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去世有好多習俗,在甘肅定西通渭縣這種習俗是最隆重的,我見過好多地方的喪事,都沒有通渭的人情重。
在通渭,老人去世後,就停在上房中,有棺材的人斷氣了就立馬裝進去,這種提前準備好的棺材通渭人口「活壽」。如果是老人去世在外面,是不能進院子的,只能在外邊撻個篷子停放。
甘肅通渭老人去世後,首先要立個白鶴高高地在門外,意為駕鶴西去之意。下面用一塊大木板貼上紙,寫上子女的名字,通渭人叫「誥牌」。
在發桑的時候,也有很多細節,其它地方是沒有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要人抬,是不能用車拉的,後面就是孝子賢孫,最前面就是鎖吶和紙火,最前面第一個有個老者提個燈籠引著走向暮地。
在後面端「孝子盆」的必須是長子,如果沒長子就可以順延,如果兒子都沒有了,長孫是可以頂替的。埋葬完後,連續三天,天朦朧亮就要去燒紙,掃墓。然後就是,一七紙,二七紙……一直到七七紙(通渭人叫斷七紙),最後是「百日紙」。通渭老人去世後,是不能擺酒席的,必須要等過百天。兒女必須守孝三年,在這一百天當中,有重孝的子女,孫子不能上別人家去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