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是抽象思維能力

2021-02-19 智聯招聘

由於職業原因,我經常收到諮詢工作方面的問題,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人在職場,你認為什麼能力最重要?

 

我的回答很簡單:抽象思維能力。

 

抽象思維看似虛無縹緲,卻是支配我們行為的源動力。如果把職場比作一本書,那麼思維方式就是序言和目錄,它支配著你的工作模式,決定了你的職業生涯該如何書寫。

 

分享一項很有意思的算法:本科生需要用三個月的薪資收入能收回教育學費的投資,而中職人才對工作技能提升的投資則更能立竿見影得到回報,一個半月就收回來了。

 

看上去本科生吃了虧,但時間往後拉長,他們前期的學習投入開始逐漸產生效用,回報也逐年變得豐厚。換句話說,在價值變現方面,中職人群見效快但不長遠,本科人群見效慢但後勁足。

 

通過進一步研究,我們發現學歷只是表象,兩個群體最核心的能力差異,恰恰在於抽象思維能力。

 

2017年,智聯招聘曾針對44萬名應屆生進行了一項職業通用能力測試(NET)測試,測試對象來自全國16個省市的200所高校,包括從中專到博士等各學歷階段的學生,覆蓋12個學科專業。測試結果顯示:

 

大專、中專及以下學歷人才雖然在創新能力上與本科、碩士及以上人才並未表現出明顯差異,但在言語理解、數理應用、邏輯推理、問題解決等方面的能力得分相對較低。

中國有世界最大的職業教育群體,總量高達1500萬人,對其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重要,而且緊迫。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關係著終身學習和技能迭代的基礎,它將潛移默化決定人的一生,而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提起「抽象思維」這四個字,大家並不陌生,但總覺得很遙遠,其實不然。我們小時候的數學課,就是抽象思維運用的集散地。每一個定理,每一條公式都是抽象思維的體現。它的強大之處在於只要你掌握了加法運算規則,即便從未計算過1+1,也能自信說出正確答案。工作也是如此。目前政府正著力促進職業教育從技能教育向技術教育轉變,包括物聯網、編程開發等專業前景將會非常廣闊。抽象思維的熟練運用,是進入這些行業的敲門磚,是中職人群從普通技工向高級工程師躍進的重要跳板,這也是抽象思維的現實意義所在。抽象思維能力強的人,在學生時代常被誇會「舉一反三」、「一點就透」;畢業進入工作崗位後,也會給領導和同事留下做事有條不紊、善於總結勤於思考的良好印象。和這種人相處,你會驚奇地發現同樣是3MB的信息,你只看到了3MB,他卻能經過思考推導出30MB的信息,並把它熟練應用在解決300MB的問題上。前兩年刷屏電影《頭號玩家》中,普通人只能成為遊戲玩家,而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成為遊戲的設計者。電影情節固然有誇張化的藝術處理,但在可預見的未來,諸如AI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衍生產品將會逐漸普及。同電影一樣,多數人只能成為產品的使用者,而只有少數人才能成為工具的創造者,其中的天壤之別,想必大家一目了然。抽象思維能力強的人,很顯然將更容易在未來的職場層級中,獲得更高的位置。可以說,抽象思維能力是授人以漁的「漁」,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宗」。那麼,如何挖掘並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呢?有三個簡單方法:面對同樣的事物,我們每個人看到的東西是不同的。小說家看見故事,藝術家看見美,而抽象思維強的人,看見的是本質。想要達到這種境界,知識儲備必不可少,才能犀利老道地觀察到問題本質。那我們平常該如何積累呢,一是「讀書」,二是「讀人」。「讀書」可以輕易竊取作者眼中的世界、思維方式,從而拓寬自己的視野;至於「讀人」,則是通過雙向溝通,吸收別人的觀點和見聞來豐富自己。讀得多了,你自然看到的比別人多,思考得比別人深。對於抽象思維的訓練,不能止步於觀察,我們還必須提煉出言簡意賅的抽象規律。乍一看高深,實際並不難。舉個有趣的例子,很多父輩都有節約的習慣,即便我們給家裡打錢,父母通常也只會存起來,捨不得用來改善生活。但如果你給家裡寄5000元購物卡,告知父母只有一個月有效期,花不完則作廢,他們就會立刻變身月光族。方法很聰明,但稍安勿躁,我們再進一步用抽象思維仔細思考,看看能提煉出什麼:父母的行為看似有180度大轉彎,但內核實際上是不變的——害怕浪費。之前是捨不得花錢怕浪費,後來是怕購物卡作廢造成浪費。這個方法之所以有效,正是抓住了父母「怕浪費」這一痛點,並對其進行精準打擊。於是我們可以提煉出以下定律,勸服別人需兩步:1.換位思考挖掘對方痛點;2.圍繞痛點進行勸服更易成功。至此,我們已經提煉出了事件背後的抽象邏輯,接下來,讓我們試試效果吧。抽象思維的神奇之處,在於你可以把提煉出的定律運用在不同場景中,它不僅能促使父母花錢改善生活,也能在商業談判中大展拳腳。讓我們來看看真實案例:Echo之前在一家軟體公司任職,年初參加了一次電商後臺系統開發的商業競標。Echo所在公司的報價高出競爭對手20%,根本不佔優勢。在競標進入尾聲的關鍵時刻,Echo決定試試挖掘痛點思維方式:換位思考,電商後臺系統開發最大的痛點不是花錢多少,而是系統可靠性。如果系統出現故障導致崩潰或宕機,客戶是絕對無法接受的。於是Echo轉換思路,他不再嘗試與其它競爭對手展開價格戰,而是轉而向客戶強調,自己所在公司嚴謹的開發流程和完善的品質管控,一定能確保系統在客流量激增的情況下也保持良好的可靠性。果不其然,他的策略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公司順利中標。同樣的套路,同樣以痛點為突破口,卻能搞定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是不是很神奇?我們回過頭來進行復盤,不難看出,抽象思維的強大之處在於它提煉出的規律相當於一株樹幹,向上可以生長出不同方向的無數枝葉,應用在各個領域。父母花錢的問題可以解決,商業談判的問題也可以解決,二者看似毫不相干,卻從相同的樹幹中吸取養分,運用相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這就是「舉一反三」的核心思想,也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底層邏輯,這就是抽象思維的驚人能量——它從普通的事物中尋找規律,提煉規律,並用其解決所有相似或甚至看似不相干的問題。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道至簡。抽象思維,就是這個複雜的世界中化繁為簡的最佳答案,而以抽象思維為代表的綜合素質,則是我們從技能向技術、從重複向創造、從低端勞動向高端事業跨越的最佳途徑。職場是個大花園,播什麼種子開什麼花。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測測職場花房裡,你是哪一朵?

