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這裡買菜很放心」!瀕開裡菜市場以良好環境和便民服務贏得群眾...

2020-12-12 瀟湘晨報

「這裡購物方便,環境不錯,菜品也很齊全,物價也很合理。」12月10日下午4點多,在被問起對濱海新區瀕開裡菜市場的感受時,來買菜的新區市民馮艾偉說,疫情期間整個市場防疫做得很好,測體溫、查驗健康碼已是常態,來瀕開裡菜市場買菜很放心。

市場乾淨整潔,市民買菜更舒心

記者在瀕開裡菜市場看到,市場外車輛統一停放,交通秩序井然。市場內乾淨整潔,菜品擺放整齊。該市場經理辛振奪介紹,內部攤位劃分為水果區、蔬菜區、水產區、牛羊雞區等6大區域,購物環境良好,「為了保障市場內通風良好,市場的所有排風扇始終保持著開放狀態。以前水產區域總是有汙水,現在整個地面都是乾燥的。」

據了解,為了讓市民購物更放心,該市場內設置食品檢驗室,工作人員每天會對市場內蔬菜進行抽查,檢驗菜品農藥殘留情況。隨機抽檢的結果會公布在菜市場內部顯著位置的LED電子屏幕上,市民通過大屏幕便能知道抽檢項目及結果。

便民服務多,細節更暖心

為有效提升市民購物體驗,塑造文明形象,瀕開裡菜市場在便民服務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市場內部按照標準提升硬體設施,設置價格指示牌和公平秤,滿足群眾的購物需求;另一方面,安設公益廣告宣傳欄,引導從業人員使用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規範服務、誠信經營;在市場外部,還對路面進行了硬化,重新規劃停車位,方便市民購物停車。「重新鋪設了混凝土路面,目前市場外部停車位已達50多個,方便市民開車來購物。」辛振奪說。

辛振奪介紹,市場進口有專門工作人員對進入市場的市民進行測溫、查驗健康碼。由於前來購物的居民有不少老年人,有的外出購物時往往沒有隨身攜帶手機,不能「亮碼」,工作人員也會耐心詢問老年人的電話號碼和家庭住址來進行書面登記。「菜市場就是一個便民的場所,新技術給大家帶來了便利,但我們也要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給他們帶來方便。」辛振奪說。

商戶馬豔梅在瀕開裡市場經營已有十餘年。馬豔梅說,無論是環境還是市場管理,現在的市場跟十年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市民素質在提高,個體戶的經營也在規範,「微笑服務、誠信服務,作為商戶我們以後也會把更多新鮮蔬菜提供給市民,讓大家在瀕開裡市場能夠開心、愉快地購物。」

