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觀眾大老爺,先關注一下下嘛,您的關注是奴家最好的獎勵嘛~
壓歲錢的來歷,過年為何要給小孩壓歲錢,是壓著歲不讓他們長大?
年關將至,眼看就要過春節了,你是不是已經期待著回家跟親朋好友齊聚一堂呢,小孩子們是不是更是期望新年,因為新年一到就會有壓歲錢可以拿啊,但是你有沒有感到疑惑過,為什麼要給小孩子壓歲錢呢?從字面意思來看壓歲的意思應該是壓著歲數的意思,為什麼在新年裡要壓著小孩的歲數不讓增長呢?難道大人們都不想讓小孩子快快長大?其實並不是這樣,壓歲錢並不是這個壓歲,其實它真名應該是「壓祟」,在這裡面其實還蘊含著一個神話故事。今天小編就帶你來了解一下壓歲錢的真正含義。
傳說古時候,有一隻叫「祟」的怪物,它會專門等到過年時候深夜裡等小孩睡熟之後,悄悄地來到小孩床頭,趁著小孩還在睡覺時,對著額頭輕輕一吸,就會將小孩的精氣神吸走,一個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轉眼間就會變得痴痴傻傻,所以,在每年除夕夜裡,家家戶戶都會燈火通明,熬上一夜,這就是「守祟」,守著「祟」讓它不敢來,有的人家不但家人要「守祟」,而且還會給小孩子一些錢用來「壓祟」讓「祟」不敢靠近,後來才慢慢演變成了「守歲」和「壓歲錢」。
小編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時,除夕夜裡,不但家裡燈火通明,而且還會買來很多紅蠟燭,在每間屋子門口都會放上兩支蠟燭,這也是「守祟」的一種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壓祟錢」逐漸變成了「壓歲錢」,不過雖然字變了,但是表達的意思並沒有變,並不是你想的壓著小孩子不讓長大的意思,而是對孩子的祝福和保護。在唐代時,人們在新年時將銅錢賜給孩子,作為護身符一樣的東西,保護孩子平安,給壓歲錢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是在晚輩給長輩拜年時由長輩直接給予,還有一種就是父母講錢偷偷包好放在孩子枕頭底下壓歲。
到了民國時期,壓歲錢變成了用紅紙包著一百枚銅錢送出去,寓意長命百歲,到了現代給壓歲錢時往往給幾張連號的鈔票,寓意著「連連發財」,甚至變成現在直接發微信紅包的形式了,隨著時代的變化,給壓歲錢的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但是不管給多少,以什麼方式送,這都代表了長輩對晚輩的祝福和愛護,為晚輩在新的一年裡祈求平安,希望晚輩能夠健康平安成長的願望。
但是其實,除了長輩能給晚輩「壓祟錢」之外,晚輩也能給長輩壓歲錢,而這才是真正的壓歲錢,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不讓長輩的歲數繼續增長,期望長輩能夠長命百歲,一直保持年輕的狀態,永遠健康長壽,跟送給晚輩的真好相反,但是都代表了對親人的殷切祝福,不過現在大家普遍給的都是「壓祟錢」,真正的「壓歲錢」應該很少有人給吧,在古時候,既要給小孩「壓祟錢」又要給老人「壓歲錢」,因為兩字諧音,叫來叫去人們覺得麻煩,於是便統稱為壓歲錢了,它不單代表對小孩子的祝福,也代表了對老人長壽的祝願。
在春節裡,由於中國人傳統禮節裡講究尊老愛幼,所以才有了過年時孩子給長輩拜年,這叫尊老,而長輩給孩子的壓歲錢則代表著愛幼,一個小小的壓歲錢,不單單只是過年給孩子錢這麼簡單,一舉一動都包含著中華五千年來的傳統禮儀,春節在大家看來是一個闔家團圓、辭舊迎新的日子,但是它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早已不是簡簡單單的過節,而是處處蘊含深意,每一個規矩、每一個步驟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歷經千年沉澱,富含我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精華。
每一個年代的春節都有不同的變化,從古代時因為信奉神明而舉行的祭祀禮儀,慢慢發展為對家人對生活的美好嚮往,到了現在變成了大家齊聚一堂加深情感的紐帶,歷經千年,雖然每個時代的人都賦予它不同的寓意,但是卻都是大家對生活越來越好、家人健康長壽的精神寄託,這就是春節,一個小小的壓歲錢也代表了家人之間的美好祝福。壓歲錢的來歷,過年為何要給小孩壓歲錢,是壓著歲不讓他們長大?關於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點讚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