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to B技術輸出後 飛貸能飛多遠

2020-12-17 同花順財經

當網際網路金融從喧囂回歸理性,開始「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一眾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漸漸涇渭分明起來。一種混亂的結束往往是另一種競爭態勢的開啟,從2018年開始,巨頭旗下金融科技公司紛紛錨定「科技」,「去金融化」成為大勢所趨,戰場也開始向B端轉移。技術、流量、場景……金融科技公司高舉手中的牌,一時間群雄逐鹿,巨頭環伺。

另一方面,隨著金融與科技的結合方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元,不僅僅是銀行,保險、信託、支付、資管等金融子行業都在尋求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蛋糕很大,細分市場機會眾多,巨頭生態之外,眾多金融科技公司如何才能立足?飛貸的金融科技進化之路或許提供了一個樣本。飛貸金融科技的布局野心

「在向B2B2C商業模式轉型的進程中,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潛在客戶群體的規模問題……而在於讓這些機構認同並接受我們。」飛貸金融科技董事長、CEO唐俠在2018年底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

兩個月後,飛貸金融科技與人保財險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向後者提供覆蓋業務全流程、運營全體系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輸出服務。

據悉,除人保財險外,國壽財、陽光、大地、眾安等多家具有開展信用保險業務資格的大中型保險公司都在探索這一業務方向,並希望摒棄傳統的高成本、重運營的線下模式,謀求線上化轉型,但保險公司無論是在前端的客戶篩選,還是大數據、風控和貸後運營等諸多環節都有技術和經驗上的欠缺,引入第三方技術主體提供全套技術服務顯然是最優選擇。

信託行業也有類似需求。近年來,由於政策限制以及房地產、證券領域的投資難度加大,信託公司將目光投向信貸類資產,特別是消費信貸類業務。然而,資管新規出臺後,信託公司傳統的依靠交易結構規避風險的策略受到衝擊,轉而尋求加強風控能力,大數據以及信貸相關的底層科技建設。

「這正是飛貸金融科技三大平臺的核心,包括網際網路化的IT科技、智能大數據技術平臺以及量化風控體系,所以過去一年我們和華潤信託等諸多信託公司在這方面一直有溝通合作。」飛貸金融科技聯合創始人卜凡德表示。

在2017年向B端業務轉型之前,這家成立近10年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最多的還是銀行。轉型後,中小銀行也成為飛貸金融科技的主要客戶群體,目前已經與北京銀行、華夏銀行以及多家城商行、農商行達成整體技術輸出合作。

此外,飛貸金融科技與通聯支付也已籤署合作協議。這意味著在兩年時間內,飛貸順利將合作機構擴展到保險、銀行、信託、支付四大金融領域。

聯想到今年年初,當吳曉波問唐俠:「除了大數據技術,未來你們在技術上的核心壁壘是什麼?」唐俠回答:「應用場景和實用性。我們將在應用場景中,鍛鍊出這種應用技術。……中國的市場很大,只要你敢投入就有機會。」憑藉技術優勢切入場景,再利用場景錘鍊技術的實用性,進而在多個金融子行業打開局面,飛貸金融科技的戰略布局由此可見。TO B模式的進化之路

今年9月,一場「金融科技與小微貸款的未來」專題論壇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舉辦,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在論壇上歸納了金融科技助力小微貸款發展的四大現有模式:一是以建設銀行為代表的大銀行模式;二是以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百信銀行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模式;三是以常熟銀行和泰隆銀行為代表的線下到線上模式;四是以飛貸金融科技為代表的賦能模式。

無論是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大銀行、誕生於網際網路巨頭生態內的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百信銀行,還是起步於地緣商業模式的常熟銀行和泰隆銀行,無不是傳統金融體系內的參賽者,與之相比,飛貸金融科技的模式和「陪練者」定位獨樹一幟,與擁有龐大資源池的巨頭以及出身「豪門」的金融科技公司相比,也顯得頗為「草根」,這讓飛貸金融科技模式具備了獨特的價值和借鑑意義。

