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的今天,發生了世界歷史上發展最快的國家災難之一。
1870年9月1日上午,普法戰爭的決定性戰役在色當要塞爆發,9月2日晚,拿破崙三世本人親率的12萬法軍全面投降。這幅畫作展現了拿破崙三世與德國首相俾斯麥閒談的場景。
一天後,這個災難性的消息傳到巴黎,拿破崙三世立刻被國民議會罷免,法蘭西第二帝國終結,法國成為共和國。像他的叔叔拿破崙一世一樣,他用二十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試圖使其成為歐洲霸主。卻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在德國軍隊的進攻下土崩瓦解,這位皇帝只能放下武器,成為一名屈辱的戰俘。
一年後,德國人將他釋放,但法國拒絕接納他。一年半後,他在倫敦去世,被所有人鄙視。他的臨終遺言就是:那時我不害怕,在色當,不是嗎?看來他對色當投降之事仍耿耿於懷。圖中左一、左二為德軍士兵,右為法軍士兵。
色當城堡,在當時被認為是歐洲最強大的城堡之一。但是,被圍困在這座城堡中的法國人立刻投降,並沒有抵抗。在照片中可以看到德國軍隊正在盤點城堡中的火炮。
從空中俯瞰色當城堡,會發現它的規模非常巨大。
普法戰爭期間,色當要塞的火炮之一。乍一看,它像過時的前膛炮,但如果仔細觀察,您會發現它的炮管是有膛線的,具體一點就是六角形炮膛。戰役爆發時,法國軍隊有170門加農炮,393門野戰炮,76門米特拉耶扎齊射機槍。這些武器都成為了德軍的戰利品。
德國藝術家卡爾·斯特菲克(KarlSteffeck)的畫作,法國特使裡裡爾將軍遞交路易-拿破崙皇帝的親筆信,同意投降。
關於色當投降的條款,法國代表團在談判中還試圖討價還價,希望讓守備部隊在不攜帶武器的情況下離開城堡。但德國人態度堅決:只有無條件投降和被俘。最終,法國人同意了。
威廉·坎普豪森(WilhelmKamphausen)的畫作,淪為戰俘的拿破崙三世和他的將軍們坐在馬車上,被普魯士胸甲騎兵押解著前進,沿途上可以看到法國士兵的屍體。
在色當投降的法軍。在色當要塞,8.6萬健康的官兵放下武器,此外還有1.4萬傷員。在色當要塞附近,還有2萬多人投降,只有3000人突圍成功。德國統計自身有3022人喪生,預計法軍在戰役中的喪生人數大致相當。
德軍在色當戰役中,繳獲的法國野戰炮和彈藥前車。