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百年古建築,美輪美奐,50年前卻差點被當作四舊夷為平地

2020-12-18 好好帶你去旅遊

廣州百年古建築,美輪美奐,50年前卻差點被當作四舊夷為平地,說到「江南之家」,最好的不是蘇州、小橋流水、枕河之家、粉壁黛瓦、煙雨媳婦娑, 關於建築的美麗、美麗、美麗、充滿流光的顏色,我想是廣州的陳家祠。

位於廣州中山七路的陳家祠堂是清代光緒年間建造的古建築,這座建築經過了120多年的歷史洗禮,其所有的瓦、所有的雕刻、所有的寸土石,幾乎都蓋上了歷史的烙印。

從光緒皇帝到清朝滅亡,從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時代到血腥的民國時代,從古代人到近代人,從軍閥混戰到中日戰爭,從國共兩黨戰爭,從新中國成立到破四舊大生產,這個陳家祠堂是歷史證人,默默地站了120多年這座建築物不僅是歷史的目擊者,也是歷史的參與者。

1888年,這座建築物開始動土建設, 發包人是當地比較有地位的陳氏族,1894年,這座建築物建成了, 建設後的主要功能是祭祖,被稱為陳氏祠,但是陳先生因為人們在廣州繁榮,比較有錢有地位,祠堂建設得非常大,平時有很多建築空間, 於是到了1905年,陳氏族開始在這裡建設實業學堂, 根據陳先生的說法,為了世代繁榮,必須向後世學習,接受教育, 不得不說陳氏家族非常重視家族教育, 這座祠堂在被收歸國有之前,陳氏家族一直被用作學堂。

1905年,陳氏族在這裡建設了實業學堂,1933年,陳氏族在這裡興辦了文範中學,1947年,陳氏族在這裡興辦集賢紀念中學,1950年,陳氏書院陳氏祠被國有化, 後來,由廣州市文化局繼承,成立了民間工藝管,但是歷史還沒有在這裡結束, 陳氏祠堂和許多中國古代建築一樣,受到了破四舊、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洗禮,原本是古色古香,文化保護單位陳氏祠,其文化功能從文化大革命開始就被生產功能所取代。

1966年,陳氏祠堂被新華印刷廠改造成印刷廠,1966年下半年,廣州電影機械廠也看到陳氏祠,在陳氏祠的後院建設了基地,1968年,廣州市第32中學也來到陳氏祠,不知道怎麼批准的,在陳氏書院前面的部分修建了教學大樓,改革開放後,1980年左右,廣州市政府著手恢復陳氏祠堂的史實, 搬遷新華印刷廠,大面積修復陳氏祠堂主體建築, 1995年,拆除了32所中學的教學大樓,1997年,將廣州複印機工廠搬出陳氏書院, 直到1997年,我們現在才能看到這原汁原味的陳氏祠。

現在,由於旅遊業的發展,很多地方開始改建或仿造古建築,很多遊客對一些古村古鎮的古鎮小巷不滿,往往這些地方只是「新建」的古建築,千篇一律沒有特色,歷史也看不到,因此,也許有人會對現在的陳氏祠說遺憾,畢竟這裡不是所有的磚瓦,所有的建築要素都是原封不動的味道, 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如果當時作為印刷工廠,作為複印工廠,作為教學樓對待的話,到現在還可能看不到美麗的陳氏祠。

