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是現在汽車市場上的佼佼者了,受到人們的喜愛,所以慢慢的隨著電動汽車的逐漸普及,大家在選購電動汽車時,普遍關心一個問題:車充一次電,可以跑多少公裡,也就是續航能力幾何。
其實很多關於新能源汽車維修的問題都可以在「優能工程師」上找到解決辦法,這是一個集合了多種教學模式的全能型公眾號,非常適合在線學習,提高就業能力。
在說續航裡程之前,要先來了解一個專業詞語:工況!無論任何的續航裡程,都是在一定工況條件下跑出來的數值。工況,是指動力設備在一定條件下的工作狀況,即各個參數之間的相互關係。
通俗來說,就是車主駕駛車輛,無論是跑高速還是在市區,一路暢通還是擁堵加上經常等待紅綠燈,天熱了開冷風、天氣冷了開熱風,像車速、路況、是否開空調等這些會導致續航裡程發生變化的因素,專業術語就稱之為「工況」。
了解了工況,接下來開始正式說續航續航裡程的問題。首先是經常被車企拿來做宣傳的最大續航裡程,現在國內大多是電動車的續航基本上都在300-500公裡之間。不過有些車型雖然寫著續航300多公裡,結果跑不到200公裡就需要充電。不要以為這是車企騙人,這只是計算標準不同而已。
電動汽車有兩個續航裡程數值,一個稱為綜合續航裡程,另一個稱為等速續航裡程(也可稱為最大續航裡程)。這兩種續航裡程數值是根據不同的工況測試環境而來。綜合續航裡程,其測試條件更貼近日常的駕駛環境。
等速續航裡程(最大續航裡程)則是在一種理想測試環境,路況條件非常適宜駕車,車速保持60km/h,不考慮天氣等外在條件。正常情況下,一輛電動汽車的綜合續航裡程區間大概佔到等速續航裡程的60%-80%左右。
目前,國際上對於綜合工況有三種判斷標準,分別為EPA標準、JC08標準以及NEDC標準。
EPA全稱為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由美國環保署制定。EPA標準包括4種工況循環:市區工況、高速工況、高速加速工況和能耗相對較高的空調工況。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加拿大以及南美等國家使用的都是這個標準。
JC08是日本特立獨行的測試標準,基本上在全球範圍內只有日本在使用。但是其測試標準借鑑了EPA中複雜多變的工況設計,模擬了車輛在擁堵城市中的行駛狀態:頻繁加速、減速,包括怠速狀態。
NEDC全稱為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是歐洲的續航測試工況標準,我國和澳大利亞也採用這種續航測試標準。該測試標準包含2種工況,一種是車速相對較低的市區工況,另一種是車速相對高一些的郊區工況,4個市區工況循環和1個郊區工況循環組成了完整的NEDC測試循環。
NEDC測試會在市區內模擬反覆加速、減速、遇紅綠燈等狀況,市郊則模擬一路暢通,測試大約20分鐘,然後算出綜合續航裡程。不過,國內的綜合工況測試一般都只是採用市區循環進行實驗,而真正考驗續航的是暢通時的高速行駛。這也就是說,國內的測試會比NEDC更寬鬆一些。
影響電動汽車續航的因素
1、充電設備
就跟家用電器一樣,充電設備的好壞與否將會影響到電動汽車電池的能量補充及輸出,進而影響到續航裡程。
【建議】選購車輛之前,了解清楚車輛對充電設備的要求,避免因充電導致車輛續航能力出現問題。
2、胎壓
與汽油車一樣,胎壓低會增加輪胎的滾動阻力和側向轉向阻力,使得車輛的電量快速消耗,影響續航裡程。
【建議】注意車輛胎壓監測,並依照規定胎壓範圍進行充、放氣。
3、車輛超載
也是和汽油車同理,電動汽車超重載物,無疑增加了車輛自重,造成電池輸出加大,使得電量消耗加快,必然導致續航裡程降低。
【建議】尊法守規,請勿超載。
4、急停、急起
急停或急起,意味著在極短時間內啟動電動機,並為此消耗掉更多電能,這也會縮短電動機的使用壽命。
【建議】電動汽車啟動後,應當勻速慢行一段距離後再提速,電動汽車也同樣需要熱車,在駕車時,控制好車速,讓電池保持平穩工作狀態,才能保證續航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