唐俠曾將自己創辦的公司稱為「打群架出身的野孩子」,既不是出身豪門,也沒有現成資源可用,只能「自己在大江大海裡學會遊泳」。

實際上,「野孩子」飛貸金融科技的核心高管層近9成來自銀行,唐俠本人就曾在建行工作十餘年,熟知銀行體系的痛點和需求。

2010年,唐俠以針對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需求的信貸工廠起步,圍繞小微金融持續迭代商業模式,先後經歷了三次轉型,並於2017年確定了賦能B端持牌金融機構,輸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的戰略,這是飛貸基於當前市場環境,結合自身能力稟賦所做出的最佳選擇。

在C端信貸領域,飛貸並不具有資金優勢,也不比網際網路巨頭擁有豐富的流量和用戶資源,業務規模存在天花板,但多年來打磨出的全流程線上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能力是飛貸與眾不同的競爭優勢,從To C轉向To B,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可以撬動更大的市場。

「畢竟全國2000多家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含農村信用社和農村合作銀行)以及信託、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幾乎都有金融科技方面的潛在需求。」唐俠對飛貸金融科技的市場空間很看好。用時間和真金白銀打造技術壁壘

方向正確並不等於成功。談到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時,卜凡德曾說:「保險公司非常慎重,對比了眾多家科技公司,做各種盡調,前前後後花了將近一年時間,才選擇了飛貸金融科技。」

轉型後的飛貸金融科技定位於科技助力持牌金融機構,第一步自然是取得他們的信任,而這並非易事,特別是在保險、信託等領域籤單頭部機構,必須要有真材實料。

唐俠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飛貸金融科技在過去的9年中持續投入了30多億元,在科技和風控上積累了大量試錯的經驗。

「我們的試錯分為主動試錯和被動試錯兩種。」卜凡德解釋說,「在公司發展初期,為了消除合作機構的疑慮,在助貸業務的合作範圍內,我們會主動承擔業務損失,這是被動試錯。所謂主動試錯,舉例來說,我們開發了一個新的風控模型,為了驗證它的有效性,會放到正式的生產環境中去,模型的收益未知,會產生試錯成本,我們會設定一個可控的損失值,在這個損失範圍內分析並不斷優化模型。」

「這樣的模型驗證我們做了無數次,現在我們的評分矩陣有接近40個評分模型。」卜凡德表示。

如今,飛貸金融科技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涵蓋「三大平臺六大服務」,其中,天網量化風控平臺經多家合作銀行實測,已累計實現近500億資產的規模化運作,新增近千萬信貸用戶,且無一例被確認身份欺詐,由其設計並輸出的隨借隨還產品實現額度和定價的實時動態調整,獲得了極佳的用戶體驗和認可。

此外,神算移動科技平臺、慧眼智能大數據平臺也是「歷劫」而生,飛貸副總裁陳定瑋還曾將數據並發、資料庫、負載壓力形容為技術團隊趟過的「三大坑」。

在此基礎上,飛貸金融科技面向賦能客戶提供移動信貸產品服務、品牌與營銷服務、核算與清算服務、風控運營服務、智能客戶運營服務、經營決策分析服務六大服務。

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對金融科技公司的選擇必須慎之又慎,一旦判斷失誤,沉沒成本不僅是資金,更是時間。謀求輸出的金融科技公司眾多,不乏頭頂巨頭光環者,要想打動客戶,必須具備獨特的競爭優勢。

卜凡德認為,飛貸金融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在四個方面:一是輸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其中模塊化組項多達300項,可以幫助合作機構實現從0到1的建設,也可以做菜單化、定製化輸出;二是與金融機構合作項目累計已近500億金融資產,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安全性和風控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驗證;三是飛貸金融科技發展的是通用型技術,不依賴於白名單等特定資源,對於中小金融機構更加適用;四是明確「陪練」定位,通過聯合運營幫助金融機構做能力建設。

在收費模式上,飛貸金融科技也放棄了傳統的前端收費模式,採用和金融機構聯合運營以及按效果收費的合作模式。也就是說,在前端僅就開發實施費等投入收取成本費用,後期形成安全穩定資產之後,再按照合作的信貸資產餘額的一定比例收取服務費。這樣的收費模式下,金融機構前期投入小、風險低,且隨著業務慢慢起量可以不斷觀察、調整,有利於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及合規管理。全球化布局蓄勢待發

