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果網上買米,經常會看到類似貢米的字眼,還有類似××米在歷史上某一段時間的典故和貢米歷史,這成為了米商提價的資本。對公眾而言,貢米也理應比普通米更貴,因為歷史上皇帝吃的都是好東西。當然時代已經遠去,曾經歷史上的貢米也是眾說紛紜,這其中也有不少渾水摸魚的,把不是貢米的說成貢米,把一些坊間傳言寫進他的產品文案中,反正對於大眾而言是無法分辨也沒時間細究的。
貢米歷代都有,即是獻給皇帝的米,也稱御米。貢米中屬四大貢米最為出名,這也是目前市場上標榜最多的。不少米商都說自己的米為四大貢米之一,這樣的地標加起來得有幾十個上百個,魚龍混雜,真假難辨。
現存四大貢米也有多個版本,究竟哪些是真正的四大貢米呢?我們來和大家一起探究。
一、確信無疑的蔚州桃花米
四大貢米說法起源於明代,延續於清代,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御用米。提起四大貢米,我們不得不首先說起蔚州桃花米(也叫蔚州貢米),這個也是唯一一個在所有版本中都有的。
蔚州,歷史上知名的燕雲十六州之一,處於山間盆地,地勢高、溫差大,丘陵山地多,降雨少,旱地多,非常適合小米的生長,是優質小米的天然場所。獨特的地理和氣候環境造就了蔚縣小米獨特的品質。
《蔚州志》記載,自元代開始,蔚州開始成為貢米。綿延明清兩代而不衰。蔚州貢米歷史不僅在當地縣誌中記載,還在《太原志》中有描述。山西《太原志》中記載,遠在明清時,蔚縣桃花小米就用來進貢皇帝,稱作「貢米」,還被列為四大貢米之一。由於蔚州貢米原產地在蔚州桃花鎮,所以也故名「蔚州桃花米」。
據中國農科院鑑定,蔚州桃花米含蛋白質13.1%,賴氨酸0.25%,粗脂肪4.27%,鈣、磷、鐵,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A1、B1、B2等含量也都很豐富,而粗纖維的含量又是幾種主要糧食作物中最低的。另外,桃花米當中所含有的人體不可缺少的色氨酸、蛋氨酸比大米、白面、玉米都要高,蛋白質、脂肪含量也均高於大米和白面,為產婦、幼兒及老人的營養佳品。因此近幾年來,人們常把它作為探望病人和產婦的禮品。
所以,具有多地歷史佐證和權威科研院所鑑定的蔚州桃花米當之無愧被公認為四大貢米之首,在多個版本的四大貢米均出現了蔚州桃花米。所以四大貢米之一的蔚州桃花米毫無疑問。
二、貢米期限存疑的晉魯名米
另外還有三個無法確定,現在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山東的章丘龍山米、金鄉馬坡金米和山西長治沁州黃。但是仔細查看確是有許多疑問。
拿沁州黃舉例,資料上宣傳的比較多的是康熙年間一位沁州官員將該米獻給康熙後成為貢米。卻並無史料記載,其他再往前推算的都是民間相傳。況且四大貢米是明清兩代,只有清朝也不足以佐證,何況連清朝這段貢米資料也難尋史料。不過沁州黃品質確實還不錯,不然也不可能能暢銷南北。
沁州黃近些年打開全國市場,則是靠的山西當地政府的強力推動下,以及多年的政商協作,參加展會,搶佔高端市場的結果。歷史故事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章丘龍山米和金鄉馬坡金米,貢米淵源也僅僅能追溯到清朝,也無史料佐證,多民間相傳。何況章丘已經是濟南的城區,難有土地支撐。2018年濟南專門劃出2萬畝,在龍山和長清孝裡開始小米種植。這兩萬畝對於市場來說也是杯水車薪了,何況地理上也並非完全是龍山了。
那麼既然這三個都有疑問。那有哪些是可以補缺的呢?
三、黑米大米紫米補缺四大貢米其三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說四大貢米是四種小米,也是沿用上述這個版本,遭到一些質疑。質疑聲音說,四大貢米是四個地方的四種米,並非都是小米,而是小米、大米、紫米和黑米。
沿著這個思路我又查了一些資料。發現洋縣黑米、京山橋米和墨江紫米三種米,而且這三種都是有史實所依的。或許這就是四大貢米的真面目。首先我們來看洋縣黑米。
洋縣黑米,為產自陝西洋縣的一種大米,外皮墨黑內芯雪白,有有「黑珍珠」、「世界米中之王」的美稱。黑米藥食兼用,米質佳,種植歷史悠久,是中國古老而名貴的水稻品種。《洋縣誌》中也稱:「黑米、香米、薏米、桂花米,乃貢米也」,直接點名了洋縣黑米為貢米。
據悉,黑米最早為漢武帝時期在洋縣發現,自此源源不斷成為貢米2000多年。因此洋縣黑米當屬四大貢米之一當之無愧。
京山橋米,產地為湖北京山市,目前佔據湖北高端大米60%以上。之前聽朋友說他們湖北的京山橋米特別好吃,作為一個北方人沒當回事,大米不都是東北的最好嘛。不過東北大米那是滿清入關之後移民東北開始種植的,甚至到了解放以後還有開發北大荒種地之說,歷史積澱也就這麼200多年。京山橋米卻在明朝就已經由朝廷專門劃地耕種,專門進貢皇帝了。
據《京山縣誌》記載,明嘉靖年間橋米就被作為覲獻皇帝的貢米,朝廷每年派官員到當地劃地圈田,監種監收,後歷代沿襲。這種歷史淵源是近些年興起的五常大米是不能比的。當然,東北大米產量大,品質好,所以覆蓋的人群也廣,京山橋米在北方知道的人還是少。
還有一種米,墨江紫米,也叫胭脂米。據有關史料記載,墨江種植紫谷已有上千年歷史,從明朝起,墨江紫米就成為歷代皇宮的「貢米」。《紅樓夢》中也提到了紫米為歷代貢米,也叫御田胭脂米。
墨江歷史悠久,曾名"恭順"、"他郎"。據《他郎廳志》記載:「紫色、圓粒,碎者蒸之,其粒復續,故名接骨米。闔府俱產,郎屬為最」,也指出了墨江紫米的高品質。
所以,四大貢米為古代進貢皇帝的四種品質營養俱佳的米,而絕非小米一種。蔚州桃花米為小米之最,洋縣黑米為黑米之最,京山橋米為大米之最,墨江紫米為紫米之最。再結合歷史文獻的記載,這四種米是真正的四大貢米非常可信。
結尾:不是所有米都是貢米
明朝太過久遠,我們只能從歷史的記載中粗略窺探當時的情況。清承明制,所以四大貢米傳承明清兩代,綿延700餘年。對於物資匱乏,畝產麥稻不過100多斤的明清時期,搜羅全國優質米糧進貢皇帝,在當時也是很奢侈很驕傲的事情了。
物以稀為貴,經過幾百年的風雨變遷,作為普通人我們早已難尋過去的珍品,這種少而精的特供米也自然難以使全國人民均知曉。所以四大貢米在我們當今看來略感陌生,但我們從歷史中的印記中還是能重溫往日的輝煌。品質遠遠比單純的營銷更加具有口碑傳播,真實的歷史也遠遠比道聽途說的民間故事更具說服力。
現如今,蔚州桃花米、京山橋米、洋縣黑米和墨江紫米這四大貢米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使我們也能品嘗到高品質的帝王之糧。
瀏覽傳統文化,感悟古往今來
一起聊健身、美食、傳統文化,盡在古事今生
你的關注和看一看是我持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