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無人贍養,寫了副對聯貼門上,女兒看後立即將他接回家中養老

2020-12-22 遊戲桔子君

老人無人贍養,寫了副對聯貼門上,女兒看後立即將他接回家中養老

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

說到對聯,我們不得不說的一個人就是蘇東坡了。關於他的對聯佳話實在是很多,雖然其中有很多摻雜了不少的小說家言論,不足以讓人相信。不過,蘇東坡流傳下來的絕妙佳聯還是很多。其實,除了蘇東坡這樣有名的大文豪酷愛對對子之外,還有許多的民間才人也是對對聯的高手。今天,我們就來將一個孤獨老人寫下對聯的故事。

早在古代的時候,都是很重男輕女的,地位也是男尊女卑。所以,古代之時,人們都有一種這樣的思想,只有家中兒子多才算是完整的,也就是俗話說的多子多福。而且,養兒防老,有兒子才能給自己養老。而女兒遲早都是別人家的媳婦,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是潑出去的水。哪兒有嫁出去的還會再來養活老人呢。

其實,並不是如此,有許多的兒子還不如女兒。有的家庭兒子很多,但是養老人的時候都不願意了,你推我,我推你的。

明朝時期,民間有對夫妻,生了好幾個女兒,就想著能夠要一個兒子。於是,他們四處的尋找生子的偏方,但是結果卻事與願違。始終都沒有要上一個兒子,最後他們都生了10個女兒了。後來,這對夫妻也就放棄了生兒子的念頭。漸漸的也接受了事實,他們雖然想要兒子,但是對女兒也是非常好的。

兩夫妻將這些女兒教育的很好,不管是禮儀方面,還是女紅方面,都非常的不錯。而且待她們到了嫁人的年齡,也為她們尋得了良婿。

這幾個女兒也是非常孝順,每次逢年過節女兒女婿們都會帶著滿滿的禮物回娘家。而且,還會在這期間幫助父母幹一些比較重的活兒,來減輕一下他們的重擔。女兒們成家後,這對夫妻也已經年事已高,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但好在有如此孝順的女兒女婿,所以他們二老的心中非常欣慰。

過了沒幾年,老太太感染風寒不幸去世了。女兒女婿得知消息後,紛紛趕來為母親辦理喪事。而且還細心的安慰老父親節哀。所有的街坊鄰居看到了,都誇讚這10個女兒好。然而,人總是不經誇的。老太太去世後,只剩下老人一個人了。而且他的體質也開始下降,甚至快到了飲食生活都無法進行自理的地步。以前,女兒女婿們總是會回來,現在卻沒有一個人回家了。

這位孤獨老人沒得辦法,只能寫下了一副對聯,貼到了大門之上。這個對聯便是:家有萬金不富有,人養五子還孤獨。街坊鄰居們看了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老人慢慢解釋道:一個女兒便是千金,我有10個女兒便是萬金,人都說一個女婿相當於半個兒子,10個就相當於5個兒子。可以,即便有這麼多女兒兒子仍然沒有一個人,來為自己養老送終,豈不是很孤獨。

