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嫂因使用簡體字翻譯意 在香港開店被罵
核心提示:足球明星貝克漢姆的妻子維多利亞婚後轉戰時尚圈,創立個人品牌「VictoriaBeckham」,近期宣布即將在香港開設新店,卻沒想到因使用簡體字翻譯意外引發陸港網友的論戰
-
人民日報海外版:港臺有人宣稱「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
「貝嫂」維多利亞貝克漢姆日前在其臉譜上發了一條中英文互譯的帖子,表示自己將去香港開店。不料卻因中文部分用的是簡體漢字,遭香港網友嗆聲:用簡體字就不要在香港開店!人民日報海外版23日就此發表評論文章「繁簡之爭 莫讓『亂花』迷了眼」,批部分港人將漢字繁簡之爭政治化。
-
香港在中小學推行簡體字就是倒退?
香港教育局擬改革語文教育課程,建議在香港中小學推行「認讀簡體字」、「用普通話教中文」,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面,以及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的溝通」。諮詢文件一出,有人憂心簡體字「入侵」學校,將令中文教育「倒退」。更有反對者將其視為「政治手段」,稱港府意圖進一步「內地化」,並在線上線下展開抗議。
-
簡體字劣等?繁簡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他說,繁體字祖先用了幾千年都沒感到不方便,為何到我們手裡就拋棄了?他認為,追求書寫效率不是簡化漢字的理由。2016年,前英國辣妹合唱團成員,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姆的妻子「貝嫂」在其臉譜上發布了一條內容為將在香港開店,賣個人品牌時尚用品的帖子。帖子用中英文雙語,中文部分用的是簡化漢字,結果她遭到一些香港網友的怒懟,那些網友嗆聲說:「你來,我們很開心,但不要用簡體字,用簡體字就不要來香港開店。」
-
新加坡為什麼用簡體字?而香港臺灣反而不用?
新加坡為什麼用簡體字?而香港臺灣反而不用?二戰結束後,任何一個正常的漢語地區,都會使用簡體字了,因為這是大勢所趨。先說中國大陸為何使用簡體字?因此,我們以推廣簡體字和推廣普通話位抓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漢字簡化運動,直接產生的結果就是,創造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蹟。中國從原來的八成文盲,變成了二成文盲。這樣的二八轉換,極大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進步。到改革開放時,外出打工的農民工,即便不會說普通話和當地方言,會使用漢字,也能順利行走中華大地。
-
用「簡體字教中文」惹風波,這所香港貴族學校給出這個理由
當時教育局這個文件,被網友diss得很慘,批評教育局要學生掌握簡體字是本末倒置,還有人覺得政府藉此「消滅粵語」。(啊喂你們是不是想多了?) 用簡體字教中文,這事兒很少見? 並不是!雖然香港多數場合使用繁體字,但學校以簡體字教中文的情況不在少數。香港國際學校林立,不同學校語文教學政策不同,不管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都有學校採用。
-
港警苦練簡體字寫信力挺援港醫護:你支援香港,我保護你!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ID:zgzs001) 近日,一名香港警員(微博名@好得意得意好 )發布了一封致內地援港醫護和內地同胞的暖心信件,感動無數網友。 「愛是相互的,現在由我來代表普通香港市民,給赴港支援的內地醫護寫信,希望能夠給遠在他鄉的英雄們帶來些許慰籍、溫暖,也讓內地同胞們心安。」
-
港媒:怎麼看簡體字在香港?
去年至今,傳媒報導簡體字(簡化字)大舉「入侵」香港,例如將軍澳新開幕商場某餐廳餐牌只有英文和簡體中文;上水及粉嶺出現「國慶」簡體字展板;滙豐銀行卓越理財中心指示牌以簡體中文為先;facebook程式設定「中文(香港)」出現簡體中文;馬鐵第一城站出現「嚴禁進入路軌」簡體字警告牌……上述事件引起香港市民關注,有人更發起抗議簡體字、扞衛繁體字行動。你認為,香港有廣泛使用簡體字的需要嗎?