來源:津濱海

【來源:天津濱海新區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津市寶坻區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近兩年,天津市寶坻區持續加大城區農貿市場綜合整治和改造提升力度,家門口的農貿市場越來越「靚」,超市格局、功能分區、在線支付等現代智能化元素走進百姓生活,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讓百姓「菜籃子」越拎越舒心。 顏值高有檔次 買菜就像逛超市 「漂亮了!規矩了!乾淨了!」
  • 吹著中央空調來買菜,還能買杯奶茶遛個娃!浦東「新模式」讓買菜和...
    區別於傳統印象中菜場的人多物雜,這棟兩層高的小樓一派精裝修範兒,「柴米油鹽」混搭「便民服務」,甚至還有一個時髦的名字——「米蘅集社」。 菜市場大變模樣,源於一場至今仍在有序推進的「菜場革命」。2012年起,為了改變菜市場建設與群眾需求、經濟發展、城市形態不相符的現狀,上海開始探索菜場轉型新模式,對菜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浦東菜市場升級轉型的方向是什麼,可以從米蘅集社得以一窺。
  • 打造農貿市場「義烏模板」 詞林菜市場「五化」創建成效顯著
    中國義烏網11月4日訊(記者 駱天成 編輯 童曉)「沒想到還能在菜市場裡直辦社保等各項業務,服務大大提升了!」「環境好多了,來買菜的人明顯增多了,我們攤位的生意也好多了。」依照浙江省「五化」創建目標,經過近幾個月的升級改造,義烏詞林菜市場的購物環境贏得了廣大市民和商戶的一致好評。
  • 便民菜站,方便村民生活——東管頭村豐益花園便民菜站開業
    在老百姓生活中,方便、實惠的菜市場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為了方便村民生活,解決買菜貴,買菜難等問題,豐臺區盧溝橋鄉東管頭村引進「菜籃子工程」——產地直供,保障質量,價格優惠,讓村民不出小區就能買到新鮮實惠的蔬菜、水果、肉蛋奶和生活用品,這項便民服務的好事兒得到村民的高度認可。
  • 「不在外面買,都來這裡買菜!」這個菜市場大變樣
    由昆明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的"管集市"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農貿市場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提升,市民的購物環境和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呈貢金龍農貿市場,是呈貢區最大的綜合性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每天的客流量超過3萬人以上。在愛國衛生運動"管集市"專項行動中,整個市場經過提升改造,一改以往"髒亂差"的面貌,經營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商戶:「以前這個市場不怎麼好,現在也上規模了,也上檔次了,而且衛生條件也好了,消費者也挺喜歡來這裡的,我們做生意的也有信心了。」在市場硬體設施提升改造的同時,市場的經營管理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 嘉定新增3處高品質菜市場!「買汰燒」們歡呼吧!
    小菜籃裡裝著大民生,無論是買蔬菜、稱水果、購糧油……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一個地方,那就是,菜場!也是了解當地生活方式的最好途徑。嘉定的小夥伴每天到哪裡買菜?大型商場?還是小區門前小蔬果超市?家門口沒有菜市場真的是一件煩惱事!
  • 北京買菜怎麼才能方便?東單MALL線上菜市場放心買
    北京東單菜市場推出「東單MALL」線上平臺  為充分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民生物資用品的線上供應,東單菜市場推出「東單MALL」線上平臺,讓居民足不出戶逛菜市場,並實現「無接觸配送」服務:下單後2小時內完成訂單商品揀貨、配送,周邊3公裡內由配送人員直接配送到家,讓居民「品嘗新鮮蔬菜不用等」。
  • 北京最高端的網紅菜市場了解一下!明星都到這裡來買菜
    北京最高端的網紅菜市場了解一下!明星都到這裡來買菜,網友:物價太高買不起,現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想要買點食物也是非常的方便,直接往菜市場裡面一走,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近在眼前,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買到。
  • 便民服務圈真正便民嗎?專家:合理布局更重要
    李大爺很不放心。  據了解,胡同裡有一個菜市場,但規模很小,且僅限於買菜、買肉,想買日用品基本指望不上。離家最近的超市在兩站地外,但是趕上周末,必須穿過大批的遊客前往,又是個挺頭疼的事。記者實地走訪後發現,這些所謂的便民服務點功能重複,都是維修點。  昨晚6時許,記者從地鐵的C口出來後,就看到報亭旁邊有一個「便民服務點」,淪為了賣水和小吃的鐵皮房子,早就失去了便民服務的功能。「早在2013年時,這裡還修鞋、配鑰匙,換拉鏈,後來就變了。」附近居民劉女士說,本來在川流不息的人行便道上建「便民服務點」,佔道經營,製造擁堵,大家就很有意見,現在這裡就更是沒有必要存在了。
