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在中文為什麼是一個專用詞語,它的來源和意義是什麼?

2021-01-08 毒言毒語

很多人應該知道,「毒品」是中文的一個專用詞語

與之對應的英文「drug」卻是一個多用詞語

所以西方國家一般把吸毒稱為嗑藥或藥物濫用

光是從兩者字面我們可以看出端倪

「毒品」在中文裡明顯就是一個貶義詞

意味著這是一個有「毒」的壞東西

凡是接觸者都是社會邊緣人

而英文中的「drug」相對而言比較中立

因此社會對接觸者相對而言較為寬容

但也由此帶來泛濫成災的問題

為什麼中文要給「毒品」一個專用詞語

以及「毒品」一詞的來源和意義是什麼?

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近代史了解一下

「毒品」一詞產生很晚

屬於近代歷史產物

至少,在晚清之前沒人說過

古代唯一比較接近的就是「毒藥」

喝了就死人的那種

例如大名鼎鼎的鶴頂紅

當然也有比較符合現代毒品特徵的「五石散」

但太古老,就不多說了。

晚清時期,鴉片泛濫成災

一些深知其害的官員便將鴉片與「毒藥」聯繫起來

於是就有了煙毒說法的歷史記載

但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主流認同

官方甚至稱呼鴉片為洋藥土藥

直到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的第一年

「毒品」才第一次在中國的官方條例上出現

很可惜,這次也只是開了一個頭

中國很快又陷入軍閥混戰之中

這些軍閥大多數都依靠販賣鴉片維持軍事力量

他們不鼓勵別人吸就已經不錯了

怎麼可能推廣鴉片是「毒品」的說法

真正讓「毒品」一詞得到主流認可,以及廣泛傳播

是1924年由一群有志之士成立的民國拒毒會

他們呼籲、建議、促使

政府採取嚴厲的禁毒措施

並通過演講、書刊、報紙

甚至禁毒電影吶喊和宣傳

讓中國從政府到民間都認識到「毒品」的危害

從「毒藥」到「毒品」,這其中的關聯不言而喻

也由此可見有志之士們

對這個物品是多麼的深痛惡絕

這也難怪

因為從來沒有一種物品

像「毒品」一樣

讓我們這個民族受到如此大的恥辱

甚至被冠以「東亞病夫」的稱呼

正如近代中國思想家魏源所說:

「鴉片流毒,為中國三千史未有之禍。」

此後,「毒品」一詞已在社會上廣為使用

新中國成立之後,法律條文未對「毒品」進行定義

雖然1979年我國《刑法》規定了

「毒品犯罪」的各種罪名

但仍未明確「毒品」的法律定義

直到1990年我國法律上首次正式為「毒品」定義

即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

《關于禁毒的決定》

根據當時的情況將毒品定義為:

「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古柯鹼

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他

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1997年修訂的《刑法》對「毒品」進行了更為準確規範的定義:

