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古文不好翻譯,古詩不能翻譯:時代需要傑出的古文翻譯人才

2020-12-14 古文那些事

毋庸置疑,古書難讀,學校裡的語文教育,對於文言文知識介紹的比較簡單,側重於敘事的較多,一般了解的是人物和情節。對於較為艱深的文獻解讀,是中學語文教育所不能勝任的。更不用說關涉到從古文字入手探究古代思想社會的學術研究了。

為了普及古代賢人聖哲的思想,弘揚優秀的中華文明,講求修身治國之學,培養為人處世的君子作風,有需要將那些艱深難解的古代語言翻譯為準確流暢的現代漢語。這個工作是很有必要的。由如下幾個原因:

一是術業有專攻,讀者大多數不是專家,古代文獻讀不懂。

二是普通讀者即使想讀懂古代的一些文章書籍,也沒有時間自己摸索探尋。

三是文化需要普及,殿堂文化需要轉譯為民間文化。這是弘揚中華文明,提高國民素質的需要。

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出現過一股古文譯白話的熱潮,各種對古代經典進行譯註翻譯的書籍層出不窮,對於普及古代文化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要把古文轉譯為白話文,並不簡單。明白是一回事,準確表達是一回事。要想準確的翻譯,不僅牽涉到理解,而且牽涉到學養。所以,由古文到白話文的翻譯並非易事。

那麼,其中有什麼標準嗎?有,這就是嚴復先生提出的信達雅。嚴復字幾道,是留洋深造過的傑出人才,曾任北京大學校長,他翻譯了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文中他創造性的將原英文轉譯為中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等觀點,極大的推動了當時社會思潮的進步,成為當時有志青年據以改造舊世界的有利武器。文中有導言《譯言例》一篇,其中嚴復將翻譯的標準確立為信達雅,雖然他是站在英文與中文對譯的角度總結的,但對於把古文翻譯稱文言文同樣有用。

信達雅三者密不可分,所謂信就是貼近原作者,代作者立言。達就是通達,如果句子不通順,譯了也是白譯,照樣看不懂。雅就是典雅,嚴復先生特別指出:用文言句法表達容易,用現代白話很難典雅。在這裡他特別提出了古文典雅,俗語粗俗的特點,當然這與舊知識分子接受的傳統教育也密不可分。在梁啓超之弟梁啟雄所著《荀子簡釋重印序言》指出:古今文法本不相同,加之古人簡冊契刻,物力艱難,故下筆簡約,若按古文句直接譯出,與現代語法不合,不通。若純粹用現代漢語譯出,確能明白曉暢,但未必為古人足意,就會失真。可謂是切中肯綮了。

的確,文言文的典雅來源於它的特定文法特點,若去掉這種形式,就很難體現出來了。本來很嚴肅的一個話題,換成大白話不僅索然無味,而且變得粗鄙了。語言不單單是用來交際的,她必須具有外在的形式,同一種意思,經過文言加工後表達和大白話說出來肯定是有區別的。

不僅中西文化的差異導致某些句子無法準確翻譯,僅就古文譯為白話來說,也並不容易。單字還好說,一旦進入句子層面:句序、省略、句式都是需要考慮的,這還說的是散文。若是古典詩歌,那就更難了。當把一句句古詩譯成白話時,意思是明白了,但是古詩已經死亡了。作為古典詩歌的音律節奏,含蓄委婉已被徹底打破,美是存在於形式之中的,離開了形式,那種美也就被破壞掉了,所以古詩不可翻譯。

其實,古代的翻譯被稱為訓詁。訓,就是順,用現在的話疏通古文。詁,以今言釋古語。簡言之,訓詁就是以通語(如現在的普通話)釋方言,以今語釋古語。因白話文始興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此前古書的訓詁都是以文言詞語為主流,此即為註疏章句之學。儒家的十三經就是由經和注、疏、章句組成。經為本,為源,註疏章句為枝、為流,共同形成中華文化的根苗。

最後,我們以嚴復在《天演論》開頭的一句話,作為結束,以表示先生對我國近代翻譯事業所做出的的偉大貢獻:

