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寧媽糕點小講堂》:紅餜金糕,帶著金色軟紅的獨特魅力

2020-12-23 寧媽談社會

導語:糕點是一份充滿創意的美味,製作糕點就是創作一份創意的過程,跟寧寧媽一起發現更多創意吧!

中國是一個美麗而又地大物博的國家,除了我們自己本身對國家有絕對的崇高的熱愛之外,其實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人們都很喜歡中國,有一些外國人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情,甚至超過了國人。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當然是因為我們的國家的發展蒸蒸日上,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逐漸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綜合國力一直穩步上升,除此之外,我相信能讓他們對中國讚不絕口,念念不忘,還有一部分原因,那就是我們這個國家有他們的國家所沒有的東西。就是這種獨特的魅力,才能讓別人愛上中國。而事實上,我們中國的獨特之處,也確實是有目共睹的。

比如說,在政治方面,我們的國家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實行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策,不同於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追求個人,自由,或許我們的國家政治文化裡,帶著中國哲學的氣息,我們推崇少數服從多數;在文化方面,我們和別的國家的區別就更加大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影響奠定了多數傳統文化的框架,我們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處理方法。當我們的國家遇到問題,這種思想就更加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的獨特滲透了我們的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遇到很多獨特的東西。單就日常生活中的飲食來說,我們的食物就是各有各的風味。

那麼今天,小編就要來和大家分享一道非常獨特而具有魅力的美食,這是一道寓意豐富的糕點,它的名字就叫做紅餜金糕。接下來,感興趣的朋友就可以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這樣一道獨特的糕點是怎麼製作的。要做好一份紅餜金糕,我們就要準備好一些必要的材料。這些材料分別有:糯米粉600克左右,梗米粉約400克,紅糖適量,鴨蛋黃3到4個,純牛奶50毫升(小半盒左右),椰漿100毫升。這些材料都很普通,在一般的超市就可以買到了。準備好上述材料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了。製作步驟主要分三步,分別是製作紅餜和製作金糕,以及最後的炸制。

第一步,我們首先來製作紅餜的部分。取一個大碗,碗裡倒入300克左右的糯米粉和200克梗米粉,然後在碗裡加入適量的清水。取一個勺子將碗裡的粉攪拌到無乾粉即可。接下來,取一口鍋,鍋裡加入適量的清水後,倒入紅片糖,開小火煮成紅糖水。最後,將做好的紅糖水倒入做好的粉漿中攪拌均勻,然後取一口大鍋,鍋裡燒適量的水,大火蒸製粉漿約20分鐘。這樣,我們的紅餜就做好了。第二步,我們來處理製作金糕的部分。取一個大碗,碗裡加入3到4個鴨蛋黃,用勺子將蛋黃壓碎成細粒。然後在碗裡倒入牛奶和椰漿。混合均勻後,加入糯米粉。將糯米粉攪拌均勻,過篩一到兩遍。同樣大火蒸熟即可。最後,起一口油鍋,把做好的兩份粉團分成小個的圓球穿在一起,炸制熟透即可。

取一個淺色的陶瓷碟子。將我們做好的金餜年糕放上,可以見到做好的金餜年糕顏色呈現漂亮的金色紅棕色,圓潤飽滿的形狀非常好看。這樣一個獨特而具有自身風味的年糕,本身就非常吸引人,除此之外,它還包含著我們對幸福和吉祥的祝願和渴望,絕對值得我們親手製作。今天教大家製作的這份糕點,用料簡單,做法也很容易學習,講解的也十分詳細,如果想在喜慶的日子裡動手做一份既好看又好吃的吃食,這道金餜年糕就是最佳的選擇,非常應景。