自2017年開始,飛貸金融科技已經開始在東南亞和拉美各國做業務考察,2018年上半年還有巴西同業前來洽談合作,2019年更是在中非對於業務落地有了更深入的探討,唐俠也不否認飛貸金融科技會加快邁向全球化的步伐,並透露走出去的首批目的地可能是東南亞和中南美洲。

在此之前,飛貸金融科技的全球化已經獲得了足夠有說服力的品牌背書。

去年11月和今年10月,飛貸金融科技兩度獲得「全球小微金融獎」,這是一個由世界銀行集團和二十國集團(G20)共同推出的全球範圍內頗具權威性的金融科技類獎項,飛貸金融科技由此成為首次榮膺這一國際大獎和唯一連續榮膺「全球小微金融獎」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

飛貸金融科技也是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科技案例。沃頓成立137年,只有82個案例入選,每年不到1個,而在15個金融科技領域案例中飛貸就佔兩個。沃頓商學院的拉斐爾阿米特(Raphael Amit)教授甚至給出了「飛貸金融科技徹底影響了中國乃至全球的小微金融行業」、「飛貸金融科技已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的最佳實踐者「這樣的評價。

美國《時代周刊》去年5月的發文亦不吝讚美,稱中國飛貸金融科技通過突破性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破解了世界級的小微融資難題。而在今年年中,三位諾貝爾獎得主託馬斯.薩金特、默罕默德.尤努斯和莫漢.芒納星河也都在不同場合給予飛貸金融科技積極評價。

在這樣的外部光環加持下,飛貸金融科技對自身發展有清醒的認識。

「任何一家金融機構都不可能把業務能力長期依附在一家科技公司身上,我們必須不斷優化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輸出系統、技術後,通過技術再升級,持續幫助金融機構迭代。「卜凡德表示,他強調,持續的能力成長是飛貸金融科技的根本。未雨綢繆從未停止。

據悉,飛貸金融科技在上海建立了新的研發中心,加大品牌、人才、資源投入,目標是「和BATJ同場競技如何不輸」。在智能反欺詐方面,飛貸金融科技通過聯手業界黑馬黑瞳科技,全方位、及時地阻斷欺詐發生並將欺詐損失降到最低,還投資了為機構客戶提供智能資產配置解決方案的金融科技企業智道智科。唐俠此前還透露,飛貸金融科技已經研發出了一套自動化建模平臺系統,並孵化一家以評分模型為核心的量化風控公司,明年將有大量併購的動作,預計投入在10億元左右。

