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碩士生連導師的面也見不到,這是什麼情況?」有人問。
認識一位碩士生導師,他在我們的聊天群裡也算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存在:有時候他比較活躍,活躍的時候一言不合就發紅包,但更多的時候是「銷聲匿跡」,誰都不知道這貨又躲在哪裡做什麼事情。不過當我們@這位仁兄的時候,在正常情況下還是能把這位牛人「牽」出來。那麼,問那個問題的研究生所說的導師連面都見不到是一種什麼情況呢?
如果這位碩士生聯繫導師,對方不接電話、不回信息,完全像「人間蒸發」了一樣,那肯定是不正常的。但如果這位導師只是這位碩士生名義上的導師,有著導師之名卻沒有導師之實的存在,那麼這種款式的導師連面都見不著很正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很簡單:因為實際上有另外一個「有實無名」的導師為其指導課題或者論文。
在正常情況下,導師一般是不會充當「甩手掌柜」的角色。舉個例子,如果碩士生搞出來的論文都是以抄襲剽竊為主,而導師對碩士生論文的把關只是「走過場」流於形式的話,對於這種碩士生學術不端的行為,導師很可能也會被「連坐」。這就好比那位寫「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牛人」,在那篇「神作」出來之後,導師也跟著倒黴。
當然,也有一種導師責任心很難「在崗在位」。「我的碩論早就發給了導師,但是發出去的論文如同肉包子打狗一樣,有去無回,導師都沒回復!」攤上對手下的碩士生不聞不問的導師,對於碩士研究生而言確實是一種相當鬱悶的事情。所以,在考研複試的時候一些研友選導師的時候,會採用多方打探(諮詢相關的師兄師姐)、了解目標院校相關報導、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等方式了解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導師,說得淺顯一些,碩士生選導師、導師選擇碩士生,有時候和「相親」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遇到這種充當「甩手掌柜」款式的導師,碩士研究生該怎麼辦?
我覺得還是可以用社交軟體或者電話的方式和自己的導師溝通,讓導師聯繫其他的導師對自己進行聯合培養,至少要為自己做課題和寫碩論「清淤排障」。導師不聯繫碩士生,碩士生可以主動聯繫導師,讓導師了解自己的難處,畢竟導師不負責任,很可能導致自己無法享受國家的相關補助,甚至無法如期畢業。
「前車之鑑,後車之覆」,研究生與導師相處,前者一般是弱勢群體。所以考研黨在順利通過考研初試之後,在複試之前就應該對自己的導師有一定的了解,免得到時候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