相關焦點

  • 《寧寧媽糕點小講堂》:芝麻糕,以食養人,黑亮出彩
    導語:糕點是一份充滿創意的美味,製作糕點就是創作一份創意的過程,跟寧寧媽一起發現更多創意吧!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以儒家和道家的優秀思想最為突出。這兩個派別的思想共同組成了中國哲學乃至東方的哲學的基礎框架。
  • 傳統糕點VS網紅糕點,你pick哪一款?
    南京「糯嘰嘰」們的大集合一、傳統派先來一個「你畫我猜」,猜猜看這是什麼糕點?梅花 「高」=梅花糕,你猜對了嗎?梅花糕,是南京、蘇州、無錫等江南地區著名的風味特色小吃。源於明朝,發展到清朝時就成為江南地區最著名的傳統特色糕類小吃。
  • 盤點這些年的網紅糕點品牌,哪一家更好呢?
    鮑師傅、漢糕堂中式糕點店,它們都被貼上了「網紅」的標籤,還都被質疑過是僱人排的隊,但是一個品牌如果連紅都沒有,怎麼能說大品牌,高品質?說到漢糕堂,總能聯想到「匠心」精神,他們的糕點一定是當天早起做的,定量輸出,限量供應,絕不出售隔夜糕點!
  • 網紅紅糖粑粑糕打破傳統做法,獨特的口感,化繁為簡,輕鬆在家做
    紅糖粑粑糕做法很多,有用鍋煎的,軟軟糯糯的,很受大家喜歡!而最近又新出了一種新的做法,獨特的口感,新穎的做法,讓它火的不行!很多人排隊去買,這個網紅甜品一時火遍大江南北!今天給他做個最近很火的紅糖粑粑糕!外皮脆脆的,裡面卻很軟糯。紅糖粑粑糕,打破傳統蛋糕的幾個點:1.紅糖粑粑糕,不用蛋黃蛋清分離,更不用打發蛋清。2.
  • 糕餅入味尚需餡,糕餅的美味餡是糕點的靈魂
    兒時最美糕餅記憶是棗泥酥、山楂鍋盔、京八件...一口下去,皮酥餡糯,沁心味肺。糕餅中餡乃糕點靈魂也,與皮入味厚、與酥入味香,兼容相融 美味點心。△五仁△火腿△青紅丁△鹹蛋黃△茶葉火腿△魔芋△冬瓜△紅蓮蓉△白蓮蓉△紅豆沙△南瓜△水果△香菇△棗泥△枸杞果餡△蒜泥△洗沙△饢子△蓮蓉△果汁五仁△金退△白果△板慄△雞絲△珠江鴛鴦
  • 網紅甜品仙豆糕,一口平底鍋就可以搞定,外酥裡軟吃一口就停不下來
    網紅甜品仙豆糕只要一口平底鍋就可以搞定的網紅甜品,外酥裡軟吃一口就停不下來仙豆糕,也叫虎皮餑餑,據說源自明朝,最初是以各種豆沙做為餡料做成的小甜點,如今火遍全國,餡也被改良了,除了用各式豆沙還可以用紫薯泥用蓮蓉用抹茶豆泥等材料搭配馬蘇裡拉做餡
  • 李家鋪粑粑坊總部在哪裡去學火爆抖音的網紅糕點
    如今,短視頻平臺抖音帶火了眾多品牌,其中就有推出網紅糕點粑粑糕的李家鋪粑粑坊。這家品牌因為粑粑糕口感軟糯甜美、用料實在而深受市場歡迎,也吸引了大批創業者踴躍加盟。那麼,李家鋪粑粑坊總部在哪裡?創業者們如何學習到正宗的粑粑糕製作與店鋪運營知識技巧呢?近期,記者帶著疑問前往山東臨沂李家鋪粑粑坊總部一探究竟。
  • 網紅綠豆糕,老牌桂花糕,沒想到讓人吃了還想吃的就是這個糕點
    秋風起,桂花香,記得小時候這時候家裡總會吃綠豆糕。那細膩香甜的味道,讓人久久無法忘懷。細細想來,現在我們生活中充滿了西式糕點,而傳統的中式糕點似乎漸漸被遺忘。那現在的綠豆糕,還是我們記憶中的味道嗎?還好吃嗎?
  • 上饒廣豐特色美食「廿四都糖糕」,香甜軟糯,你吃過嗎?
    在江西上饒,對於不少廣豐人而言,童年最甜蜜的記憶少不了橫山鎮廿四都糖糕。糖糕,相傳在南宋時期,當地的老百姓為慰問抗金宋兵而做,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南宋抗金名將辛棄疾,遊覽到廿四都時嘗此糕點,驚嘆為「人間極品」。廿四都糖糕口感軟糯、香甜,以前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
  • 百年前就自帶「網紅」屬性 講一段被人遺忘的蘭溪糕餅史
    連環糕、麻酥糖、紅雙喜、芙蓉糕……這些造型別致、光鮮亮麗的傳統糕餅在店面裡一字排開,總能吸引路人的目光。「這是什麼糕餅?從來沒見過」「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啊?」碰上年輕人,範子明總是不厭其煩地一一解答。如今,隨著五花八門的零食美味層出不窮,曾經風靡全城的蘭溪傳統糕餅的魅力也漸漸黯然失色,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不過,總有那麼一批忠實「粉絲」,雷打不動的光顧他的生意。
  • 《瑜姐糕點小講堂》:冷藏後的慄子糕帶著冰涼的口感,味道更鮮香
    導語:日常生活中製作一份美味的糕點,可以提升生活幸福感,不妨跟瑜姐一起將糕點學習製作起來!今年的假期很長,想必大家在家閒來無事,總會心癢手癢地,想吃點什麼。我想每年春節和寒假家裡必備的,應該是各種各樣的堅果炒貨了。