赫胥黎獨處一室之中,在英倫之南,背山而面野,檻外諸境,歷歷如在幾下……

更多古文知識,請關注:喜馬拉雅FM 若東細講文言 節目。

相關焦點

  • 「古文是用來讀的,不是用來翻譯的」哥大教授推出學古文新書
    「我的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背古文?應該怎麼教孩子的古文?」這幾乎是每一個家長的疑問。他說:「教孩子古文首先應該拋除一種觀念上、心理上的障礙。讀古文因此不能靠白話翻譯,古文是用來讀的,不是用來翻譯的。孩子的語言的古文閱讀能力和文學理解審美能力的培養,才是能夠伴隨孩子一生的東西。」
  • 美女翻譯溫家寶引用古文獲盛讚 專家:文採稍欠
    今日,溫家寶總理記者會上的翻譯是張璐,她2000年畢業於外交學院,翻譯風格敏捷、優雅,尤其對溫總理引經據典的古文翻譯令人拍案叫絕。 」  在微博的附件中,有張璐對2012年溫總理答記者問中的4句古語翻譯。網友紛紛跟帖表達崇拜,大部分網友都表示張璐將古語翻譯的非常恰當,十分直白,值得學習。
  • 網絡掀古文神翻譯風 流行語英文歌被翻譯成古文
    龍虎網訊 近日,隨著「古詩版英文金曲」的走紅,全國各大網壇上掀起一陣「通俗流行語、洋歌詞神翻譯狂風」。「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等一些看似難登大雅之堂的網絡高頻率引用語紛紛被網友賦予了高端、大氣的新形象。而由文言文翻譯熱延伸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問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 網絡掀古文神翻譯風 英文流行歌也被譯成古文
    網絡掀起古文神翻譯風  近日,隨著「古詩版英文金曲」的走紅,全國各大網壇上掀起一陣「通俗流行語、洋歌詞神翻譯狂風」。「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等一些看似難登大雅之堂的網絡高頻率引用語紛紛被網友賦予了高端、大氣的新形象。
  • 古文的經書,要不要翻譯?
    有問:經書是古文,會讓人有讀萬遍的動力嗎?
  • 網絡掀起古文神翻譯風 部分人質疑翻譯嚴謹性
    近日,隨著「古詩版英文金曲」的走紅,全國各大網壇上掀起一陣「通俗流行語、洋歌詞神翻譯狂風」。「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等一些看似難登大雅之堂的網絡高頻率引用語紛紛被網友賦予了高端、大氣的新形象。而由文言文翻譯熱延伸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問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 這些流行語用古文翻譯別有味道
    (原標題:這些流行語用古文翻譯別有味道)
  • 翻譯文言文有訣竅,「三類五字」法則解決學生古文閱讀障礙
    特別是孩子在剛接觸文言文時,會產生很強的認知障礙,因為還沒有儲備的古文知識和古文學習技巧,學習興趣就會降低,內心難免會排斥,古文就學不好,那如何解決這種不良循環呢?家長一定要在孩子接觸文言文早期,就給孩子培養好學習古文的方法,那樣翻譯古文就信手拈來了!
  • 古文翻譯流行語,臥槽,簡直美呆了 ​​​​
    翻譯:昔日繞指柔,付諸水東流。昔日嬌笑語,今作離別曲。原文:「今夜天黑下著雨,我實在是無聊,想找人聊天」這句話用古文怎麼說翻譯:風雨如晦,孤燈影單。願與君子,共述清談。用古文翻譯翻譯:將子無怒,暫息雷霆。請恕前罪,顧我舊情。原文:雖然我非你良人,但你尚好的白菜也別給豬拱了啊!翻譯:縱我不往,豈無他人?當覓良匹,莫適狂童。
  • 微信居然能翻譯文言文,我們還要學古文嗎
    一 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徵戰沙場,今有吳木蘭以翻譯軟體斬獲情郎。人工智慧AI 時代,機器翻譯有了飛速發展。很多翻譯機,翻譯軟體,翻譯APP,甚至微信公眾號都能替人翻譯,方便了人們交往,旅遊,貿易等各項往來。
  • 古文翻譯「小學生水平」 語文老師坐不住了
    可惜古文沒那麼容易學,要是你揣著三腳貓水平去翻譯古文,只怕會離題萬裡、貽笑大方。你見過把電視劇翻譯成古文的嗎?請欣賞《回家的誘惑》:這就是「小學生水平」,如果用這種水平翻譯古文,笑料更足。比如鴻門宴上,樊噲對項羽說「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意思是「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啥好推辭的」,奇葩翻譯是「我喝死都不怕,一杯酒哪兒夠」。《鄒忌諷齊王納諫》裡,有一句意思是「老婆誇我美,是偏愛我」,學生翻譯成「我老婆漂亮,那是我自己的」,啥意思啊?炫耀嗎?
