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漂博後的真實寫照

2021-02-19 Pubmed

 提示歡迎點擊上方「pubmed」↑關注我們!

北漂博後也不容易啊!沒想到一個雙一流本碩,英國博士,清華博後,有幾篇SCI,畢業之後在北京找教職還是那麼困難,而且待遇也不好[捂臉][捂臉]
一朋友學水裡水環境工程專業,教育經歷如上。畢業以後先找了海澱區的幾個985和211都沒有留下,最後去了昌平區的華北電力大學做講師,籤了五年,不知道五年後會怎樣。

入校沒有帽子和頭銜,也沒有安家費,做兩三年後可以開始評副教授[捂臉]在沙河那邊租房子,每個月有七八千的工資,和幾千塊的國家學校補貼,加起來也就一萬多點的收入,除了付四千多的房租,還要養孩子。
平時就小兩口輪流帶孩子,然後一直緊張的做科研寫論文申項目,拿到副教授和教授才能緩和一些生活壓力。他說如果博後畢業不在北京,而是回家鄉的高校,不僅有100萬安家費,而且直接給教授頭銜,相比於北京高校的待遇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是考慮到地區因素,個人發展和下一代教育,還是選擇自己吃苦留在北京。
聽他說完,感覺未來高校就職壓力很大。名校博士和博後的在一線城市的出路也越來越難,越來越卷

網友評論:

1 搞不懂啊,為啥擠破頭要留北京啊,看看二線城市,好多人的日子過得舒服的不能再舒服

2 唉,看的我越來越惆悵,自己什麼都沒有……我感覺專業也很重要啊,你們專業就非常好,應用性強~~我閨蜜本科中央財經,學的金融,現在在北京和她愛人付首付買完了房和車,雖然房也是搖號搖的那種政府補貼房,不過地點不錯,在宋家莊地鐵站附近,車號搖了半年就搖到了,房號搖了五年,我感覺是實力和運氣的加和,不過她說感覺壓力太大了,不想讓我過去

3 哪裡有對博士一百萬安家費的,還能直接評上教授的二線城市高校,果斷去!

...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小編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pubpeer2016小編刪除,轉載請註明來源。

溫馨提示:

    為方便pubmed粉絲們科研、就業等話題交流。我們根據10多個專業方向(植物、醫學、藥學、人工智慧、化學、物理、財經管理、體育等),特建立了15個國內外博士交流群。群成員來源歐美、日韓、新加坡、清華北大、中科院等全球名校。

  進微信群方式:進群請備註一下(格式如學校+專業+姓名,如果是PI/教授,請註明是PI/教授,否則就直接默認為在讀碩博生)。可以先加小編微信號(pubpeer2016),或者是長按二維碼,添加小編,之後再進相關的群,非誠勿擾。此外,若高校、科研單位或企業想發布招聘信息招聘、宣傳實驗室最新科研成果等信息,可以後臺聯繫小編,微信號同上。