「最強的護城河永遠是比別人跑得快。」卜凡德說。

來源: 36Kr

相關焦點

  • 月放款3億,代理人抽成佣金高達110%,中興飛貸還能飛多久?
    在貸後管理上,飛貸要求代理人保證客戶第一個月正常還款即可,如果客戶逾期,代理人沒有佣金。 低門檻的代理分銷模式也造成人人成代理的亂象,而這些個人代理們獲客的方式依舊是依靠線下渠道中介。
  • 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大會:飛貸何以牽手金融四大子行業頭部企業?
    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大會:飛貸何以牽手金融四大子行業頭部企業?飛貸金融科技作為首個且唯一獲世界銀行和G20 共同頒發2018「全球小微金融獎」最高獎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其高級合伙人、機構合作事業部副總經理潘靜受邀出席分享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如何助力銀行數位化轉型,促進銀行業務高效發展。
  • 科技賦能金融,技術助力普惠 飛貸金融科技推動破解小微融資困境
    各銀行陸續開啟數位化轉型以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金融機構也紛紛布局金融科技,通過自主研發或外部合作的方式獲得科技助力。作為移動信貸領域B端輸出的頭部企業,飛貸金融科技也不斷地助力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並提供包括數據、方案、各種建議的輸出等方面的支持,在合作中將科技、風控、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完成能力轉移。
  • 傳統企業如何轉型網際網路?君智成功案例飛貸給企業家的啟示
    與其他入選新版《贏在中國》的兩家案例企業簡一、飛鶴一樣,飛貸亦是在君智諮詢幫助下成功運用競爭戰略實現轉型。競爭戰略第一人、君智諮詢董事長謝偉山說:「飛貸轉型成功的秘訣在於及時運用競爭戰略護航,同時也是飛貸人的不懈努力及創新的結果。飛貸全球首創手機助貸APP,在幾千家企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案例,超越3000競爭對手,用戶增長76倍。」
  • 新銀行發展策略大會: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助力銀行實現能力自建
    本次大會以「新形態銀行賦能之策」為主題,匯聚了近 500 位創新銀行實踐者、金融科技領軍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金融機構數位化升級新方向,為銀行帶來當前發展中最具實操性的創新思路、技術和解決方案。  在趨勢之下,銀行除了自身努力轉型之外,更需要外部賦能來推動轉型落地,銀行與金融科技的合作正迎來一個黃金時期。此外,普華永道發布《 2018 中國金融科技調查報告》也顯示,各類機構對金融科技的投入和應用在不斷深化。超半數的受訪傳統金融機構正通過不同形式自主進行金融科技的研發和應用,或選擇與金融科技公司建立多樣化的合作模式。
  • 金融科技助力小微融資,飛貸金融科技成典型示範
    飛貸金融科技董事長唐俠認為,飛貸金融科技本身的故事就是一個有力的例證,在科技升級的幫助下,金融科技公司這麼多年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經驗,可以有效複製並很好地服務於傳統金融機構,撬動整個金融業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服務能力。  2010年,飛貸金融科技針對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需求,開始從事小微企業信貸工廠模式,實現信貸流程流水化作業。從2013年起,飛貸金融科技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風險控制領域。
  • 十年磨一劍,飛貸金融科技推動惠普金融進入成熟期
    對於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口中現有四大金融科技模式之一賦能模式的代表——飛貸金融科技來說,則是收穫頗豐的一年。全球金融科技最佳實踐 屢獲國際認可美國沃頓商學院Amit教授在 2019 年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飛貸金融科技致力於提供穩健創新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通過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的創新應用,再藉助豐富的移動零售信貸經驗,幫助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實現移動信貸的轉型和升級,已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的最佳實踐者」 。
  • 英國利茲大學&武漢大學聯合調研團 到訪飛貸研究「全球金融科技...
    12月13日,剛剛登上新華社《國家財經周刊》封面案例的飛貸金融科技,接待了英國利茲大學&武漢大學「法金融」聯合調研團隊教授一行的參訪。雙方就飛貸金融科技現階段最新技術應用成果及科技布局等方面進行交流探討,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再獲認可。
  • 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大會: 飛算科技「信貸全生命周期管理...
    拆分自深圳中興飛貸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前海飛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簡稱「飛算科技」),作為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所歸納>的四大金融科技模式——「賦能模式」的代表,與平安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等機構帶著實踐經驗和落地案例,共同為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升級破局帶來新啟發。
