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得抑鬱症的概率真的比女性低嗎?| 1分鐘心理課

2020-09-03 Hello心理

夫子 | 作者



大家好,今天的話題是


男性抑鬱


我們可能都聽說過,男性患抑鬱症的風險比女性低很多,事實上並非如此。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刻板的印象呢?

首先,社會對男性的要求更傾向於陽剛、獨立、堅強的形象,男孩期的核心任務就是與自己的情緒隔離,「情緒化」應該與男性絕緣,否則就是缺少男子氣概。


而抑鬱症的核心症狀就涉及情緒,這些都是男性極力逃避的。


所以男性抑鬱患者會因為承受更多的病恥感而拒絕尋求幫助


其次,由於女性患者診斷率比男性高,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診斷標準也更適合女性。


而男性具有的一些非典型的抑鬱症狀則被排除在外,所以容易造成誤診的情況。


這些非典型的症狀包括:易激惹、憤怒衝動、過度活躍、酒精或物質濫用、危險性的行為 等等。


其實,抑鬱症沒有性別偏見,男女的患病率大致相當。



Hello心理,陪伴每一個無處可依的靈魂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男性也會得產後抑鬱症?有關抑鬱症的14個冷知識
    找一個靠譜的心理諮詢師可能會更好地幫助你解決問題。4.女性患抑鬱症的概率是男性的兩倍左右。一部分人認為,由於社會文化和性別的刻板印象束縛,男性對精神疾病的恥辱感更大,他們更容易隱藏自己的抑鬱症、不去就診,所以導致了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很多。這部分人認為男性的抑鬱症患病率和女性是差不多的。另一部分人認為這個數據是靠譜的,女性的生理特點以及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導致了這一現象。
  • 同樣是抑鬱症,到底是男性患者多些,還是女性患者多?
    這幾年,隨著人們對心理學的接觸漸多,對一些心理精神疾病也開始慢慢認識,並逐漸重視起來。曾有幾次,粉絲後臺發問:「抑鬱症患者是男性多些呢?還是女性多些呢?」「不是說抑鬱症患者女性比較多嗎?為什麼我接觸到的抑鬱症患者都是男性?」「女性比較情緒化,按理應該更容易得抑鬱症吧?為什麼我遇到的都是男性抑鬱症患者?」
  • 哪些人更容易得抑鬱症?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一倍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抑鬱症,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女性比男性患抑鬱症的多,大概是2:1,女性是男性的兩倍,可能跟女性比較敏感,比較細緻,相對來說情感更脆弱有關係。與職業學歷無關另外很多人就會問,到底什麼職業的人會得抑鬱症,其實現在沒有什麼數據,顯示說哪個行業患抑鬱症機率是高的。以前給我們的感覺,比方說比較貧困的人群,患抑鬱症機率要高一些,好像每天都是為生活奔波,生活是比較貧困的,但是現在發現生活無憂的群體,患抑鬱症的也很多。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有這種傾向的人得抑鬱症的概率明顯高於其他人
    並繼而證實,抑鬱症可以預防。到底哪些人應該成為那個提前預防的重點人群,馬丁·塞利格曼進一步投入到了他的實驗中。結果得出:悲觀者更容易抑鬱。悲觀的反芻者最容易得抑鬱症。女性得抑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兩倍。這些觀點是心理學家的猜測嗎?不是,它們都來自於嚴謹的科學實驗。
  • 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60%,患病概率是男性的一倍。為什么女性患抑鬱的概率更高呢?比起男性,女性的自尊水平會比同年齡的男性要低。,一生都更像是為別人而活著,從出生就是「陪襯」,好的發展和未來永遠只和家裡的男性有關,在那時候女性想要發展自己的想法只會被一句「嫁個好人」而駁回。
  • 主任解答:抑鬱症這種心理疾病會不會遺傳?遺傳概率大嗎?
    為什麼會得抑鬱症?抑鬱症是典型的複雜疾病,從基因到環境,環環相扣,相互反饋,包括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嚴重的軀體疾病、遺傳因素、心理和社會因素等等都可以引起抑鬱症狀。有時候為一種原因引起,有時需要幾種原因匯聚一起引發,而個人性格對抑鬱症也有一定的影響,自卑、敏感、膽小、看問題消極、對生活事件把握性差、過分擔心。
  • 不和諧的親密關係,導致患抑鬱症的概率升高
    當值編輯 | 識無邊配圖來源 | 鬱金香繪畫療愈成長營在我們日常遇到的案例中,親密關係與抑鬱症有密切相關性。也就是說,有親密關係困擾的人容易得抑鬱症。夫妻之間的衝突對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影響,經常發生衝突的夫妻罹患抑鬱症的可能性增高。
  • 為什么女性更易得抑鬱症?皮膚惡化,情緒低落,這些症狀你都知道嗎?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鬱症。根據最新研究,一些環境因素,包括心理壓力、季節變化和社會地位,使女性比男性有更多不同的心理影響,因此女性更容易患上抑鬱症。由於雌激素的影響,女性容易受到精神壓力的影響,促進抑鬱的形成,而且持續時間很長。
  • 微胖老人患抑鬱症的概率更低_老年周刊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微胖老人患抑鬱症的概率更低  據韓聯社近日報導,通常過瘦或者過胖的人患抑鬱症的可能性較常人更高,但是研究結果表明,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微胖或體重稍微超標患抑鬱症的概率反而會低於普通人。  首爾聖母醫院精神健康醫學科教授金泰錫組公布的研究結果表明,65歲以上微胖老人患抑鬱症的機率更低。  金泰錫帶領的研究組結合2014年韓國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的資料和身高體重指數(IBM)的相關標準,以1174名65歲以上老人為對象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輕度肥胖的老人與正常體重的老人相比,男性患抑鬱症的比率下降52%,女性下降36% 。
  • 育齡女性易得抑鬱症,為什麼呢?
    給「半邊天」多一點關愛育齡女性易得抑鬱症原忻州市精神衛生中心大病區主任,從事臨床工作30餘年,在婦女及兒童常見精神(心理)障礙領域具有豐富經驗。下面就讓我們揭曉謎底,為何抑鬱症對育齡女性為了家裡的「半邊天」,男性朋友也要細細品讀哦!