相關焦點

  • Nature:博後的困境
    當前博後的數目出現了井噴的現象,就美國而言,從2000年到2012年,博後增加了150%,然而終身教職或者其他全職教職的崗位卻達到了平臺期,有些地方,甚至還減少了。許多博後最後離開了學術圈,但是那些留下來的人處境尷尬,有的甚至成為了「終身」博後:手上有好幾個課題,在一個地方呆了好多年。據統計,2013年美國有超過40,000名博後,大約有4,000個博後已經做了六年以上的博後了。
  • 學生軍訓真實寫照,看看有沒有當年自己的寫照
    學生軍訓真實寫照,看看有沒有當年自己的寫照學生軍訓真實寫照,看看有沒有當年自己的寫照
  • 國產獨遊《北漂老女孩》上架Steam,真實經歷改編遊戲過於真實
    國產獨立遊戲新作《北漂老女孩》上架了Steam商店,遊戲預計將於8月6日發售,遊戲根據北漂的真實經歷進行改編,將現實生活還原到遊戲當中,讓用戶感同身受,真實體驗到北漂這個特殊群體在北京工作、生活中的各種辛酸。
  • 博後「新曲」&「心曲」
    博後可以說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新生」,本文除了一首寫給博後們的歌曲,還有多位年輕科學家分享他們的博後經歷,或許會帶來不少啟發。在很多國人眼中,「博後」一詞顯得頗為「高大上」,充滿了神秘色彩,甚至鬧出了「博後是博士之後的更高學位」這樣的笑話。
  • 一位網課教師的真實寫照
    下面是一位剛開始上網課的教師的真實想法 從授課條件來說,網上授課由於沒有手機支架,我只能一個手拿著手機,一個手寫,很不方便。
  • 如何去國外做博後?
    其實不然——你為什麼不選擇出國做博後呢? 事實上,對很多國內博士來說,出國做博後,是我們獲取出國學習/工作經歷的所有方式中,難度最低、回報率最高的一種選擇。 這是因為:1、申請國外做博後不像申請國外讀博,它的入職門檻比博士留學低很多;2、外國人做博後少,很多博後崗位招不到人,容易申請;3、國外博後出站的難度遠遠低於國外讀博;4、國外博後只要2年,博士有的讀個5-8年都出不來;5、國外博後待遇豐厚,一年幾十萬肯定有,不像本碩博那樣需要燒錢;6、
  • 紀錄片《2020年的北漂》定檔12.23 聚焦疫情下的北漂群體
    由北京小象快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青年導演周寧,王兵監製;製片人常智人、翟冠成、吳凱旋,聯合明星孫楠、張歆藝、張天愛、馬蘇、阿悄公益發聲的紀錄片《2020年的北漂》,定檔12月23日溫情上線。據了解,該片記錄了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普通北漂一族的生活現狀,同時也呈現了孫楠、張歆藝、張天愛等藝人過往的北漂經歷。紀錄片將鏡頭聚焦於北京這座夢想之都,將當下北漂的各種生活展現的真實而有意味。2020年,新冠疫情給全球75億人口帶來了巨大改變,直到目前,抗疫持久戰仍在繼續。在這一年裡各行各業都十分艱難,幾經困難。北漂群體的生活和狀態同樣發生著變化。
  • 畫家楊鵬誠:一位走向世界的「北漂畫家」
    特別是他談起藝術時的那種熱情和昂揚的情緒,讓人覺得他真是一位認真的、努力的藝術家,正向著自己選定的路不斷前進。楊鵬誠的作品。楊鵬誠剛剛參加完第41屆紐約國際藝術博覽會,獲得了本次博覽會的卓越獎。有一天,一位從事藝術收藏的藏家找到他說,我幫你辦個畫展吧。於是,《朋鳥言成》抽象畫展在杭州加納藝術機構開幕,展出了他的30餘幅抽象畫。他的大學啟蒙老師來看了畫展,對楊鵬誠說了一句話:去北京吧,那兒才是你的天空。楊鵬誠沒有猶豫,立刻背起畫板前往著名的北京宋莊畫家村,成為「北漂畫家」,這一待,就是8年。
  • 一首北漂青年詩人的《小白菊》靜靜讀詩
    瀟湘晨報橙消費微信號:xxcbcxf 這裡是瀟湘晨報橙消費微信平臺!做最明白的消費客!靜靜最近對"讀詩"又有了新計劃,繼上次六一迎來了一批萌寶寶把自己活生生逼成了一坨老臘肉之後,這次又迎來了一位詩歌界知音,這位朋友愛好寫詩,他給靜靜發來了最新的作品,於是這一期,靜靜就這麼沒有一點點防備地,要把這首《小白菊》獻給他的詩歌界知音
  • 《Nature Materials》:要不要做博後?打算去工業界的別瞎折騰了
    因此,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博後需要經歷一個職業目標的轉變。但是在一些課題組中存在「發不出好文章的人才去工業界」之類的觀念,這種觀念在無形中增大了博後在進行職業選擇的壓力,使得他們在嘗試向工業界轉型的過程中會對自己的能力,甚至對一開始為何而做科研產生自我懷疑。因此,博後做到後面已經成了一種執念,一期又一期的做下來,最後教職沒找到,工業界的機會也錯過了,處境就很尷尬了。
