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軟弱沒個性膽子小猶豫沒主見,怎麼改善呢?

2021-02-08 超凡魅力ing

(一):軟弱不是病,它也是一種生存技巧。

性格軟弱、沒個性,膽小猶豫、沒主見,說白了,其實你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而你首先要明確的是:軟弱、膽小、沒主見雖然很煩人,但它並不是一種病,它也是一種生存技巧。人其實從一出生開始,就已經學著去討好別人了。在你連話都不會說,連牙都沒長一顆,嘴裡流著哈喇子,身下裹著紙尿布的時候,你就會根據周圍人的情緒做出反應了。周圍人對你笑,你也會笑;周圍人對你兇,你就會哭。周圍人對你的擠眉弄眼行為鼓掌的時候,你會做得更加起勁;周圍人對你的啃腳行為皺眉不耐煩的時候,你會下意識減少這種行為。直到成人,這種心理和行為依舊存在。

心理學當中對此行為描述為:緘默效應,指的是人們大都願意撿別人喜歡的話來說,儘量避免說讓對方不快的話。因此,討好別人,可以說是一種天性,也是一種獲得技巧、生存技巧。壓抑、甚至犧牲掉一部分自己的真實感受,來獲得想要的東西,這是所有人都會做的事,只不過你的表現可能更加強烈一些、頻率更加高一些而已。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你不需要為此有過多的負罪感和心理負擔。

(二):先討好自己,再討好別人。遠離人渣,他們不配。

雖然討好型人格並無對錯之說,但是一旦超過其自身的心理邊界,或者說承受範圍,很容易翻車,輕則自閉,重則抑鬱。如果經歷的失敗和挫折次數過多,以後再遇到問題,不論是連張全蛋看了都要大喊「這題也會」的小問題,還是連點讀機女孩兒都要說一聲「NOT EASY」的大問題,都會習慣性產生無能為力、喪失信心的心理和行為,這就是心理學當中提到的習得性無助。因此,討好別人雖然無錯,但是要把握好度。所謂的度,我認為就是守住底線,這個底線就是自己:先討好自己,再討好別人。想獲得別人的肯定,先自己肯定自己。

一味討好別人,討好到失去自我的人,沒有一個好下場,娛樂圈那些戀愛腦的女明星哪個最後不是以悲劇收場?而一無相貌、二無鈔票的你,比起她們的結局,只差不好。所以,是時候放過自己了,「天大地大,老娘最大」,你現在需要的就是這種心理,管什麼別人喜不喜歡,管什麼別人樂不樂意,你喜歡、你樂意才最重要。就像著名明學家,明學創始人黃老師說的那樣:「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我不要你喜歡,我要我喜歡。遠離那些處處讓你難堪、時時刻刻否定你的人渣,他們不配你的喜歡、更不配你的討好,再遇到他們,直接告訴他們:「你配?我呸!」

(三):學會承擔,有時沒主見只是逃避責任的藉口。

「今天吃什麼?「你們決定」、「衣服選哪款好?」「選你們喜歡的」、「明天去哪裡玩兒?」「我都可以」。這可能是最經常發生在你朋友和你之間的對話,無條件妥協的那一方就是你。然而最後收場的結局可能是:吃的菜色極差、衣服選的老土、玩兒的地點坑爹,於是你覺得:「我什麼都聽你們的,處處以你們的意見為主,結果你們就搞成這樣?」你覺得自己委屈無比,都做了這樣的犧牲了,怎麼換來的是這樣的結果?然而,錯誤真的只在別人身上嗎?你真的是你口中所說的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小白花嗎?我看未必。有時候,你沒有主見,委曲求全,可能只是想逃避責任而已。什麼都讓別人決定,意味著一旦最後出現差錯,過錯方並不是你。

