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尤其是還沒有結婚的年輕人,更讓人悲傷。於是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就有一種風俗,那就是給去世的人「配幹骨」,說白了就是給已經離世的人「配陰婚」,也叫「冥婚」,這也是給在世的人一種心理安慰吧。
其實冥婚在漢代以前就有了,一直以來,農村人還是比較迷信所謂的「風水」,老人們認為如果出現一座孤墳,是會對整個家族有影響的,於是在古時候,這種事情一般是一些貴族或者富戶才搞的,因為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就算現在很多農村舉辦「冥婚」,都需要花費不少錢。
早在三國時期,曹操就有一個兒子叫曹衝,這個孩子非常聰明,也是曹操最喜愛的兒子,以前小學課本裡還有一篇文章叫「曹衝稱象」,相信很多80後都還記得。可惜天妒英才,曹衝在十三歲就夭折了,曹操非常傷心,為了不讓兒子死後孤苦伶仃,就花錢娶了已故的甄小姐與曹衝合葬,這也能看出那時候人們就已經盛行冥婚了。
如今在農村,這種風俗依然盛行,而且有些地方還要舉辦盛大的儀式,甚至比結婚儀式還要隆重,其中也有彩禮,也有媒人,幾乎與娶媳婦沒什麼兩樣。只不過這種冥婚的彩禮並不高,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五萬塊。而且冥婚也有一些特定的風俗,下面就來看看冥婚有哪些風俗吧。
第一:講究門當戶對
當然這裡所說的門當戶對肯定沒有活人結婚時那麼講究了,比如男方是車禍離世,而女方是患病離世的話,女方父母一般是不會同意的。
第二:年齡
就算冥婚對年齡也是有要求的,一年是年齡相仿的,如果一個男人去世時才三十多歲,那肯定不能找個百年前的女幹骨來配了。其實這與活人結婚也沒多大區別。
第三:時間
農村人講究入土為安,也就是說在入土前要找下合適的幹骨,如果找不下的話,入土後必須等三年以上才可以再次配幹骨。
在農村,這種配幹骨是「喜事」,人們還會擺酒席請客吃飯,合葬的時候女方家人也會來參加,就像「送親」儀式一樣,而且男女雙方的家人從此就是親戚,也就是農村人所說的「乾親」,不過農村人也是很注重這種親戚的,逢年過節也會走動的。
並不是每個人在下葬的時候都能找見合適的幹骨,因此有些農村就會用面捏一個假人,裡面用竹竿撐起來,然後穿上衣服來代替。以前還有專門靠捏麵人賺錢的手藝人,這些人會在一個封閉的房間裡捏假人,嘴裡還念念有詞,當然念些什麼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其實冥婚也是男多女少,因此男人的幹骨是不值錢的,而女人的幹骨就比較值錢了,從幾千到幾萬不等,在利益的驅使下,也就有人打起了歪主意,專門幹起了倒賣幹骨的營生,甚至還有弄虛作假的,不過有經驗的老農一眼就能看出來。
其實這種冥婚只是給活著的人一種心理安慰罷了,你那裡有這樣的風俗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