-
香港博士入學考生抱怨簡體字試卷 港中大道歉並稱將安排英文重考
香港中文大學的試卷用簡體字引發爭議。香港《東方日報》10日報導稱,有3名考生發現港中大物理系博士試卷一半內容是以簡體字印製的,當場要求校方翻譯試卷問題或提供英文試卷,遭拒絕。考生繼而要求出卷人員到場解答問題,監考員稱負責教授已返回內地。香港中文大學10日開會後,承認沒意識到語言問題,向考生道歉,將安排受影響者自願以全英文重考,並承諾日後錄取考試一律採用英語。
-
香港國際學校將用簡體字教課:能應付2047年的香港
通告稱,改用簡體字是為裝備學生,「有充分語文能力以應付2047年的香港」。不過哈羅發言人隨後解釋稱,學校管理層不太熟悉香港環境,相信其意思並非涉及政治考慮。 哈羅香港國際學校於2012年9月創辦,設有幼兒教育、小學及中學部。香港教育局資料顯示,哈羅國際學校本學年有1200名學生,1/3來自香港。早在2014年,哈羅香港學校的資本證價格就已炒至600萬港元,仍然供不應求。 針對哈羅擬取消繁體中文,有學生家長稱,作為香港人,還是希望子女學習繁體字,而且香港政府也沒有說2047年的香港不會有繁體,對於校方依據自行判斷更改教學方式表示質疑。
-
評論:莫把香港學生認讀簡體字政治化
但現在有人反對讓香港的學生認讀簡體字,卻完全不是從實際出發,而是出於一種陰暗的心理:因為內地使用簡體字,如果香港的學生也認讀簡體字,就是在香港推行內地化,就是要取消繁體字。更有甚者認為,這是特區政府在執行北京的旨意。 以筆者在香港生活近30年的觀察和體驗,簡體字和普通話一樣,在香港逐漸越來越多地被使用,特別是在回歸之後。這並非政府的大力推動,而是實際需要使然。
-
香江漫話:香港人閱讀簡體字書風氣漸濃
中新社香港二月九日電題:港人閱讀簡體字書風氣漸濃 中新社記者張淑琴 在香港這個被誤為「文化沙漠」的城市,喜歡讀書的大有人在。大大小小的書店遍布街頭巷尾,售賣書籍種類繁多,涵蓋中外。走入書店,總遇見不少人在「打書釘」,每每在書店關門前十數分鐘還有不少人排隊買書。
-
香港前議員:香港人也應學習簡體字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15日文章,原題:使用簡體字不是磕頭同我合作的一個教育機構最近收到一個投訴,對該機構教師教學生們寫中文簡體字提出指責。關於中文簡體字有很多爭議。推廣簡體字的初衷在於提升識字率,但學者們至今仍在爭論這一文字系統是否真的簡易適用。
-
香港人抗拒學簡體字?聽聽新加坡怎麼說
學者:港人憂學簡體字 或減下一代對繁體字認知 有學者指出,港人對學習普通話只是學習多一種語言,有助溝通。不過對於學習簡體字,可能港人擔心會影響下一代對繁體字的認知程度,故學習普通話的接受程度較學習簡體字為高。
-
歐陽娜娜ins用簡體字發文,被臺網友嘲諷,網友表示路轉粉了
歐陽娜娜ins用簡體字發文,被臺網友嘲諷,網友表示路轉粉了文|閒雲歐陽娜娜的風評其實一直處於好與不好的分界線上,看過她演戲的人,都感覺歐燕娜娜的演技太尷尬了,一個鹿小葵加油!結果呢,歐陽娜娜在外網的社交平臺上遭到了臺網友的嘲諷,要求她別用繁體字!而歐陽娜娜的行為就很剛了!再度在ins發文的時候,果然擯棄了繁體字!
-
港澳臺僑學生報考內地大學78%用簡體字
283名考生第一志願大多為北大、清華 本報訊(記者 王薈通訊員姜殿軍)2005年內地普通高校聯合招收港、澳、臺、華僑學生考試於上周末結束,記者昨日從北京教育考試院了解到,北京地區今年選擇簡體字試卷的考生有220人,佔考生總數的78%。 今年在京報考的考生總數為283人。
-
綠營發飆稱高雄路面用簡體字 網友:這是日文
她上傳了一張圖片,稱高雄市九如和澄清路口的「待轉區」三個字使用了簡體字。劉世芳臉書上傳圖片隔著屏幕,都可以感受到劉世芳的「義憤填膺」。她不僅在圖片上配字「還我繁體字」,還直接喊話高雄市政府出來說明情況,最後不忘呼籲網友向她「舉報」看到的其他簡體字。
-
繁體字太麻煩:香港鼓勵學生學簡體字
環球日報報導稱,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正在推行一項新的計劃,那就是搭理鼓勵中小學生學習簡體字的內容。計劃中強調,香港要培養善用「兩文三語」的人才,要注意學生運用規範書面語能力,在掌握繁體字後,也應該能認讀簡體字,以加強與內地、海外各地溝通。對於這樣的計劃,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招祥麒對認知簡體字的看法是,「毫無疑問有需要」。
-
綠營發飆稱高雄路面用簡體字 大陸網友:這是日文
她上傳了一張圖片,稱高雄市九如和澄清路口的「待轉區」三個字使用了簡體字。劉世芳臉書上傳圖片隔著屏幕,都可以感受到劉世芳的「義憤填膺」。她不僅在圖片上配字「還我繁體字」,還直接喊話高雄市政府出來說明情況,最後不忘呼籲網友向她「舉報」看到的其他簡體字。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如果說在戰亂分類的年代呢,使用這種俗體字的人呢就會很多,在統一和平興盛的年代呢,使用這俗體字的人呢就會越來越少,甚至不用了,有的人使用呢,還會被當時的學者來笑話你,那麼真正的把這種俗體字搬上檯面的,是什麼時候呢,是在太平天國時期,在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呀,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他們在自己的政權內推行這種簡化字,當時啊他們所印發的公告,印發的書籍等等,很多都使用了這種簡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