  • 男性抑鬱症患者自殺率比女性來得高!背後的原因讓人驚訝
    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裡,抑鬱症一直都會被認為是「女性疾病」,可是其實很多男性也患有抑鬱症,只是男性不會承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顯示,全球一共有3.5億名患者,而受這病的影響,患者會在日常生活中有情緒波動和短暫情緒反應。雖然抑鬱症是可以進行有效療法,不過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接受治療,而嚴重時可能會引起自殺。
  • 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兩倍
    抑鬱症發病率很高,幾乎每7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抑鬱症患者,因此它被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痛苦,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其他疾病所無法比擬的。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對抑鬱症缺乏正確的認識,偏見使患者不願到精神科就診。
  • 女性抑鬱症與男性表現的不同之處,以及引發原因
    各項調查數據似乎都在證明女性的抑鬱症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雖然對於這個說法的各種質疑聲不斷,但無論這個說法是否準確,但是女性抑鬱症患者的數量眾多卻是毫無疑問的。那麼,女性和男性的抑鬱症有什麼不同之處,究竟是什麼引發了女性的抑鬱症呢?
  • 生活幸福 or性格開朗也會得抑鬱症?--認識抑鬱症的成因
    社會和心理因素社會和心理因素對抑鬱症的起病也有重要影響。喪偶、離異、家庭關係破裂、經濟狀況差、失業、嚴重的軀體疾病等不良生活事件都是抑鬱症常見的危險因素。如相較於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在家庭關係破裂的環境中長大得抑鬱症的概率會更高,這並不難理解。心理學中的個性,可以通俗理解為脾氣或性格,雖然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但亦與從小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等密切相關。研究表明,經歷過童年期創傷的人成年以後發生抑鬱症的概率更高。此外,還有父母的養育方式。
  • 生活幸福或者性格開朗也會得抑鬱症?認識抑鬱症的成因
    社會和心理因素對抑鬱症的起病也有重要影響。喪偶、離異、家庭關係破裂、經濟狀況差、失業、嚴重的軀體疾病等不良生活事件都是抑鬱症常見的危險因素。如相較於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在家庭關係破裂的環境中長大得抑鬱症的概率會更高,這並不難理解。心理學中的個性,可以通俗理解為脾氣或性格,雖然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但亦與從小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等密切相關。研究表明,經歷過童年期創傷的人成年以後發生抑鬱症的概率更高。
  • 女性抑鬱症兩倍男性 抑鬱症有哪些明顯的症狀
    冬季是抑鬱情緒的高發期,而成年女性的發病率又是男性的兩倍。雖然抑鬱症越來越受到都市人的關注,但是調查顯示,將近一半的被調查者卻表示患了抑鬱症時「不會去看醫生」。昨日,市衛計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說,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抑鬱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負擔疾病,是我國第二大負擔疾病,預計在2030年將上升至首位。
  • 養寵物與抑鬱症的悲傷真相:30項研究揭示了寵物對抑鬱症的影響
    養寵物真的能治療抑鬱症嗎?結果並非如此。目前學術界有許多關於寵物和抑鬱症的研究。有的報導稱,養寵物的未婚女性比不養寵物的未婚女性抑鬱程度低,但未婚男性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在這30項研究中,只有5項研究發現,養寵物的人比不養寵物的人患抑鬱症的概率要低。研究樣本容量的問題。
  •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 "你還好嗎"不僅是簡單的問候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正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其中,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高壓職業人群是我國抑鬱症的重點防治人群。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並正確看待抑鬱症!
  • 產後憂鬱症男性也會得,如果寶爸有以下這些症狀,寶媽要當心
    後來李慧去問了問自己一個當醫生的朋友,這位朋友聽了李慧描述的情況說很有可能是你丈夫得了產後抑鬱症。這讓李慧感覺到非常的吃驚:「男性也會得產後抑鬱症嗎?」朋友告訴他,男性得產後抑鬱症的概率是21%,和女性的39%比起來稍微低一些,但是同樣也不是少數。因為兩個人都有可能沒有做好迎接這個新的小生命的準備。1,什麼是男性產後抑鬱症呢?男性患上產後抑鬱症有哪些原因呢?
  •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你還好嗎」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問候……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抑鬱症首次發作人群一般集中在30歲左右,經濟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相對比較低的人群患抑鬱症的比例和風險更高。值得注意的是,抑鬱症患病人群性別差異明顯。大多數心理疾病男女的發病比例是相當的,但是抑鬱症的女性發病率是明顯高於男性的。我國焦慮障礙患病率達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