心理學當中有個類似的心理現象叫做旁觀者效應,當一個人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的時候,他的責任感會很強,做事會十分積極。而一群人被要求共同完成任務的時候,群體當中的每個人責任感就會降低,做事拖沓、遇到困難就會退縮。而你在朋友當中充當的角色,就是那個想把參與感降到最低的角色。參與感越低,意味著承擔的責任越少。飯難吃,別人選的;衣服土,別人選的;玩兒的差,別人選的,什麼都是別人選的,那結果就算不盡如人意,也不是自己的錯啊。也許,說不定其實你很享受或者很習慣這種沒有主見的生活,只是你自己沒有察覺而已。如果你想要改變,你就要去學會承擔、主動承擔,不害怕出錯、不害怕失敗。選對了,別人會對你刮目相看,送上愛的讚揚和鼓勵;選錯了,勇敢道歉,說下次一定讓他們滿意。這樣才能真正幫你實現蛻變。

(四):建立自信從外表開始,人靠衣裝馬靠鞍。

出色的外表能提升個人自信,這話不是我說的,也不是魯迅說的,而是普羅大眾說的。在經過無數人的親身驗證之後,被奉為至理名言,常年供奉在雞湯&實操語錄之上。而眾所周知,人類的本質是顏狗。大多數人都是視覺動物,自然界動物求愛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炫耀自己的羽毛。你的羽毛夠漂亮,OK,就是你了。人同樣如此,希臘神話裡有把自己美死,最後變成水仙花的納西塞斯,這足以說明人有多愛美。你對自己的評價也是從外表開始,而別人對你的評價和印象更是從外表開始。妝面精緻、衣著得體往往和自信、強勢、有想法掛鈎;邋裡邋遢、不修邊幅往往和沒個性、沒主見掛鈎。

因此,想建立自信,想讓別人肯定你、認可你,首先你外表要過關。好看的外表不僅能讓自己心情愉悅,更能讓別人一眼就看上你。心理學家也為此做了背書:首因效應,指出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人們通常會對一個人先接觸時的樣子形成鮮明印象,從而影響以後對此人的評價。如果你以膚白貌美、頭髮蓬鬆、面畫淡妝、身穿淡黃色長裙的形象出現,別人對你的評價和印象絕對是3A,你就是rap界的dancing queen。這時候哪裡用得著你去討好別人,別人討好你還差不多。

當然,你在老朋友身上已經留下第一印象,除非你有記憶消除筆,否則再無第一印象之說,但是心理學當中還有一個近因效應,它提出後來出現的刺激能夠掩蓋別人對你以往的評價。因此,你還是可以通過改變外表,逆轉周圍人對你過往「性格軟弱、沒個性、沒主見」的評價。總之,一句話:只有先建立外表自信,才能進一步實現內心自信。正所謂,猶豫就會敗北,果斷就會白給,別愣著了,趕快捯飭起來吧!

