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碩士生連導師的面也見不到,這是什麼情況?

2020-12-15 微雨潤苗

「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碩士生連導師的面也見不到,這是什麼情況?」有人問。

認識一位碩士生導師,他在我們的聊天群裡也算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存在:有時候他比較活躍,活躍的時候一言不合就發紅包,但更多的時候是「銷聲匿跡」,誰都不知道這貨又躲在哪裡做什麼事情。不過當我們@這位仁兄的時候,在正常情況下還是能把這位牛人「牽」出來。那麼,問那個問題的研究生所說的導師連面都見不到是一種什麼情況呢?

如果這位碩士生聯繫導師,對方不接電話、不回信息,完全像「人間蒸發」了一樣,那肯定是不正常的。但如果這位導師只是這位碩士生名義上的導師,有著導師之名卻沒有導師之實的存在,那麼這種款式的導師連面都見不著很正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很簡單:因為實際上有另外一個「有實無名」的導師為其指導課題或者論文。

在正常情況下,導師一般是不會充當「甩手掌柜」的角色。舉個例子,如果碩士生搞出來的論文都是以抄襲剽竊為主,而導師對碩士生論文的把關只是「走過場」流於形式的話,對於這種碩士生學術不端的行為,導師很可能也會被「連坐」。這就好比那位寫「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牛人」,在那篇「神作」出來之後,導師也跟著倒黴。

當然,也有一種導師責任心很難「在崗在位」。「我的碩論早就發給了導師,但是發出去的論文如同肉包子打狗一樣,有去無回,導師都沒回復!」攤上對手下的碩士生不聞不問的導師,對於碩士研究生而言確實是一種相當鬱悶的事情。所以,在考研複試的時候一些研友選導師的時候,會採用多方打探(諮詢相關的師兄師姐)、了解目標院校相關報導、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等方式了解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導師,說得淺顯一些,碩士生選導師、導師選擇碩士生,有時候和「相親」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遇到這種充當「甩手掌柜」款式的導師,碩士研究生該怎麼辦?

我覺得還是可以用社交軟體或者電話的方式和自己的導師溝通,讓導師聯繫其他的導師對自己進行聯合培養,至少要為自己做課題和寫碩論「清淤排障」。導師不聯繫碩士生,碩士生可以主動聯繫導師,讓導師了解自己的難處,畢竟導師不負責任,很可能導致自己無法享受國家的相關補助,甚至無法如期畢業。