後來,女兒們怕鄰居說閒話,覺得甚是羞愧,便輪流接老人到自己家中生活。

相關焦點

  • 一老人在門上貼了一副對聯,鄰居不明所以,十個女兒看後羞愧不已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我的百家號中國歷史得知道,每天小編都會給大家帶來有趣的事跡,喜歡的讀者寶寶可以關注我哦~今天要說的是古代有一老人在家門口掛了一幅不得了的對聯的趣聞。故事發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生活舒適,不愁吃喝。
  • 老人被長孫接回家了
    本報2月24日熱線消息(記者 李曉東 楊萬卿)22日,本報《百歲老人住進村支書辦公室》一文,報導了臨朐縣辛寨鎮下河村的一位百歲老人,因子孫在贍養問題上產生分歧,無奈住進村支書辦公室。24日,記者了解到,老人已被其長孫接到家中。
  • 【視頻】康保縣一貧困老人無人贍養?解決了!
    【視頻】康保縣一貧困老人無人贍養?解決了!,按照《張家口市人民檢察院關於貧困人口贍養和社會救助兜底保障依法監督專項行動實施法案》的精神,通過耐心釋法說理解決一位貧困老人無人贍養問題,促使子女把生活無依的父親送入養老機構,有力地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 子女無贍養義務外國老人如何養老?盤點國外養老規定
    今年53歲的布朗先生就告訴我們,他的母親住在老人院,母親每年個人養老金收入有4000多美元,但是她每年要花9000多美元,所以他要為母親支付差不多5000美元,超過了他母親養老費用的50%以上,這部分合併在布朗的家庭報稅中,這樣就能獲得相應的退稅優惠。
  • 兒時熱鬧的村莊,門上新貼了對聯,卻是無人居住的空村,為啥?
    江西宜豐天寶古村,濃濃的徽派建築的味道,傳聞中這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大村落,雖然保存很完好,但是基本無人居住,只有三兩老人和幾個工作人員,為啥?這是村裡的一個大祠堂,房門緊閉,門口貼了告示,門上還掛了對聯紅彤彤的很是喜慶,但是沒有人煙,顯得格格不入。只有三兩遊客拍照。紅的的對聯,很是喜慶。原來村裡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去城裡打工了,條件好的把老人都接到了城裡去,還有一些人在郊區建了新房子,但是新房子也都大多空置,大家都願意在城裡買房子,在城裡打工。
  • 面對偏心的父母:兒子、女兒誰更應該贍養老人?
    知乎上有一個高人氣問答:拆遷戶王老太房子拆後分得360萬現金,給兒子300萬,女兒60萬。結果現在兒女都不贍養,為什麼?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兒女的邏輯實際上都不難理解。女兒:既然重男輕女,養老找你的寶貝兒子去。兒子:都是子女,都分了錢,女兒不養我憑什麼要養?
  • 18副絕妙對聯,機智又有趣!
    2、唐寅嘲商人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唐欣然揮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唐伯虎見他是一俗夫,便又寫一聯嘲笑之:有年春節,他為了炫耀,在自己的大門上貼了這麼一副對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正巧,鎮上有個窮秀才,路過進士的家門,看見了這副對聯。他先是露出鄙視的神態,接著,又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到晚上,他見四下無人,就悄悄地在對聯上加改了一些筆畫。
  • 8旬老人育7子女卻無人贍養 孫子替祖父母狀告父親
    當天是父親陳文支付爺爺奶奶首筆300元生活費的日子,但是父親幾次都沒接陳大電話,這讓他擔心自己和兄弟們推動的、狀告父輩履行贍養爺爺奶奶的計劃會再次落空。雖然自己和弟弟願意出錢,但是父親還應該護理爺爺。過去近半年時間,因為父親拒絕承擔贍養義務,陳大和弟弟多次勸說無效後,索性「大義滅親」,讓爺爺奶奶起訴父親。
  • 大學生宿舍門上貼的對聯「絕了」,沒文化還真看不懂,校長:人才
    春節貼對聯是我們中國人們的傳統,在古時候,對聯是出自墨客之手,然後現如今我們的對聯大多數都是出自於超市。有些大學生在放假回到學校以後也會寫上一副對聯貼在宿舍的門上,讓那些回到學校的同學們還能感受到春節的喜慶。
  • 八旬老人狀告女兒,要求判決「常回家看看」
    近年來,老人年事已高,身患殘疾,但長女卻沒有經常回家看望。2017年10月,楊大爺就曾因此事與女兒產生矛盾,經人調解女兒楊某及丈夫樊某寫下保證書,保證今後好好對待楊大爺,經常照顧看望父親。保證書雖寫了,但一直未履行。
  • 受盡親戚嫌棄的窮書生中舉後在大門上貼副對聯,眾人讀完無不叫絕
    對聯有一到十字聯,也有多字聯,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對偶階段,駢偶階段和律偶階段。而從內容上來看,也是寫遍天下事。在眾多對聯中,有一種專門嘲諷俗事俗人的諷刺聯。這種諷刺聯多數用語張揚,讀來幽默詼諧,深受對聯迷們的喜愛。
  • 外地養老院裡八成北京老人不回家過年,千餘老人包餃子猜燈謎