  • 在浙江餘姚,梁弄大糕,軟糯香甜,甜而不膩,你吃過嗎?
    大糕的魅力之處在於它是個純手工食品,現在的人講究返璞歸真,越是慢工細活做出來的食品越能保證最自然的口感。梁弄大糕,四四方方一塊,白如皚雪的糕底上,印著寓意吉祥的祝福,咬下一口是清甜的餡兒,口感甜而不膩,是有些人口中的美食,也是有些人心中一輩子的執念!
  • 這些傳統的中式點心,秒殺馬卡龍等西式糕點!網友:吃的是文化!
    推薦語:的確傳統中式糕點非常好吃,也符合我們的口味,體現中國的飲食文化。下文轉載自作者:一食之家呀這些傳統的中式點心,秒殺馬卡龍等西式糕點!網友:吃的是文化一直很喜歡中式的點心,不僅外觀精緻漂亮,還特別好吃,比起那些流行的馬克龍,我更喜歡呵護蘇之類的糕點。美味好吃的中式點心,秒殺馬卡龍等西式糕點,味道還特別好!銀絲卷色澤潔白,入口柔和香甜,軟綿油潤。烤銀絲卷即是先蒸後烤,烤香後趁熱掰成兩半,銀絲鬆軟,味香而甜。
  • 惠東白花特色的「紙牌糕」,比其他糕點軟糯,吃的每一口都很甜蜜
    「紙牌糕」是很多惠東白花人童年的零食記憶,這種傳統的中式糕點曾經在各地都很盛行,薄如雲片,入口香甜。一片片紙牌一樣疊在一起的糕點,白花人習慣叫它「紙牌糕」,又叫「雲片糕」。小時候,經常去白花市場那買紙牌糕吃,白花市場沒有裝潢華麗的店鋪,沒有琳琅滿目的新鮮商品,最尋常的街道有著簡單的幸福。惠東白花特色的「紙牌糕」,比其他糕點軟糯,吃的每一口都很甜蜜。記得小時候家裡比較窮,沒什麼零食吃,有時候嘴饞,爺爺便會去市場上,買回一包「紙牌糕」,哄著說,這個不怎麼熱氣,吃這個吧!這便是小編關於紙牌糕最早的記憶了。
  • 老阿姨分享廣式蘿蔔糕做法,鹹香軟糯風味獨特,每逢過年必做糕點
    廣式蘿蔔糕,是粵式傳統糕點中經典的存在,歷史悠久,是大型酒樓必備點心,作為愛吃的小鹿,當然少不了蹭吃了。還別說,老阿姨製作的廣式蘿蔔糕,不僅風味獨特,用上大量臘肉和豬肉類製作,鹹香焦脆,蘿蔔糕體軟糯清甜,特別好吃。
  • 到安徽看油菜花,才發現徽式點心精緻且種類繁多,秒殺網紅糕點
    在安徽吃點心糕餅,幾乎都離不開米的孕育。山粉圓子、大救駕、小紅頭、三河米餃、石頭餜、香椿餜、毛豆抓餅、冬瓜餃、魚皮蟹黃餃……這些當地小食無一不與米相關,種類繁多花樣百出。廬江小紅頭比如在安慶,當地人拿糯米與大米按比例混合蒸熟曬乾,入油鍋炒熟製成炒米。若家裡有貴客來訪又不留下吃飯,通常要燒茶。
  • 「迎中秋」世界各地傳統糕點系列——馬來西亞「娘惹糕」
    月餅作為中秋節的傳統糕點,久負盛名,備受人們喜愛。那麼世界上的其他地區是否也有自己獨特的傳統糕點,讓人食之難忘呢?答案是肯定的。他們的美食同樣兼具了中馬兩國的特色,尤以娘惹糕最具代表性。娘惹糕因取用植物如蝶豆花、班蘭葉的汁液來為糕點上色,形成豔麗的色彩並且結合了香料和椰漿而散發陣陣迷人香氣,口感軟糯,是備受當地人喜歡的美食之一。鄭桂玲說,她們製作的娘惹糕之所以備受青睞,秘訣來自於祖傳的配方。據她介紹,她的外婆是娘惹,家鄉在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的淡邊。
  • 我國最讓人喜歡的幾種糕點,顏值高味道好,分分鐘秒殺網紅零食
    我國最讓人喜歡的幾種糕點,顏值高味道好,分分鐘秒殺網紅零食首先第1個要說的就是非常出名的桂花糕。這個糕點其實在我們國家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而且在古代的時候,這個桂花糕就是非常出名的,也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的一個糕點,也是在古代的御用糕點,只有在皇宮裡面才能吃得到哦,這桂花糕在那時候是後宮嬪妃最喜歡吃的一個糕點,因為在製作的時候裡面會加入一些桂花,聞起來的味道非常香甜,而且吃進嘴巴裡面的味道也是非常特殊非常不錯的,味道非常清新,咬上一口滿滿的都是桂花香味,對於這個桂花糕來說,真的是讓人非常喜歡的一個糕點呢
  • 《菲媽糕點學習課》:茯苓糕,製作時將大米打成細膩的大米粉
    導語:生活是一門藝術,對待感興趣的事情要花心思去專研,自己親手做糕點在體驗趣味的過程還可以享受一份滿足感,菲媽專注研究各種糕點的製作技巧,希望在這裡講解給更多喜歡製作糕點的粉絲!俗話說得好,」食在中國。「,在世界上,中國是出名的飲食大國。中國人在吃的方面,向來是十分用心的。
  • 「舅父新」做糕點,預祝大家步步「糕」
    今天「舅父新」帶隊來到南沙,他說平時做菜做多了,今天換點特別的,做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