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去世有什麼樣習俗?「三七」、「五七」、「一百天」嗎?

2020-12-23 恩恩家常事

農村老人去世有好多習俗,在甘肅定西通渭縣這種習俗是最隆重的,我見過好多地方的喪事,都沒有通渭的人情重。

在通渭,老人去世後,就停在上房中,有棺材的人斷氣了就立馬裝進去,這種提前準備好的棺材通渭人口「活壽」。如果是老人去世在外面,是不能進院子的,只能在外邊撻個篷子停放。

甘肅通渭老人去世後,首先要立個白鶴高高地在門外,意為駕鶴西去之意。下面用一塊大木板貼上紙,寫上子女的名字,通渭人叫「誥牌」。

在發桑的時候,也有很多細節,其它地方是沒有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人抬,是不能用車拉的,後面就是孝子賢孫,最前面就是鎖吶和紙火,最前面第一個有個老者提個燈籠引著走向暮地。

在後面端「孝子盆」的必須是長子,如果沒長子就可以順延,如果兒子都沒有了,長孫是可以頂替的。埋葬完後,連續三天,天朦朧亮就要去燒紙,掃墓。然後就是,一七紙,二七紙……一直到七七紙(通渭人叫斷七紙),最後是「百日紙」。通渭老人去世後,是不能擺酒席的,必須要等過百天。兒女必須守孝三年,在這一百天當中,有重孝的子女,孫子不能上別人家去串門……

