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應回歸教育本質

2020-12-13 真本追求
學校教育本質

學校教育應回歸教育本質

戴直楷

家庭、學校、社會是教育的三大主要陣地,而學校是以教育為專門職業、從事影響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肩負著教育最基本的職責——傳授知識文化、提升基本素質和能力、引領人健康成長。

人是極富靈性與思想的高級動物,以獲取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升生產生活實踐能力、促進生命個體健康成長。作為學校教育應該堅守實實在在的知識傳授與實踐能力培養活動,萬不可能圖花哨或形式。

學生本就模仿能力較強,好奇心突出,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學校及教師的所有行動,學生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生活中的所有現象,尤其是一些較為奇特的現象更容易吸引學生的關注。

現實社會中,很多事情或現象,並不是十分嚴謹和公平,對教育產生嚴重的負面效應,各種檢查督導、貧困結對幫扶、投票點讚、各種考核及表冊、繼續教育培訓、網絡學習、考試考查、各種競賽等等,要佔用教育教學本職任務的大量時間。

學校建設及發展需要教育教學質量來立足,教師備課、上課、作業批改、考試等教學常規要做,這是教師最本質的工作,其他各種雜事佔據教師教育教學大量時間,教師就得在教學常規的本質工作大打折扣,教育教學質量自然受損。

人類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建設人才。「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作為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學校,更應該高度重視學校教育的本職工作,回歸教育的本質,各行各業應該高度關注學校教育,統籌學校及社會事務,不要因為自己的工作好開展或是自己有利益可圖,損害教育,貽誤社會發展。

讓教育回歸教育本質,尊重社會發展,尊重教育,是全社會每一個人的職責和義務,全民素質提升,全社會更加文明,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相關焦點

