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疝氣是怎麼來的?聽聽兒科醫生周小漁怎麼說

2020-12-22 華聲在線

「孩子一哭鬧,大腿根部就出現一個小包,一安靜鼓起的小包又消失不見了!」遇到這種情況,新手媽媽大多心急又不知道怎麼辦,而家裡有「經驗」的老人說這是疝氣,因為孩子脾氣大,太愛哭的緣故引起的。

疝氣真的是孩子哭出來的病嗎?

看看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兒科主任周小漁怎麼說!

小兒疝氣是外科常見疾病,是由於孩子先天性腹膜鞘狀突沒有及時閉合引起的。通俗地講,就是孩子肚子上有個沒長好的「窟窿」,因為這個調皮「窟窿」的存在,小腸就會進入這個窟窿裡,導致腹股溝處大腿根部出現腫包。對於一歲以內的孩子來說,無法用言語表達,便只能通過哭鬧的方式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所以,當發現孩子大腿根部有類似的包塊,揉一揉又消失,且經常不明原因哭鬧時,家長們不要大意地以為哄哄就沒事,如果孩子持續哭鬧,腫包持續存在,則很有可能出現嵌頓疝,一定要馬上就醫!

實際上,雖然小兒疝氣男性發病率高,但並不只會發生在男孩身上,有女寶寶的家長更要警惕!女孩的卵巢、輸卵管等生殖器會落到腹股溝內,在初期痛疼感並不明顯,家長們容易忽略,錯過早期最佳就診時間。當孩子因為劇烈疼痛而持續哭鬧,大腿根部的腫塊越來越大時,器官很可能出現嵌頓、壞死,如果不及時就診治療,卵巢一旦缺血壞死只能進行切除。

得了小兒疝氣該怎麼辦?手術!

小兒疝氣基本沒有自行痊癒的可能,只能通過手術才能夠得到根治。年輕家長一定不要聽信長輩們「一個包,推推就好」的說法,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誤傷孩子體內器官,發現孩子身上有疑似疝氣的症狀時,一定要馬上到醫院掛號就診。

孩子這麼小,怎麼可以動刀子?大部分家長們「聞刀色變」,家長陳女士也不例外。

周小漁主任在疝氣手術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已為上萬個孩子做過疝氣手術,向陳女士詳細地解釋了小兒疝氣手術的情況。目前,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外科採用疝囊高位結紮術,Storz高清腔鏡下的微創治療,是現階段精準可靠的手術,術程短、創傷小、恢復快,入院—手術—出院,24小時可完成。

小兒疝氣如何提前預防?

家長們要注意在嬰兒期時期,切勿將孩子的腹部包裹過緊,讓處於成長的寶寶腹腔內壓力過大。同時注意寶寶情緒,儘量減少孩子哭鬧、咳嗽的頻次,在飲食方面多吃易消化食物,不讓寶寶過早練習站立。當然,家長們在發現孩子有疝氣的症狀時,也無需驚慌,立即前往醫院就醫即可,早診斷早治療。(通訊員 易婷)