相關焦點

  • 如何改變老實軟弱的性格?
    在我們身邊總有一些老實軟弱的人,被人隨意的使喚。稍有不慎,還會費力不討好。那要如何改變這種性格呢?首先,要學會改變軟弱。不過要明確的是,老實和軟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老實是指不善交際,一層不變,安安分分,循規蹈矩的生活著。軟弱是指沒有自己的主見,遇事慌張害怕,不夠堅強。
  • 乾隆帝儀嬪性格軟弱沒主見,皇后富察氏為何還要扶持她上位
    性格軟弱沒有主見,膽小自卑,誰對她稍微好一些就會認為對方是好人,沒有是非觀。新帝繼位後封為貴人,曾與嘉貴人金玉妍一同諷刺如懿的封號「嫻」字。 一直依附於皇后,常以奴婢自稱。在白蕊姬產下畸形胎後被診斷有孕。後因金玉妍的設計,寢宮在驚蟄時出現至毒的蝮蛇,恰為如懿所救,因此遷居至延禧宮安胎,與如懿,海蘭同住。
  • 「你輸就輸在沒主見」
    網上關於「主見」的解釋是:自己對事物確定的意見或見解,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許多人小時候沒主見,也能過得不錯,也能成為家長眼中的乖寶寶,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是長大了,你會發現,機會很難落到人頭上,沒有主見的人,往會變得越來越平庸。  缺少主見的人,容易成為生活的輸家。
  • 考聲 | 「你輸就輸在沒主見」
    網上關於「主見」的解釋是:自己對事物確定的意見或見解,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許多人小時候沒主見,也能過得不錯,也能成為家長眼中的乖寶寶,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是長大了,你會發現,機會很難落到人頭上,沒有主見的人,往會變得越來越平庸。缺少主見的人,容易成為生活的輸家。
  • 性格軟弱的人,還有希望當領導嗎?
    所謂「慈不掌兵,義不理財」。性格軟弱的人,一般耳根子軟,不敢拒絕,不敢得罪人,具有討好型人格,做事情畏畏縮縮沒有主見。有這些性格特徵的人,如果做了領導,又沒有其他「殺手鐧」的話,一般難以控制住下屬,很難樹立威信。那麼,性格軟弱的人怎麼做領導?
  • 性格軟弱的人,會不自覺說些「自責」的話,很準
    通常來說,性格軟弱的人,喜歡讓步,與世無爭,稍微碰到別人的嚴厲態度,就會謙讓和退縮,別人語氣略微強硬,就覺得這是不友好的態度,若別人說話聲音大一點,還會被嚇到,更像是膽子小,但是比膽子小還讓人心疼的一點是,他們凡事喜歡「自責」,總是為別人考慮很多,卻不經意間忘記了自己。
  • 性格軟弱的人,還有希望當領導嗎?【原創】
    性格軟弱的人,一般耳根子軟,不敢拒絕,不敢得罪人,具有討好型人格,做事情畏畏縮縮沒有主見。有這些性格特徵的人,如果做了領導,又沒有其他「殺手鐧」的話,一般難以控制住下屬,很難樹立威信。那麼,性格軟弱的人怎麼做領導?
  • 性格弱勢的孩子,如何才能變得有主見?
    「我家孩子在社交當中一點主見都沒有,哪怕對方的要求並不合理,只要語氣強勢一點,我家孩子就會乖乖聽從,這性格也太軟弱了,可要怎麼引導?」這樣的問題問我,可算是問對了人!因為橙子自己小時候就是這樣一個在社交中永遠處於弱勢的人。
  • "你怎麼和你爸一樣,沒主見!"真正讓孩子沒主見的人正是你
    除了三位小主各個有看點外,就是齊明月了。網友紛紛刷屏,齊明月這麼好的女孩,怎麼攤上這麼個媽!齊明月能吸引我的注意力,最大的特點就是眼神總是躲躲閃閃,行為上總是唯唯諾諾,說話總是小心翼翼。有典型的自卑心理,不自信。
  • 性格軟弱的人怎麼做領導?
    其實,性格軟弱的人就怎麼不能當領導了。性格軟弱的人當了領導又怎麼了?關鍵是,人家當了領導了呀。這是最關鍵的!當領導跟性格有關係嗎?跟背景、實力、人脈、資源、價值等等有關係好不好!請看這樣的一個人是否性格軟弱?在歷史上有這樣一位領導,我們暫且稱之為L吧,在一次戰役當中,他輪番更換手下的將領,卻阻止不了節節敗退之勢,他只好絕望的在房間裡踱來踱去。民眾都在指責這些將軍怎麼怎麼無能,但是L始終保持沉默。在另一次戰役當中,敵人一路潰敗,一直退到一條大河邊,前有洶湧的河流,後有追兵,無路可逃。
  • 家長平時的這幾種行為,會導致孩子膽子越來越小,出門容易被欺負
    有些孩子的膽子特別小,遇到生人就會躲在家長身後,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也不敢去奪回來,看上去很軟弱,孩子這樣的性格,難免會讓家長有所擔心。其實孩子膽子小,並不怪孩子,而是和家長有直接的關係。小軒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這個月初,張先生給兒子選了一家幼兒園,沒想到還沒過一個禮拜,老師就給張先生打電話,讓他把孩子領回去,過段時間再送來。原來,小軒上了幼兒園之後,膽子特別的小,經常被小朋友們欺負,玩具被搶了會哭,玩耍時被別人碰到了也會哭,老師怎麼說都不管用。