相關焦點

  • 真正的高手,都具備高度抽象能力
    因為抽象能力。在之前的《編程究竟難在哪?》,我們談過編程思維,其實就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過程,它由分解—識別模式—抽象—算法四個步驟組成。因為抽象能力。在之前的《編程究竟難在哪?》,我們談過編程思維,其實就是「理解問題——找出路徑」的思維過程,它由分解—識別模式—抽象—算法四個步驟組成。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從來不是能力!
    坦白講,在他剛創業那會兒,周圍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壓根兒並不認為他能做到多大,也不覺得他有什麼超出常人的能力。可直到前天,我和他進行了3個小時的談話後,才發現我倆之間的差距,已不是10倍而已。首先,這種差距體現在了事業的格局上。
  • 數學思維--真正拉開數學水平差距的根本
    04數學思維菜市場裡的小販計算很快,但我們不會說他們數學好,為什麼?因為數學不只是運算,而數學思想的本質就是數學思維。那到底什麼叫做數學思維呢?數學思維也就是人們通常所指的數學思維能力,即能夠用數學的觀點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轉化與化歸,從一般到特殊、特殊到一般,函數/映射的思想等等。我國初、高中數學教學課程標準中都明確指出,思維能力主要是指: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基礎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目的。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是你的第一份工資
    我們經常認為更要關注工作中積累的資源、鍛鍊的能力、做的事情的價值等等。但其實,薪水的高低往往恰是這些方面的市場定價。這段話的潛臺詞,如果你的第一份薪水不高,幾種可能:第一,個人能力與商業價值不符,說白了,企業覺得你不值這個價,或者說你所在的職位和崗位只有這個數,沒有更好的上升通道。
  • 益智思維 | 真正拉開你孩子與同齡人的差距,是自學能力
    只要離開了學校,在人一生絕大多數的時間中,學習是要靠自己獨立完成的——通過自己的資料搜集、分析、鑽研,攻破一個個知識盲點,這是身為一個不斷思索、不斷進步的人所應具備的根本能力。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什麼樣的行為呢?
  • 職場能力提升寶典!3種思維讓你迅速拉開與他人差距,越來越優秀
    員工A是典型的學生思維,悶頭做事,最後交卷。而員工B是職場思維,及時匯報,及時反饋修正,以達到雙方滿意的結果。職場與學校不一樣,很多人剛進職場幾年就已經連接跳級,把身邊同齡人甩出一大截。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於思維差距。作為職場人,究竟應該具備哪幾種思維方式?
  •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
    北大教授: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種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不好的,有的高考考上了重點大學,有的卻只能上一個普通專科,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和學生的智商有很大關係,其實,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也是很極端的,北大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就提到過,學生學習的好壞,智商佔一定的比例,但最重要的是這三方面能力。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並不是高考成績單,而是你的選擇……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分數不佳,面臨重新規劃自己人生之路的選擇。雖說高考是一次比較重要的命運轉折機會,但並不代表人生的高度及未來的成就。校企合作單位行政總廚進校園可以說,真正拉開人生差距,決定人生命運的並不是高考成績,而是高考之後你的選擇與努力
  • 揭秘|編程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
    抽象思維能力強的人,在學生時代常被誇會「舉一反三」、「一點就透」;畢業進入工作崗位後,也會給領導和同事留下做事有條不紊、善於總結勤於思考的良好印象。很顯然,抽象思維能力強的人更容易在未來的職場層級中,獲得更高的位置。可以說,抽象思維能力是授人以漁的「漁」,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宗」。那麼,如何挖掘並培養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呢?
  •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
