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鄉村振興之戰:古時享譽京城的貢米如何重生

2020-12-20 騰訊網

河北張家口蔚縣,地處恆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匯處,坡地多、水量少,十年有九旱,大旱雲霓的環境,反而造就了品質優良的小米在這裡出現。幾百年前,蔚縣小米享譽京城,被列為「四大貢米」之一。《蔚州志》曾記載:「至治二年(1322年)八月,蔚州獻嘉穀」。

不過到了現代,蔚縣小米是「養在深閨無人識」,因銷售渠道有限等因素限制,小米產業在當地一直無法壯大,蔚縣也長期位列國家級貧困縣。

2013年,一場機緣巧合,中國糧油巨頭企業益海嘉裡集團的介入,這由此也改變了蔚縣小米後來的發展命運。如今的蔚縣小米,不僅美名再度重揚天下,更逐漸成為讓當地擺脫貧困的支柱產業。

蔚縣小米的重生

2013年起,益海嘉裡集團員工和社會愛心人士開始結對幫扶蔚縣果莊子小學貧困學生,並資助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在幫扶過程中,益海嘉裡集團以其農業企業的敏銳視角,發現了蔚縣的優勢農產品小米。

2015年起,益海嘉裡集團決定通過通過溢價收購果莊子貧困家庭的穀子,加工成小米銷售,並將所得全部利潤反哺更多貧困戶,緩解貧困狀況。2017年底,益海嘉裡集團在蔚縣的首批試驗性訂單穀子收購工作全部完成,總收購量近3000噸,收購均價每噸高於市場價1013元,直接帶動種植農民實現戶均增收2400元。

益海嘉裡集團的溢價收購,讓蔚縣村民增加了收入,但這樣的幫扶,要實現全縣脫貧,依舊任重道遠,還有沒有一種更好的幫扶方式呢?

2017年,益海嘉裡集團董事長郭孔豐親自帶隊到蔚縣考察調研後,提出「完成蔚縣的全面脫貧任務,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這樣看法。在郭孔豐看來,公司可以通過兩方面工作助推蔚縣全面脫貧,一是把益海嘉裡集團品牌、營銷資源與蔚縣的小米等優質農產品資源全面對接,並動員集團上下遊的合作夥伴共同參與;二是儘快摸索方法、總結經驗,形成一種可推廣、可複製的產業脫貧模式,集社會之力帶動蔚縣相關產業同步發展。

郭孔豐考察回來後,就馬不停蹄在集團內部推動成立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事機構,並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與此同時,該小組也發起了蔚縣小米產業精準脫貧項目。

2018年,益海嘉裡集團宣布在蔚縣投資建成萬噸級小米加工廠,幫助蔚縣政府將貢米產業打造成特色扶貧產業,形成小米生產基地種植、合作社組織收購、金龍魚品牌銷售等環節的產業鏈,輻射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

除小米外,益海嘉裡還把集團加工產業優勢與蔚縣特色地產雜糧嫁接,力圖拓展當地產業扶貧領域和層次,更好實現產業脫貧廣覆蓋、可持續。為此,益海嘉裡在2019年後新增投資約1300萬元,擴建成品庫、原糧庫和雜糧車間,並增加雜糧設備,改造小米車間設備,以拓展雜糧加工業務,提高產能。截止目前,已加工綠豆、薏米、紅小豆、黑米、黃豆、燕麥等雜糧267噸,有效帶動當地特色雜糧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值。

值得一提的是,益海嘉裡在進行產業扶貧的同時,還進行教育扶貧,如2018年與蔚縣政府合作,在當地建設一所規模可達1600人規模的公益小學,改善當地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鄉村振興戰略融入企業經營發展中

蔚縣小米品牌的振興,展現了產業幫扶的力量之大。

1988年創建於中國的益海嘉裡,母公司是新加坡企業豐益國際集團,後者是世界領航的農業綜合型跨國糧油企業集團,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位列第285位,由著名愛國華僑郭鶴年和他的侄子郭孔豐所投資創辦。

益海嘉裡集團目前是中國重要糧油企業,旗下擁有「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海皇」「豐苑」「金味」「銳龍」「潔勁100」等知名品牌,產品涵蓋了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麵、米粉、豆奶、餐飲專用糧油、食品原輔料、油脂科技等諸多領域。

作為一家已在中國發展了30餘年的僑資企業,益海嘉裡在生產優質、健康、安全的產品服務社會、持續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長期堅持秉承熱心公益、造福社會的企業傳統,將踐行社會責任融入到公司的發展過程中。

作為農產品加工行業的巨頭,益海嘉裡更是深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自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全面脫貧攻堅的號召後,公司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其中,振興鄉村,成為了公司產業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像上述扶持蔚縣小米產業發展,在公司的鄉村扶貧過程中,並不少見。

