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寫文章科普一些挑戰傳統的育兒理念,譬如說,孩子多光腳走路更穩當,孩子玩得髒一點更健康,孩子要給他空間多探索……就總會有媽媽留言說: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不敢,因為一旦孩子磕著碰著生病了,全家人都會怪我沒帶好!
唉……帶娃媽媽背負得實在太多了,除了身體上的累,還有無窮無盡的責任和鍋。
如果你辛苦帶娃還有人挑毛病,可以把下面這篇甩給他!讓他知道這種指責是有多麼不要臉。
https://space.bilibili.com/601610959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6QQGwEHqzfo1ISfNB4zPw當媽媽帶孩子最委屈的時刻是什麼?不是最累最困的時候,而是孩子出了一點問題和意外,就被親近的人指責的時候。這句話對帶娃媽媽的殺傷力簡直無法估量,可以瞬間讓人憤怒值破表,自信心自尊心崩塌,恨不得當場吐血。我們永遠都不會指責一個人,「你怎麼連一個億都賺不到?」「你怎麼連100歲都活不到?」那是因為我們知道,小目標和一百歲,都是很難的事,做不到很正常,無從指責。所以,如果你指責一個媽媽「怎麼連個孩子都帶不好」,背後隱含的意思其實就是「帶娃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你當然要為此感到羞愧!問題是,為什麼會有人認為帶孩子很簡單呢?帶孩子從古到今也從來沒簡單過啊?從來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好嘛!
是24/7全天無休隨叫隨到模式簡單?還是餵奶拍咯換尿布哄睡無限循環模式簡單?一個只有幾斤重的小娃娃生下來,從一個完全沒有交流能力,完全沒有自理能力,並且時刻製造汙穢和巨大噪音的小怪獸,出落成一個懂道理能交流,能走會跑,能簡單自理,明白簡單社會規則的人模人樣的小傢伙,這麼一系列脫胎換骨的過程,你為什麼會覺得很容易呢?你怎麼不去和你媽說:你不就是把我帶大了嘛?那麼簡單的事情,有什麼了不起的!看你媽會不會扇你!所以……不知道為什麼,有一些人,往往是從來不帶孩子的人,認為小孩就是應該健康白胖,不哭不鬧,玩困了就睡,睡醒了猛吃,並且永遠保持這一完美狀態,一旦不符合這個「完美孩子」的標準,就會開始責怪帶孩子的人。你難道不知道,小孩子,尤其是小嬰兒,是這個世界上最自私,最不靠譜,最難以溝通的物種嗎!他們擁有巨大的好奇心探索欲並且自戀得一塌糊塗,以為自己可以分分鐘徵服全宇宙,卻匹配著一個極其脆弱的身體和非常差勁的行動能力。時時刻刻面對著這樣一個如此好玩,卻又充滿危險和挫敗的世界,小寶貝兒闖禍,哭鬧,出意外,發脾氣,那不是太正常了嘛,誰能打娘胎出來就穩穩噹噹彬彬有禮的呀?那不都得經過現實的一番修理,才能慢慢適應嗎?你不讓他哭讓他鬧,不讓他摔不讓他碰,他又怎麼能成長,怎麼能知道真實世界的模樣呢?至於生病,那就更加正常了,據統計,美國學齡前兒童平均一年要感冒發燒10次啊,平均一個多月就一次,那都是很正常的。發達國家那麼乾淨的環境,那麼好的醫療,依然不能保證孩子不生病,你憑什麼認為,你家孩子只要你照顧的仔細,就能不生病呢?我們要做的不是細緻周到的避免孩子不生病,而是要讓他們的免疫系統有機會鍛鍊和完善,最後能自行抵禦細菌和病毒,成為一個有強大免疫力的人。小朋友從小長大,就是要經歷磕磕絆絆,經歷小病小痛,這些事情雖然不好,卻無法避免,也沒必要試圖完全避免啊!你是養了個娃,又不是製造個機器人,什麼都要標準化的!
3、默認當媽媽就沒資格犯錯誤,帶好是應該的,帶不好就是罪過退一萬步,就算帶孩子這件事很容易,就算孩子哭了傷了病了都是我當媽媽的失誤,但是我當媽媽的也不是神仙,也是普通的平凡人,難道當媽媽的失誤就不能原諒嗎?誰還沒有個判斷失誤的時候?誰還沒有個神經鬆懈的時候?你打個遊戲還要死好幾次才能通關,養個花鳥蟲魚都不一定能成功,我把一個活生生的娃從小養那麼大難道就沒資格犯個小錯嘛?我做的好的時候,誰也沒說我一句好,犯了個錯誤,就全都撲上來指責,我當了媽是欠了全世界人嗎?這到底是什麼道理?
不就是欺負當媽媽的心疼孩子,捨不得扔下給你帶帶看嘛!所以,這三個隱藏邏輯真是混蛋之極,到底是有多惡毒才會這麼指責當媽媽的?說這種話的人無非是搶佔了一個道德制高點,借著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既凸顯自己有見識有水平,又表達了對孩子無限的愛護和關心,他什麼都不用做,只需要動動嘴皮子,就能刷到足量足量的存在感,簡直不要太爽啊!越是沒怎麼帶過孩子,沒什麼存在感的人,越是愛說這種話來噁心別人。那些真真實實帶過孩子的人,其實會感同身受,對媽媽的失誤有更多的諒解,正因為他知道帶孩子有多不容易,反而不會求全責備。其實,
我們應該重新定義一下,什麼叫做「沒帶好孩子」。聖經裡不是有一個著名的小故事嘛:一群人抓住一個通姦的女人,帶到耶穌面前,說要按律用石頭把她砸死。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沒有罪的,就可以砸她了。結果最後這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個接一個全都默不作聲的走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當你想要給一個人「定罪」的時候,先要想想自己有沒有那個資格。想想如果這件事由你來做,你會做得更好嗎?他犯的錯誤,你能保證你永遠不會犯嗎?如果你從來不曾體驗過當媽媽的工作,那更是請你把嘴縫死!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你行你上,不行別BB),這是帶娃基本法好嘛!再退一萬步講,就算哪個新手爸媽,真的做了特別不靠譜的事情,用"指責"這種方式,也並不能讓他們進步,反而會引起激烈的反彈——要麼狡辯:根本就不是我的錯,明明就是blabla導致的!遇到了攻擊,那不反抗多慫啊!不積極反抗也要消極反抗啊!所以啊,
指責,這件事雖然痛快得不要不要的,卻只能把關係鬧僵,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解決問題,避免怎麼讓這件事在未來少發生或者不發生,比道德批判,橫加指責,要難得多了!也更有建設性的多!既能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不傷面子傷感情,那才是提意見的智慧呢!別的不說,至少為了孩子做個榜樣是吧:爸爸媽媽是如何才能有效溝通的。爸爸在床上靠著玩手機,三歲左右的孩子坐在床上自己玩,不知怎麼沒玩好把自己玩摔掉地上了,這孩子沒哭沒喊,跑到爸爸那兒上去就一巴掌,一邊打一邊喊:「你怎麼看孩子的!」整個場景真是栩栩如生,我真的一點都不懷疑這個段子的真實性。但是
指責是一把利刃,傷害你的家人,教會你的孩子推卸責任。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和諧,
當看到帶娃的那個人做得不如你想像中那麼的時候,管住你的嘴巴,多幫忙,少提意見,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責!相關推薦:教會你的孩子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