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餐都吃得很飽,為啥還會被胃病盯上?

2020-12-20 家庭醫生雜誌

網友提問:我前陣子體檢查出得了胃潰瘍,但我平時很注意飲食啊,幾乎每餐都吃得很飽。不是經常餓肚子,才會得胃潰瘍嗎?

胃潰瘍,指的是一些因素促使胃酸和(或)胃蛋白酶對胃黏膜進行自我消化,從而導致黏膜缺損。

而引起胃潰瘍的因素很多,常見的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阿司匹林等非甾體類消炎藥刺激,以及飲食不規律等。

所以,很多人會認為,經常餓肚子,胃裡沒啥食物,那胃酸、胃蛋白酶只好消化胃黏膜,時間久了,肯定容易得胃潰瘍。

確實,經常餓肚子是胃潰瘍的誘因,但如果總是吃得很飽,也可能引起胃潰瘍。

因為吃得過飽會促使胃泌素的分泌,進而生成胃液來消化大量的食物。

時間久了,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胃黏膜上皮細胞需要不斷執行分泌命令,很容易過度勞累,縮短壽命,每兩三天就要修復一次,從而導致胃的上皮組織不完整。

所以,想要保護好胃,不能經常餓肚子,也不要總是吃得太撐,就餐時間到了就去吃飯,每頓吃七分飽就行。

本文由《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科普中國聯合出品

相關焦點

  • 胃病患者信奉少吃多餐 結果:胃病更重
    08:27:47)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記者王靈兒實習生陳晶通訊員高翔、李躍軍報導:因信奉胃病要少吃多餐,楊某為此付出了代價。昨日,他因胃痛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胃病反而更嚴重了。  39歲的楊某一年前被診斷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吃了不少藥才控制住病情。
  • 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傳說中的七分飽到底怎麼吃?
    還會「吃出病」! 1、胃病 吃得太多,最直接的就是加重了胃腸道的負擔,胃要加班加點的消化這些食物,容易引發腹脹、消化不良等不適,長期如此會引發胃病。 2、肥胖 吃得多還不怎麼運動,就會能量過剩。體內多餘的熱量會變成脂肪,身體裡面囤積的脂肪多了,就變成了明顯的贅肉了。
  • 近七成網友曾患胃病 "少吃多餐"是錯誤養胃觀念
    為了喚醒廣大網友對春季養胃的重視,家庭醫生在線於春節期間進行了《春季養胃調查》,調查顯示,69.57%的被調查者曾檢查出有胃病,60.87%沒有注意平常腸胃保養,並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良的飲食習慣。  慢性淺表性胃炎最常見  參與此次調查者以中年人為主,最常見的胃病類型為慢性淺表性胃炎,佔46.67%比例。
  • 胃病多是"吃"出來的,醫生警告:不想得胃病,3種食物最好少吃
    很多人有胃病,而且是老胃病,這個「老」字是怎麼來的?久治不愈的胃病就是老胃病。實際上,小孩生出幾個月,如果餵養不當,就會得胃病。一般成年人,平時吃得下睡得著的時候,即使胃鏡查出來,毛病很嚴重的,也不當一回事。你叫他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他更加不舒服,拖啊拖啊,拖到後來,就成老胃病。
  • 胃病吃什麼食物好 胃病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
    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現胃病的現象。胃病往往是由於長期的飲食不當引起的,想要治好胃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麼,胃病吃什麼食物好,胃病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胃病吃什麼食物好1、牛奶牛奶不僅僅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還具有食療的效果,一般認為牛奶能夠治療陰虛胃痛、津虧便秘,近代以來一直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病以及習慣性便秘。治療胃病牛奶不可少。
  • 大多數人得胃病,都是這6個原因造成的,數數你有幾個?
    一個人為什麼會得胃病,這是一個即容易回答又不容易回答的問題。老話說得好:「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得病的」,這句話特別適合那些經常胃不舒服、疑似得了胃病的朋友們。說這個問題容易回答,因為我們的胃腸道每天都會接受到食物等外來物質的刺激,一旦飲食不當就很容易發生病變。
  • 不好意思,這4種人可能還是適合「少吃多餐」
    部分人適合少吃多餐,每頓飯不要吃太多的食物,但是可以分多次攝入,通過這種方式既能保證營養及時提供,又可以避免消化壓力增大。那麼,哪些類型的人適合少吃多餐呢?1、老年人上了年紀的人適合少吃多餐,很多人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身體老化速度加快,不只體現在頭髮變白,皮膚色斑,皺紋增多等方面,還會有消化系統功能降低的表現,不像年輕時那樣胃口良好,食物消化速度快。如果此時依然每頓飯吃很飽,反而會增加消化壓力,食物攝入之後出現胃脹氣,消化不良等症狀可能性高。
  • 2種蔬菜堪稱「爛胃王」,吃得越多,胃病越重,早早忌口
    什麼是胃病胃病其實是胃病疾病的統稱,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腫瘤,還有胃黏膜脫垂症、急性胃擴張2種蔬菜堪稱「爛胃王」,吃得越多,胃病越重,早早忌口生洋蔥、韭菜
