚上幾點不能出門 今天晚上你還敢夜不歸宿嗎
    中元節已經到了,這個節日也叫鬼節,據傳這一天是百鬼出行的日子,因此在民間有很多禁忌說法。比如晚上最好不能出門,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是迷信的說法,但膽小的網友可能就想知道晚上幾點不能出門。   一般在6點半以後,即天黑之後。最好在天黑之前回家。
  • 八字論命的科學原理以及中西論命的差異!
    理論上講,完全相同的八字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但這二個人相遇的可能近乎零。所以,有些人的「耽心」是毫無實際意義的。「時間」本是天文學的專業詞彙。出生時間的不同,決定了人在宇宙空間所處的位置不同,而位置的不同則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哲學有句名言:位置決定—切。比如:為什麼海南島產香蕉,而我國北方就不產?位置不同!為什麼地球有水,靠近太陽的行星無水?位置不同!
  • 你支持讓孩子們過「萬聖節」嗎?
    現在的義務教育階段,還是很注重傳統文化教育,宣傳的基本上都是傳統節日,孩子們也都知道中國傳統節日的意義。聖誕節還好,因為比較喜慶,節日內容沒有太多不適感,可萬聖節這樣的節日,在國外是個大節日,可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比較顧忌什麼「鬼節」,可萬聖節卻大張旗鼓地宣揚「鬼節」。
  • 關於「鬼節」歪果仁有萬聖節,那中國呢?其實中國的才叫鬼節!
    相信大家對萬聖節再熟悉不過了,的確,它是一個西方的「鬼節」;最早起源於蘇格蘭和加拿大等歐洲地區,現在成為西方國家的主要傳統節日,當然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現在萬聖節也成為國內最受歡迎和被慶祝的節日之一。雕刻成鬼臉的南瓜燈然而當大家都沉浸在西方傳統的萬聖節時,並不知道它本意不是鬼節,而是歡慶、讚美秋天的;在這背後中國傳統的鬼節卻被人們淡忘;這個帶有濃烈中國傳統文化的鬼節
  • 中國鬼節是幾月幾號 鬼節的傳說及鬼節的禁忌
    民間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保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
  • 傳統文化的三大神節三大人節三大鬼節是啥
    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一些傳統的中國節日卻很少有人過了,小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國傳統的節日,傳統文化中的三大神節、三大人節、三大鬼節都是什麼呢?一、三大神節:神節是對神明的祈禱!三大神節分別是農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民間認為三六九是吉祥的數字。這三個日子是吉祥數字的重疊。
  • 是崇洋媚外還是學習英語?
    但是有的暑假作業內容就稍微有些「奇葩」了,這不珠海一家長就反映了自己孩子的暑假作業有一項很是奇葩。▲「奇葩」暑假作業,與五個外國人合照!這位家長表示,在孩子的暑假作業中,有一項作業非常的奇葩,那就是要孩子跟五個外國人進行合照。
  • 空氣香甜楊舒平,數典忘祖許可馨,崇洋媚外的結果,可如你所願?
    而民族文化和經濟發展各國之間有所差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社會才能共同進步。但總有一批人認為「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隨著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綜合實力、人民幸福指數不比任何國家差,盲目崇洋媚外,只會導致他人的唾棄。空氣香甜楊舒平大家是否還記得留學生楊舒平?
  • 鬼節上墳禁忌事項大全 這幾點大家必須記住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也是我國傳統意義上的鬼節,這個節日有一個最重要的習俗那就是祭祀活動,在鬼節祭祀先祖,祭祀土地和莊稼都是自古流傳至今的。   提醒朋友們:咱們祖國遼闊,南北方對於掃墓的習俗略有不同,比如:南方通常兒女均前往掃墓,而北方一些地方,則通常女兒不前往掃墓,如果是出嫁的女兒則隨夫前往掃墓。   掃墓回來洗澡   掃墓回來之後,大部分人都感到有些疲勞,這時,應該洗個澡,換一換衣服。按古代習俗,在進家門之前要跨火盆,古人認為這樣可以驅除陰氣。
  • 關於崇洋媚外的思考
    自從我們打開國門,接收到來自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的浪潮衝擊後,出現了幾乎一邊倒的「崇洋媚外」。後來經過40多年的努力,我們的技術能力、生產力水平、收入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各種文化類別、文化品質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我們的整體「崇洋媚外」的程度就沒有那麼嚴重了。但不可否認,現在我們身邊還是有很多人「崇洋媚外」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