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賣高考滿分作文可以,但不能侵犯考生著作權

2020-12-16 透過心眼觀社會

在購書網站上搜索「高考滿分作文」關鍵詞,會立即彈出2.8萬多個相關結果,其中不乏「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記者隨機點擊其中一件商品,裡面的產品介紹顯示:「本書由全國高考作文閱卷名師傾力打造,為全國30餘個考區考生滿分作文精粹。」記者觀察發現,標榜「高考滿分作文」的書籍,價格從10元到1400元不等,出版社的來路遍布全國各地。與其他專業類書籍不同,「高考滿分作文」更受大眾歡迎。隨機點開一款書籍,好評率大都在90%以上。

其實,每年高考結束後,「高考滿分作文」都會成為一門生意,有出版機構出版、兜售。出版機構利用人們對高考作文的焦慮心理,把「高考滿分作文」當成一門生意,出版、售賣、炒作「高考滿分作文」,這本身並無不可,能夠滿足廣大中學語文老師和中學生對學習、研究「高考滿分作文」的需求,畢竟高考語文作文的分值佔據高考語文科目比例很大。實際上,出版、售賣「高考滿分作文」關鍵是不能侵權,必須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進行。

首先,出版「高考滿分作文」不能侵犯高考考生著作權。高考作文雖然是應試作文,但「高考滿分作文」等高考作文符合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考生本人享有發表權、署名權、獲得報酬權等著作權,出版機構必須尊重考生的著作權。而且,高考作文不具有公益性,出版機構出版、兜售「高考滿分作文」,跟出版、兜售教輔資料沒有本質性區別,既不是「為個人學習研究」,也不是「為教學或科研使用」,不屬於合理使用情形,完全是一種追逐經濟利益的商業行為。換言之,出版機構出版、兜售「高考滿分作文」必須尊重考生的著作權,要獲得高考考生本人授權或發布「高考滿分作文」範文的教育主管部門授權、許可,並要向考生支付稿酬等。

其次,出版「高考滿分作文」的文章來源、程序要合法,不能以不正當手段獲取「高考滿分作文」。高考作文不同於個人創作,具有保密性,個人不得對外公開。出版機構出版的「高考滿分作文」必須是經過合法渠道獲得,應當僅限於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對社會公開的高考作文範文。出版機構不能為了搶速度,在第一時間出版、上市,選擇通過私底下從高考閱卷老師手中購買獲得「高考滿分作文」信息。

再者,售賣「高考滿分作文」不能玩虛假宣傳,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既然是號稱「高考滿分作文」,那麼就必須真的是「高考滿分作文」。如果圖書中的「高考滿分作文」並非是真正的「高考滿分作文」,而是用「下水文」冒充,那麼就是一種虛假宣傳,是對消費者的欺詐,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總之,「高考滿分作文」可以出版,前提是合法合規。