    包餃子猜燈謎看表演養老院過大年豐富多彩記者從河北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大愛書院、天津福源等養老機構獲悉,在這些機構入住的北京老人當中,有八成左右的北京老人選擇留在養老院過年。在位於河北香河的大愛書院,工作人員將在大年三十兒當晚帶領老人包餃子、為老人演節目。在位於天津的福源養老院,工作人員也準備了春節七天樂活動,年三十兒跟老人一起吃團圓飯、貼春聯、看春晚,初一為老人拜年,另外還邀請專業演員到養老院來為老人開展舞龍表演,戲曲表演,寫燈謎,猜燈謎,扭秧歌等等特色活動。
  • 百歲老人贍養難 司法合力解其憂
    萬源市河西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吳豫川同志就是援助隊伍中的優秀一員,他長期不計報酬,辦理了大量贍養法律援助案件,為貧困老人討回近百萬元的養老錢。近日他又成功辦結了一起因家庭矛盾而引起的複雜贍養案件,受到了老人以及當地人民群眾、黨委政府的一致好評。今年8月大竹河司法所工作人員在萬源市廟坡鄉貧困村入戶宣傳了解到該村92歲老人陶某癱瘓在床,現因贍養糾紛其五女兒在鬧矛盾。
  • 父親去世,女兒要將母親接來同住,丈夫:「不行,我爸媽在這兒」
    導讀:男人結了婚多了一個人贍養他的父母,女人結了婚就要與父母分離?這個世界還真是不公平。01父母照顧我們長大,我們給父母養老,這是每個人都懂的道理。可「養兒容易,養老難」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見。03趙大姐的父親突發腦梗身亡,趙大姐都沒來的及看最後一眼,葬禮上更是有一萬個愧疚,自己做女兒的,竟然連父親的身體狀況都不知道。折騰了一個月,趙大姐從失父的悲痛中走出來之後,當下就決定自己要跟母親生活在一起。
  • 重慶一古寨門上刻天書對聯 18個字無人能識(圖)
    左邊下聯中,第一個字由3個繁體的雲(「雲」)組成,第4個字是由「不」、「上」、「下」構成。  「這些字好多專家來看過,至今無人能破解。」當地村民尹聯雲說,50多歲的他在山腳下長大,小時候常到這裡玩。這些年來不停有外地的專家到這裡探訪,不過這副對聯的謎底至今沒有解開。
  • 贍養老人是法定義務 贍養老人要跳出誤區
    照常理,他應享受天倫之樂,歡度晚年了,可張老漢沒有這個福分,由於兒女不孝,他像皮球一樣被踢過來踢過去,仍然過著孤獨寂寞、缺錢買藥的生活。    張老漢亡妻後再未續弦,為了拉扯兒女勞累過度,到了晚年渾身是病。一天,張老漢因患病問大兒子要點錢買些藥,長子沒搭理他。問二兒子要錢,二兒子說:「我沒錢。」問大女兒,大女兒說:「你的三間房子我不要,錢我也不給。」
  • 貼錯對聯不順一年,你家對聯貼對了嗎?
    春節,是中華民族「節之首」, 在我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民間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貼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貼春聯的習俗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
  • 光棍門前貼了一副對聯,網友:太有才了,寫出了光棍多年的原因
    據說朱元璋登基後,為了增加節日氣氛,他下令寫春聯,用紅紙貼在門上。因此,春聯在全國流傳了幾百年。按照習俗,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開始張燈結彩,貼上紅彤彤的春聯,展示新的一年即將來臨的天氣,為來年的好天氣、幸福和財力祈福。所謂春聯每年都貼,但內容每年都不一樣。春聯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
  • 趣味對聯,上聯:老子天下第一,下聯無人敢接
    說起對聯,大家好肯定會第一時間想到,中國傳統節日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門上的貼的迎春對聯。比如: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還有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等等,當然了,這是兩對迎春對聯。其實,在中國,對聯文化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對聯一直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對聯,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 秘書求朋友給廁所寫對聯,朋友勉為其難給出幾副,副副令人驚豔
    而且在中華文化中,還有很多文化會以頗為有趣的形式存在於世。諸如對聯,也可以說對子,它就屬於一種既博大精深又非常有趣的文化。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對子這種東西只能在過節時貼於家門兩側。但是實際上,能夠貼這種東西的地方可不僅僅只有家門兩側。要知道,從古至今,可還一直都有給廁所這個場所提供對聯的情況。在古人眼中,這屬於汙穢之地。並且敢題字的,那想必肯定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