「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

嗎啡、大麻、古柯鹼

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

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

2007年通過的《禁毒法》

使用了刑法中對毒品的定義

通過了解「毒品」一詞的來龍去脈

我們一定要明白

中文之所以要用一個帶有貶義的專用詞語

源於毒品給我們這個民族帶來過沉重傷害

以及深刻體現中國人對它的痛恨和厭惡

相關焦點

  • 復活節為什麼叫Easter 復活節名字來源和節日意義介紹
    復活節是英文名字是Easter,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復活節為什麼叫Easter,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復活節名字的由來和意思,以及復活節的節日意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關於ostern如何演變成Easter的傳說有很多,最被廣泛接受的是:  Ostern was the name of a goddes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month April when honor feasts were celebrated in that month: Ostern是一個女神的名字,這個女神和四月相關
  • 日本人為什麼總喜歡說「八嘎呀路」?它的中文含義是什麼?
    為什麼日本鬼子天天念叨!其實大家並不知道,這句話字面上雖然很簡單,但它的含義卻非常惡毒。在日本,很少會有人會說這句話,一旦這句話說出口,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對方很有可能會因此反目成仇,因為這句話在日本是最高級別的髒話,那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毒品犯罪辯護—從「絕命毒師」案看什麼是刑法意義上的毒品?
    清末,中華大地鴉片橫行,各地煙館多如牛毛,它侵蝕了民眾的身體,鯨吞了社會的財富,損耗了國家的實力。有鑑於此,林則徐在1839年6月於虎門集中銷毀鴉片,這一事件也成為了中英鴉片戰爭的導火索,可以說鴉片這一毒品對於國人來說充斥著國讎家恨。1987年第42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正式將「虎門銷煙」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
  • 中文,世界上唯一一個把「毒品」稱作「毒」的語言
    而中文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把「毒品」稱作「毒」的語言。   英語中的「毒品」被稱作「drug」或「narcotics」,詞的本意是「藥品」和「麻醉劑」。毒的英文單詞是poison,與毒品表述不同。    「吸毒」的英語是「drug taking」,於是英語的世界裡,人們對於「吸毒」的普遍概念是「嗑藥」、「服藥過量」或者「對藥物依賴」。
  • 中文和英文各自的優勢是什麼?
    說起人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說這個人的優點是什麼,缺點又是什麼。其實這個說法很不嚴謹,因為人沒有所謂的缺點和優點,只有特點。只有在具體的挑戰面前,特點才會變成優點和缺點。而中文善用短句,更強調形象意義而不是邏輯,於是中文環境下咱們更擅長豐富聯想。不過這些觀點都不嚴謹,比如字母和中文,只有在學的時候才會注意抽象與否,等學會了以後大腦都是按照詞語組塊處理信息的,而不是一個個字的處理。
  • 美國教授說了一句中文就被學校停職?中文詞語招誰惹誰了…
    當然如果硬要掰扯的話,報姐在日常生活中覺得只要在說中文的時候正常語速,口齒清晰,就不太可能把「內個」說成nigger,畢竟一個發音是nei ge,一個發音是/ˈniɡər/,後者最後還有比較強的R音(類似兒化音)。
  • 名家開講 | 詞語的日常意義和百科意義
    活用和轉化不同,轉化是意義已經固定,可以收錄到詞典中,活用是臨時使用,意義並不固定,不論是日常意義還是百科意義,都還沒有資格收錄到詞典中。活用是臨時運用,有的日常詞語被臨時運用到專業領域,常常是比喻用法。例如:(5)在弄清補語問題的癥結後,解決的方案是,保留「補語」,取消「賓語」這頂帽子,原來的賓語改戴「補語」帽,原來的補語不用改戴帽子,可以仍然戴「補語」帽。
  • 鳳凰詩學隨筆六十八:給詞語自由,詞語就會茫然無措,它始終是被意義召喚並驅遣的
    當然這只是一個假想。 5 思想和情感的強度,催生語言的強度。相反的例子則不多,或許沒有。 6 詩歌的形式還是很重要的。徐志摩的偶然,鄭愁予的錯誤,余光中的鄉愁,張棗的鏡中,海子的以夢為馬,卞之琳的斷章,顧城的一代人,你和雲,等等,都有嚴謹的形式。
  • 美國實行毒品合法化,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毒品曾使多少人傾家蕩產、以至於鋌而走險踏上犯罪的道路,結果往往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在我國談到毒品,那就是一個禁地,是碰都不能碰的,可為什麼美國卻開始毒品合法化了呢。美國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相繼通過法案,持有少量的古柯鹼、海洛因等毒品將被合法化,比如民眾持有少於1克的海洛因或者搖頭丸,將不再視為犯罪,取而代之的是罰款100美元。支持這一政策的人稱,毒品合法化會使毒品政策向更人道的方向轉變。
