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個好父親、好丈夫,為了進入中央航空署上陣殺敵,「空軍軍官不能與外籍女子通婚」一紙規定,白俄妻子被驅逐出境,從此音信全無,4歲的大女兒被留在家鄉,之後再未謀面;但他卻是戰功卓著的軍人、崇高的愛國者,曾對日締造6比0的戰果,首開對日抗戰空戰全勝紀錄,被譽為「空軍戰神」,蔣介石曾將座機獎勵給他。
他叫高志航,今天就隨閒趣侃歷史走近「空軍戰神」高志航:
1907年5月14日,高志航出生在吉林省通化縣三棵榆樹鎮三棵榆樹村,家中貧困,高志航又有七個兄弟姐妹,身為長子的他背負著更多的責任。高志航九歲入學讀書,13歲考入奉天中法學校,不過家中的財力無法支撐他走太遠。為了家裡的生計,高志航選擇投筆從戎,加入東北軍。
不過即使在軍營,高志航也從未放棄學習,憑著自學他考入東北陸軍軍官教育班,在軍中嶄露頭角。1924年,東北軍擴建空軍,張學良決定選拔28名優秀飛行學員到法國留學。高志航毅然報名,然而因身高僅1.67米而落選,高志航沒有放棄,曾在中法中學學習的他嫻熟法語,用法語給張學良寫了一封信,立志航空報國,請求給他去法國求學的機會。張學良特批同意!
赴法前,張學良將軍接見了高志航,「保衛祖國是我的奮鬥目標,為了實現我的目標,我將改名志航!」3年後,高志航學成歸國,時年19歲,被張學良任命為東北航務處飛鷹隊少校:
因為飛行技術高超,張學良把高志航任命為東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在此期間他為國培育了諸多空中戰士,直到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件爆發,高志航飛機被關東軍搶奪後,他沒有選擇束手就擒,而是不顧日軍的禁令,躲在火車廁所裡逃往關內。後經同學介紹,進入軍政部航空署所屬的第四隊。
儘管他的飛行技術超過大部分同僚,但他依然被排擠,因為他曾是「不抵抗」的東北軍,這不算什麼,只要能開飛機上陣殺敵。更難的是他的妻子,妻子是白俄流亡貴族葛莉兒,夫妻感情極好,然而當時中央航空署規定,空軍軍官不能與外籍女子通婚,在「救國」和「愛情」面前,高志航選擇了救國,就這樣葛莉兒被驅逐出境,從此音信全無。因為打仗,高志航將4歲的大女兒高麗良留在家鄉,之後再未謀面……
這之後,高志航優秀的飛行技術折服了同僚們。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日軍於8月14日下午空襲杭州筧橋機場,企圖摧毀中國空軍力量和機場設備,高志航奉命出擊,命中了一架敵機右翼主油箱,這是抗戰全面爆發後,被中國空軍擊落的第一架戰機,為紀念首次空戰勝利,南京國民政府將8月14日這一天定為「空軍節」。
1936年10月31日是蔣介石50華誕大慶,為了慶祝這一日子並激勵民族自信心,高志航率三十五架霍克三,在南京市明故宮機場上空編成「中正」二字的空中分列式,其間,他以自己的拿手好戲在空中盡情展示,使幾支欲爭高下的外軍特技隊相形見絀,極大的鼓勵了民族自信心。後來蔣介石召見,蔣介石對高志航說:「你的技術很高,趕超世界水平。」當即把自己的「天窗」號飛機獎給了高志航使用。
不幸的是,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赴蘭州接收蘇聯援華戰機,轉場至河南周口機場時,部隊遭遇敵機空襲,傷亡慘重。高志航跨進座艙準備起飛迎戰,但座機發動不了,戰友們勸他暫時避一避。他說:「身為中國空軍,怎麼能讓敵人的飛機飛在頭上?」 就在他們第3次開機之時,密集的炸彈從空中投下,高志航連通14架飛機消失在一片火海中。殉國時的高志航,雙手還緊緊握著飛機的操縱杆,時年30歲。
蔣介石在漢口主持追悼會,並手書輓聯:英雄殉國,死之偉大,生之有威,永垂千古。按計劃高志航靈柩準備由湖北宜昌經水路送往重慶厚葬,然而到宜昌後,日機竟來宜昌轟炸了整整7天。高志航靈柩只好就地安葬,如今位於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老醫專)院內香樟樹下。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