一直以來,益海嘉裡集團每年不遺餘力投入30多億資金,從8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收購農產品近100萬噸,並通過訂單農業等「三產融合」機制讓農民享受到加工增值的收益,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同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國家級貧困縣實現脫貧目標,公司不斷加大產業扶貧投資力度,許多項目直接建設在脫貧攻堅重點地區。例如2018年,益海嘉裡決定在黑龍江富裕縣投資80多億元,建設一個包括糧油食品工業在內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產業園,把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大力開展產業扶貧,並在此基礎上開展就業扶貧和公益扶貧項目。

益海嘉裡還積極挖掘其他貧困地區的特色農業資源,助力農民脫貧。2018年,益海嘉裡在興安盟合資建立集團首家製糖企業——內蒙古荷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甜菜產業,帶動當地脫貧減貧。在黑龍江五常、遼寧盤錦等29處優質大米產區建立生態種植基地,與農戶籤訂種植訂單,提升了水稻的品質,讓農戶增收增產。在山東,益海嘉裡(兗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在當地建立了原料生產基地,推廣種植優質小麥46萬畝,通過「公司+合作社(協會)+農戶(農場)」的訂單農業運營模式,讓農民降本增效。

郭孔豐表示,中國的貧困地區雖然落後,但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色的農副產品,只是由於信息不通、交通不暢、種植分散,這些好產品很難賣上好價錢。益海嘉裡這樣的糧油企業集團,理應響應總書記的號召,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國家的脫貧目標多做些有益的事情。

益海嘉裡集團方面表示,公司也將繼續發揮自身的產業優勢,加大對脫貧產業的支持力度,助推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實現。

