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教育的本質-為生活而教育

2020-08-30 理想主義實驗室

到底孩子上學是為了什麼?

教育是為了什麼?

考上大學

找份好工作

賺錢買車買房娶媳婦生孩子養孩子繼續上學

這僅僅是學習的功利一面,為未來投資獲得更好的回報

193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為生活而教育的辦學理念,同時也值得家長好好的品味,他總結的基於孩子三個基本需求的教育方針,也是人生的本質。

孩子的迷、悟與愛所需要的引導,如果每個家庭、父母把創造性生活作為目標,成績將不再是唯一的尺度。

相關焦點

  • 何為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何為教育」,大家「各抒己見」,A說老師教書育人這就是教育,B說父母言傳身教這也是教育,C說社會歷練實踐也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人類為了更好的生存、延續和發展社會普遍意志的必然行為。是本能因素和社會因素共同驅使而產生的。何為教育的真諦?
  • 教育的本質(三):教育的本質是真善美
    是教育發現了世界存在著的真善美。藝術的本質,是真善美。人的本質,是真善美。世界的本質,是真善美。教育的本質,從根本意義上講也是真善美。人類對不自由的絕對憎恨、厭惡,上升為對人類自身的猜疑、嫉妒、仇視、敵對、撕毀、迷茫、絕望和殺戮,毀掉這個世界是他們心中的最好夢想。人類對自由的相對渴望、嚮往,上升為對人類自身的自戀、迷戀和眷戀,以至於迷途知返,想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真正世界,一個伊甸園式的精神家園。
  • 學校教育應回歸教育本質
    學校教育本質學校教育應回歸教育本質戴直楷家庭、學校、社會是教育的三大主要陣地,而學校是以教育為專門職業、從事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肩負著教育最基本的職責——傳授知識文化、提升基本素質和能力、引領人健康成長。
  • 杜威—教育的本質
    考情分析:杜威關於教育的本質做出了相關論述: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重組與改造。一般考查形式:對教育的本質的考察,主要以記憶為主,單選多選判斷為主。所以要求大家在記憶杜威教育的本質的基礎上理解掌握每一個層次的概念和含義。
  • 杜威的教育本質
    一、杜威的教育本質杜威是20世紀上半期兒童中心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從心理學、教育學和實用主義哲學的不同角度,論述了教育的本質。提出了「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連續不斷的改造」三個重要論點。(一)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教育的本質和作用就是促進兒童本能生長的過程。它有三個從低到高的層次。
  • 什麼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好習慣的養成和壞習慣的根除,這本來就不應該是個快樂的過程。現在社會經常流行快樂教育的說法,本人非常的不贊同。當然了不贊同快樂教育也不是推崇高壓教育。到了學校,老師說:「你們生活在一個好的時代,改革開放了,可以安安靜的坐在教室裡接受教育好好讀書,哎,不像我們這一代······要好好讀書·······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 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本質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的本質都是教育學部分考察的一個重點知識。本文在此對其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教育的本質即: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徵,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
  • 教育的本質(一)
    想了解一件事情的本質就要明白它是什麼?第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是教育?「教育」這一詞的漢語最早來源於《孟子》《盡心·上》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古代「教」和「育」是分開的。教育的本質現代怎麼理解教育呢?
  • 關於教育的本質屬性
    教育屬性是指它所具有的基本性質以及它與外部相互關係的特點。包括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固有屬性與派生屬性兩對範疇。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的社會性。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把人類積累的對自然界的認知和改造自然的經驗,以及社會生活經驗轉化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與品德,使他們的身心得到發展,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 教育的本質(六):教育藝術的本質是什麼?求真求善求美
    但這是記者康麗10多年前在中國教師報以長篇累牘的形式報導的民間思想家柯領——《我為教育狂》的開篇兩句話,而且是出自於柯領本人之口,絕對不失真。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做過幾天教師的柯領百思不得其解,曾經帶著這個困惑請教過學校裡的老師,才知道這是世界教育的難題,是一個世界級難題,還沒有一個固定統一的解釋。
  • 《教育的本質 》前言
    2016年的夏夜,在浙江省杭州市千島湖姜家鎮龍川灣80公社,伴隨著蛙鳴陣陣,螢火蟲紛飛,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家長聚集此地,與郭永進老師一起,針對「教育的本質」,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互動探討。本書完整地還原了當時七個夜晚郭永進老師與學員們「圍爐夜話」的場景。
  • 顧明遠: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其核心在於教育理念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我對生命教育沒有研究,但是我覺得,教育的本質就是生命教育。教育是傳承文化、創造知識、培養人才的社會活動,是人類生存發展、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徑。
  • 教育的本質屬性
    一、教育本質屬性相關知識點梳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也就是說教育活動是有目的地,所以表明其特點之一:意識性;教育活動時社會活動,表明其第二個特點,意識性。教育的本質屬性具體而言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育是人類獨有的社會現象。
  • 【觀點】顧明遠: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
    【觀點】顧明遠: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 2020-09-21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考研複習:教育的本質
    (一)教育的本質問題   本質是事物的基本規定性,是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本質特徵。教育的本質也就是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社會實踐活動的質的規定性,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麼」這樣一個問題。
  • 教育的本質梳理
    教育的本質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一直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單選題考點。通常會以概念反選或者例子單選的形式來進行考察。如:「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或者「下列選項中屬於/不屬於教育活動的是」。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掌握教育的本質屬性的概念,理解概念的含義,能夠舉一反三,做好例子與概念的一一對應。教育的本質,也稱教育的本質屬性。
  • 教育的本質(五):教育,要古為今用;教育,要洋為中用
    導讀:教育,是一個時時代代永恆的話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思想家、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其實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德養善」的教育主張,他已經十分接近教育藝術「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本質了,也真正道出了教育藝術的真諦。這是任何時代的教育思想家都無法比擬的。在今天,如果我們大力發展教育,弘揚教育的強大認知能力,必須重新審視並回到孔子那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上來。
  • 顧明遠:對教育本質和教育價值觀的再認識
    2020年4月22日下午,明遠教育書院名譽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在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舉辦的第一期「太炎教育雲端講堂」上做了題為「對教育本質和教育價值觀的再認識」的學術報告。顧先生在梳理歷史上的各種教育本質觀之後指出:長期以來,人們重視教育的功能性,忽略教育的本體性。教育的本體性體現在教育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教育要使人的生命得到發展。基於對教育本體性的闡釋,顧先生認為,提高生命的質量和提升生命的價值就是教育的本質。
  • 教育的概念及本質
    【考點講解】從歷年教師招聘考試來看,教育的概念、本質是個常考點。考查題型主要以客觀題為主,一:一般考查形式: 以案例反選的形式來考查考生,給出一個案例讓考生對此做出選擇。二:也會以判斷題的形式來考查考生,文中會有一些混淆點。本文將幫助各位考生對此塊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掌握,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助益。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教育的本質是自我教育周國平教育即生長這樣一個理念是理論家提出來的,做了最具體闡釋的是杜威,關於教育問題的專著,就我的閱讀範圍來說,我讀過盧梭的,康德的,尼採的,杜威的和懷特海的,這些哲學家很不一樣,他們的哲學體系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