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為今用《六韜》:賞罰分明的精髓在於「一視同仁」

2020-12-15 北少爺

「將威」是《六韜》第三卷龍韜第五篇。主要闡述了:將何以為威,何以為明,何以禁止而令行。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明白如何樹立自己的威·明,也看到萬事成敗的螞蟻洞穴。

該樹立怎樣的形象

文中提問,將帥要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怎樣體現自己賢明,怎樣能令行禁止。

在知道怎麼做之前,我們要先意識到,作為將帥需要具備的表象:有威信、人賢明、掌實權、政令通達。

我們總是急於學習很多方式方法,翻閱各種書籍,習得一二便去實踐;

急於成為名義上的一個人:班長、會長、經理、老闆、領導......反正頭上的那個頭銜比實質更重要。

但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該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才是所有問題的根源,迷失在角色設定裡,忘了自己的初衷和目標,於是左右逢源,世故做作,但就是達不到該有的高度。

那麼在我們學習方式方法之前,請好好想想自己現在處於怎樣的位置,要到達怎樣的位置,自己與那個位置要求的差距有多大。

當你要達到更高峰時,要看到的不止是更大的利益和權力,而是在那個你要到達的位置要做哪些工作,需要承擔哪些責任,必須盡到哪些義務。

因為有些人只看到權力和利益,才在後來很多有選擇的時候叛離了正確的軌道還以為自己識時務。

懲戒、賞罰不畫邊界

太公講:通過誅殺那些位高權重者來樹立自己的威信,通過獎賞那些地位低下、沒有權勢的人體現自己賢明,通過謹慎、嚴明的賞罰做到令行禁止。

但實施中有個大家都容易忽視的度:

如果殺一人能震懾全軍就要殺掉;如果獎賞一人能激勵全軍就獎賞他。

紀律嚴明又沒有私心的人可能會容易做到,但左顧右盼的人總會以個人利益為評判標準,這時候就會攀附權貴而罔顧法律,看輕平民而吝嗇獎勵給予,短期看確實得到了個人利益,但長遠看,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威信和賢明形象。

一個有價值的主帥,想要真正樹立自己的威信,樹立賢明形象,使得政令暢通,就必須嚴於律己,做到公正無私。

誅殺的作用不僅僅是懲處惡人,還要震懾他人,而這震懾的程度和時效長短便取決於這該殺之人的權重地位,越是位高權重者犯錯被懲罰甚至誅殺,越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獎賞的目的自然也不僅僅是鼓勵當事人,還在於給他人呈現獎賞機制,如果連牛僮、馬夫、飼養員這樣的下人也能被獎賞,其他人便會效仿好的做法,爭先恐後地恪盡職守。

所以,賞罰的對象不要畫邊界,不論職位高低都劃歸在內才能警示所有人、激勵所有人,當然這獎懲機制的效用如何取決於實施過程中的嚴肅、嚴格、嚴明程度,也決定了將帥能否樹立威嚴、賢明的形象,更決定了今後的其他政令被人們重視的程度。

原 文

武王問太公曰:「將何以為威?何以為明?何以為禁止而令行?」

太公曰:「將以誅大為威,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說者,賞之。殺貴大,賞貴小。殺其當路貴重之臣,是刑上極也;賞及牛豎、馬洗、廄養之徒,是賞下通也。刑上極,賞下通,是將威之所行也。」