  • 為啥老外說吃中國菜「餓得快」,網友:吃法都不對,怎麼會吃得飽
    為啥老外說吃中國菜「餓得快」,網友:吃法都不對,怎麼會吃得飽。現在我們的中國呢,其實有非常多好吃的東西了,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被大家稱之為叫做美食大國,有很多的老外呢,他們就是被我們中國的美食所吸引住,來到我們中國以後都是不想走了。
  • 吃多「撐」出7種疾病!想要健康做到七分飽五步走
    肥胖吃得太多,超過一天需要的熱量指標。體內過多的熱量就會轉化為脂肪,然後代謝不出去的脂肪堆積導致人外觀上的肥胖。嚴重的還會引發其他一系列的疾病,比如「三高」、脂肪肝等。腎病吃得太撐,很多傷害泌尿系統的非蛋白氮從腎臟經過,加重腎臟的負擔,引發腎病。胃病食物吃太多,進到胃裡,傷害腸胃細胞,增加胃酸的分泌,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脹、便秘的現象。甚至會損害胃黏膜的,進而誘發胃潰瘍等胃病。
  • 胃病吃什麼好 胃病飲食忌口有哪些
    胃病吃什麼好 胃病飲食忌口有哪些當今社會發展的越來越迅速,普遍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胃病,為什麼會得胃病呢。就是平常不注意的飲食習慣,不及時吃飯等。那如何調理胃病,也成了與多人關注的話題。那到底得了胃病的人,吃什麼食物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胃病食療 吃什麼對我們的胃比較好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
  • 胃脹:2種蔬菜堪稱「爛胃王」,吃得越多,胃病越重,早早忌口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 胃病是「吃」出來的,醫生提醒:不想得胃病,這3類食物要少吃
    俗話說,「十人九胃」,很多人有胃病,而且是老胃病,這個「老」字是怎麼來的?久治不 愈的胃病就是老胃病。實際上,小孩生出幾個月,如果餵養不當,就會得胃病。一般成年人,平時吃得下睡得著的時候,即使胃鏡查出來,毛病很重的,也不當一回事。
  • 這道農村學生餐,吃得飽,如何吃得好
    這道農村學生餐,吃得飽,如何吃得好作者: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 南方周末實習生 李丹婧發自:貴州松桃 2017-07-03 來源:健康       貴州松桃縣妙隘鄉塘坳村的幼兒園小朋友正在吃營養午餐。(南方周末記者 馬肅平/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6月29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超千億國家投入,覆蓋三千萬學生 這道農村學生餐,吃得飽,如何吃得好》)        2011年,國家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迄今已有六年。據最新一份官方報告顯示,試點地區農村學生的身高、體重等均有顯著提升,但在一些營養指標上仍待改善。
  • 胃病患者要少食多餐,但千萬別這樣吃!
    胃病患者千萬別這樣吃!1、少食多餐很多人會囑咐胃潰瘍患者一定要「少食多餐」。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食物進入胃內,本身對胃黏膜就是一種刺激,不僅促使胃腸蠕動加快,而且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對潰瘍病的癒合無益。
  • 哪些人更容易被胃病給盯上?
    十個人裡面,九個有胃病。這句話其實一點都不誇張,因為生活中胃脹、胃不好的人絕不再少數。而且胃病是不分年齡的,如果你沒有好好照顧它的話,它也會很快就給你「顏色」看的。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各種快餐、酒局的增加,人們對飲食的要求越來越低。
  • 胃病總犯,醫生直言:謹記4不吃1喝,胃病不攻自破
    近些年來,胃病的發病率在持續增高,並且很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但是我們都知道胃病的發生與我們日常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現如今生活節奏加快,很多人都忙於工作,甚至於自己的身體健康置身事外。等到胃病日漸嚴重之時,為時已晚。
  • 吃到七分飽什麼感覺?吃飯的習慣和時間
    此外,在矮桌前吃飯、坐在沙發上以及蹲著吃飯,都會造成腹部受壓,影響消化道的血液循環,久而久之可引發胃病,影響心肺功能。正確的進餐姿勢是挺直腰背,讓胃部不受任何壓迫。   特別餓時喝點粥。人在極度飢餓時食慾特別強,看到什麼都想吃。其實,此刻胃腸消化功能已經受損,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滯。特別餓時,應少量進食一些半流質食物,如粥、湯或米線,然後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
  • 吃得越飽,壽命越短?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3種吃法值得提倡
    人活一輩子,離不開吃,但怎麼吃才能延年益壽,是有講究的。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吃得越多,壽命越短」,但又發現自己身邊也有吃得多活得也長的人,一時之間不知道這種說法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事實了。飲食和壽命的關係被揭開 ,3種吃法值得提倡,接下來就詳細跟大家說一下,看看你吃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