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農村過端午,要在門口插上艾葉,這些習俗你們村還保留嗎?

2020-12-19 一點一滴新農村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再過一小段時間就是端午節了,對於這個傳統節日,大家又即將可以迎來放假,應該心裏面是比較開心的。在端午節那段時間,大家除了能夠看到划龍舟,還有吃上各種口味的粽子之外,還能夠看到農村家家戶戶都在門口插上艾葉,然後晚上還必須拿艾葉水洗澡。於是許多想要嘗試一下的人就產生疑問,為啥農村過端午,要在門口插上艾葉,這些習俗你們村還保留嗎?

一、在門口插艾葉的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在很久以前,還有「瘟神」這一說法,根據那時候的說法,每年只要是到了端午節的時候,瘟神都需要降災,然後上帝也知道這件事情,就有了隱患之心,於是安排了人來到凡間,開始體恤百姓。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天帝安排下來的大臣,就會在街道上呦呵,「一個葫蘆二斤,二個葫蘆三斤。」然後購買的人就非常多,卻發現有一位老頭子不買,不買也就算了,他告訴那位大臣,算錯數了。

等到大臣把東西都賣完,尾隨著老頭子,就說道:「你就是天下的好人,其實今天是替瘟神降災的日子,回家後你只要在自己家門前掛上艾葉,就可以躲過這次瘟災了。」當老頭得知了以後,就到附近的人那裡說了這件事,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慢慢的演變成現在這種情況,所有人都在家裡掛上艾葉,目的就是替家族降災,一直流傳到現在。為啥農村過端午,要在門口插上艾葉,這些習俗你們村還保留嗎?

二、用艾葉洗澡具體注意要點

(1)用艾葉沐浴洗澡的時候,最好就是選擇木製的浴桶,不過現在木製的可能比較難找,所以也可以用陶瓷浴缸來代替。

(2)選用艾葉洗澡的話,最好的時間就是在吃過晚飯的半個小時之後。

(3)用艾葉沐浴,對於水溫的調節就是根據個人的喜好去定的,並不一定水溫越高就越好,反而是適合自己洗澡的就最為舒適。

(4)如果你的身體是陰虛血熱的,那就一定不能夠用艾葉去洗澡;當某個人是身體患有比較嚴重的高血壓,或者是心臟有小問題,在用艾葉洗澡的時候,溫度就不能太高;孕婦和小孩子最好就不要使用艾葉洗澡。