「前車之鑑,後車之覆」,研究生與導師相處,前者一般是弱勢群體。所以考研黨在順利通過考研初試之後,在複試之前就應該對自己的導師有一定的了解,免得到時候後悔。

相關焦點

  • 為何國內高校部分碩士生導師甚至博士生導師的學歷是碩士?
    小西在大學做老師,對於碩士生導師、博生生導師遴選有點了解。本質上,導師的遴選和學歷之間存在聯繫,會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作為青年教師(青椒),近幾年進入高校教學和遴選為碩士導師的,如特聘副教授、特聘教授,都是最優秀的一批博士畢業生。但是,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遴選的條件是有差異的,相對來說,能遴選為博士生導師的,不管什麼學歷,學術能力和地位都不會差。
  • 想讀博士,碩士生導師拒絕給寫推薦信,我該怎麼辦?
    碩士畢業後申請讀博,卻缺少碩導的推薦信,該怎麼辦?小西相信有類似問題的碩士不在少數,總歸有一些導師會拒絕給學生寫推薦信。也許,每個導師和碩士間遇到的問題均不同,想要確定誰對誰錯不容易。不管你是什麼原因,之前和導師間鬧過矛盾,吵架、砸水杯之類的我都見過,畢業後回去看看導師,真誠地聊聊,都會緩和彼此間的矛盾。不太建議隨手一個電話、一個郵件發自己之前的導師,比如我要讀博,需要一個推薦信等。平時,你沒有給導師打過一個電話、發過一份郵件,甚至春節、中秋等節日群內祝福語都沒一個。換位思考,你會樂意給寫推薦信嗎?
  • 為什麼導師眼裡差勁的碩士生能夠找到好工作?
    至於科研能力,我還是那句話,除去極少數的鳳毛麟角以外,絕大部分碩士博士在讀期間都做不出什麼有實際意義的玩意。導師,肯定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先的,能有利於他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對他沒有半點好處還要消耗他的資源的學生自然就是壞學生。再把話說明白些有些孩子會覺得我自己搞科研,自己找實習找工作,甚至連實驗試劑都是自己買的我消耗導師啥資源了?
  • 研究生導師都勸自己碩士讀博?並非如此,部分學生想讀導師也不要
    作為研究生導師,小西建議過不少碩士生繼續讀博,並非是留在自己課題組,而是將不少學生推薦到更好的平臺和導師。之前,小西也曾多次聊過讀博的話題,在有學生向我諮詢讀博疑惑時,我常說的一個問題是"你讀博想要得到什麼"。
  • 沒有畢業不了的碩士?未必,導師告訴你真實的情況
    小西這周剛好在評審2本碩士生學位論文,是之前6月未能正常畢業,被延期半年的學生。給我的感覺是兩份論文學生自己可能用心不少,但是整體看有點自己閉門造車。也許,他們的導師可能應該進一步指導凝練、調整下。評審意見給的都是「修改後答辯」(B)。給「同意答辯」(A),違背原則,實在達不到這個水平。
  • 碩士生都不想讀博?錯,研三的學生很想讀博,只是沒有名額!
    因此很多的家長以及其他人都很自然地認為碩士生都不想讀博,甚至有的人覺得99%的碩士研究生都不想讀博,但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對於即將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來說,他們非常的想讀博士,只是因為很難獲得博士研究生導師手中僅有的幾個名額,或者說根本拿不到讀博的名額,無奈之下放棄了讀博的打算。
  • 如何看待碩士生畢業前,導師讓請大家吃飯?
    2019年6月19日,小西收到一個百家朋友來信:小西老師,我是2019屆碩士畢業生。讀研期間共發表3篇文章,其中2篇核心找導師從經費走帳付的版面費,共七千多元。導師提出讓發了論文的請他和實驗室的人吃飯,……你怎麼看?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 西安交通大學:一個導師怎麼帶三十多研究生
    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兩位教授所帶的研究生都在30人以上。  記者近日在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採訪,了解到該學院有兩名教授所帶的研究生都在30人以上。幾十名研究生要見老師一面都非常困難,同學們希望這種情況有所改變,能夠經常聽到老師「傳道,授業,解惑」。
  • 碩士生沒發過論文,考博有希望嗎?聽聽導師怎麼說
    首先,解決不少朋友的一個疑惑:未發表科研小論文,碩士生能畢業嗎?通常一個碩士生想要參加答辯、順利畢業並授予碩士學位,得要滿足學校、學院/專業、導師的三層要求。常見情況是導師要求最為嚴格,如"雙一流"大學明確發表1-2篇sci論文,這對於不少碩士生來說壓力不小。
  • 中國美院碩士生導師遴選條件大揭秘
    中國美院碩士生導師遴選條件大揭秘眾所周知,中國美院考研是導師制按研究方向來招生的規則機制。這也就意味著國美在每年最新招生簡章及專業目錄發布前,各院系各研究方向導師及導師組需先遴選審核並確定。(當然,國美當年最新招簡一般會在9月份公布,2020年考研招簡公布日期為2019年9月16日)今天我們結合《中國美術學院關於碩士研究生導師遴選條例(試行)》規定,帶大家來看下中國美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遴選條件。一、遴選對象全院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資格且聘任副教授(或相當職務)兩年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均可申請。
  •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碩士研究生導師——人物篇