    清華教授: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真正原因不是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學期間學生難免會形成較大差距,很多人把這個原因歸結到了智商的問題上,這是一個十分片面且偏激的想法,智商在學習中只起到很小的作用,清華教授在一次的演講中就明確指出
  • 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IQ和EQ,而是這一點
    這句話就指出這情商對孩子的重要性,是能夠幫助孩子的成功的,在孩子的一生中,不單單只是依靠智商就可以的,因為這人生中是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夠用智商來解決的,只能用情商來解決。這樣孩子能夠很好地運用情商,對自己人生的事情有個正確的處理,這樣孩子的人生就會錯過很多機會,也不會選錯方向,孩子的人生也是比較成功的。2.
  • 真正拉開與別人差距的,是你的執行力
    缺乏執行力,你的人生將一事無成於是我想到了執行力的問題:人與人之間真正能拉開差距的,其實就是你的「執行力」。而小李在編輯文章的能力上差了很多。有一次小李被領導批評:「你怎麼文章寫的這麼爛,連最起碼的結構都沒有,你看看跟你一起入職的小王,多向他學習學習。」領導的這句話深深的刺痛了小李,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
  • 斯坦福教授研究: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是閉環思維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誤區:孩子們之間產生差距是因為智商高低不同。然而諸多實驗證明現在的孩子智商相差無幾,即使產生差距也微乎其微。真正拉開孩子們間差距的是他們的思維方式。生活和學習上的很多小事都體現了孩子思維能力的缺乏。
  • 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性
    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性很多人都會發現,走出校門後在社會上過的好的,不一定是當初在學校裡成績名列前茅的孩子;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進入社會以後也未必一事無成。 其實,成績並不是決定孩子能不能成功的唯一因素,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不是成績,而是心性。
  • 人生是場馬拉松,將人拉開差距的成長型思維是如何培養的?
    很多人好奇我是如何形成讓我受益良多的「成長型思維」的?   這個問題我也問了自己好久,因為我希望把我的成長型思維傳承給我的孩子,所以在當媽後我總是不斷追溯自己的成長經歷,試圖找到我思維模式形成的根源,再把好的人生經驗留下傳給孩子,不好的自己反思改正掉,儘量不要讓孩子重蹈覆轍。
  •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並不是高考成績單。那是什麼?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分數不佳,面臨重新規劃自己人生之路的選擇。雖說高考是一次比較重要的命運轉折機會,但並不代表人生的高度及未來的成就。可以說,真正拉開人生差距,決定人生命運的並不是高考成績,而是高考之後你的選擇與努力。今天,我們分享一下,如何選擇出好的未來與人生。尤其是高考成績不如意的你,其實有更多「造命」的機會。
  • 萌娃指揮倒車業務熟練:邏輯思維能力,早在6歲前就已拉開差距
    一位姑娘留言說: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真是一出手就贏了!我長到30歲,至今還不敢一個人開車,更不敢指揮我老公開車呢。 其實稍微留意一下你就會發現,日常生活中辨不清方向的「小迷糊」「大迷糊」們比比皆是,特別是一些姑娘們,開車上路、倒車入庫簡直就是人生大考!
  • 開言英語學習App,幫你拉開人生差距
    開言英語學習App,幫你拉開人生差距 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有兩點,第一是更好的認識世界,第二是能讓自己有更多更好的職場選擇。
  • 黃聖依兒子楊安迪邏輯思維滿分入小學,拉開孩子差距的不僅是金錢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沒條理」是因為知識儲備不如「有條理」的孩子,只要注重後期知識儲備孩子的表達及敘述能力就會強起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其實真正讓孩子拉開差距的是「邏輯思維能力」的高低。相信很多網友都看過《媽媽是超人》,該節目曾播出過黃聖依帶兒子楊安迪參加幼升小面試的場景。
  • 如何運用「複利思維」投資你的人生,徹底拉開與別人的差距?
    而所謂複利思維,就是把複利這個概念公式,運用於人生的一些重要方面,從而獲得人生的「奇蹟」。當你有6000萬美金時,你只是個千萬富翁,可是只要翻一番,馬上你就會變成億萬富翁了。這就是複利的力量。(可能也是因為他活得比較久的緣故,很多人錯以為他年輕時就擁有很多財富)也就是說,在50歲之前,他或許就和我們普通人一樣,50歲之後,才真正進入財富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