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就像是一座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化工廠,擔負著人體的解毒功能,承擔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諸多物質的代謝。
中醫認為肝為五臟之一,其主要生理功能為生血、生魄、主疏洩、主筋爪,開竅於目,與膽相表裡。從現代醫學解釋,肝的這些功能涵蓋了消化、內分泌、神經、精神系統等功能,因此中醫的肝臟與西醫的肝具有不同的含義。
如何養肝,中醫養生角度有吃飯「三不過」,睡前「三不要」,具體介紹如下。
吃飯的「三不過」
1.不過飽
自古養生都提倡食不過飽,七八分飽最佳,從現代營養學角度,是控制能量攝入總量,從而避免體重增加、避免肥胖,從而減輕肝臟負擔,避免脂肪肝形成。
2.不過度飲酒
都說小酌怡情,大酌傷身,大酌傷身主要是指長期或大量飲酒傷肝。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家庭聚會或是朋友聚會中,酒是少不了的,尤其在應酬的酒局上,過度飲酒更是無法避免。熟不知,長期或大量飲酒最初表現為脂肪肝,進而發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嚴重者可誘發廣泛的肝細胞壞死甚至是肝功能衰竭。
3.不過度生氣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把溝通交流放在了飯桌上,有些家庭甚至會利用吃飯的時間教育孩子,此時若發生分歧甚至爭吵,就容易生氣。從中醫學角度而言,怒傷肝,正如老話所言「氣都氣飽了」。
睡前「三不要」
1.不玩手機
玩手機的朋友都知道,網絡的魅力實在太大了,尤其睡覺前一拿起手機就總是容易停不下來,往往會帶來無意識的熬夜。通常夜間11點左右是肝功的排毒時間,按時休息有利於保持肝臟健康。
2.睡前不吃宵夜
睡前吃東西除了不易消化引起腹脹等腸胃問題外,尤其當食物為油膩或含糖鹽量高的食物時,也可減慢肝臟的排毒速度,影響肝臟健康。
3.睡前不熬夜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往往為了生存和發展,需要熬夜工作,偶爾熬夜對身體影響不大,但如果長期熬夜,勢必也加大肝臟負擔,很可能誘發肝臟疾病發生。
結語
總之,若想保持肝臟健康,就要注意上述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同時,還應注意接種疫苗,預防病毒性肝炎,已經有肝炎的朋友,切記定期去醫院看肝病門診,防止病毒感染加重,同時定期複查肝功能等指標,防止肝臟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