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軟弱不是病,它也是一種生存技巧。
性格軟弱、沒個性,膽小猶豫、沒主見,說白了,其實你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而你首先要明確的是:軟弱、膽小、沒主見雖然很煩人,但它並不是一種病,它也是一種生存技巧。人其實從一出生開始,就已經學著去討好別人了。在你連話都不會說,連牙都沒長一顆,嘴裡流著哈喇子,身下裹著紙尿布的時候,你就會根據周圍人的情緒做出反應了。周圍人對你笑,你也會笑;周圍人對你兇,你就會哭。周圍人對你的擠眉弄眼行為鼓掌的時候,你會做得更加起勁;周圍人對你的啃腳行為皺眉不耐煩的時候,你會下意識減少這種行為。直到成人,這種心理和行為依舊存在。
心理學當中對此行為描述為:緘默效應,指的是人們大都願意撿別人喜歡的話來說,儘量避免說讓對方不快的話。因此,討好別人,可以說是一種天性,也是一種獲得技巧、生存技巧。壓抑、甚至犧牲掉一部分自己的真實感受,來獲得想要的東西,這是所有人都會做的事,只不過你的表現可能更加強烈一些、頻率更加高一些而已。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你不需要為此有過多的負罪感和心理負擔。
(二):先討好自己,再討好別人。遠離人渣,他們不配。
雖然討好型人格並無對錯之說,但是一旦超過其自身的心理邊界,或者說承受範圍,很容易翻車,輕則自閉,重則抑鬱。如果經歷的失敗和挫折次數過多,以後再遇到問題,不論是連張全蛋看了都要大喊「這題也會」的小問題,還是連點讀機女孩兒都要說一聲「NOT EASY」的大問題,都會習慣性產生無能為力、喪失信心的心理和行為,這就是心理學當中提到的習得性無助。因此,討好別人雖然無錯,但是要把握好度。所謂的度,我認為就是守住底線,這個底線就是自己:先討好自己,再討好別人。想獲得別人的肯定,先自己肯定自己。
一味討好別人,討好到失去自我的人,沒有一個好下場,娛樂圈那些戀愛腦的女明星哪個最後不是以悲劇收場?而一無相貌、二無鈔票的你,比起她們的結局,只差不好。所以,是時候放過自己了,「天大地大,老娘最大」,你現在需要的就是這種心理,管什麼別人喜不喜歡,管什麼別人樂不樂意,你喜歡、你樂意才最重要。就像著名明學家,明學創始人黃老師說的那樣:「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我不要你喜歡,我要我喜歡。遠離那些處處讓你難堪、時時刻刻否定你的人渣,他們不配你的喜歡、更不配你的討好,再遇到他們,直接告訴他們:「你配?我呸!」
(三):學會承擔,有時沒主見只是逃避責任的藉口。
「今天吃什麼?「你們決定」、「衣服選哪款好?」「選你們喜歡的」、「明天去哪裡玩兒?」「我都可以」。這可能是最經常發生在你朋友和你之間的對話,無條件妥協的那一方就是你。然而最後收場的結局可能是:吃的菜色極差、衣服選的老土、玩兒的地點坑爹,於是你覺得:「我什麼都聽你們的,處處以你們的意見為主,結果你們就搞成這樣?」你覺得自己委屈無比,都做了這樣的犧牲了,怎麼換來的是這樣的結果?然而,錯誤真的只在別人身上嗎?你真的是你口中所說的處處為別人著想的小白花嗎?我看未必。有時候,你沒有主見,委曲求全,可能只是想逃避責任而已。什麼都讓別人決定,意味著一旦最後出現差錯,過錯方並不是你。
心理學當中有個類似的心理現象叫做旁觀者效應,當一個人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的時候,他的責任感會很強,做事會十分積極。而一群人被要求共同完成任務的時候,群體當中的每個人責任感就會降低,做事拖沓、遇到困難就會退縮。而你在朋友當中充當的角色,就是那個想把參與感降到最低的角色。參與感越低,意味著承擔的責任越少。飯難吃,別人選的;衣服土,別人選的;玩兒的差,別人選的,什麼都是別人選的,那結果就算不盡如人意,也不是自己的錯啊。也許,說不定其實你很享受或者很習慣這種沒有主見的生活,只是你自己沒有察覺而已。如果你想要改變,你就要去學會承擔、主動承擔,不害怕出錯、不害怕失敗。選對了,別人會對你刮目相看,送上愛的讚揚和鼓勵;選錯了,勇敢道歉,說下次一定讓他們滿意。這樣才能真正幫你實現蛻變。
(四):建立自信從外表開始,人靠衣裝馬靠鞍。
出色的外表能提升個人自信,這話不是我說的,也不是魯迅說的,而是普羅大眾說的。在經過無數人的親身驗證之後,被奉為至理名言,常年供奉在雞湯&實操語錄之上。而眾所周知,人類的本質是顏狗。大多數人都是視覺動物,自然界動物求愛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炫耀自己的羽毛。你的羽毛夠漂亮,OK,就是你了。人同樣如此,希臘神話裡有把自己美死,最後變成水仙花的納西塞斯,這足以說明人有多愛美。你對自己的評價也是從外表開始,而別人對你的評價和印象更是從外表開始。妝面精緻、衣著得體往往和自信、強勢、有想法掛鈎;邋裡邋遢、不修邊幅往往和沒個性、沒主見掛鈎。
因此,想建立自信,想讓別人肯定你、認可你,首先你外表要過關。好看的外表不僅能讓自己心情愉悅,更能讓別人一眼就看上你。心理學家也為此做了背書:首因效應,指出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人們通常會對一個人先接觸時的樣子形成鮮明印象,從而影響以後對此人的評價。如果你以膚白貌美、頭髮蓬鬆、面畫淡妝、身穿淡黃色長裙的形象出現,別人對你的評價和印象絕對是3A,你就是rap界的dancing queen。這時候哪裡用得著你去討好別人,別人討好你還差不多。
當然,你在老朋友身上已經留下第一印象,除非你有記憶消除筆,否則再無第一印象之說,但是心理學當中還有一個近因效應,它提出後來出現的刺激能夠掩蓋別人對你以往的評價。因此,你還是可以通過改變外表,逆轉周圍人對你過往「性格軟弱、沒個性、沒主見」的評價。總之,一句話:只有先建立外表自信,才能進一步實現內心自信。正所謂,猶豫就會敗北,果斷就會白給,別愣著了,趕快捯飭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