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德倩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不會過去」,今年這道由兩句銘文構成的高考作文題,學子究竟如何發揮?昨天,語文閱卷組專家透露,本市高考作文一類卷所佔比例與往年相比,未有較大起伏,無一滿分,但不乏佳作。
「古風」作者一手好字
今年有考生以「逝恆辯」為題,用文言文寫作。對於這篇「古風」作文,閱卷老師評價較高:不僅字詞、典故用得不錯,更重要的是,文章立意較高、邏輯層層推進,可算形神交融。老師笑著說:「我對卷面上黑色水筆寫出的一手行書,尤為印象深刻。多年閱卷下來,發現作文寫得好的,往往字也漂亮。」
據了解,早在十多年前,本市就有文言文高手在高考中嶄露頭角,並獲得高分。在1999年就有一位考生用文言文寫作,文字順暢,許多閱卷老師連呼「不容易」,於是得了滿分。此後,上海高考作文時有此類佳作出現,本市教育部門對此的態度是:不鼓勵,但持保護態度,防止考生過度重視文章表現形式,賣弄文字而忽視了立意。
「將相和」、魯迅雜文均入文
市教育考試院此前公布作文命題思路:「今年給出的材料思辨性更強,寫作的範圍更廣,無論是縱向挖掘還是橫向開拓,都給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寬的發揮空間。」閱卷中發現,考生文章裡議論文、散文、記敘文等文體各有佳作,對兩句銘文的解讀更是「各顯神通」。例如,有考生以魯迅雜文《為了忘卻的紀念》入文,談自己對其中「忘卻」和「紀念」的解讀。還有考生舉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故事為例,提出個人恩怨事小,家國才是大義。
有一位閱卷老師對一篇記敘文記憶猶新。該文題目是《葬》,以平實的語言記錄了安葬爺爺的前後,字裡行間流露出對生命的認識。這位閱卷老師坦言:「今年題目考的是考生對事物的辨析思考,寫議論文相對較容易,因為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而記敘文則更考驗學生的筆力。」
滿分作文「一口氣差不得」
據了解,2011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未現滿分卷,僅有幾篇作文獲得69分(滿分為70分)。這已經是上海高考連續第三年沒有出現滿分作文。閱卷專家指出,文章要得滿分,在立意、結構、語言上都有很高的要求,「一口氣差不得」。
例如,有考生這樣寫道:世博會、奧運會都會過去,不應該讓成就、榮譽成為負擔;與此同時,也有些東西不會過去,如世博經驗、城市文明的進步等。考生筆鋒一轉,「現實中,恰恰是不應該過去的正在過去,比如文明禮貌悄悄逝去」,從而警示人們「不應該讓不該過去的過去了」。閱卷老師對這篇作文頗為讚賞,遺憾的是,文中出現了三個錯別字,被扣掉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