  • 丁輝是打工人的真實寫照《令人心動的offe》
    這就是打工人的真實寫照。看完節目,大家是不是會感覺到心疼,生日快樂男神丁輝,加油。對此大家有何看法,喜歡的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們下期接著聊,感謝大家支持
  • 講座|成名之前的畢卡索,只是一位燒畫架取暖的「北漂青年」
    講座|成名之前的畢卡索,只是一位燒畫架取暖的「北漂青年」 張吉泰 2018-04-12 17:59 來源:澎湃新聞
  • 動靜之間,盡顯北漂媽媽英雄氣質——快狗打車韓師傅的奮鬥路
    奔波在一、二線城市的新藍領女性們,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得不與父母子女分隔兩地生活,成為了"北漂"、"滬漂"。作為快狗打車城市英雄第二季的入選者之一,韓俊傑師傅就是這樣一位"北漂媽媽",開著貨車走南闖北,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走出了一條新時代下新藍領女性的自信奮鬥路。
  • 林書豪,中年人求職的真實寫照
    據籃球記者賈磊爆料 林書豪已經和北京首鋼有過溝通 他願意在CBA第二階段結束後加盟北京 這也意味著 林書豪的追夢之旅還是以失敗告終 說白了,這就是一次中年人求職的真實寫照
  • 患癌老人挖坑等死:最怕拖累子女,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
    湖南省武岡市,一位身患淋巴癌的老人為了不拖累子女,選擇了用「挖坑等死」的方式尋求解脫。死都不怕,卻怕拖累子女,這是多少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長大後才發現,「最怕拖累子女」成了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最害怕生病,增加子女的負擔」「最害怕拖累子女,成為孩子的累贅」……這些從老年人口中說出的擔憂,聽起來顯得那樣苦澀。在他們眼裡,比起年老,他們更害怕生病;比起死亡,他們更怕給子女添麻煩。
  • 《獅子王》重回大眾視線,辛巴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我們現在才發現,其實辛巴就是我們的真實寫照。25年前看懂的是劇情,25年後讀懂的卻是人生……辛巴原是「榮耀王國」裡萬獸敬慕的天之驕子。出生的他熱情、單純、充滿幻想。不但有英勇慈藹的國王爸爸木法沙、溫柔慈愛的王后媽媽沙拉碧,身邊還有小母獅娜娜、犀鳥沙祖和數不盡的動物朋友為伴。
  • 博士後沒編制、待遇不高,為何很多博士選擇做博後?
    和國內的博後進出站有差異,那邊更加靈活。不足半年,看到我們單位發布的人才引進公告,果斷投了簡歷回來參加試講。公示後進入體檢程序,她提前放棄之前的博後研究,選擇入職工作。也許,有人覺得這樣放棄很可惜。事實上,她後面的不少博後,多呆2年且成果豐富,回國後發現國內高校招聘條件「水漲船高」,反而留不下來。
  • 三亞博後村民宿平均入住率超92%…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三亞市博後村的特色民宿持續火爆。整潔的村貌,周到的服務,不僅讓村民的腰包鼓了,也獲得各地遊客的點讚。除了為遊客提供優質的居住環境,博後村還積極發展夜間經濟,打造「吃住行,遊購娛」的一體化旅遊目的地,豐富遊客的旅遊選擇。國慶黃金周前六天,博後村共接待遊客1.96萬餘人,民宿平均入住率超過92%。
  • 今年馬上要博士畢業了,選教職還是選博後?
    做博後無非出於三種考慮。一是為工作,"被"博後。不少重點高校或高端企業在引人時,對高水平的論文數量和科研成果有要求。博士後能一定程度上提供的實驗條件和獨立科研的環境,有利於高質量論文的產出,增加進入心儀單位的籌碼。
  • 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是什麼樣?李晟:我會天天扒牆角
    關於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每一年幾乎都有持續關注的新生家長,因為這類家長的焦慮是每一個小班幼兒家長必經的過程,突然把孩子送往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待大概就是一天的時間,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充滿不舍和擔憂,但孩子遲早是要獨立面對生活的,而送孩子幼兒園的第一天就是家長們要面對的第一道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