相關焦點

  • 住院→出院48小時,兒科主任周小漁一個周末搞定小兒疝氣
    新手媽媽張女士最近就有這樣的煩惱,在給兒子小嘉洗澡的時候,發現下腹部有個突起的塊狀小包,平躺或者用手按壓時還會自行消失,慌張的張女士立刻帶著小嘉來到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就診,經過兒外科主任周小漁醫生的詳細檢查,診斷孩子身體上的塊狀小包就是小兒疝氣。
  • 疝氣是哭出來?真相原來是這樣...
    疝氣是什麼?真的是孩子哭出來的病嗎?看看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兒科主任周小漁怎麼說!小兒疝氣是外科常見的疾病,其病因是由於先天性腹膜鞘狀突沒有及時閉合,通俗地講,就是孩子肚子上有個沒長好的「窟窿」,因為這個調皮「窟窿」的存在,小腸就會進入這個窟窿裡,導致腹股溝處大腿根部出現腫包。
  • 疝氣是哭出來?真相原來是這樣……
    疝氣是什麼?真的是孩子哭出來的病嗎?看看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兒科主任周小漁怎麼說!小兒疝氣是外科常見的疾病,其病因是由於先天性腹膜鞘狀突沒有及時閉合,通俗地講,就是孩子肚子上有個沒長好的「窟窿」,因為這個調皮「窟窿」的存在,小腸就會進入這個窟窿裡,導致腹股溝處大腿根部出現腫包。
  • 小兒疝氣怎麼辦?10000例成功手術給出答案
    慌張的張女士立刻帶著小嘉來到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就診,經過兒外科主任周小漁醫生的詳細檢查,診斷孩子身體上的塊狀小包就是小兒疝氣。周主任利用腹腔鏡微創技術為小嘉實施了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紮術,從住院到出院僅用48小時,手術切口小,恢復快,術後瘢痕小,手術效果較佳。
  • 這家醫院48小時解決小兒疝氣
    新手媽媽張女士最近就有這樣的煩惱,在給兒子小嘉洗澡的時候,發現下腹部有個突起的塊狀小包,平躺或者用手按壓時還會自行消失,慌張的張女士立刻帶著小嘉來到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就診,經過兒外科主任周小漁醫生的詳細檢查,診斷孩子身體上的塊狀小包就是小兒疝氣。
  • 小兒疝氣 不可大意
    對此,醫生提醒,小兒疝氣非小事,嚴重的可能會危及孩子生命,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早發現早治療。    小兒疝氣是什麼    在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區醫院兒科門診部,記者見到了一臉憂愁的商女士。商女士剛剛當上媽媽7個月,幾天前,她在給孩子換尿不溼的時候發現孩子腹股溝有一塊凸出的疙瘩,伸手一碰,那塊凸起的疙瘩竟然又不見了。「孩子身上咋有個會跑的疙瘩?」
  • 小兒包皮愁破天?兒科主任來支招
    家住洋湖的李先生朝護士豎起大拇指,一旁的孩子剛做完小兒包皮手術,不哭不鬧,在術後休息區看著動畫片。7月15日,湖南婦女兒童醫院迎來首批暑期小兒包皮手術的患者。據兒科護士長介紹,目前已有不少家長帶孩子前來諮詢、預約,整個暑期小兒包皮手術均由兒科主任周小漁教授帶領的多位省級小二外科專家組成的專業醫療團隊負責,從檢查到治療,為男寶寶們的健康把關,幫助他們擺脫「小丁丁」包皮問題的困擾。
  • 早產兒疝氣怎麼辦呢,小兒疝氣怎麼治療最好?
    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疝氣已經是新生兒較常見的毛病了,不少媽媽單純地認為時間久了疝氣「鼓包」就會消失,甚至認為疝氣不痛、不變大就不需要治療,這都是錯誤的認識。那麼到底新生兒疝氣怎麼辦呢,小兒疝氣怎麼治療最好?
  • 小兒疝氣,究竟是咋回事?一定要做手術嗎?
    這是不是疝氣?是不是要做手術?不手術有什麼影響?這麼小的孩子,承受得住嗎?  武漢黃浦醫院外科專家借這位媽媽的提問,來詳細介紹,什麼是疝氣。  小兒疝氣:腸子的調皮「旅程」   「疝」指的是人體正常的臟器或者組織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先天或後天的薄弱缺損或者孔隙進入另一個部位所形成的東西。
  • 華西小兒外科成立60周年!在兒科醫生緊缺時代,華西如何培育青年醫生?
    「兒科醫生工作量大,辛苦,醫患糾紛高發,風險大,收入低,所以如果有別的選擇,大多數醫生不願做兒科醫生,這也是兒童看病難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意味著,每千名兒科執業(助理)醫師數為0.92人。 一句話總結:雖然我國兒科醫師人才培養的總體效果是顯著的,但是均攤到每個患兒身上,兒科醫生數量仍舊非常緊缺。
  • 什麼是小兒疝氣?怎麼治療?
    小寶寶的體質一直都是比較弱的,因此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生病,小兒疝氣也是寶寶會有的一種疾病,通常出現在嬰兒時期。
  • 小兒疝氣知多少?
    Q:什麼叫小兒疝氣? A:這裡存在兩個名詞概念,一個是「小兒」:特指年齡為14歲以下患兒;另一個是「疝氣」或者「小腸氣」,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區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
  • 專家講解小兒疝氣的治療
    [導讀]小兒疝氣的發病率為 1-4%,早產兒則更高,由於生理結構的原因,男孩發生疝氣為女孩的10倍,右側較左側多2~3倍,單側較多見,兩側者較少。小兒疝氣通常是指小兒腹股溝疝氣,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
  • 小兒疝氣如何應對?看看老中醫怎麼說
    ,原來他有一副祖傳五代的小兒疝氣外貼藥驗方,而這些小兒的父母都是慕名而來的。胡氏先祖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出用疝氣外貼藥外敷的方法應對小兒疝氣,一直傳用至今,尤其在金華當地頗受好評,求治者絡繹不絕,獲益者也不勝枚舉。「這麼好的驗方,要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 胡匡駿表示,永康本地也經常有人慕名趕到金華尋求小兒疝氣外貼藥,所以趁著每周六來山川大藥房應診的機會,就把驗方也一同帶來永康,以方便永康的市民。外貼藥實際為藥粉貼,由數十味中藥提煉而成。
  • 小兒「疝氣」不可怕,媽媽必看!
    什麼是小兒疝氣?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 俗稱「脫腸」,是小兒泌尿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股鞘狀突」,可以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後,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若僅有腹腔液進入陰囊內,即為陰囊水腫。
  • 小兒疝氣手術 最快一天就可出院
    「以前,疝氣患兒做手術至少也要住院三天,現在,當天就可以出院,不僅各項術前檢查一個不少,而且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患兒交叉感染的機會,比以前減少三四百元的費用。許多疝氣患兒的家長選擇周末來做手術,當天就帶孩子回家了。」鄭大三附院小兒外科主任陳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