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懷孕、生產過程,媽媽們很容易在忙碌的育兒生活中,忽略產後自我保養,這時候的身體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包括令人擔憂的掉發問題。改善產後掉發應從內部根本的營養補充開始,才能確實解決問題。
產後,許多媽媽會發現,原本茂密烏黑的髮絲已不復見,經常發生梳個頭髮,手一扯就一大把頭髮掉落,甚至洗頭時,掉發量都足以堵塞排水孔,面對產後掉發危機,確實讓人極為擔憂。
看到一大把頭髮掉落,不免憂心忡忡,大多會急著遍尋洗髮精及生髮水之類,這些外用的頭髮清潔用品,雖然有一定的功效,但是用抗落髮洗髮精或是塗生髮水,其實都是治標不治本,治本的方式應從改善身體營養狀況做起。但請媽媽也不用過度擔心,大部分的產後落髮都是會漸漸趨緩。除非產後掉發超過一年,仍有持續多量落髮,甚至出現明顯發禿,就需要尋求醫生協助。
營養流失是掉發的主要原因
頭髮主要的組成成分是蛋白質,因此頭皮的毛囊細胞,當然需要很多養分,包括葉酸或鐵質。懷孕過程中,身體會把這些營養素分配到最重要的地方,也就是胎盤,以提供充足養分給胎兒。
有些媽媽在孕期就有缺鐵的情形,也會使產後落髮的情況較為嚴重。再加上懷孕後血量會增加,鐵的需求也跟著增加,到了生產,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會流失很多血,所以孕期及產後一定要加強鐵營養補充。
另一方面,懷孕會產生大量雌激素,讓頭皮毛囊代謝速率延遲,所以孕婦落髮現象不多,在孕期間還有可能增多發量。但是,生產之後,雌激素下降,加上頭皮毛囊代謝速率增加,還有產後要產出母乳,等於消耗幾百卡熱量。如果此時沒有充足的熱量攝取及營養品的補充,無疑是在消耗身體能量,也讓整個身體處於缺乏營養的狀態,快速代謝的頭皮毛囊就會受到影響,因而出現產後落髮問題。
產後更需要補足營養
有許多孕婦產前已出現缺鐵、缺乏各種營養素的狀況,或許是孕期會吃營養補充品,正好可以勉強維持身體的機能,所以還不會出現落髮現象。
一般來說,每人每天平均有50〜100根左右的正常掉發數量,而產後落髮其實也是一種因生理改變產生的現象。簡單來說,頭皮營養不良,導致毛囊不健康就會掉發。雖然有營養不良的問題,但只要趕緊補給營養,面對掉發不是完全束手無策,而是要找出問題根源,然後用對方法。
補充營養的方式,除了平常從飲食攝取之外,各種營養補充品也可以持續使用。產後對營養的需求,實際上比產前更大,所以不只不該停止營養品的補充,甚至應該要更加量才對,倘若忽略了營養補充,產後的身體狀況有可能比產前還差。要改善產後落髮最好的方法,必須持續補充營養補給品,特別是加強補充鐵質及葉酸。
產後護理重點:作息正常、避免刺激性食物
產後護理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環節,還有許多細節都可以預防掉發,產後媽媽要注意包括規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過大壓力、按摩頭皮毛囊、選擇低刺激性洗髮精等生活習慣都能有助抑止掉發。
飲食方面,需均衡攝取蛋白質、碘、鐵質、維生素A、H,其中有益維護髮質健康的代表性食物有糙米、黑豆、昆布、海帶芽、豬肝、黑芝麻、堅果、牛奶等。儘量避免辣味、鹹味等刺激性強的食物與速食。
通常在產後2至3個月左右開始迅速掉發,掉發症狀約6個月後才會趨緩,到了產後一年左右,發量就會恢復到產前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