(5)每個人的沐浴時間都不一樣,所以沐浴的時間長短也有自己的喜好去決定即可,不過艾葉的效果並不會持續太久,最好就是在半個小時之內結束沐浴最佳,如果沐浴的人是有風溼等症狀,可以適當性的延長時間,起到舒緩某些部位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葉呢?
    民間有一句老話是: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為什麼端午節門口要插艾草呢?在中國傳統裡,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我們現在把端午節當成一個節日過,但是在古代端午可不是個好日子,古人認為瘟鬼和五毒等不祥因素都是集中在五月初五這一氣候轉換較為顯著的時間出籠的,所以古代甚至有躲端午的說法!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有諸多禁忌。所以最早門口插艾,根本的原因是為了闢邪!
  • 廈漳泉龍怎麼過端午:包粽子、吃滷麵、艾葉洗澡(習俗)
    廈門 端午節去兒子家過思明區廈禾路傅惠燕一家  2005年退休後,傅惠燕就搬到了廈門,一家三口住在廈禾社區源昌國際小區。  「每年端午節我都要親自包粽子,糯米、香菇、五花肉和板慄等餡料先用油炒一下,包好之後用高壓鍋壓上50分鐘,非常可口。」
  • 農村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習俗?一般都插在什麼位置?
    後天就是端午節啦,端午節插艾草是多少年來一直保留的節日習俗,不過我們當地不是在五月初一這天插艾草,而是端午節當天插。在我們這邊農村,一般都是在端午節當天,太陽出來之前,直接去地裡拔些艾草拿回家來,和桃樹枝綁到一起插在農房大門上,有的直接插在門把手上,有的屋簷下有小木臺,直接就把艾草橫擺在上面就可以了。現在很多農村習俗,都沒有那麼完整的被沿襲了,不過端午節吃粽子、插艾草,給小孩子們綁五素還是一直保留著的。
  • 端午為什麼要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
    中國江蘇網6月14日訊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昨天下午,「弘揚傳統文化,情系濃情端午」節日展風採活動在鎮江高專舉行,民俗專家為師生們講解端午節民俗文化,現場還有民間藝人展示鎮江傳統手工技藝,讓同學們與民俗文化親密接觸。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你還知道多少?
    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假期了那麼廣西人在端午節都會有什麼民俗活動呢?以往提起端午我們的記憶就是吃涼粽、賽龍舟其實廣西端午特色民俗和活動還有很多,快和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賽龍舟由來已久。
  • 老家端午節必備的艾葉煮雞蛋,你吃過嗎?比茶葉蛋還香,營養翻倍
    導讀:老家端午節必備的艾葉煮雞蛋,你吃過嗎?比茶葉蛋還香,營養翻倍哈嘍大家好我是老左一個愛研究美食的90後,不知道大家哪裡有沒有這樣的一個習俗,端午節必備的就是吃粽子,煮雞蛋。一般雞蛋最常吃的就是茶葉蛋,清香還有淡淡的茶葉味道吃起來爽口下飯。
  •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時間:2018-05-14 23:1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很受歡迎的一個傳統節日,會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掛艾葉菖蒲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習俗。
  • 端午節家中插艾葉
    端午節與插艾葉五月初五天剛亮,人們起早到郊外割艾、回來後,在門框上、牆角下,房上隔不遠插一棵,一直插滿。插艾也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大嫂說:「黃巢要來了,我們出城逃命。」黃巢聽後,便對大嫂說:「你放心吧!黃巢是不殺好人的,他也是窮人,才造反的,不要聽縣官的鬼話,」那婦人不信說「聽說黃巢二條眉毛連在一起,長了三個鼻窟隆,是個青面獠牙的妖怪。」黃巢哈哈大笑,說:「你看我長几個鼻窟隆?」大嫂苦笑說:「大人你真會說笑話,你又不是黃巢。」黃巢上前一步說:「我就是黃巢。」
  • 內蒙農民在山上弄一車艾蒿到城裡賣,換回的雞鴨魚肉足夠過端午節
    窮家富路,好過的是年節,難過的是日子,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村更加看重端午節中秋節這些傳統節日,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門外插柳枝掛艾蒿掛葫蘆,小朋友們的脖子上,手腕上都要拴上五色線,更關鍵的是全家人中午可以大魚大肉猛吃一頓。
  • 又是一年艾葉飄香端午到
    樓上樓下的鄰居們,已經爭先恐後地在自家門前窗後遍插艾草。端午節插艾葉,在江北古城濟寧,同吃粽子一樣,是過端午節的標配。艾葉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植物,在古代,被認為是上天賜予我們的仙草。生物學上,它屬於菊科蒿屬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葉子有奇特的香氣,是我國的傳統中草藥之一,也叫艾蒿。艾蒿對氣候適應性強,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以生長。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知多少
  • 為什麼要說「端午安康」,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哪些習俗?
    其實賽龍舟早在戰國之前就有了,是非常古老的用來祭祀神靈的習俗。而粽子也可以追溯到遠古的時代,很多學者考證認為粽子在炊具出現之前就有了,遠古的人們只能吃燒烤的食物,直接把食物放在火上加熱,既容易烤糊又會導致水分和營養的流失,聰明的古人於是用荷葉將食物包裹起來,代替炊具進行加熱,這就是粽子的雛形。
  • 端午插艾草的傳說故事,你知道多少?
    端午的習俗之一是端午這天要插艾草,而艾草可以驅蚊闢邪,那麼大家了解過端午插艾草的傳說嗎?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端午插艾草的的傳說故事以及艾草有什麼功效吧!便對大嫂說:「大嫂,難得你有這般好心,為避殺身之禍,你可在端午節那天在門首上掛菖蒲、艾葉作標記,自會有用的。」別了黃巢,大嫂攜兒背叔回到自己村上,並沿路將此話告知眾鄉鄰。一夜之間傳遍江南一帶,尤其是台州地界。端午節那天,黃巢指揮大軍殺奔江南而來,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菖蒲劍、艾葉,無法下手,如殺下去,又恐錯殺大嫂一家,有失諾言。故而,令手下兵將繞道而過,不可擾亂台州百姓。
  • 端午插菖蒲艾葉的由來
    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楣上掛一束菖蒲和艾葉。這習俗是怎麼來的?相傳有這樣一個歷史典故。     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他起義謀事之前,曾滿懷報國之志而多次進京赴考,但每次赴考均因廷政腐敗,受奸官作弊所害而落榜。最後一次他仍未考中,在灰心喪氣地回家途中,路上有一隻公雞攔住他的去路,老是昂起頭來望著他。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懸艾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是一種藥用植物,它的葉片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以驅趕蚊蟲、提神醒腦。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把家裡打掃乾淨之後,將艾葉插在門楣上。艾葉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體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 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還要做兩樣 你知道是什麼嗎?
    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還要做兩樣 你知道是什麼嗎?時間:2020-06-24 23: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還要做兩樣 你知道是什麼嗎? 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端午節也是法定假,連上周六日,又是三天小長假。由於的原因,還是不要走太遠的比較好。
  • 端午節南北習俗各不同 南方吃鹹鴨蛋北方插艾草
    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裡講的,是慶祝端午節的傳統民俗。昨天,本報推出「文明河南·情暖端午」活動,不少讀者通過微信、微博、熱線電話與河南商報聯繫,講述了記憶中的端午節。
  • 插艾葉、包粽子、吃鹽蛋 荊州人是這樣過端午的!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蔡國然 沈秋)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菜市場裡格外熱鬧,粽子、艾葉、皮蛋、鹽蛋大受歡迎,端午節的氣氛溫馨而美好。端午佳節,民間還有門頭插艾葉的習俗,以「闢惡除邪」。在市場的自產自銷區,農戶把艾草提前捆成一束束出售,不到十點鐘就已經搶購一空。包粽子、賽龍舟、佩香囊……端午節的習俗很多,市場的火爆也從側面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 農村端午節要插艾草,艾草應該掛在哪?掛艾草有何講究?
    端午節家門上要插艾草,這是一直以來的習俗,不過具體掛在哪裡,這個不同的房子肯定也是不一樣的,住農房一般是掛在大街門上,住樓房真沒地方放,大多數就是直接放在門口了。今日端午節,打眼一看,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掛了艾草,端午節掛艾草可以驅害闢邪,而且我們當地的習俗是把艾草和折來的桃枝一起掛在門上,住在農村的一般家門口都會有一個橫梁,放艾草的時候就把它一起放在橫梁上就可以了,或者掛在門環上。再說住樓房的,住樓房簡單了,門口都是平滑的防盜門,沒有門環也沒有門框,那怎麼辦,只能直接捆起一把放在門角了。
  • 重慶人過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重慶人是怎樣過端午的呢?吃什麼?吃粽子 蘸白糖「端午節其實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熊篤說,人們在這一天上山採藥,灑掃庭院,掛艾葉,懸菖蒲,飲雄黃酒,以闢邪祛毒、殺蟲防病。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