  • 為什麼是飛貸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
    Raphael Amit教授認為,飛貸的創新,和電話、汽車、網際網路等的發明一樣,同樣可以通過改變人們的信貸理念和投資消費習慣,從而升級人們的生活方式。  金融業的第一次觸網發生在1995年的美國,至今已經20年有餘。網際網路金融的意義就在於藉助信息技術的科技力量讓金融機構可以為不同的用戶提供各種不同的服務,用戶也可以隨時隨地辦理金融業務享受靈活方便的金融服務。
  • 領跑全球金融科技創新:飛貸如何玩轉新一代風控科技?
    在業內人士看來,飛貸能夠獲得這樣的關注度,主要是由於該企業創新的商業模式和風控技術,解決了一直以來困擾整個業界的移動網際網路信貸的風控難題,是整個行業裡面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創新。但事實證明,專心研發風控技術的企業並不多,很大比例的金融科技公司仍在致力於開發用戶和流量,對於技術創新的關注並不夠,這導致整個行業在風光無限之後不久,就在監管收緊的狀況下迎來了大面積的坍塌。國內很多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期初技術只是作為輔助能力,最近才有部分企業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走上了技術創新之路。不同的是,飛貸一出生就是一家純粹的金融科技公司,並且它還是中國微金融領域的唯一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獲中美經濟學家熱議,飛貸如何半年打造爆款
    但顯然,目前市場上的金融機構沒能滿足用戶的這個需求。向銀行貸款的周期實在漫長,錢真正拿到手,基本都要等15-30天,要等這麼長時間,什麼時機都錯過了。除了時間漫長,無論是銀行還是其他機構,都需要繁瑣的手續,不斷驗證身份信息。而傳統金融機構都是固定還款周期,當自己想提前還錢時,時間沒到;當自己還要用到錢時,還錢的期限已到。在貸款這件事,耗費了太多的精力,耽誤了太多事情。
  • 5分鐘4步得到30萬元貸款,飛貸金融是如何做到的?
    改造之後的中興小額貸款公司與研信科技一起成為了中興微貸的子公司,為了更符合公司的定位,改名為「飛貸金融」。「定位也由之前的小額貸款公司變成了提供金融產品核算體系、金融科技以及貸後管理等服務的立體金融服務平臺」唐俠說。另外唐俠告訴創業邦,「為了從傳統的金融公司轉型成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我們做了很多的努力。
  • 周立勇:飛貸如何開創新一代風控科技?
    飛貸風控科技的第一支柱就是欺詐防範和偵測。手機App貸款有兩類非常典型的欺詐類型,即身份欺詐和團夥欺詐。前者是申請人偽冒他人身份的欺詐,後者是欺詐分子有組織地仿冒或偽造資料來進行集中的申請,騙取貸款。對於身份欺詐,飛貸採用了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主要防範手段之一。
  • 私人飛機,能飛多遠?
    一架小飛機一般得上百萬元,一年養護費幾十萬元,拿個「執照」需10萬元,大修一次要100萬元,技術要求高,風險大,限制又很多——私人飛機,能飛多遠?  上海和陝西的兩個小企業主,本月開小飛機上天著實揚了一把名。在媒體「熱炒」下,仿佛中國千萬富翁真的都想買一架「法拉利跑車」式的私人飛機。
  • 貸款僅需3分鐘 手機APP飛貸3.0發布
    【IT168 資訊】8月22日下午,中興飛貸金融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飛貸3.0發布會。發布會上,飛貸發布了飛貸3.0新產品,刪減操作點33項,優化48項,操作時間縮短了40%,由5分鐘減至3分鐘。也就是說,無需抵押,無需見面,用戶僅需通過一部手機在飛貸填寫資料後,飛貸通過央行的個人徵信系統以及自身建立的的風控模型對用戶進行審核,整個過程借貸過程縮短到3分鐘時間,按照審核機制各人額度不同最高可借30萬。飛貸金融首席戰略官孟慶豐表示,消失的2分鐘,是在不犧牲風控水平的前提下進行用戶體驗創新。
  • 飛貸是正規的貸款服務平臺嗎?可靠嗎?
    飛貸是正規的貸款服務平臺嗎?可靠嗎?今日小編來為大伙兒詳細介紹一款借款商品稱為飛貸。從它的姓名就可以看得出,審批速率十分快,放款速率也十分快。那麼飛貸是正規的貸款服務平臺嗎?飛貸可靠嗎?
  • 估值百億飛貸:撬動建行數億資金放貸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曾是大股東
    讓張華橋羨慕不已的中興微貸的創始人叫唐俠,中興微貸後來還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叫「飛貸」,被人稱為「金融科技領域的一個現象級企業」。飛貸高管曾透露,僅僅是建設銀行給予飛貸的授信就達到幾十億元,用於發展放貸業務。飛貸現在已經是各種投訴網站上的常客,建設銀行也經常相伴出現。
  • 飛貸教你玩轉還款期限
    2015年10月誕生的飛貸,就是一款擁有還款期限調整功能的產品!經常需要資金周轉的或許早就用上啦!據說,飛貸是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案例,還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為了造福更多的夥伴,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飛貸是如何教你玩轉還款期限的。飛貸還款期限調整功能是啥?
  • 第一財經大會:螞蟻金服與飛貸如何改變貸款方式
    ­  第一財經舉辦了技術與創新大會,邀請螞蟻金服、飛貸、萬向控股、陸金所共同專題對話 「金融科技(Fin-tech)與區塊鏈」,探討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和未來。其中螞蟻金服與飛貸高管所帶來的觀點引人注意,成為大會當日高峰,其分別代表了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的兩個重要方向,改變了人們貸款方式,飛貸中小企業主貸款需求與螞蟻金服小微消費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