相關焦點

  • 太公兵法——《六韜》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
  • 一個賞罰分明的老闆,才能讓我們受益終生
    一個團隊是否團結,關鍵在於它是否有一個合格的老闆。老闆若是做不到賞罰分明,是很難服眾的。哈佛大學一位教授管說過這樣的話,人們喜歡做獎勵他的事。換句話來理解就是指人們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所有人都喜歡獎賞,害怕懲罰。這是人的共性和最基本的特點。懂得了這一點,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好老闆會賞罰分明了。我曾經在一家企業當過主曾。
  • 學B-Box,關鍵在於掌握其中的精髓
    學B-Box,關鍵在於掌握其中的精髓 2020-12-18 00:00
  • 滷肉精髓在於滷湯!而滷湯精髓在於香料的搭配:看完都覺得非常好
    滷肉精髓在於滷湯!而滷湯精髓在於香料的搭配:看完都覺得非常好想要滷菜成色好、味道佳是滷菜成敗香料的精確配比起決定性作用——香料氣味互相融合,而不是突出某一味香料的氣味,而是讓各種香料的香氣,互相滲透、互相擴散、互相融合、互相影響,將原料中的一些腥羶異味和調料的單一味轉變為複合美味,從而讓滷菜更加美味。
  • 分配的三種類型:賞罰分明、論功行賞、坐地分贓
    從此以後,晉軍上下,都知道晉文公賞罰分明,再也不敢違令了。賞罰分明型,屬於事前分配。分配規則事前定好,每個人都明了做到什麼程度會得到怎樣的回報;提倡多勞多得,好勞好得。從付出與回報的關係看,是一種先有回報,後有付出的關係;因為在付出之前,每個人都可以清晰對應的回報。
  • 新課|《六韜》30講,構建自己的戰略戰術思維系統,學會以弱勝強,以柔克剛
    《鬼谷子》對很多人的吸引力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鬼谷子的學生們,也就是孫臏和龐涓,蘇秦和張儀之間的鬥法,這種戲劇衝突般的張力產生的神秘的吸引力。他被後世尊為「謀聖」,他隱於世外,將天下置於棋局,弟子出將入相,決定列國存亡,推動著歷史的走向!不謀之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鬼谷子》也被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
  • 一陰一陽之謂道,辯證方略看世界:賞罰分明,有令必行
    古人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既然我們還有那麼多一「無」所知的未知領域需要探索和發現,那我們就更應該在充分學好各種辯證法邏輯的基礎上,再充分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涉及綜合辯證方略的真實案例,以宏揚古聖先賢的辯證方略和陰陽思維之道,進而古為今用。賞戰:法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罰戰:法曰:「罰不遷列。」
  • 當好班主任第三條:明辨是非,賞罰分明
    什麼善意的謊言,我不信那個……賞罰分明說到「罰」就離不開一個敏感的話題:老師能不能體罰學生。我的觀點是:對一些頑固不化的人來說,如果講道理有用,那國家公安機關、監獄還有設立的必要嗎?但是,學生有《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師德師風要求等約束老師的行為,有些時候你還真拿這些學生一點辦法都沒有。
  • 典故故事:賞罰分明
    上下三軍都知道了晉文公對賞罰分明的態度,誰也不敢違犯紀了。「賞罰分明」比喻獎賞有功者,處罰有過者,界限非常分明。
  • 八字命學精髓在於讀象
    學習命學多年之後,深深的感悟到,命學的真正精髓在於讀象!一組八字,僅有八個幹支,要推演出複雜的人生,只有通過讀像法,把八字看活才能做到,不管什麼派系都離不開讀象。一、何謂讀像法?
  • 賞罰分明,知人用人,以中和之道管理人才
    今天杜老師講《人物誌》,我所學到就是「知人用人,賞罰分明」。知人,是用人的前提,哪一種人,適合做什麼,又有什麼弊端,都得知道。一個人適合做什麼,一是他的能力,二是他的性格。有能力的人,要在適應的位置上去安排他。
  • 川味涼菜精髓在於紅油,四川廚師講解香辣紅油做法,拌菜拌麵必備
    川味涼菜精髓在於紅油,四川廚師講解香辣紅油做法,拌菜拌麵必備 2020-10-25
  • 道德經如此受人歡迎精髓在哪?精髓這裡
    在道德經中老子的幾句話總結出了本書精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大意: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感情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 浪漫的精髓在於什麼?是錢嗎?王爾德回答了6個字,令人佩服!
    浪漫的精髓在於什麼?是錢嗎?相信很多人在沒有讀王爾德的語錄前,都會回答是錢。因為在我們印象中,也只有有錢人,才能搞得起別人搞不起的浪漫。很多人都看過西虹市首富這部電影,裡面王多魚就搞多一次浪漫,並且還成功打動了夏竹。
  • 法律的精髓在於解釋
    總會有法律現實超出立法的預設,所以才需要我們對法律進行解釋,法律的解釋也是法律的精髓所在。&nbsp&nbsp&nbsp&nbsp(作者單位:重慶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
  • 同人卦,一視同仁,天下為公
    實際上同人卦的意思除了一視同仁,還有天下為公的含義,因為如果沒有天下為公,怎麼可能一視同仁。更深一步來講,就是人一出生就不平等。老是不平等,然後就閉塞不通,自然就否塞。這對整個人類的發展都是不好的。但是事實是人類一出生就不平等,所以我們就用後天的人為道德修養,儘量讓他平等。不是絕對的平等,而是相對的平等。
  • 教育的本質(五):教育,要古為今用;教育,要洋為中用
    十一、教育,要古為今用在對教育本質的探索上,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歷史上創辦私學的先行者、第一位私人教師——孔子,走在了這個時代和這個世界的前面,提出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止於至善。」
  • 燒烤的精髓在於:外焦裡嫩,掌握5個方法或可實現,實用啊!
    最近研究燒烤,研究出來中式燒烤的精髓,無論是廣式的脆皮燒肉也好,內蒙的烤羊排烤全羊也好,還是北京烤鴨也好,最精髓的就在於那個外焦裡嫩的口感,所以外層的酥皮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