  • 讓教育回歸本質~
    ——句容碧桂園學校名譽校長胡百良(南京師大附屬中學原校長)IB教育--理念決定高度,高度決定視野國際文憑組織(IB)使命宣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國際文憑組織與眾多的學校、政府以及其它國際組織進行合作,開發出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國際教育項目和嚴格的評估制度。這些項目鼓勵世界各地的學生成長為既積極進取又富有同情心的終身學習者,他們理解儘管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異,但他人的意見也可能是正確的。
  • 回歸教育的本質
    我們曾經爭論過素質和素養的區別,有人認為素質是人先天的潛質,無關教育,素養才是後天形成的。但也有人認為,如果脫離了環境,先天的潛質是難以開發和顯現的,後天的素養也就難以真正形成。情境教學主張將這兩者辯證地結合起來,從而體現教育的真諦。所以,情境教學的研究,從教學法開始,最後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和教育的功能,有著極為深刻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 回歸教育本源 遵循教育倫理
    作為基礎教育本身,應主動調整,變被動為主動適應新機制,按教育規律辦學回歸到教育本質上來,更好地為人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一、  對教育規律再認識    解決現實的一切問題,必須認識規律,然後按規律辦事。基礎教育的本質規律是什麼?基礎教育的根本內涵是什麼?
  • 樂寧斬獲最受喜歡品牌 教育回歸本質才是真諦
    2015年12月,網易金翼獎頒獎典禮於北京舉辦,以「教育回歸本質」為主題隆重開幕。
  • 回歸教育本質:教育遊戲思想的萌芽與發展脈絡
    本文基於馬克思的「三大社會形態」理論,分析了三個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對教育的內在發展要求,然後分析了教育遊戲思想在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不同表現特點及原因,最後在此基礎上,梳理歸納出教育遊戲思想的整體發展脈絡。 引用:裴蕾絲,尚俊傑.回歸教育本質:教育遊戲思想的萌芽與發展脈絡[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08):37-52.
  • 中公教育集團CEO王振東:回歸教育本質 築好企業護城河
    談及如何看待疫情對教育行業的影響,中公教育集團CEO王振東認為,機遇與挑戰並存。「今年上半年線上教育風生水起、蓬勃發展,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王振東表示,與此同時,「對於很多內功不紮實的機構,疫情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英孚教育白皎宇:深耕全人教育,讓語言回歸到交流的本質
    來源:藍鯨財經藍鯨教育7月19日訊,日前,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總決賽召開。會上,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中國區總裁白皎宇發表演講:「學英語已經不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了解西方文化。而是讓語言回歸到交流的本質,讓教育回歸到孩子本身,賦能孩子核心素養和全球視野,真正助力他們在未來參與全球協作與競爭,有效傳遞自己的聲音和民族文化。」在以語言賦能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英孚教育還原語言學習的本質:如同母語的習得,英語的學習也應該是一種自然的、浸入式的學習方法。
  • 回歸教育本質——核心素養下的深度學習解讀
    今年教師節期間,教育科學出版社聯合中國教師報、中國教育新聞網發起「用專業閱讀與寫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系列活動。9月29日(星期二)晚7:30,系列活動將圍繞讀者票選出來的希望深入解讀的《深度學習:走向核心素養(理論普及讀本)》(簡稱《理論普及讀本》)一書,舉辦「回歸教育本質——核心素養下的深度學習解讀」線上講座。近兩年,深度學習已經成為當前教育界的熱詞,《理論普及讀本》一書的銷量也已突破10萬冊,深度學習的理念和教育教學方式已給廣大中小學教師和教育理論工作者帶來深刻影響。
  • 教育應淡化名師回歸本源
    在對名師加大管理的同時,我們的教育部門,教育機構,還應該加大對於普通老師的獎勵力度。某些學校,某些教育機構,存在著一定的偏袒現象,那就是重名師,輕一線。把名師看得比泰山還重,把一線老師看得比鴻毛還輕,這是錯誤的!正是無數一線教師的努力,才成就了少有的幾個名師。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是春風化雨的過程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卡爾.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我看來,教育應該是存粹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是春風化雨的過程。然而《起跑線》中服裝店老闆拉吉一句「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是一門生意」!
  • 永葆對教育本質的敬畏
    當某一個時刻,來自教育本質的良知與來自上級的要求發生衝突時,校長如果能夠堅定地「按照教育的本質行事」,就需要力量和勇氣了。我剛擔任杭州外國語學校校長時,學校規模迅速擴大,從只有18個班、700多名學生、佔地40多畝,擴張至90多個班級、近4000名學生、佔地400多畝,並按照省教育廳的要求展開了「國有民辦」機制的辦學實踐。
  • 教師節特刊 | 教師+人工智慧,讓教育回歸育人本質
    從「教」來看,教育信息技術進入學校的目標是為學生帶來更好的教育。目前,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適應很多被認為能提高教學質量的技術或者工具,削弱了教師原本在教育中具備的優勢作用。不僅如此,過度追求分數也讓教師在技術的應用上跑偏,也給學生增加了學習負擔。而人工智慧則能改善教學中一些固化的工作,比如大部分的作業批改和知識傳遞的任務已被人工智慧替代。
  • 杜威的教育本質
    一、杜威的教育本質杜威是20世紀上半期兒童中心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從心理學、教育學和實用主義哲學的不同角度,論述了教育的本質。提出了「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連續不斷的改造」三個重要論點。(一)教育即生長杜威認為教育的本質和作用就是促進兒童本能生長的過程。它有三個從低到高的層次。
  • 重慶歐文英語融僑校區以愛為核心,回歸教育本質
    然而由於每家教育機構的理念不一樣,不少師者所應具備的職責也呈現得不盡相同。在重慶歐文英語融僑校區,大家經常能看到一位教師模樣的女性,她會時常在各個授課的教室外督查教學情況,也會在下課間隙與部分學生交流,指出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她就是該校區的校長Suki。
  • 伯索雲學堂陳志飛:教育機構突危破局,要擁抱OMO回歸教育本質
    9月17日,伯索雲學堂創始人兼CEO陳志飛受邀出席2020G10AF學術論壇,並發表主題為《突危破局,逆勢生長——回歸教育本質,OMO實戰案例剖析》的演講,與眾多業內大咖探討教育OMO之道。以下是本次演講實錄:我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主題是《突危破局,逆勢生長——回歸教育本質
  • 【教學風採】探尋教育的本質
    實際上,這不是教與學方式轉變的錯,而是我們沒有深入到教育的本質內核。一切運動進步的事物變化中,總有本質上不變的規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教育教學的多樣性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所以,教育一定要靜下來用心去窺探其本質。所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教育本就是一場心靈的旅行,要帶著學生看沿途的風景,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本期,就讓我們走近教育的核心,一起感受教育中永恆的魅力!
  • 「聆聽與成就」 -- 順順留學讓留學服務回歸教育本質
    最終入讀學校: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評價二: 「這一年以來順順的老師提供了很多幫助,記得有一天晚上11點我剛準備睡覺,還收到了老師發給我的修改PS和CV,老師真的好到哭!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形容,我遇到的老師都是有很高的專業水平,個性鮮明的老師,我就喜歡那種能嚴格要求我的老師。」
  • 教育的本質(三):教育的本質是真善美
    導讀:教育,是一個時時代代永恆的話題。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思想家、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是教育發現了世界存在著的真善美。藝術的本質,是真善美。人的本質,是真善美。世界的本質,是真善美。
  •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編者按:12月19日,周國平老師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二屆(2016)年會」,並發表了對教育的觀點。教育的本質是自我教育周國平教育即生長這樣一個理念是理論家提出來的,做了最具體闡釋的是杜威,關於教育問題的專著,就我的閱讀範圍來說,我讀過盧梭的,康德的,尼採的,杜威的和懷特海的,這些哲學家很不一樣,他們的哲學體系很不一樣。
  • 你知道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嗎,真正的教育是什麼?
    教育是上層建築,教育是生產力,教育具有上層建築和生產力的雙重屬性,教育是一種綜合實踐活動,教育是社會活動。而且每個教育流派所持的教育本質觀都不同。   現在中國最廣泛流傳,也是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是教育是有意識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也是教育與本真的意義,培養人,所以教育不能過於強調外部的功能,要回歸到培養人的本質上。這種觀點是最為中國學術界所接受的一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