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病歷是指醫院信息系統記錄的文字、圖像、符號、數據等信息的醫療記錄,電子病歷是CIS系統的核心。
電子病歷建設:電子病歷建設預計持續高景氣度。電子病歷評級,今年不太會有太多的變動,衛健委明確要求到到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4級以上,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
2018年,全國二級醫院的平均等級為1.35級;三級醫院的平均等級為2.81級;目前產業調研情況來看,仍有不少醫院未達到標準,預計今年電子病歷建設仍然如火如荼。
此外,除達到衛健委要求的電子病歷評級要求外,醫院的電子病歷建設是長期化需求,如電子病歷等級到5級標準以上才能達到國家醫保局推廣的DRGs標準。
從中長期來看,電子病歷建設將持續高景氣度。之前市場中廣東財政縮減醫院補貼15%的傳言,已被廣東衛健委相關領導闢謠,從投入來看,電子病歷建設、網際網路醫院建設以及公共衛生系統建設方面的投入預計可觀且確定性較高。
電子病歷(EMR)信息化作為CIS的重點,建設要求漸明。自2013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陸續發布一系列與電子病歷建設相關的規範與標準。
2018年12月,國家衛健委印發《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和《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標準(試行)》,明確提出要組織有關醫療機構持續推進電子病歷信息化建設及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到2020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4級以上,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
目前我國電子病歷整體水平偏低,未來兩年對應百億市場增量。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在2019中華醫院信息網絡大會(2019 CHINC)上的發言可知,2018年全國共有4239家二級醫院和1695家三級醫院參與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估。
其中二級醫院平均等級為1.35級,而政策要求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三級醫院平均評級為2.81級,而政策要求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4級以上。
不論是三級醫院還是二級醫院,電子病歷水平遠沒有達到政策要求水平,市場空間潛力仍大。
結合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 年底我國共有2548家三級醫院,9017家二級醫院。若以2018年底為起點,僅以未參與評級醫院數量為依據,假設三級醫院電子病歷項目金額大約為500萬,二級醫院大約為300萬。可以保守地估算出三級醫院電子病歷市場增量為43億,二級醫院市場增量為143億,二者合計約18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