  • 美女手抄筆記走紅:古文翻譯、生物圖【組圖】
    近日,美女學霸@屠臣夫人 因精美的手抄筆記開始走紅網絡,古文翻譯、英語單詞表還有生物圖,精美程度堪比黑板報。據說她最近一次考試還考了年級第一,真的是美貌與智慧並重啊!近日,美女學霸@屠臣夫人 因精美的手抄筆記開始走紅網絡,古文翻譯、英語單詞表還有生物圖,精美程度堪比黑板報。據說她最近一次考試還考了年級第一,真的是美貌與智慧並重啊!
  • 網絡流行語,「翻譯」成古詩文後,美了不止一個層次
    怎麼用古文表達內心的震驚呢?今天,總結了一些網絡流行語,當我們熟悉的流行語「翻譯」成古詩文的時候,美了不止一個層次。1.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古文翻譯】形若稿骸,心若死灰。——《莊子·知北遊》16.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 他用古文翻譯外文,是中國譯界之王,晚年反對廢除古文,痛罵胡適
    林紓林紓不懂外文,翻譯外文的時候全靠口譯者口述,而他翻譯速度又極快,口述者未畢其詞,他就已經把東西寫在紙上了,而林紓翻譯也有一個毛病,就是他不用白話文翻譯,翻譯外國的小說他照樣用文言文去譯,但即便如此,他所翻譯的眾多作品也受到廣大好評。
  • 把流行語「每天被自己帥醒」等翻譯成古文看看有多美
    而我們再告別了高中學習生涯後也很難再接觸到古文化了,跟不要提古詩詞和文言文等古文了。我們也清楚現在的用詞都是取比較簡單直白的,這也是為了方便普及文化,讓更多人能夠觸及到中國的文化哪怕只是一點皮毛。而如果把現在許許多多的流行語翻譯成古文,那麼它會變得多美呢?第一句現代流行語:有錢,任性!
  • 文言文翻譯神器走紅 教師批其不符合古文常識(圖)
    機器翻譯代替人工翻譯,真的可能嗎?這句話,近日爆紅網絡的百度文言文翻譯器將它翻譯成了我們今天的標題。  最近,網友「獨角獸少女」發表一條名為「百度翻譯可以翻譯文言文了!」  百度翻譯:人言是一部大書。使人信然,然則,我一半人家乃書評,有書評家之術,不須看的數頁書,議早發一百,書評一篇寫納卷。  老師點評:身為資深語文教師的網友老王表示,譯文古今夾雜,不少語言不通順,也不符合古文的常識。「比如人言是一部大書,『是』明顯是現代白話的表達方式。」  老師試譯:人生乃一大書也。若其果如斯,則吾屬多止為書評者。
  • 翻譯軟體能把《白鹿原》變古文 老師建議慎用
    翻譯軟體能把《白鹿原》變古文 老師建議慎用 2014-08-10 17:42:29責任編輯:於曉   語文老師提示  學生還是慎用  對很多人來說,在語文課的學習中,古文絕對是一大坎兒
  • 古詩文神翻譯讓人樂不可支,看各路網友大顯神通
    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古代語言的表達方式與現在有了很大的差別,對於古文、以及詩詞的表述,都會因為詞句的精煉而讓人難於理解。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哪怕是西周初年到春秋早期的語言,到戰國末年時就已經難以理解了,更不要說再跨越秦漢。也只有到五言詩時代,古詩的表述才讓今天的人們比此前要稍容易理解。
  • 掌握「6字訣」翻譯,古文學習不再難
    很多同學平時古文翻譯總是採用「背誦」譯文的方法強行記憶,這樣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學習負擔,還「費力不討好」。其實,只要掌握了「6字訣」翻譯,就能輕鬆應對古文學習了。這「6字訣」就是:留,換,調,刪,補,變。①留:保留文言文中的某些基本詞彙和專有名詞。
  • 這些流行詞語翻譯為古文竟是這麼有魅力
    不知道你們現在愛不愛讀書了,反正小編我呢最近是越發喜歡咱老祖宗留下來的精粹了,下面我整理了一些流行詞語翻譯為古文。翻譯:閣下何不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翻譯富賈,可為吾友乎?女漢子翻譯安能辨我是雌雄?我認為古文妙在語言,優美大方中透露著有趣的含義,不失大雅,正是我最喜歡之處,不知道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