  • 毒品被國家嚴厲打擊,為什麼吸毒的現象卻越來越泛濫?
    最近又爆出明星吸毒的勁爆新聞,很值得人深思,為什麼毒品作為國家嚴令禁止的危險物品,仍然有那麼多人以身犯險,在法律的邊緣遊走?而且,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全國網友的關注,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簡直是分分鐘上熱搜呀!
  • 社身畜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社畜詞語解釋和來源出處
    今天在微博上面看到一個很搞笑的新成語,這個詞語就是社身畜地,這個詞語是根據社畜和設身處地這兩個詞語發展而來的,那麼這個詞語作為網絡用語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多人也並不是非常的了解社畜這個詞語的含義,那麼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兩個詞語,社身畜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社畜是什麼梗?  社身畜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薦書|有故事的詞語:詞語+文化一箭雙鵰!
    我覺得不能光記字音、字形,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漢字的來源、內涵以及背後的歷史、文化演變。故事性的內容更好記憶,容易展開聯想,能幫助記憶字形、字義。  市面上與「十萬個為什麼」相關的書不少,但大多都是與科學、生命、人體、宇宙相關的,它會告訴你:人是哪兒來的,什麼是轉基因,黑洞是什麼,核能發電有什麼好處.
  • 中英文「顏色詞語」的研究與對比
    從古至今,和顏色相關的詞語經常出現在中英文中,如「你是我的紅顏知己」『it’s a blue Monday』等。這些帶有顏色的詞語被賦予了情感,也使得不同的顏色在不同語境中擁有了不同的性格,以充當不同的角色。
  • Do vs Make, 為什麼要學習詞語搭配collocation?
    為什麼要學習collocation?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同學會按照漢語的搭配,去倒推英語搭配。先舉個例子:洗衣服,同學們怎麼說?不少同學會說wash clothes。這樣說英語國家人也能懂。但是他們不這樣搭配。英語中習慣的搭配是do laundry。
  • 被汙染的中文(圖)
    這幾天讀香港作家陳雲的《中文解毒》,該書的副標題叫《從混帳文字到通順中文》,說的卻是香港本地的中文汙染。陳雲認為當下港人的中文受到來自西方的洋文和來自北方的內地用語的雙重汙染,令人痛心疾首。不言而喻,在陳雲看來,內地的漢語更是被汙染得一塌糊塗。  《中文解毒》(以及作者的的另一本書《執正中文》)中有不少文章其實是借著談語文來談政治的。
  • 倫敦一繁忙區毒品交易猖獗 市民設「毒販專用停車位」表不滿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9月17日報導,由於倫敦東部繁華地區的毒品交易十分自由,毒販日益猖獗,因此當地人民對此非常不滿,於是通過設置如「毒販專用」標誌等方式進行頗具諷刺意味的反擊。16日清晨,這些標誌出現在倫敦肖爾迪奇地區夜晚最繁華的地帶附近。
  • SCAR-L到底是什麼槍?特種部隊專用,中文翻譯直接響亮!
    什麼M4A1,AK47,還有中國的步槍QBZ95,這些都世界上知名的步槍,他們以良好的性能享譽世界,獲得了許多國家的認可和讚賞。今天,小編給你們介紹另一款步槍,他是美國特戰部隊的御用步槍名字叫SCAR-L。SCAR-L全稱「SOF Combat Assault Rifle」,翻譯成中文就是「特種部隊戰鬥突擊步槍」,可以說非常直接響亮,一看就是特種部隊專用。
  • 從日語轉化來的中文「二次元」詞語
    除卻因為某個熱門事件或者熱門人物而創造出來的流行語,還有一部分流行語的來源是日本動漫,遊戲等這種「二次元」用語,而且相當一部分來自於日語,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一些來自於日語的中文流行詞吧。萌萌噠~萌這個詞語來自於日語中的萌え(もえ),在漢語中萌這個詞語表示「非常可愛」的意思,但是在日語中萌え則多用於二次元動漫之中,使用對象多是御宅族喜愛的動漫或者遊戲角色一般普通民眾很少使用。
  • 時空鏈模式工具專用詞語概念解釋【二】
    各位夥伴們:時空鏈模式工具作為一個全新的物種,必將開創出一個全新的行業; 因此,打造行業標準就必須要具有自己獨特的理念、文化用詞用語
  • 中文的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
    中文的優點和缺點分別是什麼?像英語一樣,有些字/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尤其是和其他字(基本上形成了新詞)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在沒有上下文的情況下,很難知道一個字符/單詞的意思是什麼。拼音,聲調和發音優點:坦率地說,音調的變化正是漢語美的所在。如果你說中文時不帶聲調,語言就沒有生命。拼音表是學習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更符合邏輯,我認為它是語言的力量。缺點:拼音和音調也有自己的弱點,如下解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