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很多人都疑惑的漢字謎團:「蕭」和「肖」到底是一個姓氏嗎?我身邊有很多姓肖的朋友,記得他們上學的時候都寫這個「肖」。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在後來寫名字的時候慢慢的又換成了這個「蕭」。有的時候連我的姓肖的朋友也說不明白。今天我們就從漢字的角度來解開這個疑惑。
漢字「蕭」背後的文化。
蕭,上下結構。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一個嚴肅的肅。有草字頭,本意肯定與植物有關。而漢字肅,含有千針萬孔、孔眼密布的意思。兩個部分聯合起來,本意就是一種葉子有密密麻麻小孔狀的草本植物,書中說專指的是:艾蒿這種植物。《說文解字》中說:蕭,艾蒿也。
蕭,在古代歷史上來說它指的一個國家-蕭國。春秋時期是宋國的一個附屬國家,最後被 楚國滅了。就是現在安徽省的蕭縣。
蕭,在文學作品中被廣泛用作形容詞。
蕭字,在現在很多文學作品中被廣泛的當作形容詞使用。比如詞語蕭條、蕭瑟:形容風吹樹葉的聲音,形容環境冷清、悽涼。還記得宋代葉紹翁的作品嗎?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說的是瑟瑟的秋風吹動著無情的梧桐樹葉,送來陣陣的寒意,江上秋風吹來,不禁思念自己的家鄉。而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成語叫:禍起蕭牆。蕭薔指的是牆體的內部。這個成語說的是,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也比喻身邊的人帶來災禍。
漢字「肖」的解讀:
它有兩個讀音一個讀xiào ,一個讀xiāo。把肖字分解一下來看,上面好像是一個「小」,下面一個月字旁。它是個形聲字,發小音。下面的月指的是肉,表示人的肉體或相貌相似。《說文》中說「肖,骨肉相似也。所以,肖」本義是相似,相像。
肖,除了當做姓氏外,其他都讀xiào
如果一個子女對待老人不孝順,也會用「不肖」這個詞語來形容。這裡的不肖說的是思想與肉體對不起來,不成材,不正派,看著像個人似的,對待老人確實另外一個態度。在這裡特別跟大家說明一點。肖字,除了當作姓氏外,其他一律讀四聲。比如:我們經常讀錯的一個詞語:肖像。應該是肖xiào像(四聲)。而不是肖xiāo像。還有十二生肖xiào,而不是一聲xiāo
蕭和肖的區別?
作為姓氏,「蕭」和「肖」是一樣嗎?很多人都認為是一樣的,誤認為蕭是繁體的肖,其實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
首先說一下,這兩個字還真不是一個字。說的直白一點。蕭大於肖,蕭是肖的前輩。蕭姓最早起源可追溯於夏朝和西周時期,流傳最多的一種說法是蕭姓出自子姓,說周代宋國微子啟後裔大心因為戰事有功,被分封於蕭國,大心也成為了蕭國的國君。宣公十二年,蕭為楚所滅,大心子孫復國未得,遂以國為氏,稱蕭姓。
而漢字「肖」,被當做姓氏來講,是發生在上個世紀50年代左右,我國進行漢字簡化改革方案,很多人誤認為肖是蕭的簡體字,直接把蕭姓改為肖姓。因為當時還沒有電腦計算機,所以在登記戶口本、身份證,工作者,入學證明時,直接就寫成了肖。到了70年代漢字二次簡化之後,作為姓氏「肖」代「蕭」的情況就更普遍了。直到80年代這個方案才廢止。但大量蕭姓人的戶口簿、身份證上,都已經變成了「肖」。原本是肖只要一個讀音,讀四聲,現在由於一些特殊屬性,又多了一個一聲的「肖」。
結束語: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每個漢字的產生背後都有一段精彩文化呈現。珍惜漢字給我們帶來的精神果實,讓我們一起做一名漢字文化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