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那些被人大代表執著提出的議案,後來都怎麼樣了?
前兩天,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我們講了政協委員這份「工作」,好不好幹?
昨天,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我們也來看看人大代表的「工作」,好不好幹?有網友覺得,人大代表就是開開會、舉舉手、鼓鼓掌這麼輕鬆。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人大代表是怎麼工作履職的?
全國人大代表作為我國最高權力機關的成員,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代表們需要:
■審議全國人大會議議程上的議案、報告以及其他事項;
■依法在人大授權範圍內提出議案和建議;
■參與各項選舉和表決;
■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常委會報告、兩高報告時可以提出疑問,發表看法。
大會閉幕後,代表們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但人大代表的「工作」並沒有結束。比如,根據安排,人大代表可對本級或低一級人民政府和有關單位的工作進行視察,並可向視察單位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當然還需要緊密聯繫群眾,聽取群眾建議和意見。
有人大工作者回憶,2016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到湖北開展檢查,其中一位代表冒著酷暑,在大街上發問卷,親自徵求群眾意見。「當代表,就意味著要加班加點」「平時本職工作比較忙,那只能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勝任代表職責」……
Part1
暗訪+日夜奮戰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主任朱列玉,自2013年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甚至將律師事務所打造成了「代表工作室」。有一年,朱列玉準備提出關於保護外來工權益的議案,有關部門就此組織了調研。但朱列玉發現調研路線都是被安排好的,於是,為了掌握真實情況,朱列玉悄悄離隊,潛入車間進行暗訪,最終得到了工廠存在欠薪的反映。
朱列玉(來源:中國青年網)
2014年的全國兩會前夕,昆明火車站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暴力恐怖案。聽到這個消息,深思熟慮後的朱列玉決定向大會提交「關於制定《反恐怖法》的議案。奮戰兩天兩夜,朱列玉在同事的協助下,查遍國內已有法律法規及研究成果,參看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做法,拿出了一份議案。在小組議案說明會上,僅僅幾分鐘,就得到了40多名代表籤名附議。
Part2
「坐不住」的人大代表
南省怒江州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高德榮從1981年當選為獨龍江鄉人大代表起,30多年間,高德榮曾陸續擔任過鄉、縣、州、省、全國的人大代表。
高德榮
平時只要有空,高德榮就會走村串戶,了解當地群眾的實際生活情況,為此,他乘坐的越野車每年至少要集中更換兩次輪胎。獨龍江畔的每個村莊、每條山路,都可能成為他的「辦公室」。而在全國人大開會前,高德榮都會花上一兩個月的時間進行調研,梳理需要解決的問題。
Part3
60餘歲人大代表的履職時間表
在2015年兩會閉幕到2016年兩會舉行之間的12個月裡,當時62歲的全國人大代表陳舒至少參加了40項各類人大代表履職活動,足跡涉及多個省份。
陳舒(圖片來源:廣東人大網)
2015年4月,全國兩會結束不久,陳舒就赴香港調研多元化糾紛調解機制;5月,陳舒參加了全國人大司法改革及刑罰執行情況的執法檢查;6月中旬,陳舒又參加了廣東省加強設區的市立法能力建設討論評審……直到2016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陳舒每個月都在進行各種人大代表履職活動。為的是將過去一年調研、座談和傾聽民意的結晶匯聚到全國兩會上。
他們努力,讓利國利民的好政策落實
人大代表的「執著」,對於國家法律的設立、修改完善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Part1
呼籲十一年終有實質性進展
作為人大代表的周洪宇一直關注著貧困地區師資缺乏的問題。前段時間,國家頒布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
周洪宇
而就為了這一條款,周洪宇已經在兩會上連續呼籲了十一年。作為教育問題研究專家的周洪宇,經過多年走訪調研和慎重思考,從2007年開始,每年全國兩會都會提交「關於將中小學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的議案。
直到今年1月《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文件出臺,周洪宇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Part2
推動一部法律首次修改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姚建民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領銜提交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議案,並應邀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該議案的審議,在分組會上的發言也得到了多數委員的認同。
姚建民(來源:中國經濟網)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姚建民繼續領銜提出該議案,最終議案被列入了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重點立法計劃。2015年7月,應全國人大法工委邀請,姚建民與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共同研討;同年8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並於當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這是姚建民提交的第一個議案,而這一議案更是推動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的首次修改。「小到消費者將能買到更多的創新產品,大到國家的經濟能夠有更強的動能支撐,科技創新的驅動將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姚建民說。
Part3
4個月調研推動立法啟動
2013年全國兩會,第一次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參會的吳青,準備提交「關於儘快制定土壤汙染防治法」的議案。而為了整理出完整的思路,她曾到廣東省土壤研究所拜訪當時的副所長李芳柏,學習了解了大量國外土壤汙染治理的經驗;又跑到佛山南海跟當地農民了解汙染情況;然後又到農產品交易市場探查土壤汙染對蔬菜進出口的影響……前前後後用了4個月的時間,形成了第一份議案。
吳青(來源:南方都市報)
這份議案最終獲得了超過50位代表的聯名。2016年,國務院出臺《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土壤汙染防治法的立法工作啟動,歷經三年,由議案成功進入立法進程。
在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4年多時間裡,作為法律人的吳青共提出了5件立法議案,其中3件已經完成或正在立法中,包括民法典總編的民法總則草案。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代表著人民,為了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們不斷出謀劃策。利國惠民的好政策的落實,就是他們最大的心願。
一日是代表,終身為人民
履職盡責,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