相關焦點

  • 產業扶貧 花田貢米煥生機 書寫鄉村振興新畫卷
    其中,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澱的花田貢米更是憑藉出色品質,近年來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青睞,被重慶市綠色食品協會評選為2019年度重慶名牌農產品,成為當地明星產品,有效推動了農戶們脫貧致富。恆昌旗下桃花源(重慶)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也因花田貢米綠色扶貧所取得的成就,榮獲《中國環境報》授予的「美麗鄉村傑出踐行單位」殊榮。
  • 鄉村振興2020田園報告——古厝村落:穿越與重生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傳統村落被譽為民間文化生態的「博物館」「活化石」,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行動「領跑」觀念不能「拉後腿」農村拆遷:國家統一改造一提到拆遷,很多人都感到頭疼。
  • 天津寶坻區大鐘莊鎮:各界人士助力鄉村振興認領稻田成榮譽村民
    通過食味米稻田認領創新實踐活動實現「五個一」:一是打造一個新品牌——國際知名食味米品牌,二是發展一個新產業——高端食味米產業,三是建好一個俱樂部——大米莊食味米鄉村休閒俱樂部,建成一個新農村——閃亮的大米莊現代化新型農村,五是探索一條新路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內涵發展的振興之路。
  • 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破題
    原標題: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破題 雲縣是2017年擬脫貧摘帽縣之一,通過決戰脫貧攻堅, 59個村3個鄉鎮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43%,農村發展的最大短板基本補齊,但整個縣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仍然較弱,農業產業化發展仍然滯後,鄉村治理仍然面臨不少問題。於是,摘帽之後,靠什麼來鞏固脫貧成效?靠什麼來推動「三農」工作?靠什麼來凝聚幹部群眾精氣神?
  • 設計點亮鄉村:鄉村美學如何賦能鄉村振興| 永江新村開村系列報導
    永江村全景鳥瞰   10月21日上午,一場以「設計點亮鄉村——鄉村美學如何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論壇在永江新村鄉村旅遊示範區的遊客中心舉行。 小隱建築事務所創始人潘友才 主題分享   永江村誕生於「鄉村振興」 背景下,用建築描繪出竹的意境,生長、衝破、新生,通過竹之意象,描繪出竹海特有的建築。
  • 洋縣黑米明目活血,萬年貢米享譽國內外,你更鍾意哪一種?
    產地居民常將其煮成粥、飯或做成黑米 八寶飯、黑米八寶羹、黑米糕點、黑米燉雞、黑米酒等,吃之無不味美可口, 風味獨特,滋補健體。2006年3月23日,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 準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傳說此米是西漢博望侯張選育出來的。早在漢景帝時,年輕的張賽 就勤奮好學,寒窗苦讀,企盼事業有成。
  • 美食+鄉創 看「風味蘆苞」的鄉村振興經
    12月11日-13日,一場「美食+鄉創」的盛宴——「味力三水 香聚蘆苞」三水中部片區鄉村振興之2020蘆苞腊味美食節(下稱腊味美食節),在佛山市三水區蘆苞溫泉度假村舉行。大地鄉創市集、廚王爭霸賽、十大名菜評選、廣佛漁文化論壇……傳統嶺南文化與潮流鄉創元素相互碰撞,在為腊味美食節注入了新活力的同時,也為蘆苞的鄉村振興路注入了新內涵。
  • 如何振興鄉村教育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宏偉目標,其中包括兩個與教育有關的目標:一是強調優先發展教育,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產業興旺、
  • 鄉村振興不能「等、靠、要」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省出臺了鄉村振興「21條措施」,初步搭建了「四梁八柱」。從明年開始,「三農」工作重心將由脫貧攻堅轉向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湖北如何幹?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推進城鎮化,擴大規模經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關於『十四五』規劃的建議,都將『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讓人振奮。」
  • 關於鄉村振興的幾點思考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 ...聯動民生 牽動振興|鄆城縣|生豬|鄉村振興|豬肉|豬場|母豬
    餐桌豬肉事關民生,生豬養殖更關係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打好百姓餐桌豬肉保衛戰,實現規模養殖產業化,鄆城縣在穩定現有生豬存欄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存量豬場產能和新建大型基地進行補欄擴養,讓「二師兄」成為了推動民生事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 旅遊如何激活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文化振興我們國內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現代鄉村文化振興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兩個誤區。認為只要多搞文化活動就是文化振興了許多地方村鎮在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工作中,建設鄉村大禮堂,搞文化下鄉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
  • 鄉村三種振興之道,兩種振興模式。這種後來居上。
    鄉村振興路徑除了特色產業項目振興、特色文化資源振興啥思路?機制創新,賦能鄉村振興,搭建承繼資源平臺,理清機制引鳳先行。人才池、資本池、資源池三池蓄水養魚。鄉村振興兩種模式,江浙模式和關中模式。各有啥招?
  • 人財物撤離,鄉村如何振興
    在這種條件下如何振興鄉村經濟。歷史告訴我們當時的國情是:國內缺少資金、科技落後,但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得不到充分的就業,而國際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卻與我國相反,有豐富的資金來源和高端的科技管理水平而勞動力稀缺,兩者具有較強的互補特性。
  •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提出:促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統籌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個方面,讓農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要引導更多資本、技術、人才向農業農村流動,加大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建設,提升「糧果畜菜」品牌效應,培育發展百萬元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加快構建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 鄉村振興2020田園報告——古厝村落:面子與裡子
    那麼,文化該怎樣穿越與重生?下一代的傳承何以潛移默化?今天我們接著來關注。目前,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推動,巨口鄉一批德才兼備的鄉賢陸續回鄉,出資出力出智,以實際行動助力古厝村落重生。走訪中記者發現,隨著巨口鄉文化振興的推動,感受田園生活的遊客日漸增多,他們多數以省內、周邊、短途為主。
  • 劉玄奇 | 探索鄉村振興的大本大源——從青年鄉村振興峰會到國仁鄉村振興論壇
    這在鄉村振興中非常重要」。接下來她重點推薦了農禾之家聯合多家單位共同發起的「百鄉工程」項目,以平臺方式集聚社會各界力量支持鄉村振興,楊團老師的激情與大願深深打動了我。像黑土麥田這樣不明本源的參與鄉村振興的機構還有多少呢?所以未來真的很有必要發起一場關於鄉村振興的大本大源的思考與探討。各家帶上自己的「看家本領」來次「華山論劍」。從另一個方面說,「秦玥飛事件」的出現也是一件好事。讓更多鄉村創客明白正本清源、謀定後動的重要性,減少資源、精力、情懷的浪費。
  • 「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該如何寫?
    汕頭將大力發展生態特色旅遊產業,推動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因而,汕頭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進新一輪城市化進程的著力點,計劃推進以人為本的城市化,走出具有汕頭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去年以來,汕頭推進「百村示範,千村整治」行動,汕頭市委更是給每個示範村補貼500萬元,以此充分調動起基層農村積極性。  汕頭應如何進一步落實新發展理念,謀劃好「鄉村振興」大文章?近日,汕頭市政協專題調研小組圍繞鄉村振興主題深入調研,積極建言獻策。
  • 文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新時代,在紅色革命精神的指引下,明塘村積極開展鄉村振興工作,緊緊抓住鄉村文化振興為切入點,在凸顯「綠色」文化、 「鄉愁」文化和「鄉賢」文化等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打造生態環境,凸顯「綠色」文化明塘村,位於徐聞縣新寮鎮圩2公裡處。村外,陽光鋪滿的田野上,遍布稻子、番薯。
  • 「十三五」海港答卷:推進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入畫來
    田野,孕育著豐收的希望;鄉村,正邁出鏗鏘的步伐……「十三五」以來,我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進農業結構深化調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在海港322平方公裡的沃土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畫卷全面展開,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