  • 寶寶膽子小怎麼辦?
    有很多的家長都會發現一個問題,自己家的寶寶膽子小,這就讓很多的家長費解了。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和孩子的成長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其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對於家長來說,女寶寶膽子小點沒問題,但是男寶寶膽子小就有問題了。不要過於保護寶寶了,讓寶寶適當的自己動手和發現,要不然寶寶的膽子會越來越小!為什麼寶寶的膽子小呢?
  • 「男朋友聽話孝順,對父母言聽計從」:沒主見的男人,我該嫁嗎?
    所以想問問姐妹們,該怎麼表達合適? -02- 從你的描述來看,沒看到你男朋友在哪,是他和你領證,不是他父母和你領證吧,這件事情為什麼跳過了你男朋友,直接和你溝通了?
  • 一遇挫折就會哭的星座女,沒有主見,太沒安全感
    我們身邊有各種各種的女生,她們有的個性要強,凡事都不服輸,做起事情來絲毫不輸給優秀的男生,甚至成為人人羨慕的女強人。可是有些女生就顯得相對柔弱,一般在遇到挫折時容易六神無主,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只能偷偷地流眼淚。
  • 孩子如果經常說這3句話,暗示性格軟弱,內心自卑,很準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如果自家孩子的性格陽光,堅強,自信,那是再好不過了。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長為父母希望的樣子,由於先天或後天的原因,有些孩子會變得很自卑,軟弱,更不幸的是,他們的父母完全沒有察覺到這一點。那麼,孩子內心是否自卑,性格堅強還是軟弱,父母如何得知呢?古人云:口乃心之門戶,由此可見,孩子平時所說的話,就能反映出他的性格特點。
  • 孩子如果經常說這3句話,暗示性格軟弱,內心自卑,很準
    那麼,孩子內心是否自卑,性格堅強還是軟弱,父母如何得知呢?古人云:口乃心之門戶,由此可見,孩子平時所說的話,就能反映出他的性格特點。心理學上認為,性格軟弱,內心自卑的孩子,經常會說這樣幾句話:1.窩裡橫的孩子之所以出現「內外有別」的態度,是因為他們一方面性格軟弱,因缺乏安全感而極度自卑,另一方面需要通過貶低家人來維持自己可憐的存在感和優越感。2. 當別人面不敢說,背後又說埋怨的話圓圓從幼兒園放學後,跟接她回家的媽媽說:「今天上課時,老師拿了小啞鈴給大家玩,我也想要,但是老師不給我。」
  • 寶寶太怯懦沒主見?家長這兩點沒有做到位
    前言:怯懦士人的本性,但是如果太怯懦會阻礙人一生的發展,怯懦也會衍生出一種性格的缺陷,即沒主見。秦二世胡亥就是這一性格缺陷的典型代表,趙高的指鹿為馬至今還惹人氣憤悲嘆。氣憤是氣趙高的無恥手段,悲嘆則是悲胡亥的怯懦無主見。
  • 孩子沒主見?背後原因跟父母3個行為有關,培養孩子有主見這樣做
    導致孩子沒有主見的原因有哪些呢?1、父母包辦孩子的一切生活有很多的父母對於孩子過度疼愛,認為孩子年齡還小,很多事情孩子自己做不好。所以,在生活中,父母就會一味包辦、代替或過多地幹涉孩子的事情。這樣久而久之,孩子不僅容易失去主見,同時還可能成為社會上的「巨嬰」。3、父母喜歡否定孩子父母如果經常否定孩子,會容易造成孩子沒主見。
  • 兒子的軟弱源於媽媽的強勢
    他猶豫了一下說,還是不穿了,老師說現在必須穿秋季的校服。我只能擔心的目送他離開,內心充滿對他軟弱性格的焦慮。其實當時跟他定這個規定,我就等著他管不住自己超時15分鐘呢,這樣就可以懲罰他了!那次讓我逮個正著!我內心狂喜!終於讓我逮到你了!這次你不能玩了吧!於是,我真的收了他的IPAD,半年的時間,不管他怎麼求我我都無動於衷,堅決拒絕!直到整整半年後才把手機還給他。
  • 《瞄準》之廖傑:那麼大個人,沒啥主見
    與此同時呢,又擔心內亂,大家不支持自己。他的下屬給他獻計,只要穩住了廖傑,後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唐思遠明顯也這樣想,但又對廖傑沒什麼把握。那迷惘的小眼神裡,分明是尷尬、忌憚、憂慮。為什麼會這樣呢?很簡單嘛,他沒有廖傑有實力。作為一個兵團的一把手,竟然沒有自己手底下的軍官有實力,這也從側面烘託了廖傑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