旅行不只是為了逃避生活的苟且,更是為了認識旅行本身。小編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咱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現代水泥的使用壽命50年,古建築是如何百年不倒的?專家:真聰明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也存在很多古代的建築,這也是我們歷史文化的一個實體證明,其中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長城、故宮這些百年來屹立不倒的古建築,其中也富含了古人的很多智慧。
  • 100年前的古建築是什麼樣?
    直隸省 北京 八裡莊塔 伯施曼對中國古建築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寶塔建築也情有獨鍾。 廣東省 廣州藥神廟面街的山牆
  • 金華古建築修繕隊員:高溫酷暑天搶救百年古蹟
    當記者走進村裡正在修繕的百年古蹟其順堂時,一股夾雜著細微木屑的滾燙氣流迎面撲來。熱浪中略微刺鼻的粘合劑味道,讓人一時喘不過氣來。步入正廳,記者才注意到原來陽光早已穿過稀疏的屋頂木架,炙熱地照射進來了內堂,施工現場大部分都暴露在了烈日下。偌大的場地只有兩三臺電扇,根本無法抵禦高溫。十幾名古建築修繕隊員頭戴安全腦帽正大汗淋漓地做著木工活。
  • 珙縣竟然保存有川南罕見,百年民族學校古建築!
    珙縣有百年歷史的民族學校古建築?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近百年,踏入學校苗族風情濃鬱的大門,還恍然昨日。
  • 中日攜手,搶救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
    3月,在洛陽博物館舉行的日本東京大學珍藏關野貞龍門石窟百年老照片展上,展出了65張拍攝於1906年至1918年的龍門石窟老照片,吸引了眾多洛陽人的目光。展出結束後,日本友人把這批老照片捐贈給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園區。  百餘年前的龍門石窟是個什麼樣子?很多讀者都很感興趣。
  • 湖北首家私人古建築博物館誕生 展出明清古建築
    如詩如畫的古建築博物館。記者蔣太旭 攝     長江日報消息(記者蔣太旭 通訊員董靜)佔地30畝、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20餘棟明清古建築、上千件古玩文物。經過數年籌建,湖北省首家私人古建築博物館——武漢李莊古建築博物館日前經省文物部門批准註冊。記者昨日從市文化局獲悉:這是今年來武漢市繼青菱文農藝術博物館後第二家獲批的私人博物館。至此,武漢市登記註冊的私人博物館數量已達8家,約佔全市博物館總數的15%以上。     穿過明代石柱牌坊和一棟清代門樓,一處小橋流水的古宅群落躍入眼帘,仿如世外桃源。
  • 印度花費百年造出36公裡長城,印專家:差點就被中國萬裡長城超越了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國內有很多古建築。其中萬裡長城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印度有站出來表示不服,聲稱印度長城才是世界最偉大的長城。
  • 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福建尤溪桂峰村的百年大厝
    上期老張為大家分享了福建尤溪縣桂峰村蔡氏家族的歷史淵源,今天來看看這座世外桃源的美景。桂峰村自然環境得天獨厚,歷史古蹟眾多,自古就有桂峰八景:石筍擎天、金雞曜日、玉泉湧蜜、丹桂飄香、印橋皓月、酒座清風、雙際龍吟、三峽虎嘯記入古籍。這些景點有的天然生成,清新脫俗,有的是人工遺蹟,底蘊深厚,歷史上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關注,並留下數百首詩詞歌賦,都記載在蔡氏族譜中。
  • 中西方古建築風格之比較
    如,以立柱和縱橫梁枋為特徵的形制延續時間很久,其中飛簷與中軸線的特徵也較為突出,這一形制特點基本延續至今。此外,中國古建築多用磚木材料,尤其是木架構的使用使得中式建築更為緊密,在結構、形式方面更具審美價值,符合中國人的居住需求。當然,以磚木為主體材料的古建築很難保存太久時間,這也使得中國的古建築經常遭遇歲月和戰火的侵襲,而無法保留至今。
  • 江門有一條村子,村子全部設施都是用石頭建的,以石頭古建築著稱
    江門恩平有一個名字很奇怪的村莊, 那是石村,真名雲禮村, 位於恩平市那吉町的西部,東距325國道(廣湛公路) 11公裡,距金山溫泉度假村3公裡,從市區恩城向西南行駛25公裡即可到達, 這個村子的佔地面積大約200畝,江門有一條村子, 村子全部設施都是用石頭建的, 以石頭古建築著稱。
  • 兩百多年前,老外畫筆下「廣州十三行」遭遇的火災