相關焦點

  • 老人去世後,家屬串門有什麼習俗,如果是平輩去世又有什麼講究?
    有朋友問,說平輩人去世後,辦完喪事後,可不可以到別人家裡去串門,這期我就來講一下這個問題。平輩人去世家屬可不可以串門的問題,地方不同,習俗不同,家庭不同,情況不一樣。過去有親人去世,家屬不能去串門風俗分別是:有的地方是三朝(即三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則是三七(即二十一天)之內不允許串門,有的地方是五七(即三十五天)之內,有的則是要滿了七七(即四十九天)才可以串門。中國大部分地方有親人去世只講三朝之內不準串門。家裡的平輩人去世與家裡長輩去世,家屬串門的忌諱是有明顯區分的。
  • 老人去世後,為什麼兒子要扛幡?有哪些講究
    扛幡多用在農村葬禮中,按照傳統習俗,村裡老人去世後,子女們要為死者準備招魂幡。這樣可以讓亡魂順利走向黃泉路。那麼招魂幡為什麼要有兒子來扛,又有哪些講究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農村葬禮上的招魂幡。招魂幡又叫靈旗,多用於農村葬禮中,以招引亡魂。招魂幡通常用竹竿或柳杆撐起,出殯時由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扛起,走在喪葬隊伍的最前面,據說這樣可以指引死者的亡魂順利通過黃泉路上的關卡。招魂幡上的幡旗,可以在市場上選購,上書「西天大路引魂幡」等文字。而撐幡用的杆多為家屬自備。
  • 風水先生提醒 :人去世後五七有什麼講究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
  • 在農村,家中有人去世禁忌多:三年不貼春聯,初五前不能走親戚?
    這個習俗的用意在於讓逝者走得體面一些,其次就是,斬斷三千煩惱絲,是對逝者的一種祝福和祈禱,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不再有煩惱,不再惆悵。也有的覺得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尤其是家裡是老人去世的話,最好是多保留頭髮一段時間,也算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是孝道的延續。
  • 農村禁忌多,家裡有人去世後,三年不能貼春聯,初五前也不走親戚
    我們都知道,農村的民俗是非常多的,作為傳統文化,有的習俗值得發揚光大,有的則因為及其不合理性需要摒棄。 不僅如此,農村也有很多禁忌。 今天就要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後的一些禁忌,哪些事情是一定不可以做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
  • 農村有個習俗,家中有老人去世,3年裡不能貼對聯,這是啥講究?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的生活講究比城裡多。因為農村是個人情社會,各種各樣的生活習俗都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國幅員遼闊,風土民情這事很難「全國一致」。像是今天要說的這每年過年時候要貼的春聯,在有老人去世的時候,3年裡是不能貼春聯的,這裡面講究不少,您了解嗎?
  • 民間「頭七」相關習俗有哪些?
    「頭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喪殯習俗,習慣上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
  • 農村家裡有老人去世,三年不能貼春聯,你們那裡也是這樣嗎?
    小編的家鄉在豫西的一個農村,這裡過春節,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家裡有老人去世了,三年不能貼春聯、掛燈籠。如果有些人家想貼春聯,也絕不能貼紅色的春聯,只能貼藍色的春聯,你們家鄉那裡也是這樣嗎?過春節為什麼不能貼春聯,主要有下面三個原因: 一、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我們一直主張「百善孝為先」,注重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河南又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因此,我的家鄉便有了這個習俗:當家裡有老人去世時,過年不能貼春聯、掛燈籠。
  • 農村常見的「做七」習俗,從頭七到七七深度解讀,早點知道比較好
    都說農村規矩多,不管是嫁娶婚俗,還是喪葬禮儀,都有很多規矩和條條框框。年輕人們會很討厭這些約束,但農村老人們卻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自然不可能完全不遵守。一些沒有依據且麻煩的農俗也在不斷地被根除,留下了一些相對簡單又很有必要的規矩,依舊需要年輕人們延續下去。
  • 常見的農村喪葬習俗
    喪葬」是指一種為死去的人舉辦的儀式,有關漢族農村喪葬習俗都是怎樣的呢?中國民間農村喪葬習俗都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常見的農村喪葬習俗常見的農村喪葬習俗漢族農村喪葬習俗1、漢族人亡後出殯通常在亡後3日,富者有「五七」、百日、三年出殯的;拘忌風水者,有停數十年 不葬的。出殯之際,親友全體舉哀,助喪者將牢盆舉起,讓喪主頭頂片刻後摔碎於地,即碎便起棺,鞭炮,鼓樂齊鳴,孝匾、輓聯、挽幛與執法器的道士、和尚、風 水先生及吹打樂班先導,喪主手持招魂幡或手捧亡人遺像「拽纖』(長約4丈的白布一頭束於喪主頭上,另一頭搭在棺頭)隨後而行。抬棺者8人,俗稱「八仙」。
  • 農村人去世時穿壽衣,老祖宗留下民間習俗,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
    在我國農村人去世之後的喪葬習俗非常的講究,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規矩,比如說在人去世的時候要穿壽衣,那麼各地在老人去世時穿壽衣有什麼講究呢?現在年輕人還知道嗎?下面我來說說我們當地的傳統喪葬習俗。首先在我們當地,老人去世的時候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須有子孫後代在床前照料,或者是跪聽遺言,這在我們當地叫做送老。如果說子孫兒女在外遠遊無法趕回來送老的話,當地人經常講這樣的老人無福。所以當地有一句俗語叫做送老歸山方是兒。在老人去世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由子孫後代幫忙洗澡淨身,然後穿上壽衣。
  • 喪葬基本習俗講究,都有哪些?
    隨著社會發展,很多傳統習俗,慢慢被人遺忘,特別是喪葬白事,會很少涉及到,相關的習俗講究不清楚,導致於遇到喪葬問題,會很困擾。那麼喪葬基本習俗,都有哪些?與逝者相關的祭日:1. 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生日2.
  • 在農村,老人經常說的一些習俗,你知道背後的寓意嗎?
    在農村自古以來就流傳很多習俗。直到廢除封建迷信的今天,老一輩的人們還一直叮囑著我們。其實拋開這些習俗的真偽不說。我覺得,也只能是代表農村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農村文化的組成。在這些口耳相傳,流傳至今的風俗禁忌,你們都聽說過嗎?1、關於別人掉在地上的錢老人說過,掉在地上的錢,要麼不撿,撿了就要馬上花掉。
  • 在農村,人去世為什麼要燒七個七?各個七有什麼講究嗎?
    人死後要燒七個七,也被稱為「做七」,這是流行於我國各地的一種喪葬習俗,即每隔七日要設齋祭奠死者,共七七四十九日。關於做七的最早記載,在南北朝的北齊時就已出現,至少有1400多年歷史。那麼人死後為何要燒七個七?主要的說法有兩種。
  • 人去世後,頭七回魂夜有沒有什麼禁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在有些地方,人死後,要燒頭七,三七,五七,七七紙。有些還存在「頭七回魂夜」的說法,這都是怎麼回事兒?   實際上,這都是不同地方,老一輩流傳下來的喪葬習俗。我們都知道,以前的醫療條件差,大多數人缺乏醫學常識。一旦有人沒有了呼吸和心跳,就會被認定為死亡。
  • 五七靈魂會回來都看誰?過世的人五七真會回來睡床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過世的人五七回來睡床中國古代有很多的傳統,不管是生死都有很多的儀式,其中人過世後要做七,從去世那天算起,每隔七天是一個節點,第一個頭七,第二個是二七,以此類推,到七七四十九天後斷七,其中頭七和五七是比較重要的兩個日子,五七靈魂會回來都看誰,過世的人五七回來睡床嗎?五七靈魂會回來都看誰?
  • 在農村,人去世後穿壽衣時要遵守這三個習俗,不然會被村裡人恥笑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在農村,人去世後穿壽衣時要遵守這三個習俗,不然會被村裡人恥笑。中國的歷史文化是很博大精深的,這些文化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習俗和禁忌,自古以來都有紅白喜事之分,在農村人們對於無論是白事還是喜事,都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有關類似的習俗更是數不勝數。
  • 農村喪事習俗有「三大忌諱」,個中講究你知道嗎?
    在農村地區,因為地理和環境的不同,有「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說法,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習俗,特別是農村的喪事習俗,需要講究的東西非常多。農村的喪事向來有「三大忌諱」,箇中講究你知道嗎?但是眼淚不能滴落在逝者的臉上,據老人說,這是因為逝者能感受到親人的眼淚,因為親人的傷心所以逝者的魂魄是不願離開家裡的,不僅逝者不能安息,對親人也是一種傷害。2.不能用柳木製作棺材 在農村,逝者去世時要先把遺體放入棺材才能下葬,現在實行火葬也是把骨灰放入棺材後才下葬。
  • 農村老人去世之後,為什麼家裡三年不貼對聯,裡面也是大有講究
    關於什麼是習俗,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一個公認的答案是習俗是一種流行的意識行為。有很多習俗一直流傳到了今天。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禁忌,舊社會時代的人們禁忌很多,畢竟當時的人們思想不比現代人的開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富有知識和文化的現代人已經將部分習俗拋棄。
  • 農村習俗:老人去世前三年祭祀口訣,不滿三年清明不上墳不立碑
    因為這兩件事非常重視,是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所以這裡面就有很多規矩和習俗。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說的,老人剛去世,或者不滿三年的新墳,頭三年的清明是不能去上墳祭祀的。不僅如此,也不能立碑,具體是怎樣的規矩呢?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