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航空工業發展速度飛快,取得的成績在國際社會有目共睹,唯獨在航空發動機這項技術上一直處於劣勢,包括殲-20在內的許多國產飛機都使用了進口發動機。尤其是大型民用客機使用的航空發動機,在三年前全部依賴從國外進口直到國產民用客機C919才改變這一現象,揭開中國航空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C919數據還沒有達到國際上通用大型寬體客機,雙通道、載客300人左右、起重超過200噸的標準。之後與俄羅斯合作開發的CR929寬體客機,正式達到大型客機的標準,性能可以媲美波音787-9,航程達到12000公裡左右,客艙採用雙通道布局可容納280座,最大起飛重量在230噸左右。因此也需要性能更加出色的航空發動機,有羅羅的瑞達7000、俄羅斯的PD35、國產長江-2000三款航空發動機,進入備選名單。
近幾年中國由於發展速度在不斷加快,綜合國力也處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之中,國際地位以及話語權與日俱增。前段時間,國產航空發動機研發工作也接連取得突破,國產長江2000渦扇發動機的核心機C2XC-101首次點火成功, 後續測試中更是達到100.6%的轉速,測試期間核心機表現穩定,無喘振、超溫以及振動等異常情況發生。這代表著我國大飛機即將擺脫國外航空發動機技術限制,打造出純國產的空中力量。
C2XC-101核心機,發動機所有的部件設計都圍繞著核心機展開,是支撐整個航空發動機運作的核心,由高壓壓氣機、高壓渦輪和燃燒室等組成。它的存在直接決定整個發動機的性能一旦核心機研製成功,可以在它基礎,研製出多種不同用途的航空發動機。像在CFM56核心機的基礎上發展得來的渦扇10「太行」系列發動機之外,還擴展出運-20、國產驅逐艦、民用發電項目的核心動力系統。
所以我國長江2000渦扇發動機取得成功,不只是大型民用飛機擁有國產動力那麼簡單,這個科研成果還會擴散到軍用飛機、艦艇、包括航母在內多個領域的動力技術革新。搭載長江-2000的CR929大型民用客機,預計會在未來五年內完成所有調試工作,投入到實際使用當中。未來勢必會運用到比運-20噸位更大的戰略運輸機、空中預警機等的設計當中,自力更生才能不受限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