    廣州,這座南海之城,百年來見證著經濟發展,也由藝術在這片土地上滋養。伴隨展覽《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YT新媒體特別策劃專題,回顧羊城廣州和它的百年藝術。YT特別策劃廣州 · 一座城的百年藝術掠影#沒有相機,老外如何把中國美景帶回家?漢代以來,廣州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口之一,千年以來,長盛不衰。
  • 廣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牆,景區以公園為名,難找程度為中等
    大家對於羊城廣州最為標誌建築那必定是廣州塔、雙子塔了、五羊雕像了。五羊雕像是廣州地區最為流傳的一個商標了,廣州亞運會的吉祥物就是羊。然而在這裡我們要講的則是另外一個標誌,眾所周知廣州自秦朝設郡以來一直都處於漢文化的薰陶之中,歷經2000多年的歷史之後。經濟開始南遷,這裡的城牆建設也變得相當的重要。這裡是曾經的番禺城,在明朝之後將宋朝原本的城牆整合在了一起,於是形成了越秀山一道亮麗的風景。
  • 馬來西亞百年古建築黃亞福故居遭拆除 僑界籲重建
    中新網5月4日電 據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導,馬來西亞擁有百年歷史的黃亞福故居一夜間被夷為平地,柔佛州反對黨領袖巫程豪表示,根據2005年國家自然遺產法令第24條文的規定,即使古蹟已經化為廢墟,當局仍可援引上述法令,命令發展商重建復原。
  • 百年村前書聲琅(美麗中國)
    在江蘇無錫北郊的惠山新城堰橋西高山麓,有一座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村前村,佔地面積只有50多畝,卻保留著百年鐘樓、百年積穀倉、胡氏蒙學堂等99處明清古建築遺存,因而被文博界譽為「鄉村建築露天博物館」。
  • 重慶黔江有一座四千年古鎮,保存著眾多數百年歷史的徽派古建築
    古鎮入口處保存著一座古老的戲臺,精雕細刻,戲臺處處雕刻有任務、花鳥等圖案,惟妙惟肖,是難得一見的古建築精品。阿蓬江河堤上建造的土家吊腳樓經過兩百多年風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甚至連很小的傾斜都看不到,令人驚嘆。
  • 什麼叫美輪美奐
    隨著朝鮮版歌劇《紅樓夢》來長沙演出的腳步逐漸臨近,演出籌備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舞臺準備、演員接待、志願者招募等一切工作正井然有序地展開,只等5月21日、22日朝鮮版《紅樓夢》正式登上湖南大劇院的舞臺,為長沙觀眾揭開神秘面紗
  • 76秒丨美輪美奐!濰坊首座楹聯文化主題公園盛裝亮相
    在步道上,每隔50米就有提示標誌,上面標註著消耗卡路裡的數量。此外,不少市民還在寬敞的運動場上跳舞、踢毽、打羽毛球,整個公園內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夜幕降臨。自怡園內的亮化燈組全部點亮,彩色燈帶將園內古建築點綴得美輪美奐。不少市民紛紛拿出手機拍照,記錄自怡園的「盛裝美景」。從高空俯瞰,自怡園光彩奪目,展現出別樣的城市美景。
  • 廣東書畫名家何為百年書畫學術研究暨師生作品展將在廣州舉行
    廣東書畫名家何為百年書畫學術研究暨師生作品展將在廣州舉行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9-09 據介紹,此次展覽將展出廣東已故著名書畫家和藝術理論家何為的書法
  • 西安周邊有一個小縣城,藏著中國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群」美輪美奐
    它是三原城隍廟,三原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距今已有644年的歷史,經過幾百年的風雨,這座古老的建築也被修復了九次,幸運的是,它保留了原有的外觀,並成為中國的晨口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甚至是中國明清時期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之一,但是,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這座古老建築群的受歡迎程度仍然不高,可惜許多遊客都知道這一點。
  • 盤點廣州必去的10個古建築景點旅遊攻略
    嶺南印象園在以往去遊覽過的古建築景點當中,我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嶺南印象園了!墨寶園行程攻略:景區景點:全票50元開放時間:8:30-17:30(17:00停止售票)適逢南海觀世音雲遊此地,眼見孽龍為禍,生靈塗炭。便大發慈悲,於是將其乘坐的蓮花擲向水中,鎮住孽龍。這朵蓮花則化為巨石,永鎮山中,成了今日蓮花山南天門邊的蓮花石,蓮花山由此得名。是廣東省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國內僅見的"人工丹霞"奇蹟。它與湖北大冶古銅礦遺址並稱為我國兩大古礦場,2001年被國務院評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