相關焦點

  • 售賣高考滿分作文,滿足中學生需求,咋就不行?
    屁民覺得,出版、售賣「高考滿分作文」關鍵是不能侵權,只要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那麼就OK,媒體就沒有必要吐槽、批判出版、售賣「高考滿分作文」。 首先,出版「高考滿分作文」不能侵犯高考考生著作權。
  • 不可忽略高考滿分作文版權
    作文可否發表,考生有權拍板  應該說,高考滿分作文隨著高考成績公布而公之於眾,是件好事,一來可展示考生文採,二來可為其他考生提供借鑑。事實上,不論是誰,未經考生或者法定監護人即其家長的同意,擅自公布高考滿分作文,都侵犯考生的發表權。公布高考滿分作文的機構,應向使用者提供考生的所在學校和考生姓名,並有義務提醒使用者遵守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刊發、傳播高考作文的媒體也應尊重考生依法享有的著作權。現實生活中,這第一道關把不好,是造成高考作文均無作者署名現象和被其他媒體肆意刊發、轉載、傳播的主要原因。
  • 高考滿分作文系剽竊作品引發維護著作權新問題
    2004-06-27 11:21:3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王亦君 徐林正   《微型小說選刊》是學生課外讀物   今年重慶高考考生的滿分作文
  • 不可忽略高考滿分作文版權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隨著各地高考閱卷工作的結束,高考滿分作文逐漸揭去神秘面紗,被許多報刊和網絡媒體披露,開始進入公眾視野。但媒體在競相刊發高考滿分作文時,卻忽略了對其公布、發表、轉載、出版、傳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版權問題。  作文可否發表,考生有權拍板  應該說,高考滿分作文隨著高考成績公布而公之於眾,是件好事,一來可展示考生文採,二來可為其他考生提供借鑑。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刷屏,不要忽視版權問題
    高考作文出現在網絡上的情況數見不鮮,其實,近些年來,冠以「高考滿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的彙編書籍充斥在線上線下的圖書市場中,這些署名多為「某省考生」「佚名」的作品,不少存在未經原作者同意便發表的問題。
  • 聊聊與高考有關的版權問題 滿分高考作文選集侵權嗎
    對照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滿分作文的標準至少是「內容充實」「感情真摯」「語言流暢」「深刻豐富」「有文採」和「有創意」。顯然,滿分作文完全可以構成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那麼,形形色色的教輔用書未經滿分作文考生同意刊載他們的作品並進行商業贏利,將會侵犯作者哪些權利呢?   A.發表權。
  • 「2020滿分作文」書籍靠譜嗎?記者調查高考滿分作文產業鏈
    8月17日消息,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  有網友向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
  • 高考剛結束,「滿分作文」就上市?媒體揭秘背後產業鏈
    @齊魯晚報 8月17日消息,高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關於高考的話題還遠遠沒有結束。每年高考一落幕,滿分作文就會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樣的文章才能得滿分,這對老師和學生有著無限誘惑。正因如此,每年都會有出版社抓住需求,結集出版「高考滿分作文」。有網友向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背後有哪些產業鏈?記者進行了調查。
  • 高考剛結束,「滿分作文」就上市了?調查揭秘背後產業鏈
    有網友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反映,高考剛結束,就有商家開始售賣「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這些作文從哪來,合規嗎?背後有哪些產業鏈?記者進行了調查。記者隨機點擊其中一件商品,裡面的產品介紹顯示:「本書由全國高考作文閱卷名師傾力打造,為全國30餘個考區考生滿分作文精粹。」記者觀察發現,標榜「高考滿分作文」的書籍,價格從10元到1400元不等,出版社的來路遍布全國各地。與其他專業類書籍不同,「高考滿分作文」更受大眾歡迎。隨機點開一款書籍,好評率大都在90%以上。
  • 高考滿分作文可不可以模仿
    是啊,作文難,作文難提分,作文更難得高分。這是大家公認的,也是所有考生的通病。可是,如果提到有人在高考中作文得了滿分,你是什麼感覺呢?這要什麼樣的考試生才能作文滿分呢,說神仙一點也不為過,至少普通人看他的眼光是崇拜的,是有點不敢相信的。
  • 高考滿分作文滿天飛,不算假新聞?
    原標題:高考滿分作文滿天飛,不算假新聞? 媒體對於高考的關注,歷來是分批次的。高考之前關注送考,高考之中關注作文,高考完了關注作弊,分數出來了關注高考狀元,最後以關注高考錄取結束。現在是空當期,分數線還沒出來,於是大家關注高考滿分作文。
  • 高考「滿分作文」上市,背後暗藏「產業鏈」
    你有沒有發現,每年高考一結束,沒多久「滿分作文」就上市了,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出版社好快啊,殊不知,這背後是我們難以想像的「產業鏈」。高考狀元有很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還是被人們忘記了,而高考滿分作文卻久久難以忘懷,不管是辭藻華麗,還是鏗鏘有力,滿分作文看上去比高考狀元更有含金量。但是,滿分作文被很多人認為是造假,卻是為何?
  • 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老師被調查 高考滿分作文備受爭議
    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老師被調查日前,網上流傳今年我省高考評卷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引發網民熱議。為做好每年的高考評卷工作,我省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製定了《評卷工作細則》與《評卷教師工作規則》。經調查,今年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但作為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的陳建新老師在評卷結束後未經允許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了評卷工作紀律。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組長被停職,滿分作文可以模仿嗎?
    在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個話題上,再次引起熱議,箭頭直接指向了閱卷組的組長。我們可以先看下這篇文章。  這個標題本身就可以被視為一種對自由的理想而虛幻的生活方式,它也可以被視為逃避現實,遠離生活和自我迴避的狀態。    作為評卷組組長的陳先生,在閱卷後私自透露考生的作文和閱卷細節,嚴重違反了閱卷工作紀律。當事人已被停職。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塵埃落定,網友:我更關心考生的高考分數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塵埃落定,網友:我更關心考生的高考分數。在輿論的渲染下,浙江考試院最終做出了「停止參加有關考試活動,其他問題進一步調查」的決定,算是暫時給這個「滿分作文」事件暫時劃了一個休止符號,暫時滿足了民眾的某種心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北大教授:高考不能鼓勵這類文風
    來源標題:浙江晦澀高考作文得滿分 專家:不鼓勵這樣的文風 針對近日引發熱議的浙江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8月4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張頤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考生的知識積累值得肯定,但有「掉書袋」之嫌,不適合作為高考滿分作文進行推廣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爭議,作文不能以「看不懂」為榮
    近幾年來,從來沒有哪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引起這麼大的爭議!浙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一經面世,毀譽參半,專家說如何如何好,老百姓可不買帳。麥田老師一直以來專注於作文研究,這篇作文也反覆閱讀了,覺得打滿分過分了,但是也不至於打39分,如果我是閱卷老師,給48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事件折射出這個問題
    這有兩方面問題,一方面,高考閱卷老師眾多,這些老師會執行基本一致的閱卷標準,但口味並不一致,這篇滿分作文最初兩名老師的評分相差很大,已經說明這一點。另一方面,每年的高考滿分作文一個省不只一篇,而是有幾十篇甚至上百篇,滿分作文的風格各異,考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借鑑,而不是所有考生按照一個模式寫。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對廣東考生有何啟發?
    以上語句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首段。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教授點評文章稱「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稱,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
  • 這種滿分作文,是對萬千考生的不公
    所以可以說,這篇高考滿分作文,這位評分組領導其實已經是在用自己的評語,狠狠地打了自己的臉。還有,這位評分組領導還在評語的最後一段說了一句話,更是讓人哭笑不得。你都把這篇文章評為滿分作文了,憑什麼不能讓其他同學模仿這篇文章進行寫作呢?你夠膽給這篇作文滿分,而且還夠膽把這篇放到媒體上,還自己親自點評大肆吹捧此文,這不就是在告訴其他學生,這篇文章就是範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