  • 德陽市區建成20個臨時便民服務點
    據了解,該路段周邊居民小區較多,有近2萬人,而2公裡內無大型菜市場,臨時便民服務點的設立很好地解決了附近居民買菜這一難題。這也是城管部門為方便市民買菜,在市區建成的20個臨時便民服務點之一。上午10時許,在城管執法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勸導下,攤販們開始收拾攤位。
  • 北京新發地便民菜市場開業一周多,生意怎麼樣
    據悉,位於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旁邊的新發地便民菜市場(以下簡稱便民菜市場)於7月28日開始對外營業。試營業一周多,便民菜市場的生意到底怎麼樣?近日,中國商報記者對該菜市進行了實地探訪。在新發地便民菜市場外面,有明顯的指示牌指明入口和出口。由於出現聚集性疫情,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自6月13日凌晨3時起休市。
  • 案例|勤業五星生活市集脫胎換骨,人性化的菜市場來了!
    地面乾淨清爽、劃分鮮明的商鋪、灰白「Ins風」+「工業風」簡約的整體色調,頓時減弱了菜市場嘈雜的氛圍,買菜的欲望都隨之變強烈了。五星勤業生活市集裡的母嬰室一樓是葷食區,二樓是蔬菜、水果,這裡不僅有菜場,還有超市、藥店等,還新闢了「便民服務中心」,引進修腳、織補等「老行當」,生活中需要的,這裡基本都有。勤業五星生活市集除了業態豐富外,還貼心地在走廊上擺上休閒沙發,可供買菜市民歇歇腳。
  • 海澱開了家數位化菜市場!1000平方米,有什麼不一樣?
    8月28日,海澱區馬連窪天秀路10號農大創業園2號樓底商開了家1000平米的菜市場「車客家園數位化菜市場」馬連窪店受到附近居民的歡迎前來買菜的李阿姨就住在附近,「現在這邊環境很好,很寬敞,品種多,感覺很方便!」
  • 上海亞細亞食品集團打造標準化菜市場「標杆」
    菜好、環境好、服務更好  「你自己聞聞看,別家菜場那股亂七八糟的味道這裡是一點都聞不到,而且地面還老清爽啊。」正在鎮寧菜市場二樓蔬菜攤前買菜的周阿姨一邊挑著菜一邊和記者聊了起來。周阿姨說,自己每天都來這裡買菜,菜的品質好、價格不貴是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這裡的環境要比其它菜場好。
  • 「十三五」時期朝陽新建改造社區服務網點800餘個,為群眾增便利
    記者從朝陽區商務委獲悉,「十三五」期間,朝陽區緊扣「七有」「五性」要求,抓好民生保障工作,通過保持穩定供應、加快補缺建設、優化網點布局、引導模式創新等多種方式,累計完成新建、改造生活服務業網點超過800個,在全市率先探索「1+N」的便民服務模式,試點建設10家便利店搭載售賣乙類非處方藥、二類醫療器械,多渠道打造高品質、多功能的便民服務網點,為群眾增便利。
  • 呈貢老街老舊菜市場搬遷 市民買菜環境變清爽
    日前,呈貢引攤入市搬遷了兩個老舊菜市場,市民買菜環境得到改善,百年菜市場得以保留和延續延續。7月1日,呈貢老街臨時蔬菜市場整體搬遷至「三臺山標準化農貿市場」,這個由社區出資新建的新市場整潔有序,分區合理,而且入駐的商戶還免收攤位費。新市場解決了周邊小區1萬多人買菜難的問題。
  • 蒿泊大集社區便民市場昨起試營業
    市場環境寬暢明亮。市民王淑芹住在經區齊魯大道碧海豪庭小區,平時她常跟鄰居們念叨,「別的小區附近都有菜市場,啥時候咱附近也能有個菜市場。」9月12日,隨著蒿泊大集社區便民市場開始試營業,王淑芹圓了自己多年的心願。
  • 三餐幸福感 四季煙火氣 鎮江菜市場的升級之路
    與其說是買菜,不如說她正在完成家裡的大小事務,她的購物車裡不僅有餐桌上的小菜,也有全家需要的各類生活用品。購物之餘,她還拿回了寄存的乾洗衣物,同時寄了包裹給老家的舅舅。「家裡的洗髮水沒有了,我得補一下,還有今晚和明後天的菜,我準備一次性全部買好放在冰箱。」王女士說。「和傳統的菜市場不同,這裡3000平方米的面積大於一般的菜市場,卻又比購物中心要小。
  • 全球最頂級的菜市場:耗資120億建了十年,買菜如同逛皇宮!
    全球最頂級的菜市場:耗資120億建了十年,買菜如同逛皇宮!買菜是人們生活之中幾乎每天都要進行的事情,而最常見的買菜的地方就是菜市場。之所以更多的人選擇去菜市場而不是環境條件更好的超市就是因為菜市場的菜可能比較新鮮同時性價比也很高。
  • 湘潭經開區便民服務點建到小區裡
    紅網綜合訊 據湘潭經開區消息  近日,湘潭經開區「連心惠民」工程推進又有新進展:從群眾需求入手,努力改進社區服務環境和水平,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湘潭經開區民政和農村工作局、和平街道辦事處指導紅旗社區制定了創建方案,並從群眾最基本的需求入手,改善社區綜合服務用房,達到1600平方,設置一站式服務大廳、文體活動中心等九室一校一廳;從軟體建設、服務隊伍建設、便民設施建設、公共事務服務、基本公益服務、生產生活服務、文化娛樂服務等方面全面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