    現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展演中心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級職稱評委。鄭州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信陽師範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黃淮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研修班導師,榮寶齋畫院韓學中工筆畫創作與新材料運用工作室導師。
  • 碩士生學制該有多長?
    2002年起,國內眾多高校,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陸續試行兩年制培養模式,但碩士學制一直是人們研討的問題,到底應該讀兩年還是3年?本報調查了幾位研究生導師、學生,他們對此持不同的觀點。
  • 讀研究生過年開學,有必要給導師帶禮物嗎
    讀研究生過年開學,有必要給導師帶禮物嗎?2020年的春節就要來臨,按照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的晚輩都會給長輩送禮以表示心意。但是對於2019屆的研究生們,剛剛入學半年,一定非常的重視自己和導師之間的關係,導師在我們的研究生期間的學習和科研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相對於導師來講是晚輩,那麼作為晚輩,過年開學的時候,我們有必要給導師帶禮物嗎?
  • 【考研深揭秘】學生:研究生就是導師的廉價勞動力
    這兩起事件的背後都是高校研究生給導師「打工」已成常態的事實。有人不禁要問:如此的研究生培養方式,中國科研創新究竟路在何方?  「我太臊皮了。」3月4日晚,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楊恆明在人人網個人主頁上留言。  2月下旬,楊恆明在人人網個人日誌中貼出《北京大學退學聲明》,聲明中介紹了自己給導師和實驗室做「苦力」的經歷。
  • 分配任務,逼寫論文,為何很多研究生導師想讓學生繼續讀博深造?
    但是不少人在讀研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碩士生導師卻非常想讓自己讀博。為何明明很多研究生讀研時不想考博,而他們的導師卻特別想讓他們讀博呢?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嗎? 很多人覺得讀博是一件遙遠的事情,讀研還沒開始,讀博又從哪裡談起呢?也有人覺得考研很難,考博更難,而且考研的時候吃的苦很多人不願再吃一次,更何況考博的難度絲毫不比考研低。最重要的是,考生若想考博必須在研究生期間達到一定的水平才可以,這就迫使考生不懈地努力學習,發表核心期刊,撰寫高質量的論文,這樣才能有機會考博成功。
  •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大多數都不會選擇讀博,導師說出其中緣由
    現在報考研究生開始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人不禁會擔心,幾年之後,研究生學歷的畢業生會不會像本科生一樣「爛大街」。所以就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考研之後的學生,要不要有先見之明的直接讀博呢?之前看到一份高校研究生學院的調查數據,顯示研究生畢業之後,真正選擇讀博的人其實連10%都不到。
  • 申請讀博——準研究生必知的三個途徑
    如何申請讀博?從難到簡單來說有三個途徑先說最難的就是申請考核主要是跨學校申請讀博,主要需要碩士期間科研經歷、發表的文章、專利以及英語成績、獲獎,或許還需要推薦信,之後材料審核,外語水平考核、學院綜合考核,以哈工大化工院為例,競爭很激烈,報的人很多,能進來的都是有文章好幾篇的人,科研能力普遍很強。
  • 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區別主要是什麼?總結得太精闢了
    博士可真沒那麼輕鬆,首先每個學校對博士生都有在核心期刊發論文的任務,達不到要求連畢業論文開題都困難,更別提畢業了。 在學術研究方面,博士大多數是真的想做點兒學術探索的,即便是工作後為了自己的職位晉升來讀博的,也會有自己感興趣的學術話題。
  • 研究生教育缺陷之缺乏實踐:碩士生畢業不會寫簡歷
    ●一位名校碩士畢業生在求職路上所遭遇的一切,或許能給許許多多仍為工作奔波的人們以啟示。  穿上碩士服的那一刻,從一所在京著名的「985」院校畢業,哲學專業碩士生、北京女孩楊筱逸,如釋重負。「53名畢業生,3人出國深造,10人讀博,24人籤約,16人待就業」這是這所985院校哲學院院長告訴學生們的就業情況。  不會寫簡歷的名校碩士  簡歷上要有好看的照片,要有生源地和戶籍地、家庭信息,甚至高中學歷,一直以為學習成績代表一切的她發覺自己連簡歷都不會寫  「11月,我剛知道,自己找工作的思路有點問題。」
  •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
    這個碩士讀得值,連博士學位都要破格「贈送」了?他真厲害!隨著大學的擴招,學生上大學的概率大大提高,學生考700分可以上大學,考一百五六十分也可以上大學。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學歷也越來越不「值錢」。像北大、清華這種名校的本科生可以挑工作,多數普通學校的本科生只能被工作挑,想找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比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